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期末世界历史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715.00 KB
- 文档页数:16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上篇)一、筹建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1、时间、地点:年9月,2、会议:3、参加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
4、会议内容:制定了,确定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建立纪念碑,选举国家领导人。
5、《共同纲领》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共同纲领》起到了的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北京。
内容:接受为施政方针,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的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西藏和平解放: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军青藏高原,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有关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取得完全统一。
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一)稳定物价之战:米棉之战、银元之战(二)土地改革1、目的: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时间:年月- 年底。
3、标志:年6月的颁布。
4、结果:到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5、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废除了,消灭了。
(2)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3)解放了,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背景):年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舰侵入,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同时还将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抗美援朝的时间:年月——年月。
3、参战部队:指挥者:英雄人物:、4、结果: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标志着朝鲜战争以美国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从1949年-1954年起作用)(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10.1下午2时)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949年10月1日54门礼炮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①象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②象征五四运动),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稳定物价之战1目的:为巩固新生的政权2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3作用:投机商囤积大批物资卖不出去,纷纷破产.全国物价开始趋向平稳二、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三、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024年北师大版初二下历史知识点总结,1800字北师大版初二下历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部分内容。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第一章世界历史知识点1.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 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影响;- 文艺复兴对科学、艺术和文化的推动作用。
2. 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影响;-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事业;- 大航海时代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3.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背景和发展;- 科学革命的主要科学家和成就;- 科学革命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主要内容;- 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5.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事件;- 法国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发展;- 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战役;-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目标;-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4.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义;- 辛亥革命的主要事件和领导人;-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5.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目标;-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以上是本篇对2024年北师大版初二下历史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进行复习,并结合教材中的练习题和习题答案进行巩固。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16-25课)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我们从哪里来人类起源于猿;非洲大草原的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义上的人--- 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是因的不同而产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古希腊神话大地女神的故事反映了那时的状况;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古希腊神话的故事反映了父系氏族的状况。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古代埃及尼罗河---公元前年埃及统一-----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二、古代西亚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该法典的性质是。
其特点是。
三、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其四个等级是。
其中掌管军政大权的是。
2、佛教:创立时间—世纪;地点----印度;人物--- (后称释迦牟尼);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
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东亚、东南亚传入中国:汉朝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海洋文明)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一、海洋文明的特征古希腊形成海洋文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其主要表现为:1、2、3、其主要特点是:经济上:频繁;政治上实行(议会制);侵略成性。
二、雅典(全希腊的学校)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
2、民主政治的表现: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成为陪审员、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事的公民发放津贴。
3、雅典民主政治体现的民主原则是:,其局限性为:。
其进步性表现为:4、在 .的统治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三、罗马1、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战争。
世界古代史1.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2.《》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3.“种姓”的国度指,、、和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4.三、蓝色的地中海文明1. 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
2.“全希腊的学校”是,该城邦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
在时代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是。
2. 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利克里改革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罗马:(1)公元前年,罗马共和国建立;(2)扩张:罗马与爆发了三次战争,打败了,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
(3)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年,建立罗马帝国。
(4)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年,罗马帝国分裂为帝国(首都是罗马)和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
西罗马帝国于年被人所灭;东罗马帝国于年被所灭。
公元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四、“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1“.日出之国”指,他们是善于的民族:(1)古代向学习,实行,使日本由社会走向社会;(2)近代向学习,实行使日本由社会走向社会。
2.大化改新:(1)时间:;(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
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扩张;(1)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教成为团结阿拉伯人的纽带;(2)622年,穆罕默德在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3)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他的继承者将阿拉伯国家建成地跨的大帝国。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A、青年节B、建军节C、国庆节D、建党节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①开始进行土地改革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万隆会议的召开④抗美援朝胜利⑤三大改造的完成A、②①④③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⑤③D、①②④⑤③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 )A、西藏B、江苏C、江西D、浙江4、下列英雄人物中:①黄继光②邓稼先③邱少云④王进喜⑤焦裕禄。
哪几位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新中国的成立7、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8、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9、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一五”计划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10、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B、结束的标志是毛泽东的逝世C、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D、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11、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2012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复习题(后面附答案)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3、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
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①抗美援朝②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A.轻工业基地B.重工业基地C.军工产品基地D.日用产品基地5、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6、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A.“大跃进”运动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在历史课上我们曾学到在“大跃进”运动中,我国曾出现一棵白菜重250斤的新闻报道,夸大事实。
这种行为属于()A.瞎指挥B.“共产风”C.高指标D.浮夸风8、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③要加强阶级斗争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10、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最突出历史贡献是()A为我国改革开放设计出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C “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D.大力推进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11、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有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签订、执行意味着()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2、“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周总理在上的发言()A.万隆会议B、第一届政协会议C .25届联合国代表大会D、第10届APEC会议13、下表是遵化县西十里铺村1952年-1956年的情况:A.共同纲领的颁布B.抗美援朝的胜利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D.宪法的颁布14、2009年4月2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和达成三项协议及一项共识,两岸将全面实现直接“三通”——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这是毛泽东的一首诗,诗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我国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的情景出现在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A B C D1945年1949年 1950年 1952年 1956年3.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4.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战争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周总理在上的发言A.25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政协会议 C.万隆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实现A.农业合作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工商业国有化7.五一节小亮家要买一部汽车。
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亮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A.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8.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9.“文革”期间,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件是A.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 B.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病逝C.九一三事件 D.镇压四五运动10.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A.周恩来逝世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C.毛泽东逝世 D.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1.“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