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___法国
- 格式:ppt
- 大小:9.53 MB
- 文档页数:51
国际贸易地理练习题一、填空题1.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2.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3. 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4.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5.5. 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世界各国中人口1亿以上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7. 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8. 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9.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
可以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四方面反映。
10.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国。
11.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12.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3.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4.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极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
15.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世界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到罗马尼亚。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课程代码:030411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适应专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院系:管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材:于志达,何云魁.国际贸易地理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李泉斌.国际经贸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章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第二节世界非粮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第三节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四节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三章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石油资源第二节世界石油生产第三节世界石油贸易第四章世界贸易运输第一节海洋运输第二节集装箱运输第三节铁路运输第四节大陆桥运输第五节航空、公路、河道和管道运输第五章世界经济特区第一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节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第四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前苏联第三节日本第四节德国第七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第一节法国第二节英国第三节意大利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五节加拿大第八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第一节亚洲“四小龙”第二节西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埃及第五节巴西(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地理位置是每个区域地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大至大洲,小至国家、地区、城市,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在分析一下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字: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影响、国际地位1、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法国是西欧领土最大的国家。
国土面积551602平方千米(包括科西嘉及其它岛屿),全国人口约5780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约100人,人口增长缓慢。
其南到赤道、北至北极的距离相等。
三面临水,三面靠陆,西北一面隔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西部紧靠大西洋比斯开湾,港口连接西非及南、北美各国;东部临地中海,与北非及南欧的水上交通非常便利。
法国陆界的三面自东北至西南共与八个国家接壤: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和安道尔。
从另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法国位于世界陆地的中心地带。
因此,法国在世界航空事业中起着枢纽作用。
2、法国的自然资源法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其核能产业、旅游业、农产品业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
地貌、地质和气候赋予法国良好的农业潜力。
在大部分地区都有丰富的良田沃土,如在巴黎盆地是软泥土,在大西洋森林中是褐土,在地中海地区是红土壤。
此外,法国还拥有1,600万公顷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9%。
法国的捕鱼量每年约91.8万吨,在欧盟国家中排在丹麦、西班牙和英国之后,居第四位。
大部分渔民从事手工捕鱼,他们用小型船只在沿海附近捕鱼,主要活动区域在布列塔尼和地中海地区。
法国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建筑材料(砾石、沙子、石灰石)和原材料(高岭土、滑石、硫磺、盐、钾),但能源和矿石产品贫乏。
煤产量持续下滑(2000年为340万吨),2005年之前,所有的煤矿都得关闭。
碳氢能源更是有限(石油150万吨,天然气220万立方米),还满足不了国家需要的5%。
法国对铀的开发已基本停止,不再生产。
金属矿石只有新喀里多尼亚的镍贮藏量丰富。
《国际贸易地理》项目设计产品:风筝出口地:法国原因:外部原因1、自然地理环境: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这样为出口风筝赢取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的同时带给欧洲人民无比的欢愉,以法国为基地,对打开整个欧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
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大部分的法国人民居住在平原地区,人口相对比较集中,为销售风筝提供了便利。
▲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
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16-18℃,南部及东部21-24℃,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法国的这种气候一年四季相对温暖的气候,使得法国人民更愿意呆在户外,同时陶冶情操,带上风筝玩的也不亦乐乎。
气候条件对风筝的性能更加有利。
,2、人文风俗:如果让人们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法国,最常见的就是“浪漫”确实如此。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
首都巴黎号称“浪漫之都”,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
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
法国人天性率真,喜欢大自然,大部分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与书上不同,书上的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5.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俄罗斯。
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 2007 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 C )。
A.欧盟B. 澳大利亚C. 新西兰D. 韩国2.( D )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B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C. 定性与定量D.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地理大发现是在( D )。
A.12-13 世纪B. 13-14世纪C. 14-15 世纪D. 15-16 世纪4.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称为( C )。
A.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B. 综合分析法C. 对比法D. 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5.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很多学科具有密切关系,以下哪个学科与国际贸易地理学科关系不紧密。
( D )A. 地理学B. 经济学C. 商品学D. 艺术学三、判断题1.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V )2.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