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中医院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一、编制目的为了维护中医医院工作正常运行,保障医院职工及就医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医院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协调各部门的应急行动。
3.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医疗救援、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
4. 应急宣传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
五、突发事件分类及应对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医院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洪水:医院应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转移贵重物资和设备,确保医院设施安全。
2. 事故灾难(1)火灾:医院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2)爆炸:医院应立即启动爆炸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 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疫情:医院应立即启动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对疫情进行控制,对病患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食品安全事件:医院应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对食品进行检测,对病患进行救治,确保食品安全。
4. 社会安全事件(1)暴力袭击:医院应立即启动暴力袭击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生命安全。
(2)恐怖袭击:医院应立即启动恐怖袭击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生命安全。
六、应急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医院应急预案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提高中医院应急事件应对能力,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中医院应急事件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中医院应急事件是指突发非预测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对医院正常运行和患者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
三、中医院应急事件应急预案是确定中医院在应急事件发生后采取的预防、救治和应对措施,规范中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分工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和水平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第二章预警与应对一、中医院应建立健全应急信息系统,确保及时准确收集和传达各类应急信息。
二、中医院应制定健全应急预警机制,根据天气、地质等因素,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指导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三、中医院应逐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包括医疗器械、药品、饮用水、食品等,保证应对应急事件所需的物资供应。
四、中医院应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应急事件的应对效果。
五、中医院应建立应急事件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分工合作的应急处理方案。
第三章应急救护一、中医院应急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护工作。
二、中医院应确保救护人员能够安全高效地进入事故现场,及时进行救治。
三、中医院应及时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及一线急救人员。
四、中医院应建立健全伤员疏散转运机制,确保伤员能够迅速得到适当的救治。
第四章应急管理一、中医院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日常管理责任。
二、中医院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等处于可用状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三、中医院应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等级和对应的处理措施。
四、中医院应完善医院内部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巡查、排查潜在安全隐患等。
五、中医院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传递和分享应急信息,共同应对应急事件。
第五章组织实施一、中医院应急预案由医院领导牵头负责制定,相关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
一、总则为了加强和改进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医疗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医院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财产安全,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中医院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各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保卫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人员。
2. 职责(1)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医院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2)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科室安全无隐患。
(3)护士长负责护理安全,确保患者安全。
(4)保卫科负责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5)后勤保障科负责医院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医院正常运行。
三、事故分类及应急响应1. 医疗安全事件(1)患者投诉:及时处理患者投诉,避免事态扩大。
(2)医疗纠纷:协调各方,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3)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2. 生产安全事故(1)火灾:立即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疏散,拨打119报警,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2)自然灾害: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撤离,确保生命安全。
(3)设备故障:立即停止使用故障设备,排除故障,确保医院正常运行。
3. 社会治安事件(1)盗窃:立即报警,维护现场,协助警方调查。
(2)打架斗殴:制止斗殴,维护现场秩序,必要时拨打110报警。
四、应急措施1. 火灾事故(1)立即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疏散。
(2)拨打119报警,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3)进行现场调查,查找火灾原因。
2. 生产安全事故(1)立即停止使用故障设备,排除故障。
(2)组织人员撤离,确保生命安全。
(3)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3. 社会治安事件(1)制止斗殴,维护现场秩序。
(2)拨打110报警,协助警方调查。
(3)对嫌疑人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中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 《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院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
2.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
3. 事故灾难:如医疗事故、火灾、爆炸等。
4. 其他突发事件:如社会治安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
四、组织体系1. 成立中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院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应急处置。
3. 各科室、部门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科室、部门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伤亡情况等。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力量开展应急处置。
3. 应急处置: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后期处置:事件得到控制后,组织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员救治、现场清理、损失评估等。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 资源保障:储备应急物资,如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用品等;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3. 通信保障:建立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应急处置技术,提高应急处置效果。
七、宣传教育1. 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知识普及,提高全体职工的应急意识。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及就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响应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医务部: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工作,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
(2)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救治工作,做好伤病员护理。
(3)保卫科:负责维护医院秩序,确保突发事件现场安全。
(4)后勤保障部:负责应急物资保障、现场保障和通讯联络等工作。
(5)药剂科:负责提供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保障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6)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配合完成应急工作。
三、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将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
(2)启动应急物资保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组织医疗救治力量,对伤病员进行救治。
(4)维护医院秩序,确保现场安全。
(5)做好舆情监控,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 应急结束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处理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响应。
各部门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后勤保障部负责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完好。
3. 通讯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多样化,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工作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
为了提高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 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中医医院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3. 提高中医医院医疗救治水平,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影响。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中医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医疗救治工作。
2. 设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制定救治方案、指导救治工作。
3. 成立医疗救治应急队伍,包括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
四、应急响应流程1. 信息报告(1)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医院应急指挥部报告。
(2)医院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治工作。
2. 人员调度(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应急指挥部从医疗救治应急队伍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医疗救治小组。
(2)医疗救治小组按照救治方案,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3. 救治工作(1)救治小组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救治。
(2)救治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救治方案。
(3)对于重症患者,及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提供救治所需的药品、器械、设备等。
(2)确保救治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等条件。
五、应急预案主要内容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疫情类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水源污染等。
①制定详细的救治方案,包括中医、西医救治措施。
②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③做好隔离、消毒、防护等措施。
(2)自然灾害类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医院中医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目的为有效应对中医科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科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等各类突发事件。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科室医护人员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医疗救援组由科室高年资医生组成。
职责:负责对突发事件中的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
护理组由科室护士长和护士组成。
职责: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医疗救治,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科室后勤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水电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突发事件分类及应急处置医疗事故与纠纷(1)应急处置程序立即停止相关医疗行为,保护现场。
及时向科主任、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部门报告。
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避免事态扩大。
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调查、处理。
(2)预防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行为。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突发医疗设备故障(1)应急处置程序立即停止使用故障设备,启用备用设备。
及时通知设备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评估故障对患者医疗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预防措施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
储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和易损配件。
火灾(1)应急处置程序发现火灾后,立即呼救并拨打“119”报警电话。
迅速组织疏散患者和医护人员,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进行灭火。
关闭电源、氧气等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2)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配备齐全的消防器材,并保证其完好有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应急处置程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对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做好防护和隔离措施。
及时上报疫情信息,配合疾控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2)预防措施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加强中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院内所有区域,包括门诊、住院部、行政楼、后勤保障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中医院消防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消防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四、应急响应程序1.火灾报警(1)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同时通知消防应急指挥部。
2.初期火灾扑救(1)医院消防队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2)各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人员疏散(1)发现火灾时,立即启动紧急广播系统,通知全院人员迅速疏散。
(2)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按指定路线疏散至安全地带。
4.火灾扑救(1)消防队到达现场后,按照灭火预案进行扑救。
(2)其他人员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工作。
5.火灾善后处理(1)火灾扑灭后,消防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火灾原因调查。
(2)对火灾损失进行评估,提出整改措施。
五、预防措施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3.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4.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5.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中医院消防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
4.本预案如需修改,由消防应急指挥部提出修改意见,经院长批准后实施。
一、预案背景为了保障中医医疗服务安全,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中医医疗安全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明确中医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2. 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保障医疗秩序,维护医院稳定。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患者因医疗行为发生的意外伤害;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医疗差错;3. 医院设施设备故障导致的患者伤害;4. 医院周边环境突发事件导致的患者伤害。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成立中医医疗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院医疗安全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各科室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安全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确认事件性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救治和调查工作。
4. 根据事件性质,采取以下措施:(1)对受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2)对医疗差错进行现场调查,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3)对医疗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2. 完善医疗设备设施,确保应急救治工作顺利进行;3.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4.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七、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医科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的制定1.确定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中医科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传染病爆发等。
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对各类事件进行分类和划定级别,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应急预案时,需明确中医科的应急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值班人员、救援队伍等,并规定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和调度人力和物力资料。
4.健全应急救治设备和物资:中医科应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治设备和物资,包括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防护设备等。
在应急预案中要明确这些器材和物资的数量和存放位置,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在突发事件中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应用。
二、应急处理流程2.喊醒患者和员工:使用扩音器或其他通知设备,迅速将患者和员工喊醒,并通知他们撤离。
3.倒闭燃气阀门:火灾发生时,及时倒闭燃气阀门,避免火势蔓延。
4.组织人员撤离: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患者和员工有序撤离,避免踩踏等伤害。
5.集合指定地点:患者和员工在事先指定的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和进一步指示。
6.救护伤员: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按照急救程序进行处理,并等待医疗救援。
7.协助消防人员灭火:如果条件允许,中医科工作人员可提供帮助,如搬运水源等。
8.记录火灾信息:在火灾扑灭后,及时记录火灾的起因、火势以及造成的损失,并通知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应急处理流程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都是追求做到迅速报警、有效撤离、救护伤员和协助灭火等。
中医科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并加强应急处置的效果。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中医医院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稳定,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医院及患者的影响,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医院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中医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救治伤员,协调各部门救治工作;负责医疗救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团队,配合医务科救治伤员;负责护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药剂科:负责药品的储备、供应和调配;负责有毒有害药品的应急处置。
(4)保卫科:负责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医院秩序稳定;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安全警戒。
(5)后勤保障科:负责医院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负责医院设施的抢修和维护。
(6)宣传科: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舆论引导。
五、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与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预警与监测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
2. 应急响应启动(1)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1)组织救治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实施安全警戒,确保医院秩序稳定。
(3)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医院正常运转。
(4)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市中医院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救治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体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市中医院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中医药力量参与应急救治,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救治患者、防控疾病中的优势;(2)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3)坚持协同作战,与西医及其他应急力量密切配合;(4)坚持科学应对,遵循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规范。
三、组织架构1. 市中医院中医药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
2. 市中医院中医药应急救治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中医药应急救治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市中医院中医药应急指挥部及时收集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了解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2)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及时向市政府、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向上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报告。
2. 应急救治准备(1)市中医院中医药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进入应急状态;(2)对应急救治所需药品、器械、设备进行检查、补充,确保应急救治需要;(3)组织应急救治人员培训,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
3. 应急救治实施(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组织中医药应急救治小组迅速开展救治工作;(2)采取中医药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中医诊断、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3)加强与西医及其他应急力量的协作,实现中西医结合,提高救治效果;(4)对救治过程中的中医药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为后续救治提供参考。
4. 应急救治结束与总结(1)突发公共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市中医院中医药应急指挥部组织救治小组进行救治结束评估;(2)总结救治经验,对救治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3)向上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报告救治情况。
一、前言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医疗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结合中医医疗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中医医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中医医疗应急预案,指导应急工作的实施。
3. 应急救援组:负责应急现场的组织、协调、指挥和救援工作。
4. 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
三、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准备(1)建立健全中医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
(2)加强中医医疗设备、药品、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3)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 应急处置(1)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现场。
(2)对受伤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伤情给予中医治疗或转诊。
(3)对现场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4)保障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做好个人防护。
(5)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3. 应急恢复重建(1)突发事件结束后,对受损医疗设施进行修复、重建。
(2)对受灾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总结应急工作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资金充足,用于应急物资采购、设备更新等。
3.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医疗器械、消毒用品等。
4. 技术保障:加强中医医疗技术培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中医医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做好应急工作。
4.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中医医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2. 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
3.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
4. 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中医院医疗安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设备科、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2. 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医疗安全工作,监督医疗安全措施的落实。
(2)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护理安全工作,监督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
(3)药剂科:负责药品安全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4)检验科: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5)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保卫科:负责医院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应急预案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隔离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3)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组织医疗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灾害事故应急预案(1)发生火灾、水灾等灾害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3)开展救援工作,及时救治伤员。
(4)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灾后重建。
3. 医疗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医疗事故隐患,立即报告医务科。
(2)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3)发生医疗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5)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 患者投诉应急预案(1)接到患者投诉,立即进行调查。
(2)了解投诉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3)对投诉者进行安抚,消除矛盾。
(4)对投诉处理结果进行反馈。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中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医疗救援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院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2.1 紧急救治领导小组成立中医院紧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紧急救治工作。
2.1.1 组长:由中医院院长担任,负责全面领导紧急救治工作。
2.1.2 副组长:由中医院副院长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2.1.3 成员:由中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医疗、护理、行政等人员组成。
2.2 紧急救治小组成立中医院紧急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紧急救治工作。
2.2.1 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协调救治工作。
2.2.2 副组长:由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2.2.3 成员:由急诊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2.3 职责2.3.1 紧急救治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紧急救治方案;(2)协调相关部门及人员参与紧急救治;(3)监督紧急救治工作;(4)向上级部门报告紧急救治情况。
2.3.2 紧急救治小组职责:(1)执行紧急救治方案;(2)组织救治队伍,进行现场救治;(3)协调相关部门及人员,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4)向上级部门报告紧急救治情况。
三、紧急救治流程3.1 接报3.1.1 病人及家属、医务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医疗救援情况时,应立即向急诊科报告。
3.1.2 急诊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紧急救治领导小组报告。
3.2 紧急响应3.2.1 紧急救治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紧急救治预案。
3.2.2 紧急救治小组根据预案要求,组织救治队伍,进行现场救治。
3.3 现场救治3.3.1 紧急救治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方案。
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目的
制定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突发急症疾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有效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二、应急预案的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急诊科发生的各种突发急症疾病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外伤等。
三、应急小组及职责
成立急诊科应急小组,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成员包括急诊科医生、护士长、护士、后勤人员等。
应急小组职责是收到应急指令后立即启动预案,迅速到达事发地点开展抢救工作。
四、应急资源及管理
急诊科应预先配备常用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
应急期间后勤人员负责调配资源,保障抢救工作的进行。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接到急诊指令后,应急小组立即启动预案,带上必要的人员和装备迅
速赶赴事发地点。
同时通知相关科室为后续救治做准备。
六、现场急救流程
1. 进行现场评估,了解伤情。
2. 对伤员进行分类,决定救治优先顺序。
3. 开展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固定等。
针灸可以迅速止痛止血。
4.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抢救。
5. 与后方医院联系,安排伤员后续转运。
7. 完成现场急救后,汇报工作,总结经验教训。
八、预案的维护
应急预案由急诊科负责制定和更新,每年组织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完善预案,以保证预案的有效性。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中医诊疗活动安全、有序进行,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对中医诊所和患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医诊所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中医诊所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信息报送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药品供应、医疗器械保障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调配、通讯联络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监控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诊所工作人员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确认事件等级: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事件等级。
3.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组织转运。
(3)后勤保障组保障应急物资供应、人员调配、通讯联络等工作。
5. 信息报送:(1)现场处置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2)宣传报道组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
6. 应急结束:(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完毕。
(2)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诊疗秩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2. 人员保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技术保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报送、通讯联络效率。
4. 法规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应急工作合法、合规。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中医诊所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邯郸市中医院
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应急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
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
第三条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突然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及安全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应急处理工作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按照分级响应确定的职责对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指挥,医院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接受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各有关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应急工作。
第二章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五条医院成立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由医院院长任组长,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院办公室、党办室、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并接受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指挥。
第六条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从相关职能科室抽调人员组成,分管副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其主要职责是:收集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组织专家制定应急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七条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领导小组下设院内病人疏散急救小组、院内急救小组、预备急救小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治安工作组共六个工作组。
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
(一)院内病人疏散急救小组。
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组织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1、灾害事故发生时,病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医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并首先组织患者和现场人员疏
散和转移。
2、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到达安全地点;在他人协助下能够行动的患者及不能自主行动患者,需在医护人员陪伴下到达指定地点;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就地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或躲在面积狭小的房间
3、按照国际通行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案,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
(二)院内急救小组。
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工会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各主要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及专业技术骨干组成。
主要负责医疗救治和监督指导等工作,并及时解决应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三)物资保障组。
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总务科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中、西药房、财务科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应急物资(如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治疗药品等)的储备、调动,保证供应;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采购。
(四)信息宣传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院办公室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院办公室、宣传科及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有关信息。
(五)治安工作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保卫科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医院保安人员及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医院内部秩序。
第八条医院各主要临床、医技科室及相关职能、业务科室是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的专业技术力量,要结合实
际,在医院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和职能科室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应急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科室要服从医院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安排,积极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主要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
第九条应急联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全院各科室和有关人员要服从医院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安排,积极、有效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医院的应急处理要接受和服从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及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领导和安排,承担相关的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第三章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工作的监测、预警、报告及通报
第十条监测。
保卫科和相关科室承担突发事件带来的危险因素日常监测工作,收集本地区内对本院、本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逐级提出预测报告。
第十一条预警。
院内发生的涉及安全、健康的危险因素,由相关科室向医院应急防治领导小组提出预警建议。
第十二条报告。
任何科室和个人有权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带来的隐患。
(一)责任报告科室和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护人员。
(二)报告程序:
1、院办公室:2115800 2115801
院党办室:2115805
院保卫科:2115829
院医务科:2115808
院护理部:2115812
2、领导小组:2115801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院办公室、党办室、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并向院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
(2)医院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打电话向领导报告。
(3)各科室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院领导汇报。
4、注意事项:
(1)各级领导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控制事态。
(三)报告方式:口头报告、电话或传真报告、网络报告、书面报告。
(四)报告内容:
责任报告人应对事件的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可能的原因、拟采取的措施、发展趋势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及其联系方式进行报告。
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名单
一、突发事件领导管理小组
组长:高社光
副组长:王长银张恒云马登斌马志峰王莉
组员:王立芳郝红杨晓庆郑素霞程金峰
王刚游红聂振国张文玲李渝萍
宋国平张凤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马志峰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院内病人疏散急救小组、院内急救小组、预备急救组、物质保障组、信息宣传组、治安工作组共六个工作组。
二、疏散急救小组
组长:马登斌
副组长:李渝萍
成员:郭娅高永东李恒严鸿宇高新
张凯路明霞商淑慧王晓丽梁艳玲
陈俊华孙海芳范引璋宋欣唐晓玲
三、院内急救小组
组长:王长垠
副组长:杨晓庆
成员:李玉生韩书明杨保军赵自冰郑宇
周凤军徐亮范江涛王建成李建峰
李海燕王彩臣田华李志亚
四、物质保障组
组长:马登斌
副组长:程金峰
成员:鲁建周戴斌宋国平李永革张凤珍马静蔚海亮李阳孔德艳赵丽萍五、信息宣传组
组长:马志峰
副组长:郝红
成员:苏希国刘胜利张征王泉王琼杨博
六、治安工作组
组长:马志峰
副组长:王刚
成员:王海龙李延涛杨树杰李谷马东利李保军肖斌赵云飞
二○一二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