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
- 格式:docx
- 大小:10.21 KB
- 文档页数:4
本研究表明,双源CT的双能扫描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虽然还存在局限之处,但是能有效减少患剂量,对肝脏肿瘤价值是值得肯定,参考文献[1] 司徒祖超,张广源,陈峥.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89例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60-61.[2] 赵虹,周康荣,严福华.多层螺旋CT肝脏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检出的初步评价[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8):747-750.[3] Ho CL,Yu SC,Yeung DW.11C-acetate PET imaging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other liver masses[J].Th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2003,44(2):213-214.[4] 战丽波,秦东京,邢学玲.双源CT的基本原理及特性[J].放射学实践,2008,23(6):698-700.[5] 彭晋,张龙江,吴新生,等.双源CT双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2):1680-1684.[6] Flohrl TG,Mc Collough CH,Bruder H.Fir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dual-source CT (DSCT) system[J].European Journal of adiology,2006,16(6):256-268.[7] 马睿,柳澄,宋少娟,等.双源CT双能量减影体部CTA技术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9):1315-1318.[8] McCollough CH,Prmiak AN,Braun N,et al.Strategies for reducing radiation dose in CT[J].Radiol Clin North Am,2009,47(1):27-40.[9] 钱玉娥,胡红杰,张峭巍,等.新双源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2):120-123.[10] Brown CL,Hartman RP,Dzyubak OP,et al.Dual-energy CT iodine overlay technique forcharacterization of renal masses as cyst or solid:a phantom feasibility study[J].European radiology,2009,19(5):1289-1295.[11] 胡奕,郭启勇.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在腹部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2):109-110.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临床诊断与治疗魏立军[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护理要点
1、给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交替,保持呼吸道通畅。
2、遵医嘱补液,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一路常规补液,另一路小剂量
胰岛素降糖治疗。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按时巡视。
3、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全身脱水症状有无改善。
监测血糖、尿糖,注意监测电解质、肾功能情况。
5、协助喂食喂水时,应抬高床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呛咳,少量多餐。
指导进糖尿病流质饮食,如米汤、燕麦糊等。
6、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给予双侧床栏使用,避免坠床,
7、做好各项基础护理,给予温水擦浴、更换衣物,保持个人卫生,
及时满足患者身心所需。
8、给予疾病健康教育手册并讲解其中内容。
9、做好护理记录。
锐器伤预防
•
•预防锐器刺伤: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注意安全操作,防锐器刺伤
•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在为不合作患者穿刺和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不回套针帽,当必须套回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医院提供符合标准的锐器收集容器是当务之急。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治疗分析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简称DKA)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
DKA通常在高血糖和代谢紊乱的情况下出现,患者常因深度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而昏迷。
在临床上,DKA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都构成了较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重症监护和治疗的角度对DKA进行分析。
一、DKA的临床表现及监护要点1. 临床表现DKA患者常常有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乏力、视力模糊等临床表现。
最终会出现严重的腹痛、呕吐、昏迷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休克、昏迷、脱水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对于DKA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2. 监护要点在DKA的治疗中,重症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以及意识状态等指标。
还要对患者的血糖、电解质、PH值、血气分析等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肾功能、心电图等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二、DKA的治疗原则及方法1. 液体复苏液体复苏是DKA治疗的重要环节,旨在纠正患者的脱水和循环血量不足。
临床上常选择0.9%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快速液体复苏,以缓解患者的脱水状态。
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以避免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DKA的关键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促进体内葡萄糖的利用。
在治疗中,首先要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大剂量的胰岛素,以快速降低血糖水平。
之后,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进行持续输注,以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3. 电解质平衡在DKA治疗中,患者常常伴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低钾、低钠、低磷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调整,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4. 密切监测和支持治疗除了液体复苏、胰岛素治疗和电解质平衡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
糖尿病昏迷的急救原则及要点
◆◆糖尿病昏迷的急救原则
以往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首先怀疑糖尿病昏迷,可按昏迷的急救原则急救。
(1)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急救。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
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糖尿病昏迷急救要点:
①过去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病因,首先怀疑糖尿病昏迷。
②按昏迷的急救原则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③呼叫“120”急救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首先要检查血糖,以确定病情治疗方向。
④不要随便给昏迷病人喂食糖水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抢救流程图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紧急情况。
该疾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脱水的严重并发症,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迅速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稳定患者病情。
抢救流程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流程如下:
1.确定患者的病情:在初诊时,确定患者是否呼吸、心跳,并根据自我
或他人突出的症状,如口渴、多尿等,确认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可能性。
2.给予气管插管:如果患者呼吸急促或深度意识减退,可能需要气管插
管。
这是为了确保氧气通畅进入体内,避免氧气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或窒息等情况。
3.静脉注射氯化钠:对于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重点是纠正体内的高
渗性状态和补充电解质,以缓解外周血管扩张并防止高渗性脱水。
静脉注射氯化钠可以有效地恢复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4.给予胰岛素: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水平,防止酮体生成和酮症酸中毒的
发生,预防细胞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也异于人,医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使用不同类型和剂量的胰岛素。
5.监测患者的情况:在抢救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血糖、血压
等情况,并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
如果患者的状态未能显著改善,则可能需要进一步开展诊断和治疗操作。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患者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
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医生必须细心、快速地处理,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然而,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精细操作,进行必要操作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整体情况,因为不同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疾病反应。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身体状况,需要及时就医,但在等待救护车或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应急处置的方法:
1. 维持呼吸:确保昏迷病人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
将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呕吐物能流出,避免误吸入呼吸道。
可以用干净的布料包裹手指,伸入昏迷病人口内,将舌头压住,以免舌头后坠导致呼吸困难。
同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窒息。
2. 监测生命体征: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 呼叫紧急救援: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呼叫救护车,如果有其他家属或朋友可以帮助一起实施急救,以帮助病人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治。
4. 保暖:对于某些昏迷病人,寒冷可能是昏迷的原因或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
所以保暖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冬季或室外环境中。
可以用被子或毛毯将病人包裹,注意不要过热,过热可能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加重病情。
5. 避免强烈光线:避免使用强光照射昏迷病人,以免刺激眼睛和加重病情。
6. 避免搬动:在没有专业医疗知识的情况下,搬动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意外伤害。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后再进行搬动。
在等待救护车或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家属或朋友应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急救。
如果昏迷病人病情严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拨打紧急电话寻求专业救治。
同时,建议家属或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昏迷的急救方法昏迷是指意识丧失、无法醒来或者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状态。
它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以下是昏迷的急救方法: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避免危(wei)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2. 呼叫急救: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他们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病情描述。
急救人员将会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支持。
3. 检查呼吸: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呼吸难点,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CPR)。
a. 打开气道: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仰头抬颏,打开气道。
b. 检查呼吸:倾听患者口鼻部的呼吸声,观察胸部的起伏。
c.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先用手指捏住鼻孔,然后用嘴对准患者口腔,进行两次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
d. 进行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进行胸外按压。
将手掌平放在患者胸骨中央位置,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用身体分量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
4. 检查脉搏:如果患者有呼吸,但没有脉搏,需要进行心脏按压。
a. 找到心脏按压点:在患者的胸骨中央位置找到心脏按压点。
b. 进行心脏按压:将手掌平放在心脏按压点上,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用身体分量向下按压胸骨,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
c. 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继续按压和呼吸的交替进行。
5. 保持体温:昏迷患者容易浮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可以使用毛毯等物品覆盖患者身体,保持体温。
6. 不要让患者进食:昏迷患者可能无法咀嚼和吞咽食物,同时也可能引起窒息的危(wei)险。
7. 不要赋予液体:昏迷患者可能无法咽下液体,如果赋予液体可能导致窒息。
8. 观察病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记录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的变化。
以上是昏迷的急救方法,希翼能对您有所匡助。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昏迷的急救方法标题:昏迷的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昏迷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中风、低血糖、脑部损伤等。
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有效地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昏迷的急救方法,希翼能够匡助更多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昏迷患者。
一、判断昏迷的原因1.1 观察患者的症状:呼吸是否正常、脸色是否苍白、有无呕吐等。
1.2 问询旁人:了解患者最近是否有过头部受伤、服用药物或者饮酒等情况。
1.3 检查患者的药物盒、医疗卡等:查看是否有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正在服用药物。
二、保持呼吸通畅2.1 保持患者头部处于正常位置:避免头部过度仰背或者俯低。
2.2 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用手指轻轻翻动患者舌头,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者异物。
2.3 若患者呼吸不正常,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仰起,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
三、保持患者体温和血糖水平3.1 保持环境温暖:避免患者受凉,可用毛毯或者衣物盖住患者。
3.2 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怀疑低血糖引起昏迷,及时赋予葡萄糖水或者含糖饮料。
3.3 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尿潴留可能导致昏迷,及时排尿可缓解症状。
四、寻求专业医疗救助4.1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4.2 将患者转移到医院急救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专业治疗。
4.3 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病史: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救治。
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5.1 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观察患者是否有恢复意识的迹象。
5.2 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观察是否有发绀或者发热等情况。
5.3 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结语:昏迷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在面对昏迷患者时,及时判断原因、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温和血糖水平、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以及观察病情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更多人正确处理昏迷的急救情况,保护生命的安全。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及护理
余青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5(018)002
【摘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死亡率高。
现将3年来我科对16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余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医院,36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J], 王碧荣; 赖敏玲; 张春枝
2.急诊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中护理对策及效果探讨 [J], 陈玲; 陈秀敏; 肖辉; 刘玲玲; 李婷
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对策及
效果探讨 [J], 姚纪华;屈妍清;张伟
4.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效果的影响 [J], 邱宝琴;黄美凤
5.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探讨 [J], 黄丽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一、定义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或称为高血糖脱水综合征,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10~1/6。
临床以严重脱水、极度高血糖、血浆渗透压升高、无明显的酮症、伴有神经损害为主要特点。
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糖尿病而不需胰岛素治疗者,但亦可发生在有糖尿病国症酸中毒史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之中。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病率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达40%~6O%,如不积极救治,患者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
早期诊断,正确救治,可降低病死率。
二、原因及诱因各种诱因引发的糖尿病患者,其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利用明显减少,以致形成严重高血糖。
血糖一般在27.8~33.3毫摩尔/升(500~600毫克/分升),有时高达55.5~138.8毫摩尔/升(1000~2500毫克/分升)。
在极度高血糖的基础上,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致严重脱水,使水、钠、钾哪等从肾脏大量丢失,尤其是原有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欠佳的老年患者,口渴中枢功能有障碍,主动饮水以维持水平衡的能力降低,肾脏调节水、电解质的功能亦有障碍,使血糖的排出更为受阻,加重了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
三、高渗性昏迷的特征(1)症状;严重高血糖,严重脱水,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有高血浆渗透压,无明显酮症。
(2)类型:多发生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易被误诊。
(3)病史:仅轻度糖尿病或以往无糖尿病史,并以高渗性昏迷为首发症状。
(4)病况:发病率比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
(5)预后:治疗不当,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预后差。
四、高渗性昏迷与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补液过度可致心力衰竭;补液不足使休克不易纠正,血钾过低则心脏停搏。
(2)乳酸性酸中毒:由于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促使乳酸产生过多、利用减少,而致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3)动、静脉栓塞:由于脱水、低血压、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一、定义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或称为高血糖脱水综合征,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 1 /10〜
1/6。
临床以严重脱水、极度高血糖、血浆渗透压升高、无明显的酮症、伴有神经损害为主要特点。
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糖尿病而不需胰岛素治疗者,但亦可发生在有糖尿病国症酸中毒史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之中。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病率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达40%〜60%,如不积极救治,患者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
早期诊断,正确救治,可降低病死率。
二、原因及诱因
各种诱因引发的糖尿病患者,其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利用明显减少,以致形成严重高血糖。
血糖一般在27.8 〜33.3 毫摩尔/升(500〜600 毫克/分升),有时高达55.5〜138.8 毫摩尔/升(1000〜2500毫克/分升)。
在极度高血糖的基础上,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造成渗透性利尿,致严重脱水,使水、钠、钾哪等从肾脏大量丢失,尤其是原有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欠佳的老年患者,口渴中枢功能有障碍,主动饮水以维持水平衡的能力降低,肾脏调节水、电解质的功能亦有障碍,使血糖的排出更为受阻,加重了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
三、高渗性昏迷的特征
(1)症状;严重高血糖,严重脱水,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有高血浆渗透压,无明显酮症。
(2)类型:多发生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易被误诊。
(3)病史:仅轻度糖尿病或以往无糖尿病史,并以高渗性昏迷为首发症状。
(4)病况:发病率比酮症酸中毒要低,但病死率高。
(5)预后:治疗不当,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预后差。
四、高渗性昏迷与并发症
( 1)心血管并发症:补液过度可致心力衰竭;补液不足使休克不易纠正,血钾过低则心脏停搏。
( 2)乳酸性酸中毒:由于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导致组织缺氧,促使乳酸产生过多、利用减少,而致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 3 )动、静脉栓塞:由于脱水、低血压、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易形成血
栓。
( 4)脑水肿:脑脊液内糖水平下降速度比血液慢。
血糖如下降过快,使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渗透压梯度增大,此时脑细胞处于相对高渗状态,易导致水分迅速向脑脊液和脑组织回流而引起脑水肿。
( 5 )其它并发症:胃扩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
五、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补液治疗
最重要的是补充液体和胰岛素治疗,治疗大致与酮症酸中毒相近。
(一)补液由于严重失水、高渗状态为本症的特点,故迅速补液、扩容、纠正高渗为处理的关键。
1. 补液性质。
目前多数主张开始输等渗液,优点是大量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和防止因血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
具体按以下情况掌握:
(1) 对血压较低、血钠小于150mmol/L 者,首先用等渗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若血容量恢复血压上升而渗透压仍不下降时再改用低渗液。
(2) 血压正常,血钠大于150mmol/L 时,可一开始就用低渗溶液
(3)若有休克或收缩压持续低于10.6kPa(80mmHg时,除开始补等渗液外,应间断输血浆或全血。
2. 补液剂量。
一般按病人的失水量相当其体重的10%-12%估计。
精确估计
病人的失液量比较困难,实际上也不必要。
3. 补液速度。
按先快后慢的原则,一般头2小时输1000〜2000mL头4小时输液量占总失水量的1/3,以后渐减慢,一般第一日可补给估计失水总量的1/2 左右。
尤其是老年病人以及有冠心病者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补液,不宜过快过多。
经输液后血糖降至小于或等于13.9mmol/L 时,液体可改为5% 葡萄糖液,若此时血钠仍低于正常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
(二)胰岛素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 1U持续静脉滴注。
(三)纠正电解质紊乱注意血钾、镁、钙,钾的补充见“酮症酸中毒”一章,有人主张对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患者常规补充硫酸镁及葡萄糖酸钙。
(四)纠正酸中毒只有在CO2CP< 11mmoJ/L时,才可输入1. 4% NaHCO3 4-6小时后复查,如CO2CP已恢复到11 —14mmoJ/L以上时,则停止补碱。
(五)其他处理包括去除诱因、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血糖、钠、BUN 及导尿、昏迷病人放置胃管等。
(六)处理并发症大量补液时需注意脑水肿、肺水肿、心衰的发生。
六、预后。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与合并症的治疗,约28%的病人在住院后48 小时内主要死于高渗。
因此高渗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而各种合并症特别是感染,是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各种合并症从一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特别是感染一开始就应给予大剂量有效的抗菌素治疗。
七、预防措施。
由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使诊断及时,治疗积极,死亡率仍很高,因此积极预防极为重要。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项:(1)早期发现与严格控制糖尿病。
(2) 防治各种感染、应激、高热、胃肠失水、灼伤等多种情况,以免发生高渗状态。
(3) 注意避免使用使血糖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心得安等,注意各种脱水疗法、高营养流汁、腹膜及血液透析时引起失水。
(4) 对中年以上病人,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若有以下情况时,就应警惕本症的发生,立即作实验室检查( 查
血糖、钾、钠、氯、尿素氮、尿糖和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 :
1) 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明显脱水表现者;
2) 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癫痫样抽搐和病理反射征阳性者;
3) 在感染、心肌梗塞、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出现多尿者;
4) 在大量摄取糖或应用某些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后,出现多尿和意识改变者;
5) 有水入量不足或失水病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