产后随访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产科出院随访管理制度一、背景产科出院随访是指产科患者在出院后一定时间内进行的电话或上门随访,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后恢复过程中的问题,并指导产后康复护理。
随访管理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可,加强患者对产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升医院的盈利能力。
二、目的1. 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后恢复中的问题。
2. 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认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3. 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4. 增加产科服务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产科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工作。
四、具体内容1. 随访时限产科患者出院后,应在出院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产后身体恢复情况,指导产后康复护理和注意事项,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2. 随访内容a) 产妇身体恢复情况:了解产妇产后身体的状况,如恶露情况、乳汁分泌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
b) 产妇心理状态:询问产妇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是否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
c) 新生儿情况:了解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母乳喂养情况。
d) 产后康复护理: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产后康复护理,包括产后营养、休息、锻炼等。
e) 医院服务满意度:了解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意见。
3. 随访方式a) 电话随访:医院设立专门的电话随访中心,由专业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
b) 上门随访:对于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产妇,可以安排专业护理人员上门进行随访,更全面地了解产妇的身体康复情况。
4. 随访记录对每次随访进行记录,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患者回答情况等,并建立电子随访档案,方便随访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5. 随访评价对随访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定期进行随访质量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随访工作流程和内容,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效果。
产后随访常规
产妇住院期间,对自己的婴儿进行了母乳喂养,出院后仍需进行常规访视及指导,产妇出院前,由主管医生详细填写《孕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由专职护士填写产后访视单.
1、出院随访网络:
(1)专职护士填写出院访视单,指派访视人员访视3次,并填写好访视内容,交访视单给负责专管的护士。
(2)设立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咨询门诊。
(3)产后42天检查门诊。
(4)婴儿4个月复查门诊。
2、随访内容:
(1)详细询问母乳喂养情况,并认真填写随访记录单。
①是否母乳喂养?
②24小时喂养次数?
③是否坚持夜间哺乳?
④哺乳持续时间:
⑤有否经常错过哺乳时间而积聚乳汁?
⑥再次哺乳间隙有否给婴儿添加水或其它代乳品?
⑦哺乳过程中有否让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或其它装置?
⑧查婴儿全身情况。
例如:眼、耳、鼻、喉、脐部,有否红臀,
体温,排泄和睡眠等。
(2)检查母亲乳房:有否乳头平坦、皲裂、陷、检查乳房充盈及排空情况.
(3)检查乳母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情况。
(4)了解乳母膳食,休息和液体摄入情况.
(5)对母乳喂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一般护理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6)完整地观看一段母乳喂养姿势。
孕产妇随访规范孕产妇随访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服务,旨在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孕产妇随访规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孕产妇随访的规范,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指导医务人员和孕产妇本身。
一、孕产妇随访的重要性孕产妇随访是妇产科医生和孕产妇之间的一系列医疗交流活动。
通过定期的随访,医生可以及时监测孕产妇的健康状况,预防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孕产妇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提高对孕育和分娩的信心。
二、孕产妇随访的内容1. 孕早期随访:早期随访是孕妇重要的检查阶段,一般在怀孕6-8周开始。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询问与孕妇的个人和家族病史,并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和超声波检查。
2. 孕中期随访:中期随访是孕妇身体改变显著的时期,一般在怀孕18-24周进行。
医生会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检测相关指标如血糖、贫血等,并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和产前教育。
3. 孕晚期随访:晚期随访是孕妇进入分娩前的最后阶段,一般在怀孕36周开始。
医生会检查胎位、宫颈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分娩的因素,制定分娩计划,并对孕妇进行准妈妈的行为和心理方面的指导。
三、孕产妇随访的指导原则1. 个体化:每位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随访应当是个体化的。
医生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并灵活调整。
2. 定期:随访应该是定期的。
定期的随访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孕妇的进展,并及时发现和应对任何问题。
常见的随访周期是每月一次,到怀孕37周时每两周一次,进入怀孕40周后每周一次。
3. 全面:随访内容应该全面,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超声波检查等。
此外,医生还应该持续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4. 温馨:随访过程中应该给予孕妇温馨和专业的关怀。
医生和医务人员应该耐心倾听孕妇的问题和疑虑,并给予有效的解答和建议。
五、孕产妇自我管理的建议1. 注重饮食:合理的饮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产后随访小结一、引言产后随访是产妇在生产后的必要检查过程,对于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这一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确保母婴健康。
本文将简要介绍产后随访的重要性,以及在随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产后随访的重要性产后随访可以帮助母亲更好地恢复身体,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的各种问题,如产后抑郁、产褥感染等。
同时,对于新生儿来说,产后随访也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各种健康问题,如黄疸、喂养困难等。
三、产后随访的内容产后随访的内容通常包括产妇的体重、血压、乳房状态、子宫恢复情况等,以及新生儿的体重、身高、黄疸指数等。
医生会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 产后抑郁:如果产妇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可能会给产妇开出抗抑郁药物,或者提供心理治疗。
2. 产褥感染:如果产妇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可能是产褥感染。
医生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等。
3. 新生儿黄疸:如果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可能是黄疸。
医生会监测黄疸指数,如果需要,可能会让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
4. 喂养困难:如果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如吸吮无力、食欲不振等,应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给新生儿开出适当的药物,或者提供其他的喂养建议。
五、结论产后随访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产后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
因此,建议所有产妇都按时进行产后随访。
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1.产后访视要以母婴健康为宗旨,访视人员与排班人员加强联系,共同创造优质、温馨的产后访视服务。
2.产后访视时间:在产妇分娩后10-14天、21-28天各访视1次。
3.访视人员领取产后访视资料后,核实好产妇情况,并与产妇电话联系,告知访视的时间。
4.访视时检查了解内容:
⑴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完整观察一次喂哺过程,纠正不良喂哺姿势;
⑵为产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房有无红肿、硬结、疼痛等情况,乳汁是否充足,指导奶胀的处理方法及保持泌乳的方法;
⑶检查子宫恢复的情况,观察恶露的性质及会阴或腹部伤口的愈合情况等;
⑷为婴儿测量体温,称体重,观察婴儿的脸色、精神状况、呼吸及哭声;
⑸了解婴儿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
⑹为婴儿作全身检查,重点检查婴儿的头部血肿恢复情况,有无鹅口疮等;
⑺检查婴儿的脐部,是否干结,有无红臀、湿诊等;
⑻了解婴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观察婴儿黄疸消退情况。
5.如发现异常情况又不能在产家处理时,要向产妇和家属作好解释,并督促及时到医院就诊。
6.督促产妇产后42天带婴儿一起回院检查。
7.对因各种原因访视不到的产妇,访视人员应咱当天通知访视排班人员,以便了解情况及时重新安排。
8.指导产妇带婴儿到所属医疗单位预防接种。
9.做好健康教育,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产后卫生保健知识。
10.将检查内容详细填写到围产期保健手册及访视记录本上。
11.访视前后常规检查访视用物,确保访视用物、药物齐全有效,访视箱清洁干净。
产后访视制度讲解第一篇:产后访视制度讲解产后访视制度一、访视时间及次数一般两次。
如母婴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初访:产妇出院后3—7天内。
如果产妇住院≥7天,由产科填写第一次访视记录,保健科在产后14天内做初访。
第二次访视:分娩后28—30天。
二、产后访视要求(一)着装要求:每次须穿产后访视服装、戴胸牌。
要求干净整齐,仪表大方。
如果访视了传染病家必须换洗衣服。
(二)行为举止要求:文明礼貌,端庄大方,动作轻巧、准确,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工作时不宜化浓装,不留长指甲。
进门后必须先洗手再看产妇及婴儿。
(三)访视基本内容1、了解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2、识别和处理母亲和新生儿存在的问题3、为夫妇提供避孕方法的信息、咨询和服务4、为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健康促进计划,包括鼓励母乳喂养、计划免疫、母子保健指导等。
5、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咨询电话号码。
6、对妊娠合并性病的产妇及新生儿加强随访。
7、做产后访视记录(含所需时间)。
三、产后代访制度1、孕妇在早孕建册时,保健科医生要向孕妇宣传产后保健、新生儿期及婴幼儿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意义要求,并了解其产后休养所在地,对非本地段休养者发给代访信,并叮嘱其分娩出院后立即将代访卡交到产后休养居住地保健科,以获得访视。
2、各保健科在接到代访信后两天内,必须入户按常规进行访视,将结果填写在《档案》上,并填写代访信各项内容,结案后由受保健者将回执返回户口所在地保健科。
3、收到代访信回执后要登入围产保健登记册和儿童花名册中。
4.将代访信回执贴在《档案》上,保存10年。
第二篇:产后家庭访视制度产后家庭访视制度一、根据产后访视要求,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认真填写产妇及婴儿访视记录表。
二、接收保健手册后于一周之内进行第一次访视,一周后及分娩后第二十八天分别再访视一次。
三、访视内容:产妇:观察体温、血压、乳腺、子宫复旧、会阴、恶露、大便等情况是否正常。
新生儿:观察体温、体重、喂养、吃奶、口腔、皮肤、脐部、大便等有无异常变化。
产后随访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后保健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高。
产后随访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后保健举措,旨在为产妇提供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怀,确保产妇能够尽快恢复体力,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后健康问题。
产后随访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护理计划,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在产后随访制度下,医务人员会通过电话、上门访问或互联网平台等方式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
通过及时的交流,医务人员能够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其次,产后随访制度还包括对产妇乳汁喂养、母婴亲子互动、营养摄入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产妇适应母亲的新角色,同时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产后随访制度的执行效果,各地医疗机构会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将产妇的基本信息、随访记录、健康评估结果等进行有效整理和管理。
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时追踪和监测产妇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医务人员还会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其产后护理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产后随访制度的质量和效果。
产后随访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产后随访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妇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包括产褥期感染、乳房堵塞、产后抑郁等,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此外,产后随访制度还能够帮助产妇建立起正确的母婴关系,促进母乳喂养,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产后随访制度通过及时干预和指导,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然而,目前我国产后随访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农村地区的产后随访工作相对滞后。
其次,产后随访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着一定的床位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导致无法覆盖所有的产妇。
另外,由于产后随访工作的复杂性和需要长期的跟进,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孕产妇随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孕产妇在整个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孕产妇的随访工作。
三、随访对象1. 所有注册孕期保健的孕产妇。
2. 高危孕产妇,包括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高龄孕妇、未婚孕妇、生育过异常儿等。
四、随访时间和次数1. 孕早期(1-12周):至少1次。
2. 孕中期(13-27周):至少2次。
3. 孕晚期(28周至分娩):至少3次。
4. 产褥期(分娩后42天):至少1次。
五、随访内容1. 询问病史、了解一般情况,如体重、血压、心率等。
2. 观察有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异常情况。
3. 进行产科检查,如观察子宫大小、胎心率、胎位等。
4. 指导孕期保健,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
5. 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如唐氏综合症筛查、先天性畸形筛查等。
6. 宣传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知识。
7. 了解并记录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家庭情况,如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等。
六、随访方式1. 面对面随访:医务人员直接对孕产妇进行随访,了解病情、给予指导和处理。
2. 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了解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病情,给予指导和建议。
3. 网络随访: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咨询、答疑和指导。
七、随访工作要求1.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孕期保健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2. 随访过程中,要尊重孕产妇的隐私和意愿,保护其个人信息。
3. 随访记录应详细、准确、完整,便于管理和查询。
4. 对高危孕产妇,要增加随访次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不能解决的,要及时转诊和referral。
八、随访工作评估1. 定期对随访工作进行评估,包括随访覆盖率、随访质量、孕产妇满意度等。
产后随访常规
产妇住院期间,对自己的婴儿进行了母乳喂养,出院后仍需进行常规访视及指导,产妇出院前,由主管医生详细填写《孕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由专职护士填写产后访视单。
1、出院随访网络:
(1)专职护士填写出院访视单,指派访视人员访视3次,并填写好访视内容,交访视单给负责专管的护士。
(2)设立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咨询门诊。
(3)产后42天检查门诊。
(4)婴儿4个月复查门诊。
2、随访内容:
(1)详细询问母乳喂养情况,并认真填写随访记录单。
①是否母乳喂养
②24小时喂养次数
③是否坚持夜间哺乳
④哺乳持续时间:
⑤有否经常错过哺乳时间而积聚乳汁
⑥再次哺乳间隙有否给婴儿添加水或其它代乳品
⑦哺乳过程中有否让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或其它装置
⑧查婴儿全身情况。
例如:眼、耳、鼻、喉、脐部,有否红臀,
体温,排泄和睡眠等。
(2)检查母亲乳房:有否乳头平坦、皲裂、陷、检查乳房充盈及排空情况。
(3)检查乳母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情况。
(4)了解乳母膳食,休息和液体摄入情况。
(5)对母乳喂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一般护理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6)完整地观看一段母乳喂养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