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分析及检测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地沟油检测方法及利用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中,较为有效广泛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以及进行理化检测。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地沟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食用油与地沟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峰特征鉴别油脂,根据光谱曲线形状差异和吸光度大小鉴别掺兑地沟油的食用植物油,并能测定食用植物油掺兑地沟油比例。
取油样经水浴加热、双氧水和活性白土脱色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30-800nm范围内扫描吸收光谱。
该仪器简单,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廉。
(二):荧光分析法鉴别地沟油荧光分析法是对地沟油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检测。
地沟油经水洗预处理后,水相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特征荧光λex/λem=230/290nm处有波峰出现,合格食用油的水相在此波长处没有波峰出现。
用荧光法进行分析,灵敏、准确,但对试验室要求较高,同时荧光卒灭因素也会干扰检测。
(三):薄层色谱法鉴别地沟油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
(四):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对油样的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寻找地沟油与合格食用动植物脂肪酸成分的差异,包括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以此区分油脂是否为混合油脂,最终也可对油脂是否为地沟油或者是否掺入地沟油进行鉴别。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油样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测定。
地沟油同时具有多种油脂的脂肪酸谱图特征,利用极性毛细管柱对油脂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甾醇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但是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并不能对植物油中掺兑地沟油的比例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判断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从而推断是否混有地沟油或煎炸老油。
鉴别地沟油也可进行理化检测,可分别检验诸如水分含量、比重、折光率、皂化值、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碘值重金属、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胆固醇、残留检测、氧化产物检测等指标。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是指由废弃动植物油及废弃食用油经加工或非法收集,并再次加工或回流到食品加工环节中进行加工的一种油。
地沟油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有有效的检测方法来保障食品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一、物理性质检测法1.色泽检测法:地沟油常常没有正常植物油的颜色,通常表现为深黑色或者暗黄色。
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颜色与正常食用油的颜色来初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臭味检测法:3.熔点检测法:地沟油中含有高温炸油产生的酸价物,导致其熔点较普通食用油偏低。
可以通过对样品的熔点进行测定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二、化学成分检测法1.酸价检测法:地沟油中酸价常高于正常食用油,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酸价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过氧化值检测法:地沟油中颗粒物、水分等杂质较多,使得其过氧化值较高。
可以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3.生化指标检测法:地沟油中常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三、毒性检测法1.机理检测法:地沟油中通常含有大量致癌物质、重金属等,可以通过检测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细菌检测法:地沟油通常存在较多的细菌污染,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例如,大肠杆菌群和沙门氏菌等的检测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四、DNA检测法地沟油有时候会添加动物油或植物油,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的DNA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进而确定其中的成分。
综上所述,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物理性质检测法、化学成分检测法、毒性检测法和DNA检测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和判断,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2篇第一篇:检测地沟油的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越来越关注。
而地沟油作为一种隐蔽的食品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需要对地沟油进行检测。
下面介绍几种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一、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该方法可以分析地沟油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对地沟油中的污染物进行鉴定。
色谱-质谱联用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可检测出微量污染物。
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技术人员操作。
二、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地沟油中的化学键振动频率来鉴定分子结构,可以检测地沟油中的多种化合物。
红外光谱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仪器价格低廉,而且即使成分很复杂的物质也可以进行检测。
但是该方法的灵敏度较低,无法检测到微量污染物。
三、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地沟油中的分子结构和化合物种类,对微量污染物的检测也非常敏感。
但由于核磁共振法的成本极高,使用较为复杂,需要配备专业仪器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测。
以上介绍的三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如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总之,现在对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篇:食用油的区别及检测方法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
然而,不同种类的油具有不同的成分、性质和用途,因此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了解其区别和检测方法。
一、常用的食用油种类及其区别1.花生油花生油是最为常见的食用油之一,其具有鲜明的花生香味和浓郁的风味,适合炒菜、烹调、煎炸等多种烹饪方式。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其热稳定性较差,易受高温影响而分解,因此不适宜长时间高温烹调。
地沟油检测方法引言地沟油是指流入地沟、下水道等地方的废弃食用油,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威胁。
因此,开发一种可靠、快速、准确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传统地沟油检测方法1. 直观检测直观检测是一种简便、低成本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常通过观察地沟油的外观、气味等特征来判断其质量。
一般来说,优质的食用油应该是透明的、无异味的,而地沟油通常呈现出混浊、有异味的特征。
然而,直观检测方法具有主观性强、准确性差的缺点,无法提供具体的定量数据。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地沟油检测方法,通过对地沟油中有害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判断其质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并提供定量数据。
然而,化学分析方法需要复杂的实验过程和昂贵的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检测时间较长。
新型地沟油检测方法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光的物质性质研究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地沟油的光谱特征来确定其质量。
近年来,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在地沟油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谱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损、非接触等特点,可以提供准确的定量数据。
2. 基于气味检测地沟油通常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异味,因此可以通过气味检测来判断地沟油的质量。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电子鼻等来检测地沟油的气味。
这种基于气味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具有快速、便携、低成本的特点。
比较与分析传统的直观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较低,无法提供定量数据。
化学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时间较长。
相比之下,新型的光谱分析方法和基于气味检测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等优点,并且能够提供定量数据。
然而,这些新型方法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才能够广泛应用于地沟油检测领域。
结论地沟油检测是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任务。
地沟油检测简介地沟油是指由废弃的动物油脂、废油和废弃油脂制品经过回收、提炼、再生利用后形成的油脂产品。
地沟油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毒素和致癌物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地沟油的流通和使用,地沟油检测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检测方法目前,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三种。
物理检测物理检测是通过对地沟油的颜色、外观、气味、密度等进行观察和判断,从而初步判断地沟油的质量。
例如,正常的食用油在阳光下呈现透明的金黄色,而地沟油通常呈现较深的棕色或黑色;正常的食用油的外观应该是清澈的,而地沟油通常会有悬浮物或沉淀物等。
化学检测化学检测是通过对地沟油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准确判断地沟油的成分和质量。
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致癌物质等。
生物检测生物检测是通过利用生物学方法对地沟油进行检测,从而评估地沟油的危害性。
常用的生物检测方法包括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实验和基因测序等。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地沟油对细胞、动物和人体的毒性和致病性。
应用前景地沟油的存在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地沟油检测的需求十分迫切。
地沟油检测不仅可以用于对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还可以用于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检和监测。
此外,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整个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地沟油检测设备的发展目前,地沟油检测设备逐渐趋向于小型化、便携化和智能化。
传统的地沟油检测设备通常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不易移动和使用。
而现代化的地沟油检测设备则更加便于携带和操作,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沟油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对地沟油中的微量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地沟油检测法1. 引言地沟油是指食用油在炒菜过程中被多次使用,并长时间存放在地沟、下水道等不洁环境中,经过污染后再次被回收利用的油。
地沟油的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戴奥辛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
因此,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成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地沟油检测法。
2. 原理地沟油检测法基于油脂的特性和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对样品中特定成分的分析和检测来确定油品的质量。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从市场或餐饮行业收集地沟油样品,并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测试。
•脂肪酸分析: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脂肪酸含量,来确定油品的种类和质量。
•重金属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或质谱等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戴奥辛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分析样品中戴奥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数据分析:将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质量等信息。
3. 实验步骤3.1 样品采集与制备样品的采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样品的选择:从市场或餐饮行业选择不同来源、不同品牌的地沟油样品,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样品的采集:将样品装入干净的密封容器中,并在标签上注明采集时间、样品来源等信息。
•样品的制备:将样品进行过滤、去杂质等处理,以确保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3.2 脂肪酸分析脂肪酸分析是地沟油检测中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提取脂肪酸:将样品中的脂肪酸提取出来,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等。
2.衍生化反应:将提取得到的脂肪酸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增加其可检测性。
3.色谱分析:使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衍生后的脂肪酸进行分析和鉴定。
3.3 重金属分析重金属分析是地沟油检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进行检测:1.样品预处理:将样品进行溶解、稀释、过滤等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
2.标准曲线的制备: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
地沟油检验方法与原理
地沟油那可真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东西!那怎么检验地沟油呢?咱先说说看外观。
地沟油通常颜色比较深,还可能有浑浊物。
这就好比一杯清水和一杯混了泥沙的水,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要是你看到油的颜色不对劲,那可得多留个心眼了。
闻气味也很重要哦!正常的油有淡淡的香味,而地沟油可能会有异味,甚至是刺鼻的味道。
这就像新鲜的花朵和发臭的垃圾,差别大了去了。
要是闻到怪味,那可千万别买。
还有个办法是看凝固点。
不同的油凝固点不一样,地沟油的凝固点可能比较高。
想象一下,冬天里正常的油还是比较清澈,而地沟油可能就变得像果冻一样。
这多奇怪呀!
在检验过程中,安全性那是必须要考虑的。
毕竟咱不能因为检验地沟油把自己给弄伤了。
所以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让油溅到身上。
稳定性也很重要,要是检验方法不靠谱,一会儿一个结果,那可不行。
地沟油检验的应用场景可多了。
在餐厅里,老板可以用这些方法检验采购的油是不是地沟油,这样就能让顾客吃得放心。
在家里,咱也可以检查一下买的油有没有问题。
这多好呀!优势就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太专业
的设备,大家都能操作。
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小区的居民发现附近的小餐馆用的油颜色不对,味道也怪怪的。
他们就用这些方法检验了一下,结果还真发现是地沟油。
然后他们就向有关部门举报了,最后那个小餐馆被查处了。
这效果多明显呀!
咱可不能让地沟油危害大家的健康。
所以一定要学会这些检验方法,让地沟油无处遁形。
地沟油检测方法地沟油检测方法——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地沟油问题频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地沟油是指回收的废弃食用油经过加工重新出售,其所含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极具危害性。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科技专家们通过与各界合作,研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主要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一、感官检测法感官检测法是最传统的一种地沟油检测方法。
通过人的嗅觉、视觉、味觉等感官器官对食用油进行判断,从而鉴别出地沟油。
在这个方法中,专业的检测人员会通过嗅闻判断出油是否有异常的气味,通过观察判断出油的颜色和透明度是否正常,通过尝味来鉴别出油的口感是否正常。
然而,感官检测法依赖于个体主观感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性。
二、化学成分分析法化学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食用油的组分,进而判断是否为地沟油的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依靠科学分析,能够准确测量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甘油三酯、酸价、过氧化值等重要指标,来评估食用油的品质。
而地沟油往往在加工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和致癌物质,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法,便可以检测出地沟油的存在。
三、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或散射来分析其化学成分的一种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分析出食用油样品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而判定油品是否为地沟油。
通过与标准油品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食用油的质量。
四、微生物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地沟油的差异性反应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地沟油中经常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等特性来检测地沟油的存在。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经济等特点,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地沟油筛查。
综上所述,地沟油检测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成分分析法、红外光谱技术和微生物检测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科技的发展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沟油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人们的饮食安全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摘要介绍了地沟油的几种检测方法:胆固醇含量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测定法,挥发性有害成分测定法。
简述了地沟油的含义、危害和治理方法。
关键词地沟油检测方法胆固醇电导率挥发性成分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我国的餐饮业规模日益扩大,餐饮废水中排出的废油脂日益增多,据中国食用油信息网统计,我国年均消费食用油为2100万吨,而每年产生废油约为400~800万吨。
由于暴利的驱使滋生出了废油脂的非法回收提炼、有毒“地沟油”回流市场用于食品加工等现象。
这几年地沟油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甚至“吃10顿饭就有1顿是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地沟油组成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
如:大量的寄生虫及虫卵、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黄曲霉毒;动物油脂;大量洗涤剂成分;多种重金属;多环芳烃(如苯并芘)、高分子聚合物,小分子酸、丙二醛、丙烯醛等。
当人食用搀兑地沟油的食用油时,最初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轻者会使人体营养缺乏、加速衰老,重者会导致肠道和心血管等疾病,破坏消化道粘膜,内脏严重受损甚至致癌。
随着造假技术的改进,地沟油经白土、活性炭吸附脱色处理,过滤后颜色变浅变亮,不法分子将少量餐饮废油脂掺伪可食用油,消费者难以察觉。
2种传统的检测方法(酸价测定法、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耗时长,操作步骤繁琐,对地沟油检测的特异性差,仅凭这些指标鉴别地沟油是不完善和不科学的。
为了寻找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科学工作者将建立相应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和鉴别检验流程作为研究地沟油检测的重点。
下面介绍几种新型的检测方法。
1 胆固醇含量测定法餐饮业废弃物含有大量的动物性食品,因此,地沟油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动物脂肪。
动物油脂的特征性甾醇是胆固醇,而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胆固醇而主要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多种植物甾醇。
因此通过测定油中胆固醇的含量,即可判定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从而推断该油是否混有地沟油。
地沟油检测
地沟油指的是以废弃的食用油脂、动植物油脂及其它含有油脂的废弃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手段,去除油脂中的浮渣、杂质等物质,并且添加辅助调理剂后,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制造食品,使其外表鲜亮、香味浓郁。
地沟油通常存在卫生和安全问题,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检测地沟油的存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物理检测:使用专业的地沟油检测仪器,通过检测样品的物理特性,如密度、黏度、凝固点等,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
2.化学检测:采集地沟油样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的含量。
3.微生物检测:通过采集地沟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判断其中是否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地沟油检测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和仪器,并且这些方法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购买食用油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并保持合理的食用量,避免食用未知来源的油脂产品。
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地沟油是指通过非法途径回收、加工、销售的废弃食用油,其品质和安全性无法保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地沟油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物理检测法。
物理检测法是基于地沟油与食用油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析和判别的。
首先,可以通过观察地沟油的色泽和味道来初步判断其是否为地沟油。
正常的食用油应该是透明的,无色且清澈,而地沟油往往呈现混浊、黄色,甚至有异味。
另外,地沟油的密度稍高于正常食用油,这可以通过测量油的比重来进行初步判断。
第二种方法是化学检测法。
化学检测法主要利用化学试剂对地沟油中某些特定成分的反应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用硫酸铜试剂进行餐饮油中重金属和矿物质的检测。
正常食用油中重金属和矿物质的含量应该极低,而地沟油由于来源不明,可能会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有机试剂对地沟油中的有机物进行检测,如使用硫酸亚铁试剂对地沟油中的脂肪酸甘油酯进行检测。
第三种方法是微生物检测法。
地沟油往往由于不符合正常卫生标准而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在地沟油中进行微生物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为地沟油。
可以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正常食用油中微生物的含量应该非常低,而地沟油中的微生物含量往往异常高。
第四种方法是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可以对油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质谱分析可以检测到地沟油中的一些特征性成分,从而确定其是否为地沟油。
质谱分析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通常在实验室进行。
总结起来,常见的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和质谱分析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地沟油样本的色泽、味道、密度、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判定样品是否为地沟油。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并避免地沟油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威胁。
地沟油鉴定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地沟油鉴定方法:
1. 闻闻味道呀!真油的味道比较纯正,而地沟油可能会有怪味呢,就好比新鲜水果和烂水果的差别,你一嗅就能感觉出来,不是吗?比如你闻闻家里的好油,再对比一下可疑的油,差别可大了!
2. 看看透明度噻!好油通常很清澈透明呀,地沟油可就浑浊多了,这就像纯净水和污水的区别嘛!你拿个透明杯子装上油仔细瞅瞅,是不是很明显呢!
3. 低温冷藏试试!好油在低温下也比较稳定,地沟油可能就会出现奇怪的沉淀或分层,这就跟好肉和变质肉放冰箱的表现不一样嘛!你把油放冰箱里冻一冻观察观察呀!
4. 用火点燃瞧瞧嘛!正常的油能燃烧得比较平稳,地沟油可能会噼里啪啦的,就像安稳睡觉的人和辗转反侧的人状态不同一样!点一点可疑的油试试看呀!
5. 用手捻一捻嘛!好油滑滑的,地沟油就感觉黏糊糊的,这感觉就像摸丝绸和摸粗布的差别很大嘞!你用手搓搓看呀!
6. 炒菜的时候留意呀!地沟油炒的菜可能会有异味或者容易糊锅,而好油炒出来的菜香喷喷的,这不就跟穿干净衣服和脏衣服的差别一样明显嘛!下次炒菜的时候多感受下呀!
7. 观察油的颜色呗!真正的油颜色鲜亮自然,地沟油的颜色会很怪异很诡异呀,就像健康人的脸色和病人脸色的不同一样显著呀!你好好看看油的颜色对不对呀!
8. 还可以看看包装呢!正规的油包装规范详细,那些来源不明的油包装可能就很粗糙简陋呀,这就如同正规厂家的产品和三无产品的区别嘛!检查检查包装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大家一定要学会这些方法,多留意,就能更好地辨别地沟油,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呀!。
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摘要:根据地沟油的特征成分,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水分含量测定法、酸价测定法、胆固醇含量测定法、电导率与极性物质测定法、重金属含量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分析了一些国外对地沟油的回收利用的案例。
关键词:地沟油检测方法电导率气象色谱法核磁共振法回收利用一、地沟油简介据专家的说法,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更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1]。
这则消息引起强烈反响,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刻不容缓地摆在了公众的面前。
地沟油是质量、卫生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羰基价、丙二醛、黄曲霉毒素B1等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
地沟油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后得到的油,即通常所说的泔水油或狭义的地沟油。
通常所说的地沟油绝大部分都是指泔水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反复油炸食品后已经不符合规定的油或在反复使用的油中加入新油,因此称深度油炸油。
二、地沟油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测定法通常泔水油的水分含量高于1%,食用油水分含量则少于0.2%,因此,根据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对食用油中是否含有泔水油进行鉴别。
但是,水分含量不能作为深度油炸油的鉴别指标[2]。
(2)酸价测定法酸价是指中和每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我国食用植物油脂的酸价通常都小于等于4;泔水油和深度油炸油中含有较高的油脂腐败和氧化变质产物游离脂肪酸,所以,泔水油和煎炸老油的酸价均远高于4,因而酸价的高低可作为鉴别废油脂的重要特征指标之一[3]。
(3)胆固醇含量测定法泔水油通常是多种动、植物油脂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动物油脂。
由于动物油脂中普遍含有相对较高的胆固醇(猪油、猪板油和牛油中胆固醇含量分别为0.7 5 m g /g、1.01m g /g和1.4 5 m g /g),而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胆固醇,因此,可通过检测胆固醇含量来判定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从而推断该植物油是否掺入地沟油。
地沟油的分析及检测方法
摘要:近年来,把地沟油掺入合格食用油中以获取利益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根据地沟油的常规理化指标和特征成分,详细介绍了国内目前对地沟油的一些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旨在寻求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用于地沟油的检测。
关键词:地沟油;检测技术;特征成分;食用植物油
一、地沟油的概念
地沟油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1]。
地沟油是一个泛指概念,是对各类劣质油的通称,也有人将它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地沟油)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而提炼出的油(潲水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二、地沟油的特点
(一)物理特点
地沟油上方一般有灰白色油腻漂浮物及食物残渣,还会有地下生活污水、果蔬腐败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捞取收集后经过简单加工,油呈黑褐色,不透明,有强烈的酸腐恶臭气味,凝固点高。
(二)生物化学特点
地沟油与地下水泥壁接触,含有Pb、Cd、Hg、Sn 等多种有害金属元素;微生物、寄生虫等会大量繁殖,多种细菌毒素、虫卵等会聚集在一起;油脂逐渐发生水解、氧化、缩合、聚合、酸度增高(10 mg KOH~120 mg KOH),产生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过氧化物、多环芳烃类物质、低分子分解产物等,有些物质如醛、酮等是导致地沟油特殊酸腐恶臭气味的重要因素。
)
三、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一)消化不良
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严重毒性的物质。
砷是其中的一种,人们一旦食用砷含量较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2]。
(二)导致腹泻、腹痛
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及有害化学成分。
所有的地沟油含铅量都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食用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三)引发癌症
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
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三、中国近10 年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发展
地沟油掺伪食用油现象得以在国内长期存在,除了暴利驱使,缺乏有效的检测技术也是重要原因。
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地沟油返回餐桌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常规油脂理化指标法
-
根据目前各类食用植物油相关的质量和卫生国家标准,检测油脂的多种常规理化指标,如酸值、过氧化值、羟基价等。
若这些常规理化指标中有一个或多个检测数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则判定该油脂为餐厨废油脂。
主要技术缺陷:一是餐厨废油脂通过精炼,各项常规理化指标可达到完全符合或接近国家各类质量和卫生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水平;二是在食用油脂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多种不同因素,可使油脂的常规理化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常规理化指标不达标未必是餐厨废油脂。
已有研究指出,酸价、羰基价、过氧化值、氯化钠4 项指标不能准确地作为地沟油鉴别依据[3]。
事实上,某地方标准在执行期间,已发生以理化指标为依据的误判情况。
(二)胆固醇含量判定法
一般植物油中仅含有极其微量(低于50 μg/mL)的胆固醇,而动物油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
餐厨废油脂常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食用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动物油脂。
主要技术缺陷:有的餐饮废油脂中不含动物油,如用于煎炸面制品的煎炸老油等。
该方法代表性不足,会造成误判。
而且,目前国内检测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主要方法是气相色谱技术,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当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餐厨废油脂比例少于10%时,难以检出其中的胆固醇。
(三)薄层色谱检测极性物法
薄层色谱技术对餐厨废油脂的二级氧化产物醛、酮类等进行分离检测。
主要技术缺陷:餐厨废油脂的极性成分醛、酮类物质在油脂的深度精炼(如脱臭)过程中可以大部分去除,而且薄层色谱技术检测灵敏度极低,不适于掺伪检测。
(四)电导率法
餐厨废油脂会混入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食盐等调味品和洗涤剂等,这类物质会大幅度升高水的电导率,而正常的食用油脂中水溶性物质含量极低。
主要技术缺陷:通过深度精炼,可以将餐厨废油脂中绝大部分的水溶性物质去除,精炼工艺也会引起电导率的较大波动,不适用于深度精炼餐厨废油脂。
(五) 顶空-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检测油脂的挥发性成分
该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技术或顶空固相微萃取进样技术,收集餐厨废油脂氧化产生的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并进行气质联用检测。
主要技术缺陷:经脱臭精炼,油脂中的挥发性成分大部分都除去了,不适用于深度精炼餐厨废油脂。
(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 值)
!
天然的食用植物油含有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有着比较高的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 值),一般在4~之间。
然而相对于饱和脂肪酸而言,不饱和脂肪酸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在高温下其氧化分解的速度远快于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U/S 值会不断降低。
主要技术缺陷:不同来源的餐厨废油脂的U/S 值变化比较大,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本身U/S 值变化也比较大,若在一个U/S 比较大的食用植物油(如葵花籽油,U/S 为6 左右)中掺入一个U/S 值为3 左右的餐厨废油,这样即使掺入量达50%,最终混合油的U/S 值也可达左右,而这个U/S 值和正常的食用花生油和食用调和油的U/S 基本一致,就很难判断了。
(七)测真菌毒素法
主要技术缺陷:并不是所有的餐厨废油脂中都有真菌毒素的,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餐厨废油脂只是其中一部分。
而且,通过深度精炼,可以将油脂中绝大部分的真菌毒素去除。
(八)表面活性剂残留法
主要技术缺陷:并不是所有的餐厨废油脂中都有表面活性剂残留,而且通过深度精炼,可以将油脂中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残留去除。
总之,由于餐厨废油脂不是一种化学组分固定不变的物质,因来源不同、精
炼加工程度不同,其内在物质组成会呈现或多或少的差异。
因此,包括以上例举的现有餐厨废油脂检测技术,都未能针对餐厨废油脂独有的特征指标及其量值来进行检测判断,检测结果的判定都不能适用所有类型的餐厨废油脂。
四、取样困难、组分多变困扰检测技术研究的突破
理论上,要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地沟油鉴别方法,有2 个关键。
第一,地沟油的特征组分或专一性指标的确立,该指标充分体现地沟油的特性,并与合格食用植物油有显著性差异。
第二,研究用的地沟油样品具有代表性。
地沟油样品组分多变,无论何种类别、来源、精炼加工程度,都具备其特征性的样品才具有代表性,据此研究的数据才具价值。
制约地沟油检测技术研究的因素之一是取样难。
地沟油的加工和交易多具隐蔽性和潜规则,研究机构难以取到真实交易中的精炼地沟油,更不用说满足大样本量的要求。
通常研究人员都是模拟地沟油工厂的加工精炼方法,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对采集的餐厨废油脂原油进行纸过滤、白土(或活性炭/双氧水)脱色、水洗、真空脱臭,自制各级实验用的地沟油样品。
即便是自制地沟油样品,也罕见大样本量的研究结果的统计报道。
另一困扰地沟油检测技术研究的因素是其组分多变。
深入地对大样本的各种来源与精炼程度的地沟油的组分系统分析与统计,提炼出二次油的共性特征及其量值的研究工作,始终未见突破。
研究中所用的地沟油样品都被假定具有代表性。
因此,目前已有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应用时或多或少暴露出误判、漏判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在控制地沟油返餐桌问题上,除了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外,如德国的泔水“身份证”、英国政府的餐饮废油回收计划等,应当充分认识到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巨大,应当在国家层面进行分工协作、联合攻关。
—
参考文献
[1]白松.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D]. 南昌:南昌大学生物质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
[2]王乐,刘尧刚,陈风飞,等. 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7.
[3]徐中海,柳一鸣,刘劭钢,等.泔水油的4 项理化指标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4]李臣,周洪星,石骏,林向阳,等.地沟油的特点及其危害[A].农产品加工,2010.[5]曹文明,薛斌,杨波涛,丁丹华,孙禧华.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