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
- 格式:docx
- 大小:33.04 KB
- 文档页数:24
2021年植物实习报告汇总五篇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__年2月21日至20__年3月21日二、实习地点:三、实习目的:园林植物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园林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本次植物学综合实习的重点在于园林苗木的播种繁殖、栽培养育以及销售经营等方面。
通过在苗圃场见习一个月,跟随苗圃场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常见园林苗木的繁殖养育以及销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苗圃的兴趣,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园林毕业生。
四、实习主要任务: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3、桂花以及细叶榕的移栽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五、实习执行方式:以五或六人为以单位,个人为小组进行实习任务。
六、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时间:2月25日——3月8日实习地点:__x实习内容: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上盆等(1)栽培基质我国传统盆栽兰花多用其原产地林下腐殖土当地人称兰花泥种土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而无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栽培兰花优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兰的基质是花生壳和细砾石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较优良的培养基质。
(2)分株与消毒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基部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假鳞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进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盆选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种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盖大片碎瓦片并铺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放入兰株(兰株根系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叶基处并泥表面再盖上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周转入正常管理。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多篇一.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__年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__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二.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5月30日:广西师范学院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武鸣)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月18日:广西大明山(上林)五.(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10′—23°8′,东经108°18′—108°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关于植物实习报告3篇关于植物实习报告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防止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植物实习报告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年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管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一、寸金公园: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
XX年9月14日至XX年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
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植被资源调查,为了较准确掌握寸金公园的植物资源状况,我们在全面踏查的根底上,制定了详尽的方案,将我们人员进行了分组,各小组在自己区内分别进行乔木样方、灌木样方、草本样方的调查,样方标准分别为15 *15、5 *5、1 *1,并进行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度、郁闭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在完成以上工作的根底上,出寸金公园的植物名录。
寸金公园,因是市内公园,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真正的植物、植被分布,但还有很多是人为干扰较少的半原始地带,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了重点考察。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找寻最具代表的地方进行样方调查,并于14日完成。
15日我们进行植物物种的全面调查,记录植物名录数据,且进行了全面。
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植物的识别,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根本弄清楚了寸金公园的植物物种,并发现了一些有代表的物种,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
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
实习地点,XX植物园。
实习内容:
在植物园的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项工作,包括植物的养护、
病虫害防治、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等。
在植物园的工作中,我学
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和技能,也体验了植物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首先,我参与了植物的养护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给植物浇水、
修剪和施肥,以及如何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养护。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植物养护的技巧,也了解了不同植物的养护需求。
其次,我参与了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植物园中,我学习了如何
识别植物的病虫害,并学会了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
害的发生。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植物养护工作将大有裨益。
此外,我还参与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采集植物标本,并掌握了标本的保存方法。
这项工作让我对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和技能,也体验了植物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这次实习让我对植物园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在实习期间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来到植物园,继续学习和成长。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一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
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
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1、前言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
这次实习激发我们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1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目的:(1)通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汇编五篇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汇编五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感受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而我们也收益颇丰。
三次的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
在教室里永远也学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
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从病害常发生的环境,采集病害的方法,压制植株标本到实验室里的病害的鉴别,还有标本玻片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每一步我们都在亲自实践,每一环节我们也都有不同的体会。
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一种病害它的特征它的危害单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几张图片并不能令我们学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
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但外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我们所认识的病害种类也十分有限,这一点我们也感到十分的遗憾,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山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另有一点遗憾并且很惭愧的是在外出实习中发生的一点小意外,坐公交车这件事情也使我们受到了文老师的批评和教导,这使我们十分的惭愧,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体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质也将自己的安全于不顾。
4月植物专业实习报告范文导读:本文4月植物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1、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我们接触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
这次实习激发我们用心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1实习目的与好处:实习目的:(1)透过学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潜力。
(2)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增强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4)学会利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
(5)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实习好处:(1)透过实习能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透过实习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透过实习能够接触大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4)利用野外实习能够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用心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1、2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1、3实习地点与实习地自然概况:5月20日~5月25日: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周边植物,校园内;6月29日~7月3日: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南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渔港公园。
本次实习的地点主要为校内和湛江的周边地区。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
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植物资源较丰富,盛产热带、亚热带作物、农林牧业产品。
该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较为规范,管理比较完善,贴合本次实习的要求。
2、实习日程与实习资料:5月19日:植物学课程实习动员大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讲授。
植物实习报告集锦五篇植物实习报告篇1(4614字)一.【实习概况】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二.【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实习时间地点】5月30日:广西师范学院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武鸣)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月18日:广西大明山(上林)五.【实习内容】(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deg;10—23deg;8,东经108deg;18—108deg;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植物生产实习报告篇一:植物实践报告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协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实习地点: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园、香山公园等。
四.实习时间:2013-6-1五.植物辨认这次的实习给我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辨认那些非常相似的植物,尤其是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紫荆洋蹄甲,还有石蒜科的蜘蛛兰和文殊兰的辨认等,真的很难区分,但经过查书,将其的辨别的特征列如下面:(1)芸香科植物叶多为复叶或单身复叶。
有发达的油腺,含芳香油,在叶上表现为透明的小点,子房上位,花盘发达;外轮雄蕊常和花瓣对生。
本科约150属,15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
我国产29属,约150种,南北均有分布。
代表植物1.花椒属乔木或灌木,常有皮刺。
奇数羽状复叶。
花小,单性,稀两性。
蓇葖果,含1黑色光亮的种子,例如:花椒、2.柑桔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常有刺。
叶互生,单身复叶。
花常两性;花瓣常5;雄蕊15或更多;子房多室。
果为柑果,例如: 桔、甜橙、柚、柠檬、佛手柑、酸橙、代代花。
3.黄檗属落叶乔木。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具透明小点。
花小,单性。
核果。
例如:黄檗(2).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紫荆洋蹄甲的区别:羊蹄甲(紫羊蹄甲):雄蕊3-4枚,花瓣倒披针形,叶裂片稍或钝。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一、什么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
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报告将它总结下来吧。
那么什么样的实习报告才是好的实习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学实习报告11、实习目的与任务1.1 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2.1黑石顶简介2.2 实习内容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
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植物园实习报告植物园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单位:植物园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一、实习单位概况植物园是一个专门研究、保护、栽培和展示各种植物的场所。
通过园内植物的分类、标本的收集、植物活体的观察和研究,植物园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植物的机会。
二、实习安排在植物园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植物分类与标本收集我学习了植物的分类与命名规则,并根据植物园的需求,收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
在标本收集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技巧,并将其记录在植物标本采集报告中。
2. 植物种植与养护我参与了植物园内部分植物的种植与养护工作。
我学习了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包括土壤、光照、温度等方面的知识,并按照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浇水、施肥等工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一些植物养护的技巧。
3. 植物活体观察和研究我参与了植物园内部分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工作。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花朵的开放时间、果实的成熟过程等,我了解了植物的生命周期、繁殖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植物观察报告中。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系统学习了植物分类与命名规则,掌握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技巧,提高了自己在植物分类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
2. 学习了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知识,掌握了一些植物养护的技巧,提高了自己在植物养护方面的实践能力。
3. 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活体,加深了对植物生命周期、繁殖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的了解。
4. 与植物园职工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合作,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感想这次在植物园的实习让我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植物分类和养护方面的兴趣,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植物,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植物做出贡献。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5篇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从人类文明开始的生物学分支出来的一个学科,实习是植物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那么植物学实习报告怎么写?小编精选了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5篇_植物学专业实训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
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
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
植物实习报告7篇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
最高海拔927。
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
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实习内容。
__月__日上午从__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__月__日上午在__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__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__月__日上午在__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__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__月__日上午在__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__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__月__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__月__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__月__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
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植物养护爱好者,我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在xxxxx(实习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养护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提高我的植物养护技能,增强对各类植物生长习性的认识,培养我的责任心和耐心,为今后从事植物养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植物的日常养护: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2)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掌握不同植物对水分、养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需求。
(3)学习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方法:了解常见植物病虫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
(4)参与植物养护计划的制定: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季节变化,制定合适的养护计划。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对实习单位的植物进行了全面了解,记录了每种植物的名称、品种、生长状况等信息。
(2)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正确浇水的方法,掌握了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调整浇水量的技巧。
(3)针对不同植物的需求,我参与了施肥作业,学会了如何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
(4)在修剪方面,我学会了根据植物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去除病弱枝,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5)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学会了识别常见病虫害,并掌握了一定的防治方法。
(6)最后,我参与了植物养护计划的制定,为实习单位的植物养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建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提高了植物养护技能:掌握了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操作。
(2)丰富了植物知识:了解了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病虫害特征等。
(3)培养了责任心和耐心: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植物养护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4)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同事们共同完成植物养护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 实习反思(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具有指导意义,今后要继续加强学习。
(2)善于总结经验:实习期间,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但通过不断尝试、总结,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5篇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从人类文明开始的生物学分支出来的一个学科,实习是植物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那么植物学实习报告怎么写?小编精选了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5篇_植物学专业实训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收获通过三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农博园,南山公园,岱王山),与植物的近距离接触。
在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中,对植物的分类及辨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吸引着,让我记忆尤深。
现在我将自己熟悉的植物展现出来。
四、实习心得在这短短的几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
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
实习地点,XX植物园。
实习内容:
在植物园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具体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除草等日常养护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植物的养护知识和技巧,对植物的生长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参与了植物园的植物分类和标本制作工作。
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种类的植物,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分类植物,掌握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这些工作不仅加深了我对植物的认识,也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加了植物园举办的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向游客介绍了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保护方法。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增加了对植物保护的认识。
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植物的养护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同事和游客的
交流中,我也增加了对植物保护的认识,深化了对植物的热爱和保
护意识。
总结: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植物的养护和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
让我更加热爱植物园这个工作岗位。
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
己的专业能力,为植物的保护和园林的美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物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植物学的研究和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培养我对植物的识别能力、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同时增强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内的植物标本馆,了解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各种植物标本的观察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植物的分类体系和识别方法。
接着,我们前往校园内的植物园,实地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学习了如何正确识别它们。
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深入开展了植物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的研究。
我们参观了植物实验室,了解了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态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植物种群密度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以了解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规律。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能够识别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
同时,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植物识别方面,我对一些特殊植物的识别仍有一定困难。
此外,在实践操作中,我还需要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总结总之,本次植物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植物识别能力,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
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XX年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xx 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600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长环境;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
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5月30日:广西师范学院6月16日:广西大明山脚(武鸣)6月17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月18日:广西大明山(上林)五.(一)5月30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
(二)6月16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
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10238, 东经10818108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
该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同时大明山也是我国南亚热带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区域之一。
区内地貌复杂,土壤为赤红壤,微团粒性和渗透性较好。
气候条件多样,森林植被茂密,为众多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根据大明山气候特点,原生植被群落应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现植被类型主要是以马尾松桃金娘灌丛为主。
通过观测,山脚森林由于人类大面积栽种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结构和生态结构植被,但植被生长良好,覆盖较好,但植物群落简单,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森林植被优势种为马尾松,灌木层植物主要是桃金娘,草本植物则有铁芒箕。
如今,大明山低海拔处退化的生态系统植被正处在恢复当中,处在马尾松先锋林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山原生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
当天,我们在武鸣县大明山西南坡麓,海拔230米左右,北纬23度31分28秒,东经108度20分14秒左右的地方,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
在样方面积为10x10川的观察内,我们主要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的数量及生长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乔木调查表:(见表2)灌木层调查表:(见表3)草本层调查表:(见表4)层间层调查表:(见表5)乔木层的建群种是马尾松,郁闭度大约为0.5左右,层高3至8 米左右。
灌木层的优势种是桃金娘,郁闭度大约为0.38左右,层高0.2至2.0米左右。
草本层主要代表植物为铁芒箕,其生长活力旺盛,郁闭度大约为0.1左右,层度多在0.1到0.6米左右,且多数处于孢子期。
层间植物多为爬山虎、木防己、海金沙、牛白藤等藤类。
层高遍布整个植物样方。
(三)6月17日,我们来到广西弄拉自然保护区。
弄拉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马山县东部,以古零镇为中心的喀斯特石山区,与大明山的不同,这里是由白云岩、龙岩、石灰岩发育而成的黑、棕色石灰土,有石漠化。
土壤淋溶等现象,属峰丛洼地型地貌。
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5公里,保护区总面积8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3.7%。
该保护区也是石灰岩地区适生树种造林技术推广示范区,该地石山区原生植植被类型属于,其中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
其中保护区海拔最高山峰为766m。
弄拉林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同时为了发展经济,在保护区中有许多用材林、经济林和农作物。
蕴藏的生物种类较多,同时由于土壤性质特点,不利于植被的生态恢复,因此建立保护区对保护原生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有重要作用。
在弄拉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植物,包括内容如下: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
是最原始的维管束植物。
大都为草本,少部分为木本。
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
其中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主要有蜈蚣蕨、乌蕨等。
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
种子的胚有两枚子叶。
植物体各异,叶脉网状,花的各部多为五数。
保护区内包括的双子叶植物主要有豆科、马鞭草科、大戟科、无患子科、芸香科、蔷薇科等。
单子叶植物叶脉常为平行脉,花叶基本上为3数,种子以具1枚子叶为特征。
绝大多数为草本,极少数为木本,维管束分散,茎及根一般无次生肥大生长,叶一般为单叶、全缘,叶片与叶柄未分化,或已明显分化,井常有叶柄的一部抱茎成叶鞘。
区内包括的单子叶植物主要有禾本科、龙舌兰科等。
在保护区的山脚树木覆盖率达到30%左右,多为人工种植的用材树种,有高大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在山脚优势种主要是顶果木、狗骨木、围涎树、任豆、肥牛树、墨西哥柏等。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约在200m到300m左右的石灰岩山地区,由于坡度变陡,植被开始发生变化。
主要的优势群落变成灌木层,优势种为老虎刺,还有吊丝竹、芸香竹、米念芭、菜豆树、相思树、苦楝树等。
海拔大约500m左右,山体土壤薄而少,因此,主要是灌木草本植物,没有高大的乔木。
优势种是芸香科的芸香竹。
其他为五节芒、粽叶芦等。
这些植被都表现为矮小、茎细,适应土层薄的地方生长。
因为石山地区土壤比较贫瘠且总量较少,土壤堆积在石缝中,为提高存活率和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也为获取更多的营养以保证植物本身的生长需要,在此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经过自然选择进化出了发达的根系,这在整个石山地区都比较普遍。
我们并没有到达入核心区,老实说该地区经过长期的封山育林,大部分已经恢复成石山地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其中山顶以壳斗科青岗栋为建群种,而山腰以下则栽种较多的竹子、菜豆树、龙眼等经济林与用材树种,这种种植模式已经成为石山地区资源立体化应用的典范,对石山地区的植被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弄拉自然保护区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有效措施,使生态植被得到恢复。
保护区内保存着原生性很强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这些阔叶林水源涵养丰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级别,以更好地保护好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原始性的自然景观,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和进行科考等项工作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6月18日,我们来到上林县,该县位于大明山的东北坡,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大明山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上林地区的大明山脉地处北回归线以北,拥有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植物种类。
我们跟随老师从山脚一路行走一路学校认识植物,直到到达海拔650米的缓冲区。
由于植被地理分布不是决定于某个单一因素,既有纬度地带性的痕迹,也存在着经度地带性的烙印,而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规律,又是受水平地带性的制约,即服从纬度和经度地带性规律综合的影响。
植被在山地垂直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的变化相关。
理论上大明山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事实上大明山,800-900m以下为季风常绿阔叶林,(800-900)(1200-1400)m,为山地常绿阔叶林,1200-1400m以上的为山顶矮曲林。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明山现状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大致为:海拔200m以下多为人工农业植被,女口:水稻、玉米、甘蔗等;200-500m 是大面积的马尾松林、岗松等次生灌丛及少量的次生沟谷雨林;500-800m主要是马尾松林、人工八角林及次生阔叶混交林;800-1000m分布着次生常绿阔叶林或局部的针阔混交林;1000m以上为原生性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1000-1400m)及山顶苔藓矮林(1400m以上)。
当天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未能登上山顶。
但通过一路上的观察,发现大明山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原生植被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八角林。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植被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原因,将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和演替过程。
人类的长期活动,会导致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原生植被不同程度的消退,沦为各类次生林、次生灌丛、草丛等的逆行演替;另一类是,经过圭寸山育林、人工栽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等措施,使植物群落向着复生的方向演替,这就是利用植被本身对环境条件改变引起植物群落的不断变化,使其朝着地带性顶级群落发展的顺向演替。
(五)在四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
湛江植物实习报告植物实习报告范文(2)|返回目录实习目的:了解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
实习时间:xx年9月13日至xx年9月25日实习地点: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实习内容: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调查、植被类型调查,编写寸金公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名录;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完成每人15份的植物标本制作。
实习生:[一]概况: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C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xx年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二]分述:一、寸金公园: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
xx年9月14日至xx年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