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02 KB
- 文档页数:11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用法和作用。
下面是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的介绍:
1.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可以使句子更加流畅。
2. 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同时也可以表示简短的陈述或命令。
3. 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或语气,通常用于表示惊讶、兴奋或愤怒等情感。
4. 问号:表示疑问或询问,通常放在句子的结尾。
5. 冒号:用于引出一个列表、解释或说明,也可以用于表示强调。
6. 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也可以用于分隔一组项目或成分。
7. 括号:用于强调或解释一个词、短语或句子,也可以用于插入补充说明。
8. 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文章中的某一部分。
9. 破折号:用于表示插入语、强调或引起注意。
10.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暂停,通常用于表示未完的故事、思考或悬念等。
以上是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的介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更加符合语言规范。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中小学生的一大难点,小编为学生整理了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01. 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02. 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03.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04.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 有的” 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 例4 中的逗号和例3 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标点符号用法一、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句子: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分句: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二、分类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一)句号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请您稍等一下。
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是同样值得尊敬的。
(二)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1.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号,通常暗示一个句子中的间歇1.复合句中逗号用在介词(and,but,or,for,so,nor,yet)之前。
但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例外,当两个或者三个简短,简单,意义相近的并列句中间可以用逗号代替连词。
2.逗号应该放在状语从句或者词组(包括介词词组和分词词组)之后,主句之前,句子之中。
但是,句中的这个逗号可能会被删掉如果状语从句过短或删掉该都好不会造成语义不明;当状语部分紧跟着主句的时候都好一般被省略。
3.逗号被用来分开在句中有同样功能的并列词或词组,但是连词之前的逗号可能会被省略掉当然是在没有导致歧义的前提下。
4.非限制性从句和词组和主句之间被逗号隔开。
5.逗号隔开插入语。
6.通常在数字之间,判断词之间,引语之间和反义疑问句之间都用逗号隔开。
但是在表示年月日的时候如果是由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时则不用逗号,是月,日到年的话在日的中间用逗号。
二.句号1.句号用在陈述句,祈使句和非间接的问句之后。
2.句号用在缩写词中间。
3.三个句号组成省略号暗示着在一个引文中一个乃至更多词的省略(有时候省略号表示谈话的断断续续或者演讲中的颤抖支支吾吾)注意:如果省略号在句尾,后面再跟一个句号所以就变成4个句号一起用了三.分号1.分号用在两个没有用连词连起来的并列句之间,用来标识紧密联系的句子的关系。
注意:一些的并列词像however,therefor,hence,nevertheless,moreover,thus,otherwise,besides等等不能用来当连词连接两个并列句,在这些词之前只能用分号而不是逗号。
一些作家喜欢用分号代替and,yet之前的逗号,因为他们把这两个词看做了副词。
2.当前一个句子中有了内部的标点符号时分号和连词一起用。
3.分号用来分隔一系列内部有逗号的条款。
4.分号可能用在一个有一个活更多的词省略的的句子中,省略的部分有时候通常被一个逗号表现出来。
四.冒号1.冒号用来引出解释,概要,和同位语。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意义一、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并表达语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还能增加句子的逻辑和结构完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意义。
二、句号(。
)句号是表示陈述句结束的标点符号,并且还具有停顿和断续的作用。
当我们遇到一个完整而独立的陈述句时,就需要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看书。
”三、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结束的标点符号,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常用来表示疑问或询问。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问号不仅能够提醒读者该句是个疑问句,还能为读者传达出一种疑惑或探索的情感。
四、感叹号(!)感叹号常用于表示强烈情感或突出某种强调,同时也可以表示命令或警告。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感叹号不仅给人一种兴奋或惊讶之情,也增加了句子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五、逗号(,)逗号是一种常用且灵活多样的标点符号。
它可以分隔并列成分,表示停顿或连接上下文,还可以起到修饰句子的作用。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逗号在这里将不同水果进行了明确的分隔。
六、顿号(、)顿号也是一种常用于分割并列词语或短语的标点符号。
与逗号相比,顿号运用的环境通常更为简洁。
例如:“形式那些朋友跟她很熟、看样子应该认识。
”七、冒号(:)冒号具有引出解释、说明、列举等的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冒号来引入一个解释或定义,或者列举一系列内容。
例如:“下面是我今天要做的事情:打扫房间、购物和做晚饭。
”冒号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并突出其中关键信息。
八、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述别人说过的话或文字,并能够将它们与自己所写内容进行区分。
英文中使用单引号和双引号来表示不同的情况,而在中文中通常使用双引号。
例如:“他说:‘明天会更好!’”九、省略号(……)省略号可以用来表示语句未完或暗示意义的内容。
它能够增添一种悬念感或让读者可以自行想象后续的内容。
例如:“我对你……没有话可说。
”省略号凸显了说话人故意落下的部分,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用于标示句子结构、表达语气、划分词组等的符号。
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形状和功能,对于准确表达意思、增强阅读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
1.句号(.):句号用于表示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等的结束。
它能帮助读者辨别句子的结束,使文章清晰易懂。
例句:-他喜欢读书。
-你愿意帮助我吗?2.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它能帮助读者判断所读内容是否具有疑问语气。
例句:-你是说真的吗?-明天你会参加吗?例句:-多么美丽的风景啊!-真是太棒了!4.逗号(,):逗号用于分开句子中的成分,以及列举、连接不同的词或短语。
它能够使语意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例句:-我喜欢看电影,唱歌和写作。
-老师告诉我们,早睡早起有利于健康。
5.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列举或对称等。
它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醒目。
例句:-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他要结婚了!-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哪里人?你的爱好是什么?6.分号(;):分号用于分割长句,以及连接关系密切但又不宜使用逗号的词组。
它能够让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增强表达的层次感。
例句:-我们计划明天早上乘飞机去北京;然后在那里参加一个会议。
-我喜欢吃苹果;他更喜欢吃香蕉。
7.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删去部分内容或暂停的语气。
它能够在句子中留下悬念,使文章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句:-他是那么漂亮,那么聪明,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你还记得那个故事吗?...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例句:-她说:"我爱你。
"-"自由"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词之一9.括号(():括号用于插入说明、转折、补充的内容。
它能够对文章的补充信息起到限定和补充的作用。
例句:-我们计划在下个月(6月)去旅行。
-对于这个问题(事实上),我并不了解。
10.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补充说明、强调或换行。
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
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
一、标号与点号
标号包括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和叹号。
点号包括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和引号。
二、点号的用法
1、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不能用于句子之间。
2、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停顿时间比顿号稍长。
3、分号「;」用于复句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4、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5、冒号「:」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用来引起下文。
6、问号「?」表示一句话问完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
7、叹号「!」用于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用于感叹句和
祈使句末尾的停顿。
三、标号的用法
1、括号「()」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
2、省略号「……」用于标示顿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
词语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或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语意深长,发人深省。
3、着重号「•」用于引起读者注意,使用时文下打点,直
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
4、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电影名、
歌曲名等。
5、间隔号「·」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
6、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声音的中断和延续等。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流畅。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标点符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11种常用的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逗号(,)逗号(,)是中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从而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下面是逗号的使用方法:1.用于并列的并列词或短语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昨天我买了苹果,香蕉和橙子。
”2.用于从句和主句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去了超市,因为要买一些食品。
”3.用于修饰语前面,用逗号隔开。
例如:“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了海滩。
”句号(。
)句号(。
)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中文写作中,用句号来表示独立的完整句子,也可用于表示缩写的词语。
例如:“明天去商场。
买牛奶,鸡蛋,面包。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例如:“你在做什么?”如果询问的话,疑问词在句首,那么后面不用加问号,例如“什么时候去?”。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赞叹、惊讶或愤怒等情感。
例如:“你太棒了!”注意在中文中,感叹号和句号前面需要加上空格。
冒号(:)冒号(:)用于表示前面有一个陈述或说明,后面将对其进行解释、举例等。
例如:“下面是我的建议:先去问问你的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更好的想法。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表示它们有某种联系。
例如:“我很少去参加聚会;但是我喜欢跟朋友聊天。
”括号(())括号(())用于添加额外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省略,不影响句子的意思。
例如:“在她的博客(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文章。
”方括号([])方括号([])因为在中文写作中用的较少,一般只用于引用外文文章或书籍的注释。
引号(‘’“”)引号(‘’“”)用于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书籍、文章中的原文。
例如:“小明说:‘我今天晚上不想出去玩。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作者或说话人在讲话中的停顿或思考,或表达不完整、含糊的思想。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考试难点分析1、顿号、逗号、分号(1)逗号表示一句话内部的停顿:如:听到他获奖的消息,我们都很高兴。
(2)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
特别注意: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3)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如:有好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
特别注意:①并列词语作谓语时,并列词语之间可以用逗号。
如:a.草莓性凉,味酸,无毒。
b.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我们家距离学校大概有五六里呢!③顿号和逗号不和表示并列关系的“和”“及”“或”等词连用。
超级注意:顿号、逗号、分号的大小层次关系。
并列中还有并列,大的并列用逗号,小的并列用顿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冒号:①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若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它相当于“就是”、“是”、“即”。
如: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注意:冒号后面不可以跟“是”“就是”“即”,但“是”“就是”“即”后面可以跟冒号。
如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②冒号也可放在表示总结性的话前面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③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应把第二个“:”改为“,”)④冒号一般管到句终。
如:a、记者去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举例分析导语:标点符号是书写文字时使用的符号,它在句子中起到了连接、分割和强调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准确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并结合举例进行分析。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表示陈述句或命令句的结束。
以下是句子中使用句号的几种情况:1. 陈述句结尾:她正在读书。
2. 命令句结尾:请拿好行李。
二、问号(?)问号多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询问或质疑。
以下是一些使用问号的例子:1. 直接问句:你喜欢吃冰淇淋吗?2. 反义疑问句:这个问题太难了,对吧?三、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于表示强烈情感或惊讶,并带有语气上的强调。
下面是几个例子:1. 感叹性陈述:你真聪明!2. 感叹疑问句:你怎么这么有耐心!四、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分离状语等。
以下是几种使用逗号的情况:1. 分隔并列成分: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橘子。
2. 分离状语:昨天,我们去了公园。
3. 插入语前后:他们,因为太累了,都选择歇一会儿。
五、顿号(、)顿号主要用于列举或概括成分之间的分隔。
以下是一些例子:1. 列举成分:请带上护照、机票和行李。
2. 并列句表示相同意义:她是我的朋友、伴侣以及知己。
六、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原话或特殊用法,在书写中十分常见。
下面是几组引号使用的示例:1. 引述别人的原话:“我爱你”,他对她说道。
2. 提示含义特殊的词汇:“优秀”意味着出类拔萃。
七、括号(())括号在句子中起到插入说明或补充内容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插入说明:明天(星期五)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2. 补充内容:她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她的作品广受赞誉)。
八、破折号(-)破折号常用于表示补充说明或换行。
以下是一些使用破折号的示例:1. 补充说明:他是那个神秘人——谁知道他的真正身份呢?2. 换行: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爱你。
最全标点符号用法,附例句、解析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太阳暖烘烘的。
(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
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书写中的重要工具,它们起到界定句子结构、表达语气和提供思维导向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通顺和优雅。
本文将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写出语句清晰、逻辑连贯的优秀文章。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和部分感叹句。
句号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1. 句子结尾使用句号,表示陈述或停顿,如:“我今天买了一本好书。
”2. 命令句末尾可以使用句号,表示肯定的祈使语气,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3. 陈述句中省略的句子结尾也可以使用句号,如:“他说了一句话,我没听清。
”二、问号(?)问号是疑问句的结束标志,在句子结尾使用,表示疑问语气,如:“你喜欢吃苹果吗?”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仅限于疑问句,不用于陈述句或祈使句。
2. 不能与句号同时使用,只需使用一个标点符号表示结束。
三、叹号(!)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强调句子的语气,常见于感叹句或命令句中。
使用叹号需注意以下几点:1. 只用于感叹句,表示惊讶、喜悦或愤怒等强烈情感。
2. 叹号一般不用于正式文档、学术论文等正式场合,更常见于书信、小说和口语交流中。
四、逗号(,)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分隔列举的成员、构成复合句的从句、强调语气和连接并列的短语等。
逗号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分隔列举的成员,如:“他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2. 用于分隔复合句中的从句,如:“昨天下雨了,他没有出去玩。
”3. 用于强调语气,如:“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们都为他骄傲!”4. 用于连接并列短语,如:“他买了一本有趣、有教育意义的书。
”五、顿号(、)顿号与逗号类似,但更常用于列举成员或分隔独立的分句。
使用顿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列举成员,如:“他的朋友有小明、小红、小刚、小丽。
”2. 用于分隔并列的独立分句,如:“她爱跳舞,他喜欢画画,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附例句、解析) 一、标点符号歌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一句话完整结束。
逗号(,)是小点带尾巴,用于句内停顿。
顿号(、)像个芝麻点,用于并列词语中间。
分号(;)是两点拖条尾,用于并列分句中间。
冒号(:)是小小的两个圆点,用于表示要说的话后面。
问号(?)像耳朵一样,用于表示问句结束。
叹号(!)像个小炸弹,用于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像小蝌蚪,用于内嵌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得牢。
省略号(……)是六个点,用于表示意思还没有完整表达。
破折号(——)是短横线,用于表示解说或话题转换。
书名号(《》)两头尖,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研究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句号①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举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举例:他叫什么名字?叹号。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举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逗号。
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需要停顿的情况。
举例: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书名号《》用于书、刊名称放在中间。
举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圆括号()用于注解文字放在里面。
举例:这位演员(1980年出生)在影视圈中非常活跃。
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不难,多看多练才能熟练掌握。
外文图书展销会将于10月20日至11月10日举行,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主办单位为XXX。
这是一个展示外文图书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前往参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其中,“有物”指的是要有内容,“有序”则是要有条理。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标点符号大全:解释用法
一、标点符号
1、句号(。
)
句号是一种用来标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常用于结束陈述句,以及提问句和感叹句之后。
2、问号(?)
问号是一种用来表示疑问的标点符号,常用于提问句之后,以表示句子为疑问。
3、叹号(!)
叹号是一种用来表示惊讶、激动、厌恶等情绪的标点符号,常用于感叹句之后,以表示句子为感叹。
4、逗号(,)
逗号是一种用来分隔句子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分隔并列的成分,也可以用来分隔句子中的部分成分。
5、冒号(:)
冒号是一种用来说明下文内容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引出下文的解释、补充或例证。
6、分号(;)
分号是一种用来分隔句子的标点符号,可以把并列的句子分开,也可以用来分隔复杂成分。
7、引号(“”)
引号是一种用来标示引用语句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引用某人的话或某段文字,使其与原句区分开来。
8、括号(())
括号是一种用来插入补充内容的标点符号,可以用来插入句子中的附加说明,也可以用来包围句子中的部分成分。
二、书写注意事项
1、标点符号应当与句子中的字体保持一致;
2、在标点符号的后面不要加空格,在标点符号的前面可以加一个空格;
3、标点符号的前后应当有一定的距离,不要让标点符号挨的太近;
4、在标点符号中,小括号和中括号要正确使用;
5、在书写双引号时,开始的时候要用“,结束的时候要用”。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说明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需停顿,用逗号。
例: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时。
例:我们知道,年龄大的人搞创作不容易。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对于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
慢慢地,他站起来了。
4、复句之间用逗号。
大多情况使用分号。
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任务就一定能完成。
二、句号。
1、用在陈述句的末尾。
例:密云区果园文学社是文学爱好者者的家园。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别在室里抽烟。
您坐在椅子上说吧。
三、问号1、用在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例:这是真的吗?难道你还不知道吗?2、用于选择问和设问句。
例我们是坐车去,还是走路去?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四、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为我们老年人的快乐而干杯!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你别过来!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例:我哪里比得上你呀!五、顿号、用于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2我们要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多想象,才能写出好文章。
六、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七、冒号: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各位文友们:果园文学社诗词朗诵会现在开始!2、用于“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如下”等后边,提起下文。
例 a.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干的!”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密云后八景为:黍谷先春、潮河信泛、雾灵积雪、渤海涌珠、鹦鹉遗迹、西岩夕照等。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图书展销会日期:3月6日至于4月1日。
时间:上午8时八、引号 1 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例“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标点符号用法一、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句子: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分句: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二、分类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一)句号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请您稍等一下。
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是同样值得尊敬的。
(二)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3.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马致远(1250?―1321)。
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有疑问词。
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三)叹号句末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形式是“!”。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四)逗号句内点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形式是“,”。
a.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b.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五)顿号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形式是“、”。
1.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日”“月”构成“明”字。
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5.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
(六)分号句内点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形式是“;”。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七)冒号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形式是:"."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2.表示总结上文。
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
)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
)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
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广平先生:……同志们、朋友们:……补充1.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
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有150多座,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非提示性话语)2.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
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3.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有停顿)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不知道”怎么行?(无停顿)(八)引号标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茶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补充“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
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哲学典籍文库”“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九)括号标号,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
主要形式是圆括号“()”。
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
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a.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b.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
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c.标示序次语。
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d.标示引语的出处。
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
”(《板桥集·题画》)e.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2.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唐〕杜甫著3.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新华社南京消息】4.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国发〔2011〕3号文件5.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奇观〕奇伟的景象。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
6.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
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茸(róng)毛〕很细很细的毛。
补充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点号之后。
(十)破折号标号,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形式是“——”。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4.标示话题的转换。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5.标示声音的延长。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
——还有你,我的孩子!”7.标示引出对话。
——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当然想了!8.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9.用于副标题之前。
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10.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