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 格式:ppt
- 大小:12.38 MB
- 文档页数:31
糖尿病8个常见并发症的联合用药方案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慢性组织、器官的损害,从而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累及全身的多个器官组织。
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消除并发症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联合用药方案吧。
1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分类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脑溢血或脑血栓)、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容易忽视的并发症:01 认知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症有很多证据表明高血糖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尤其是长期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大脑的成像测试表明,糖尿病会带来大脑的变化。
02 抑郁症糖尿病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而在这管理中会带给人们带来孤独、绝望的感觉,这些都是抑郁症的临床迹象。
根据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数据,糖尿病人的抑郁症人数比健康的人数更多,抑郁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或抗抑郁药,或两者的结合。
如果出现悲伤、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模式的改变、失去睡眠、或缺乏兴趣活动都需要注意。
03 听力丧失2型糖尿病患听力损失的人数是健康人的两倍,听力损失的迹象包括听人们说话困难,需要把电视和电台声音调高,觉得你身边的人总是喃喃自语等。
04 牙龈疾病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三倍,建议糖尿病患者观察牙龈疾病的征兆,如出血,或牙龈肿痛,松动的牙齿等。
为了预防牙龈疾病,经常刷牙,用牙线清洁牙齿可以预防疾病。
05 糖尿病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有糖尿病比正常人髋部骨折的风险增加20%,这是由于高血糖水平削弱骨基质,从而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这一疾病的特点骨头脆弱。
28个常见并发症的防治01 糖尿病心脏病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咳喘等。
联合用药方案:阿司匹林肠溶片+生脉胶囊+复方丹参片用药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避免血小板凝聚所造成的冠脉管腔狭窄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
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DKA是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清酮体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尤其高发于1型和严重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临床表现:在DKA发病前数天可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的加重,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2)高血糖高渗状态(HHS)HHS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HHS起病隐匿,一般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需要1~2周,偶尔急性起病,约30%~40%无糖尿病病史。
临床表现:常先出现口渴、多尿和乏力等糖尿病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多食不明显,有时甚至厌食。
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和体征。
通常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0 mosm/L时,即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当血浆渗透压>350 mosm/L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和阳性病理征。
(3)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CKD) 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病症现象糖尿病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开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时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眼发病,开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开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病症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这几种是最明显的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其他疾病,统称为糖尿病并发症,比如糖尿病会导致人的心脑血管出现病变,会导致出现眼科疾病,还会导致足部以及神经出现病变等等。
★1、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与无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由于有高血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如心梗、脑溢血、脑梗塞等。
因此,定期做心脏彩超、颅脑CT、颈动脉彩超来发现其中隐匿的血管病变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2、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特别是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神经病变会让患者痛苦不堪,瘙痒、刺痛、钝痛、剧痛等等。
往往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痛感尤为强烈;而有的会让患者感觉消失,针刺、火烧都没感觉。
一些糖尿病足病的患者就是因为感觉消失而造成外伤感染、溃烂,甚至截肢。
如果患者性神经受损,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3、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和神经病变有关系,和血管病变也有关系。
当血管发生堵塞时,肢端供血不足或者缺血,很快脚趾变黑变干,出现坏疽。
坏疽一出现就要截肢,越截位置越高。
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元帅就是被反复截肢最终丧命的。
预防糖尿病足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进行足底神经检查、下肢血管检查、下肢神经检测,让截肢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早期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自觉腿发软,浮肿(一压一个坑),小便中有泡沫,腰酸、腰困等等。
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3期以后,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基本没有逆转可能,进而就是肾衰、尿毒症等直接威胁生命。
因此,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是发现早期肾病的重要手段。
★5、糖尿病眼病眼睛也是微血管及其丰富的器官,而且眼病的出现往往不易察觉,因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因此,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如眼前总有蚊子在飞,视力迅速下降,看直线为折线,不管看什么东西都发红等等,说明视网膜有了明显的病变,只能采取治疗来制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不然会引起失明.。
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二、糖尿病人饮食注意事项三、吃什么食物能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1.1、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与无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由于有高血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如心梗、脑溢血、脑梗塞等。
1.2、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特别是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神经病变会让患者痛苦不堪,瘙痒、刺痛、钝痛、剧痛等等。
往往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痛感尤为强烈;而有的会让患者感觉消失,针刺、火烧都没感觉。
1.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早期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自觉腿发软,浮肿(一压一个坑),小便中有泡沫,腰酸、腰困等等。
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3期以后,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基本没有逆转可能,进而就是肾衰、尿毒症等直接威胁生命。
2、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哪些呢?
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微血管病及大血管病两大类。
微血管病为糖尿病所特有,主要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也可以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主要是因为长期高血糖通过各种机制使蛋白质变性而造成。
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硬化。
此种病变不仅与血糖升高有关,还与高血压及高血脂有关。
大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脑卒中、。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糖尿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向您详细介绍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病症,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肾性糖尿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一旦出现,应积极治疗。
常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
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及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烦躁、嗜睡和呼吸深快,呼气中伴有烂苹果味,也有部分患者以腹痛为首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显示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多为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并有酸中毒表现。
血钾可正常或偏低,治疗后出现血钾下降。
出现DKA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主要的治疗有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和大量输液消酮治疗。
(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常见于老年人。
常由于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和B受体阻断剂等诱发。
起病前多有多尿、多饮,伴有食欲减退,随即出现嗜睡、幻觉、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最后陷入昏迷。
无深大呼吸。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糖强阳性,但无酮症或较轻,血糖常升高至33.3mmol/l以上,同时伴有血钠明显升高。
本病病情危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治疗原则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
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
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第一部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浆酮体浓度>2mmol/L时称为酮症,当糖尿病患者的酮体聚集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多为青少年,以1型糖尿病居多,发病前糖尿病往往病情较重,或处于合并感染、劳累等应激状态。
1型糖尿病有发生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亦可发生。
常见的诱因有:①急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尤其是肺部感染。
其他如尿路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胃肠道和胆道感染以及急性胰腺炎、败血症等);②胰岛素不适当减量致剂量不足、突然中断治疗或产生耐药性等;③饮食过量;④胃肠疾病致胃肠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等;⑤其他严重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⑥严重创伤、手术、麻醉、烧伤等;⑦妊娠、尤其是分娩;⑧严重的精神刺激等。
(一)临床表现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中度酸中毒(DKA);重度是指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
主要表现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
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萎靡、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二)检查尿糖、尿酮体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增高,多在4.8 mmol/L以上。
如有条件可测血酮,可早期发现酮症预防酮症酸中毒;血糖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超过33.3mmol/L时多伴有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或有肾功能障碍。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不少糖尿病患者都听说过这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那么,究竟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呢?为什么它会引起糖友的恐慌,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根据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急缓以及病理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病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等,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因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①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等。
②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③神经病变,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等等。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有:
1、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的并发症。
2、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状态也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什么?常见的还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糖尿病并发症在哪些部位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并发症在哪些部位*二、糖尿病注射的胰岛素种类*三、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糖尿病并发症在哪些部位1、糖尿病并发症在哪些部位1.1、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跳过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1.2、脑血管病:糖尿病脑血管病以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病最为常见,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这是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
1.3、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现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严重者甚至截肢。
1.4、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出现病变,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1.5、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有尿蛋白,肾炎,肾衰,尿毒症等病变。
2、导致糖尿病的原因2.1、心理压力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严重扰乱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由此,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2.2、饮食不合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粮和副食品都很丰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机体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诱发了糖尿病。
2.3、运动量减少大多数人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条件,运动量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而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还会减慢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降低肌肉葡萄糖的氧化和利用率,以及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2.4、遗传引起根据医学学者们在临床上的实验证明发现,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都是由遗传引起的。
一般直系亲属内有糖尿病患者的话,该家庭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
2.5、过于肥胖很多糖尿病病人在发病之前,一大多都都是过度肥胖的人,所以在吃饭后的两到三个小时之后就会感觉到心慌、易出汗、手抖、饥饿等症状。
糖尿病会带来什么并发症*导读:得了糖尿病可能已经让人感觉很受打击啦,但是不得不接受另一件事,那就是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症状。
也就是我……得了糖尿病可能已经让人感觉很受打击啦,但是不得不接受另一件事,那就是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症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并发症,可能一些糖尿病患者正在遭受这些并发症的痛苦,对于刚刚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能还不太了解这些病发证到底都是哪些并发症,下面就做了详细的介绍。
*1、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的并发症中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
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2、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常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极易患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3、糖尿病性的功能障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等性功能障碍,可与糖尿病症状同时出现,但大多数在糖尿病症状之后出现。
医学认为糖尿病对性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血管病变、骨盆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4、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
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
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糖尿病的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糖尿病来说真的很让人头疼,但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病发症,可能更害怕,但这的确如此,作为糖尿病患者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情,但是一定不要灰心,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治疗,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让伤害将到最低,在此,祝每个患者尽快康复。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并发症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并发症二、糖尿病的检查三、糖尿病的症状四、糖尿病的危害五、如何预防糖尿病六、糖尿病的饮食禁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并发症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发病年龄轻,大多2、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
糖尿病的检查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
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
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
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
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
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发病机理发病原因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为治疗糖尿病的核心和重点,可悲的是由于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把重点放在血糖、血压的改变上,因此糖尿病并发症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稍作研究大家就可以发现糖尿病这些并发症的病理原因,实际都是对应器官的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只是肾、眼、足病是以微小血管为主,脑、心脏病是以中血管为主,但其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
而导致动脉硬化的直接原因不在于血糖的高低,而在于血脂的多少,尤其是髙密度脂蛋口HDL (以下简称HDL)的多少和氧化的低密度脂蛋fl O X-LDL(以下简称0x-LDL)状况。
发病率2010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岀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岀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o诊断标准(2010年)1・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6.5%02. 空腹血糖FPG>126 mg/dl (7.0 mmol/l)0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 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眾00 mg/dl (11.1 mmol/l)。
4. 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200 mg/dl (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的标准比,这里面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弱化了【糖尿病症状】的标准,使更多的糖尿病人得到了更早期的诊断。
从而得以早期的治疗。
预计在5年后会加入【C肽分泌试验】的标准,将会有更多的人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机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扳机的机理:1. LDL透过内皮细胞深入内皮细胞间隙,单核细胞迁入内膜,此即最早期。
糖尿病多长时间会有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糖尿病多长时间会有并发症*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须做检查*三、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糖尿病多长时间会有并发症1、糖尿病多长时间会有并发症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显然,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很难躲过并发症的纠缠。
2、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2.1、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
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
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
2.2、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
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2.3、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
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
3、糖尿病患者4种急性并发症可威胁生命3.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3.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