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DV活动70分钟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2
学生科学DV活动样片赏析
目录样片赏析
1 南方的北国/1
2 蝈蝈之谜/8
3 黑穴蜂的习性和巢穴探秘/15
4 蜜蜂的研究/19
5 泥咕咕/23
6 瓢虫的七个变化/27
7 以不同的水培育水稻的差别/35
8 背着房子的旅行家——蜗牛/39
9 我做鸡妈妈/43
10 对戈壁沙漠地带蜥蜴习性的
观察与实验研究/49
优秀影片赏析
1 白色星球/56
2 地球/58
3 帝企鹅日记/60
4 动物摄影机/62
5 美丽中国/64
6 迁徙的鸟/66
7 胜地/68
8 微观世界/70
9 圆明园/72
10 子熊的故事/74
最优秀的作品往往不是单纯的拍摄技术优秀,而是突出了科学DV的探究主题。
《南方的北国》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
科学DV作品。
《南方的北国》作者所在的东海虽地处日本冈崎市的最南部,和周围的地区相比,却是最冷的学区,这四名气象员对此产生了疑问,想去揭开东海学区的冬之谜。
作者所在学校的楼顶安装着Internet百叶箱,这个小玩意内置摄像机监测
《南方的北国》全长10分钟,在开场的1分38秒内清晰、准确地把问题提出,使观众很快进入对一个问题的思索中。
- -
- -。
科学DV作者:杜金恒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3年第06期高中时我就读于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那时我学习很差。
越是学习差,心理压力就越大,学习就会更差,对未来完全失去了信心,根本没有想过能考上大学。
这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兴趣培训活动,我对“青少年科学DV活动”这个培训项目产生了兴趣。
最初吸引我的是“DV”这2个字母,我小时候拍照总是摆出各种姿势,长大后喜欢看电影,对能让一幅幅画面动起来的机器很好奇,再加上表演欲特强,对上镜这种事来者不拒。
我怀着满腔热情上了第1节课。
邱会涛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蛋是怎么样变成鸡”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影片,整个视频一直都在围绕着蛋和鸡,从头到尾很少有人出镜,我有些失落。
正打算下节课不来的时候,邱老师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实拍。
”于是,第2节课我就又跟着去了,就这么一步一步被吸引着上了道。
看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小组成员为了找到合适的探究课题,开始天马行空地乱想——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外星人存不存在,百慕大为什么会被称为“死亡三角”……看着列在纸上的问题,我真的觉得“蛋是怎样变成鸡”的课题是多么的实际和恰当。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决定探究“无心插柳柳成荫到底是不是有可能”这个课题。
在按下来的探究和拍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也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方面,“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人们常讲的俗语,它是不是这回事呢?我们要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这一说法。
另一方面,拍摄还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如何构图才好看,如何使拍出来的画面不抖动,如何调节三脚架的平衡,如何调整摄像机的参数……这些我都是第一次知道,非常感兴趣。
就在我们探究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事故。
摄像机的内存卡突然坏了,这也就是说我们拍的整个探究活动的影像全部丢失,找不回来了。
这晴天霹雳的打击,一下子让我们完全找不到了北。
最后,在老师们的鼓励下,经过了近2个月的努力,我们重新做了实验,重新得到了视频资料。
剪辑视频,又一个让我感兴趣的点来了。
科学DV活动感想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科学DV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科学的知识,也体验了科学实验的乐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这次活动给我带来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一谈我参加科学DV活动之前的期待。
在我得知这个活动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和期待。
因为我一直很热爱科学,而这个活动正好是关于科学实验的。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科学,并且体验一下科学实验的乐趣。
此外,我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我到达现场的时候,我被活动的氛围所震撼。
整个活动现场布置得非常漂亮,有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装置和道具。
当我走进活动现场的时候,我立刻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这些科学实验。
在活动现场,我们有幸听到了一位科学家的讲座。
他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化学反应和光学原理的知识,让我大开眼界。
通过他的讲解,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
我也开始对科学实验的乐趣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还有幸参加了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关于光学的实验。
我们用几种不同的玻璃棒来做实验,观察了不同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亲身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也对光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让我对科学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除了科学实验,活动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科技展览。
在这些展览中,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和装置,这些产品和装置都展示了科技的最新成果。
我被这些科技产品所震撼,也对科技的发展充满了向往。
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也对科技产生了更深的敬佩之情。
在这次活动中,我还结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
他们也对科学和科技充满热情,和他们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彼此心灵的契合。
我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关于科学和科技的话题,这些交流让我收获颇丰。
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已经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将一起探讨科学和科技的奥秘。
总的来说,这次科学DV活动给了我非常深刻的体验。
科学DV 我有招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4年第7期文济南市槐荫中学金振家刘兴庆科学影像节是我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它鼓励青少年通过学习和使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体验并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自身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影像作品主要包括科学DV和科普动漫两种表达形式,其中科学DV作品是指利用DV影像技术,拍摄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的能够体现科学探究、DV技术、人文精神的视频短片。
回顾自己辅导学生的过程,我认为:好的科学影像作品=优质的选题+精准的表达。
一、选题好的选题应该贴近生活、能够解决一定实际问题。
例如,去年我指导的学生选题是有关青桐树滴胶的问题。
学生发现,在他家的院子里有一种树,不知什么原因从5月初就开始滴胶,树叶上还有絮状白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月底。
通过请教别人及上网查资料,学生终于弄清这种树属于梧桐树的一种,名为青桐树,滴胶的原因是树上长了虫子(青桐木虱),且一般的药物对这种虫子不起作用,由此得出结论:青桐树不适合做庭院树种或行道树种。
这个选题来源于生活,还方便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精准的表达拍摄科学DV作品的一般过程为:先写好脚本、解说词,再拍摄所需要的场景,然后进行动画制作,最后进行素材剪辑、配音、字幕、音乐等后期制作。
1.解说词及字幕。
尽量选择普通话较好、表达清晰的学生作为DV作品的解说员,同步的字幕文字最好采用白底黑边的格式。
2.适当让周围的人或相关专家参访,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3.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DV的核心。
探究实验的表达清楚与否是科学DV能否成功的关键。
4.编辑软件的选择。
如“会声会影X6”就提供了多种模板,工作界面的调用高效、方便、快捷,还兼容多种格式。
5.flash动画。
动画的形象性、生动性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提升科学DV的表达水平。
6.配乐。
配乐的音量不能太高,否则喧宾夺主,让人听不到解说词或视频中的同期声。
《学生科学DV活动》打开DV学科学选题参考目录1.摆“八卦阵”的蜘蛛/12.蝴蝶的姊妹——蛾子/23.好斗的田园歌星——蟋蟀/44.伟大的建筑家河狸/65.寄居蟹/86.家 蚕/107.蚂蚁的故事/128.勤劳的蜜蜂/159.有趣的七星瓢虫/1810.推粪球的蜣螂/2011.空中飞行家——蜻蜓/2312.大刀手——螳螂/2513.一闪一闪的萤火虫/28- -选题参考14.仿生学的几个实例/3015.探索防御策略/3316.向日葵/3417.会翻身的植物/3518.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619.植物种子的传播/3820.谁偷走了地窖里的氧气/4021.水葫芦到底是福还是祸呢/4222.王莲托起大跨度的建筑/4523.你被传染病俘虏了吗/4624.细菌与现实生活/4825.饮食健康讨论/5026.星空漫想/52- -27.有趣的大气现象/5528.探究四季变化/5729.地质遗迹/5930.核能发电/6131.天上为什么会下酸雨/6332.泥石流/6533.火山喷发/6634.自然灾害/6835.锁由心生——锁的故事/7236.电磁波/7437.彩虹的色彩与产生的条件/7638.交通工具的发展/7839.胶体溶液的丁达尔现象/8040.人工降雨/81-10-选题参考41.水的张力现象/8342.计算机中的数学/8543.学习数学的意义/8744.关于网络的故事/9045.有趣的酸碱度实验/9146.面点是如何制成的/9347.奇妙的聚合物/9548.杂货袋:纸的,还是塑料的/97 49.寻找可再生能源/9950.大坝如何影响环境/10151.掩埋式垃圾处理场揭秘/10252.秸秆的再利用/10453.城市热岛效应/10654.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108参考文献/110-11-:一是稳定了生物种群的蜘食的—蜘一如很同的己独特呢4——蛛丝些化学物么它-1-同用蛛丝把吃物包好,以用,难道鲜袋的蛛丝速依据蛛网厅和卫意分的,律的呢-2-- -- -3.好斗的田园歌星——蟋蟀。
青少年科学DV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1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p 和解决问题能力。
4 培养学生掌握DV拍摄方法,推、拉、摇、移、升、降、甩、跟,以孩子的视角详实地洞察并记录科学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p 。
5 DV拍摄完成后。
进入后期的剪辑制作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电脑软件的使用、画面编辑与衔接、音乐字幕及配音合成。
这是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的过程。
6 培养学生的文学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为DV作品撰写解说词。
学习普通话配音。
着意锻炼学生的视听审美能力,以求精益求精。
7 在选择拍摄题材上,关注社会、人文、环境、能、资、生态、健康、安全、教育、发现、探究、创新等,抓住社会上的热点、焦点进行拍摄。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引领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地成长。
二、活动内容辅导员指导学生用DV拍摄记录的科学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运用电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制作、录音合成。
最终完成一部过程清楚、内容详实的科学DV影片。
三、活动重点拍摄科学活动的过程。
学习掌握拍摄方法。
剪辑合成技术的灵活应用。
四、活动难点科学DV选题,运用电脑编辑软件对影片资料进行剪辑、配音、音乐合成、技术掌握。
五、活动过程1 第一季:大家一起——玩中学(1)兴趣为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拍摄技巧以年级为单位。
成立科学DV兴趣小组,可根据各年级特点确定拍摄课题,制定拍摄任务。
如二年级的拍摄任务:在学校的植物角选一种植物进行观察、要求定期拍摄出所选植物在一定时(。
科学DV探究纪录片的选题、拍摄、制作及探究的发言稿敖正芳(一)科学DV是指利用DV影像技术,拍摄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的能够体现科学探究、DV技术、人文精神的视频短片。
优秀科学DV作品是纪录片也是科普片,具有科普意义,主题鲜明,内容健康,适合青少年观赏。
在我下面的讲座中,我将围绕我对科学DV的理解和大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怎样进行科学DV的选题?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二)怎样进行科学DV的选题?1.科学DV选题的定义科学DV选题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提出对学生自己而言,尚未研究或尚未解决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而确定科学DV的研究课题的过程。
简而言之选题就是明确研究课题的过程。
2.科学DV选题的重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选题是定方向,定主题的过程,是开展科学DV活动的基础,非常重要!方向错了则南辕北辙,注定失败;主题不当则事倍功半,最终导致作品质量低下。
可以说好的选题对一部科学DV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科学DV选题的范围选题就像是播种,播什么种要根据土壤的特点来确定。
如果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比作一片森林的话,科学DV作品就是这里的小树。
因此,在进行科学DV选题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的24字工作主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和每年的活动主题,才能把握科学DV活动的正确方向。
目的:重在鼓励青少年学习和使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体验和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2)优秀作品选题分析大家拿到了前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节获奖作品名单,下来请仔细研读,对你深入了解科学DV的选题范围十分有益。
通过对这三届获奖作品选题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a.优秀科学DV作品的选题,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并且都与青少年的生活以及当下的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青少年科学DV作品比赛规则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技术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是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研究的拍摄,并在拍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和DV技术的一项新型青少年科技活动。
一、申报者中、小学校(包括中专和技校)的在校学生均可申报。
作品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完成,可以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和协助。
集体作品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历段学生的合作项目。
每项作品最多有3名指导或协助完成人。
申报者须通过各市级组织机构上报至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二、参赛作品科学DV作品要求申报者全程参与脚本创作、影像拍摄和剪辑制作,由申报人配音,并配有中文字幕,最终作品为DVD规格的MPEG视频文件,时间为5~10分钟。
科学DV作品以自然科学现象和问题为主要探究对象,也可以把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现象和问题作为探究对象。
三、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科学DV作品视频文件光盘1张,申报书1份,附件材料1套,附件材料包括作品创意说明、拍摄脚本和解说词、活动日志、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申报书须采用大赛提供的统一格式,申报书可与附件材料装订在一起,所有纸质申报材料(A4幅)不得超过50页。
四、申报办法各市级组织机构可根据本地活动开展情况,按规定时间将优秀作品的全部申报材料(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各一份)报至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五、评审1.评审标准(1)科学探究。
体现出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究选题的新颖性、探究方法的合理性、探究步骤的完整性、探究结论的创新性。
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假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这六个步骤。
(2)DV技术。
体现出青少年运用DV技术进行作品创作的技能,包括:画面拍摄、剪辑制作、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出青少年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思,合作的意识和乐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
青少年科学DV活动透过镜头了解科学世界作者:姜冬梅张红梅段春明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1年第12期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的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活动,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
青少年科学DV活动与一般的校园DV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青少年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拍摄中提高科学素养和拍摄技术的活动。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里开设了DV课程,一些校外俱乐部也有DV活动。
但这些活动绝大部分仅仅局限在对拍摄、编辑技术的学习上,还没有特别系统地开展这种“基于一个探究式课题的拍摄,并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质和DV技术”的课程或是活动。
一个成功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可以通过科学探究、DV采编和脚本创作三个方面的训练来实现。
三者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是培养青少年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良好载体。
其中,科学探究是青少年科学DV的主题,只有准确把握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利用DV技术创作出合适脚本反映主题。
青少年科学DV涵盖了一个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的三层内涵:科学探究过程,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以及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结合日本历届儿童科学影像节上的获奖作品来分析以上三层内涵。
科学探究过程无论是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还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活动,都有着共同的探究过程,主要包括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这6个步骤。
观察提问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端,是一个科学DV的选题的由来,表述的是探究的动机,往往是青少年从身边的生活中观察到的问题和想知道的现象。
猜想假设是探究者尝试着做出的回答。
“不敢猜想的科学家,就像是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猜想和假设可以是大胆的,但同时也是具有逻辑性的推理。
同时,猜想和假设是需要验证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探究。
例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至今仍是一个假说,而且仍然在验证的过程中。
一、青少年科学DV展示意义: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机记录下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索活动,通过拍摄(如图)、剪辑、配音制作完成。
其过程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
活动不仅可以把自然界的动植物、地理、气候、宇宙、环境等学科的现象和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研究安全、防灾、交通、美术、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学,甚至民俗庆典等社会科学的问题,让青少年用镜头去了解科学的世界。
科学DV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新。
可以引导青少年随时关注身边的科学,科学地思考分析身边的问题,用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科学见解,用DV记录全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清晰的科学思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可以说,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
二、优秀青少年科学DV作品参考标准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可以通过科学探究、DV采编和脚本创作三个方面的训练来实现,三者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承,是培养青少年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良好载体。
其中,科学探究是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主题,只有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利用DV 技术和创作出脚本来反映活动主题。
一部优秀的科学DV作品涵盖了一项青少年科学探究活动的三层内涵:科学探究过程、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以及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探究过程:青少年科学DV活动要体现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包括观察提问、猜想假设、计划组织、事实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等六个方面。
科学现象和知识:青少年科学DV活动需要利用DV技术展示青少年所探究的科学现象和相关知识,从DV拍摄到数据图表,再到解说旁白,都是在揭示科学现象和知识。
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更是科学教育活动,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知识、掌握DV 技术的同时,综合提高科学素质,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热爱科学的情感,好奇心,抓住不放、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合作的意识和乐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等。
DV具体要求青少年科学 DV 比赛1.青少年利用小型 DV 机拍摄记录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基于一个探究式科学课题研究的影像拍摄作品,创作主题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开展,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安全健康、防灾减灾、发明创造、创新创意等方面为主要拍摄内容,要求内容健康,具有科普意义。
2.征集作品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纪录片、科学微电影、科普动画三个类别(仅限学生申报)。
科学探究纪录片要求申报者要用科学方法和视角诠释科学内容,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故事性。
作品以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为内核,不能虚构,并能够以艺术的影视手段展现,引发人们对科学的思考;科学微电影要求创作具有科学价值的剧情故事,具有科学性、娱乐性和故事性。
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等要素,注重剧本的创作,使讲述的故事完整、生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主创团队成员(编剧、导演、摄影、剪辑)须为申报者本人(须提交工作视频资料);科普动画要求申报者以简约、夸张、幽默的手法,围绕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或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的情节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3.全市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均可申报(中专和技校学生- 11 -也可申报)。
征集作品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完成,集体作品的申报者不得超过 3 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同一学历段(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合作项目。
每项作品最多有 2 名辅导教师。
4.科学影像作品要求具有原创性(自主选题、无著作权争议)、科学性(作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论据充分,材料、数据、结果真实可靠)、完整性(作品须具备完整的画面和声音等要素来表达理念、阐述科学)。
5.科学探究纪录片和科学微电影的时长不得超过 8 分钟,科普动画作品时长不得超过 4 分钟。
作品申报统一采用为 MP4 格式,科普动画作品采用 SWF 格式文件上传。
画面比例为 4:3,分辨率为720×576(像素);或画面比例 16:9,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建议视频码流(单位时间的数据流量)在 2000-2500Kbps 之间为宜。
一、科学 DV(一)科学 DV 的发展2003 年,历史悠久的日本“科学影像节”推出了“日本儿童科学影像节”。
这是日本科学影像协会专门针对在校中小学生举办的科技影像拍摄比赛,作品参赛主题都是有关科学奥妙的观察或探究。
组委会每年都以各种方式向日本全国的中小学生征集影像作品,获奖作品还将通过电视台向公众播出,以启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
2006 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借鉴国外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最新发展,认识到利用 DV 技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一个崭新领域。
为此,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策划开展了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为我国青少年开创了一个利用 DV 技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新平台。
随着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家庭和中小学生正积极参与其中,越来越多优秀的科学 DV 作品也应运而生。
2007 年,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开始在每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进行展示。
2009 年 6 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连续 5 天播出了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系列节目——“科学 DV,快乐探索”。
2010 年将举办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大赛,届时将根据学历类别分组由专项奖评委进行评比。
优秀青少年科学 DV 作品将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进行展示和展映。
获奖作品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专项奖获奖证书,优秀作品还有机会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进行展播。
(二)什么是科学 DV“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要青少年利用DV的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项科学探究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掌握 DV 技术的同时,运用手中的 DV 去记录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从而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姜冬梅段春明张红梅青少年科学 DV 活动是青少年利用 DV 机记录下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索活动,通过拍摄、剪辑、配音制作完成。
其过程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