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安全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8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及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 消防的定义和重要性消防是指预防火灾、扑救火灾、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消防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火灾的危害和成因火灾具有破坏性、扩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的成因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故障、用火不慎、人为疏忽等。
3. 火灾蔓延的途径火灾可以通过传导、辐射、对流三种途径进行蔓延。
了解火灾的蔓延途径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火灾应急逃生原则火灾发生时,人员应保持冷静,按照逃生指引迅速有序地撤离。
逃生时要远离火源,尽量选择近距离的安全出口,如无法正常逃生则应采取避难措施。
第二部分:消防设施和设备使用1.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常见的灭火器包括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事先了解其使用方法,并在安全的位置采取正确的灭火姿势。
2. 消防栓的位置和使用消防栓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或楼道口,可供消防人员接水用。
使用消防栓时要打开栓门,接上消防水带,并向火灾现场喷水。
3. 火灾报警器的种类和作用火灾报警器主要有手动报警器和自动报警器两种。
手动报警器通常安装在楼道口,当发现火灾时可按下报警按钮。
自动报警器可感测到烟雾、温度等火灾迹象并自动报警。
4. 烟雾探测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烟雾探测器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感测到烟雾并发出警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抑制火势的蔓延。
第三部分:火灾防范和管理1. 火灾防范的措施火灾防范包括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严禁乱扔烟蒂、合理使用明火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要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2. 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包括防火墙的设置、疏散通道的宽度、防火门的选择等。
建筑物的防火要求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按照消防人员的指示进行逃生和救援工作。
消防安全全部知识点消防安全知识点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 消防的定义和意义- 消防是指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 消防的意义在于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火的形成原理- 火的形成需要有可燃物、氧气和热源,三者缺一不可。
- 火的传播方式有辐射、传导和对流。
3. 火灾的分类- 根据燃烧物质不同,火灾可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燃烧)、B类火灾(液体或可燃液体燃烧)、C类火灾(气体燃烧)和D类火灾(金属燃烧)。
- 根据火势大小不同,火灾可分为一般火灾、特大火灾和重大火灾。
4. 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 常见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火警报警器等。
- 灭火方法包括用灭火器灭火、用消防栓供水灭火、用泡沫灭火等。
5. 火灾逃生和自救- 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并尽快逃离火灾现场。
- 在火势较小时,可采取救火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行通过烟雾等。
第二部分: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消防设施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疏散系统等。
- 消防设施应按照国家消防标准设置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2. 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要求- 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杂物。
- 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应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标识和指示标志。
3. 消防知识教育和培训- 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 定期开展火灾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任务。
- 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计划。
第三部分:消防应急和火灾事故处理1. 火灾报警和求救-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提供准确的火灾信息。
- 在火灾现场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亲友求助。
2. 火灾现场的处理- 在火灾现场时,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和灭火。
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第一节安全生产基本概念一、安全与危险安全,就是某一系统(事件)在某一特定时刻或特定时间内,导致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危害等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状态。
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二、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三、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四、事故事故时人(个体或集体)在为现实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五、危险源(一)概念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二)分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六、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就是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的祸患。
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概念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
(一)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不同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的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七、安全色(一)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意识的培养- 消防的重要性和意义- 个人和集体的消防责任- 个人应急意识和逃生意识的建立1.2 火灾的基本概念- 火灾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火灾的分类和常见原因- 火灾形成的条件1.3 火源的识别与防范- 常见的火源及其特点- 火源的识别方法- 防范火源引发火灾的措施1.4 火灾的危害与烟雾的防范- 火灾对人体的危害- 烟雾的成分和危害- 烟雾防范的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火灾防控措施2.1 火灾预防措施- 电气火灾预防措施- 易燃物的存放和使用注意事项- 吸烟和用火的安全规定2.2 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 常见的灭火器材及其特点- 灭火器材的选择依据- 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2.3 灭火应急处置- 灭火应急流程和步骤- 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方法- 灭火后的安全处理和自救逃生技巧2.4 火灾警报与报警应急措施- 火灾警报设备的使用方法- 火灾发现后的报警流程和注意事项- 报警应急措施和联系方式介绍第三部分:建筑消防安全3.1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建筑火灾风险的评估指标- 常见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火灾风险评估在消防设计中的应用3.2 建筑消防设施配置与管理- 建筑消防设施包括哪些内容- 消防设施配置的标准和要求- 消防设施的定期维护和管理3.3 建筑疏散和逃生通道设计- 建筑疏散和逃生通道的定义和作用- 疏散和逃生通道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疏散和逃生通道的管理和维护3.4 建筑消防演练与人员培训- 建筑消防演练的目的和意义- 演练的流程和步骤- 消防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培训计划第四部分:单位、学校和家庭的消防安全4.1 单位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易燃物品的储存和管理4.2 家庭消防安全措施- 家庭灭火器材的配置和使用- 家庭燃气、电器和烟雾报警器的安装和维护- 家庭成员的消防意识和逃生技巧培养4.3 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 急救常识和技能的学习-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应急救援组织和资源的利用总结通过以上的培训内容,可以帮助培训对象掌握消防基础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掌握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建筑消防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单位、学校和家庭消防安全的管理措施,以及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公司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公司企业消防安全知识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 火灾的基本特点:- 火灾是火焰以及与火焰相伴的高温、光、烟、热辐射、有毒气体等燃烧产物的集合体。
- 火灾具有自我传播、波及范围扩大、危害性强、毁灭性大的特点。
2. 灭火原理:- 剪断火灾传播链:将火源与可燃物分离,阻止氧气供应。
- 降低燃烧温度:降低燃烧物体的温度,要求使用灭火剂进行散热。
- 抑制火焰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抑制火焰的生成及传播。
3. 灭火器材的种类、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A、B、C类火灾,使用时要瞄准火源根部,扣动把手,喷雾覆盖火源。
-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B、C类火灾,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释放口,瞄准火源,按下把手。
-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A、B类火灾,使用时要喷射到火源上,使火源淹没于泡沫中。
- 水灭火器:适用于A类火灾,使用时要喷洒到火源上。
4.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保持:- 确保安全出口畅通:应保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定期检查和清理路面、设施。
- 设置指示标志: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明确标识,设置标志牌、指示灯等装置。
5. 灭火器的安装和保养:- 合理设置灭火器:按照规范要求,在重点部位设置灭火器,保证覆盖范围。
- 定期检查灭火器:每月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每年进行定期检查,必要时更换或维修。
第二部分:公司企业消防安全管理1. 消防安全责任和制度:- 公司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明确消防安全负责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出台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追责机制。
- 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消防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制定消防设施维修养护计划。
- 定期检查和测试消防设施的完好性,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建立消防设施使用规范,严禁乱用、私用消防设施。
3.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 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设置专用储存区域。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第一篇: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以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1. 安全生产的定义:安全生产是预防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劳动环境,促进生产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2. 安全生产的意义: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力,也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只有保障了安全生产,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劳动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 安全生产的法律基础:中国《安全生产法》。
该法规定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责任及违法行为的处罚。
4. 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措施、事故应急、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等方面。
5. 安全生产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分为企业责任和个人责任。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生产活动中不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6.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劳动者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安全事故。
以上是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只有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预防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是在安全生产意识指导下制订的规范操作流程,主要起到约束作用,防患于未然。
以下是安全操作规程的要点:1. 制定前的准备工作: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必须经过科学分析,全面评估,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以确保规程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2. 规程的内容: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工作流程、安全措施、操作注意事项、防范措施等方面。
3. 规程制订人员的资格:规程制订人员必须有一定的行业知识、技术背景和工作经验。
4. 规程的试行:试行阶段需要对制定的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最终将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推广到每一个岗位。
5. 规程实施时应做到的事项:(1) 安全措施必须与操作活动完全相适应,严格落实人机和物的防护措施(2) 操作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操作工具、设备等物品,防止意外(3) 开展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风险意识(4) 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隐患,进行及时处理以上是安全操作规程的要点,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第一章:安全威胁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修改的风险。
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恶意软件:是指设计用来损害或破坏计算机系统或数据的软件。
•网络攻击: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攻击,例如黑客攻击、DDoS攻击等。
•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数据披露或泄露。
•物理安全威胁: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物理设施或设备的破坏或损害。
图1:安全威胁示意图•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物理安全威胁第二章:常用术语解释•防火墙:是指一种网络安全系统,用于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加密:是指将数据转换为无法读取的格式,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访问控制:是指控制谁可以访问信息系统或数据的过程。
•安全审计:是指检查信息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操作的过程。
第三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指采取的措施来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免受安全威胁。
常用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配置:是指配置防火墙来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加密技术:是指使用加密算法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访问控制列表:是指创建访问控制列表来控制谁可以访问信息系统或数据。
•安全更新和补丁:是指定期更新和补丁信息系统和软件来修复安全漏洞。
图2:安全措施示意图•防火墙配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列表•安全更新和补丁第四章:案例分析请根据以下案例评估一家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
•公司名称:X公司•信息系统:X公司使用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来管理客户数据。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安全风险等级:高•安全建议:配置防火墙、实施加密技术、创建访问控制列表、定期更新和补丁信息系统和软件。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安全威胁、常用术语解释、安全措施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档,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提升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和能力。
同时,文档中提供了详尽的例子和案例,以便于读者理解。
摘要本文档是关于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详尽指南,适合项目经理和工程师阅读理解。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图
第一部分:火灾的防范
1.火灾的发生原因有哪些?答: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电器故障、
明火使用不当、吸烟引起的火灾等。
2.在使用明火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答:使用明火时应保持警惕,
离开时必须确保火源已熄灭,切勿让明火无人值守。
3.室内应急逃生通道应如何设置?答:室内应急逃生通道应保持畅通
无阻,严禁在通道堆放杂物。
第二部分:灭火器材的使用
1.灭火器的种类有哪些?答:常见的灭火器种类有干粉灭火器、二氧
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如何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答: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拔销、指向
火源根部、手握把手,按压把手将灭火剂喷洒到火源。
3.灭火器材在使用前应该做哪些检查?答:灭火器材在使用前应检查
压力是否正常、喷嘴是否畅通、振动是否有杂音等。
第三部分:火灾逃生常识
1.火灾发生时,应如何有序撤离?答:火灾发生时,应迅速有序撤离,
避免踩踏和拥挤,按照逃生指示标志指引撤离。
2.火灾逃生时要注意哪些安全常识?答:逃生时要尽量保持低姿态、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使用电梯等,确保自身安全。
3.火灾逃生演习的重要性是什么?答:火灾逃生演习可以帮助人们熟
悉逃生路线、提高逃生效率,增强灾难时的应急逃生能力。
以上为消防安全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加强对消防安
全的重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部分: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章:火灾的危害1.1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燃烧而造成的灾害。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1.2 火灾的种类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 B类火灾: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酒精等。
-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钠、镁等。
- E类火灾:电气火灾,如电线、电器等。
1.3 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包括:- 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社会影响第二章:燃烧的条件2.1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 燃料: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
- 点火源:引发燃烧的热源,如火花、火焰、高温物体等。
2.2 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点燃:燃料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点火源的温度。
- 燃烧: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和光。
- 燃尽:燃料被完全消耗,燃烧停止。
第三章:防火知识3.1 家庭防火- 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
- 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
- 保持楼梯、走道畅通,不堆放杂物。
3.2 学校防火- 不玩火,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 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拔掉插头。
- 发现火情,及时报告老师或成人。
第二部分:消防安全技能第四章:火灾逃生4.1 保持冷静发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
4.2 低姿逃生烟雾是火灾中主要的杀手,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沿着安全通道迅速撤离。
4.3 利用安全设施了解并学会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
4.4 避免乘坐电梯火灾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逃生,应使用楼梯。
第五章:灭火方法5.1 初起火灾对于初起火灾,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灭火:- 使用灭火器:熟悉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无尘车间消防安全知识无尘车间是一种高洁净度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完好,消防安全知识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无尘车间消防安全常识,并提供一些防火和应急处理的建议。
第一部分:消防安全基础知识1. 火灾的成因和危害:火灾通常是由物体的燃烧引起的,它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烟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视力造成严重伤害,火焰则有可能迅速蔓延,引发更大范围的火灾。
2. 消防器材和设备:无尘车间应配备消防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栓、喷水系统等。
工作人员需要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火灾报警系统:无尘车间应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快速发出火灾警报,提醒人员进行疏散和应对。
日常工作中,必须保证火灾报警器的正常运行。
第二部分:无尘车间火灾预防和控制1. 防止火灾的常见措施:-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无杂物堆放,特别是易燃物品。
- 禁止在无尘车间内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如火柴和打火机。
-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的情况,以防止电气设备的短路和火灾。
- 对易燃材料,如油漆和溶剂,应进行妥善存放和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
2. 火灾的应急处理和疏散程序:- 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按下火灾报警器并通知其他人员。
- 如果火灾无法迅速得到控制,应按照疏散计划,有序地撤离现场。
- 在疏散过程中,不要乘坐电梯,使用楼梯并尽量靠近楼梯间的墙壁前进。
- 在疏散出无尘车间后,尽量靠近安全出口,避免拥挤,注意他人的安全。
第三部分:火灾事故的应对和避免误操作1. 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 如果火势较小且具备灭火条件,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灌装消防器材对火灾进行初期扑灭。
- 遇到较大的火灾,应立即报警,离开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 不得随意返回火灾现场,以免受伤或被困。
2. 避免误操作的注意事项:- 不要在无尘车间内使用明火或打火机。
- 不要随意触碰火灾报警器,以免误报。
消防安全知识笔记摘抄内容消防安全知识笔记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一、消防的定义消防是指人类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或控制火灾的蔓延,利用科学的方法和设备进行的一系列预防火灾、消除火灾隐患、扑救火灾和救援被困人员的活动。
二、火灾的基本要素火灾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质、氧气和火源。
三、火灾的四要素火灾的四要素是指:可燃物质、氧气、火源和火势。
四、火灾的分类根据火源的不同,火灾可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类。
五、常见火灾的危害1. 火灾会造成财产损失,包括建筑物、家具、电器等的损坏。
2. 火灾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人员伤亡。
3. 火灾还会污染环境,释放出有害气体和烟尘。
六、火灾的蔓延方式火灾的蔓延方式有直接蔓延、辐射蔓延和冷凝蔓延三种。
第二章:火灾预防知识一、火灾预防的原则火灾预防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消防合一。
二、常见火灾隐患及处理方法1. 电器火灾隐患:安装家庭电器要选择品牌正规厂家的产品,不乱接线、乱拉乱动电线,不乱用电器。
2. 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隐患:不私自制作、贩卖、燃放烟花爆竹,保持安全距离。
3. 厨房火灾隐患:使用电饭煲时要将插头拔掉,切菜时要小心使用刀具,不要在煤气爆炉附近使用易燃材料。
4. 烟雾报警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烟雾报警器能快速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声,应安装在卧室、客厅等易发生火灾的区域。
第三章:火灾逃生知识一、火灾逃生的原则1. 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逃生方式。
2. 尽量不要用电梯,应选择楼梯进行逃生。
3. 低头行走,躲避浓烟和高温。
二、室内火灾逃生注意事项1. 门不烫手就打开,烫手则用湿毛巾将门封住,防止烟气进入。
2. 毛巾湿水可放在口鼻处,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
3. 躲在大家具下或钻到床底下,尽可能选择无烟无火的通道逃生。
三、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注意事项1. 保持冷静,切勿盲目跳楼。
2. 封闭门窗,避免火灾扩散。
3. 使用避难层等待救援。
第四章:火灾扑救知识一、扑救火灾的方法1.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拉开安全销,握紧喷嘴,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灭火剂。
消防安全知识基础试题和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哪种火灾灭火器材最适合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灭火器材无关答案: B. 二氧化碳灭火器2.消防器材中灭火器的颜色标识法的含义是? A. 黄色代表水;绿色代表泡沫;红色代表二氧化碳;蓝色代表干粉 B. 黄色代表二氧化碳;绿色代表泡沫;红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干粉 C. 黄色代表泡沫;绿色代表二氧化碳;红色代表干粉;蓝色代表水 D. 以上均不正确答案: A. 黄色代表水;绿色代表泡沫;红色代表二氧化碳;蓝色代表干粉3.以下哪种设施不属于消防应急疏散通道设施? A. 疏散标志 B. 明火灭火器 C. 应急照明 D. 楼梯答案:B. 明火灭火器第二部分: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灭火器的使用原则。
灭火器的使用原则包括四个步骤:拉(拔)、指(向)、扣(扳)、喷(喷射)。
具体操作时,首先拔出安全销,然后将灭火器喷嘴指向火焰根部,扣动扳手,喷射灭火介质。
2.如果发生火灾时,您发现自己被困在烟雾中无法通行,应该如何自救?在烟雾中无法通行时,首先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墙壁摸索前进,以降低中毒和失去方向的风险。
如果发现无法继续通行,可以寻找窗户或通风口,向外高喊求救,同时用物体敲击窗户吸引他人的注意。
3.消防安全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消防安全演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人员对火灾应急处理方法的熟悉程度和应变能力,让每个参与者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自救逃生,并有效地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第三部分:综合题小明在厨房意外用油放火引发了火灾,他的第一反应是拿起旁边的毛巾扑打,结果引燃的油着火得到了控制,但毛巾着火了,火势逐渐蔓延起来。
请分析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提出应急处理的正确措施。
分析:小明用毛巾扑打火势,虽然初步控制了引燃的油火,并降低了火势,但由于毛巾本身易燃,火势却逐渐蔓延,可能导致火灾变得更加严重。
第三部分安全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一般来讲,物质越易燃,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2.易燃液体的蒸气很容易被引燃。
(√)3.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浓度不在爆炸极限之内,遇火源就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 ) 4.为了防止蒸发,汽油等挥发性强的液体应在口小、深度大的容器中盛装。
(√) 5.为了防止膨胀导致容器破裂,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夏天要储存于阴凉处或用喷淋冷水降温的方法加以防护。
( √)6.液体着火时,应设法堵截流散的液体,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7.液体粘度的大小主要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8.易燃液体一般电导率很小,所以不易在流动中产生和积累静电。
( ) 9.液体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越少。
( )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摩擦撞击等外力作用。
( √)11.易燃固体绝对不许和氧化剂、酸类混储混运。
(√)12.硫的磷化物,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而且还具有遇湿易燃性。
( √) 13.在危险品的管理中,干的或未浸湿的二硝基苯酚被列为易燃固体管理。
( ) 14.三乙基铝在空气中能氧化而自燃。
( √)15.铝铁熔剂着火不可用水施救。
( √)16.金属钠遇水反应剧烈并放出氢气。
( √)17.铝镁粉与水反应比镁粉或铝粉单独与水反应要强烈得多。
(√)18.爆炸品不包括以爆炸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成品。
( )19.炸药的热感度是指炸药在热作用下发生燃烧的难易程度。
( )20.许多炸药本身就是含氧的化合物或者是可燃物与氧化剂的混合,故不需外界供给氧气也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21.在炸药爆炸场所进行施救工作时,除了防止爆炸伤害外,还应注意防毒,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 )22.具有抛射危险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 ) 23.根据我国《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不包括氧气。
( ) 24.根据闭杯试验闪点,我国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易燃液体分为4项。
( )25.遇湿易燃物品不会发生爆炸。
( )26.自燃物品着火不需氧气。
( )27.硫磺不属于易燃固体。
( )28.与氧化剂相比,有机过氧化物更危险。
( √)29.苯易燃、易爆、有毒而且致癌。
( √)30.硫酸、硝酸和氯化铜都具有腐蚀性。
( √)31.金属铀属于放射性物品。
( √)32.只要发生燃烧就会产生火焰。
( )33.可燃固体的粉尘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34.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
( )35.自燃点与闪点一样都是可燃物质的固有性质。
( )36.高压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 √)37.乙烷的自燃点>乙烯的自燃点>乙炔的自燃点。
(√)38.一般说来,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自燃点也越高,故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小。
( )39.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 √)40.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成8类。
( √)41.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不属于爆炸品。
( )42.压缩空气是危险化学品。
( √)43.临界压力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 √) 44.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 √) 45.遇湿易燃物品遇酸或碱也能燃烧或爆炸。
( √)46.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 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
( √)47.氧化性物质的危险性是通过与其他物质作用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表现出来的。
( √)48.有机过氧化物不是危险化学品。
( √)49.毒物毒性常以引起实验动物死亡数所需剂量表示。
(√)50.LD50是指毒物经口、经皮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即半数致死剂量。
( √)5l.LC50是指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浓度,即半数致死浓度。
( √) 52.MLD叫最小致死剂量,是指毒物毒性导致个别实验动物死亡的最低剂量。
(√) 53.毒物毒性能导致全部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绝对致死剂量,用LD100表示。
(√) 54.在工业生产中,有毒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 √)55.放射性物品属于剧毒化学品。
( )56.硫酸铵是一种碱性腐蚀品。
( )5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点是压力大、温度高。
( )5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共设主标志11种和副标志16种。
( )5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一1992)规定了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危险特性时用主标志表示其主要危险性类别,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他危险性类别。
( √)6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中的图形分别标示了8类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 √)61.用于引爆炸药的导火索不属于爆炸品。
( )62.自燃物品是指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而引起自燃的物品。
( √) 63.氧化剂的特点是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 √)64.对盛装易燃液体的容器,应留有不少于5%~10%的空隙。
( √)6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腐蚀品的安全标志(√)66.《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易燃液体的安全标志()67.《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不燃气体的安全标志。
( ) 68.《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此图形为爆炸品的安全标志。
( )二、单选题1.通常情况下,液体的燃烧难易程度主要用( )的高低来衡量。
A.闪点B.自燃点C.最小点火能量2.发生爆轰可使压力增长为初压的( )。
A.3~10倍B.10—15倍C.15倍以上3.多数易燃液体被引燃只需( )左右的能量。
A.0.5 mJ B.5 mJ C.15 mJ4.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火灾危险性( )。
A.越小B.越大C.不受影响5.把易燃液体装入容器时应据( )确定合适的装填系数。
A.时间长短B.容积大小C.温度变化范围6.液体的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 )。
A.增大B.减小C.不变7.管道内表面越光滑,液体产生的静电荷( )。
A.越多B.越少C.不变8.当灌装至容器高度的1/2—3/4 时,油品产生的静电电压( )。
A.最低B.居中C.最高9.多数油品温度越低,产生静电越少,但( )例外。
A.汽油B.煤油C.柴油10.易蒸发的石油产品与不易蒸发的石油产品相比,其毒性( )。
A.较小B.较大C.差不多11.易燃固体的着火点一般都在( )℃以下。
A.100 B.200 C.30012.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就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 )。
A.固体B.液体C.气体13.黄磷须存放于( )。
A.水中B.空气中c.硫酸中14.三乙基铝着火时不可用( )扑救。
A.二氧化碳B.氮气c.水或泡沫15.电石遇水会生成( )并放出热量。
A.氢气B.甲烷c.乙炔16.炸药引爆所需的初始冲能愈小,说明该炸药( )。
A.愈不敏感B.愈敏感C.敏感性一般17.在炸药中掺入少量炭黑、石墨、硼粉等导电物质,以降低炸药的( ),减少静电的积聚。
A.熔点B.密度C.电阻率18.凡是炸药,百分之百都是( )燃物质。
A.易B.难C.不19.氢气泄漏时,易在屋( )聚集。
A.顶B.叶C.底20.根据闪点,无水乙醇属于( )闪点液体。
A.低B.中C.高21.下列选项( )属于自燃物品。
A.白磷B.红磷C.黑磷22.氧气不属于( )。
A.氧化剂B.助燃物C.可燃物23.关于有机过氧化物的陈述,错误的是( )。
A.本身易燃易爆B.本身极易分解C.本身化学性质稳定24.根据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可分为( )个级别。
A.3 B.4 C.525.根据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一氧化碳属于( )危害毒物。
A.极度B.高度c.中度26.根据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腐蚀品可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 )腐蚀品三项。
A.无机B.有机c.其他27.甲烷与(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水蒸汽B.二氧化碳C.空气28.一般来说,可燃物中( )的火灾危险性较小。
A.气体B.液体c.固体29.关于炸药,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本身含有可燃物B.本身含有助燃物C.本身不含有氧化剂30.如果可燃气体在泄漏的同时被点燃,将会在泄漏处发生( )。
A.燃烧B.爆炸c.中毒31.闪点愈低的可燃液体,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
A.愈小B.愈大C.不受影响32.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高,可燃物的自燃点( )。
A.愈低B.愈高C.不受影响33.下列物质中自燃点较低的是( )。
A.煤B.木材C.硫34.无约束蒸气云爆炸的破坏范围要比一般的燃烧和爆炸( )。
A.小得多B.大得多C.差不多35.《危险货物品名表》按运输危险性把爆炸品分为( )项。
A.4 B.5 C.636.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将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为( )项。
A 3B.4 C.537.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 )。
A.闪点B.燃点C.自燃点38.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中闪点易燃液体的判断依据是( )。
A.闪点<-18℃B.闪点>-18℃C.-18℃≤闪点<23℃39.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易于发生( )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A.还原B.氧化C.聚合40.粉尘的爆炸下限大体为( )mg/L,爆炸上限约为80 mg/L.称为易燃固体。
A.5~15 B.15~25 C.25~4541.下列固体中,属于遇湿易燃物品的是( )。
A.红磷B.硫磺C.电石42.在爆炸品的分类中,按爆炸品的用途,爆炸品可分为( )种。
A.2 B.3 C.44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氧化剂是( )。
A.过氧化氢B.氢氧化钠C.氰化氢44.有机过氧化物按其危险性的大小划分为( )种类型。
A.6 B.7 C.845.若经口食入的固体LD50≤( )mg/kg即为有毒品。
A.300 B.400 C.50046.若经口食入的液体LD50≤( )mg/kg即为有毒品。
A.1000 B.2000 C.150047.若经皮肤接触24小时的化学品,LD50≤( )mg/kg为有毒品。
A.500 B.1000 C.150048.若经呼吸道吸人的粉尘、烟雾或蒸气的LC50≤( )mg/L,就为有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