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画法
- 格式:doc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6
美术中的透视画法技巧透视画法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使用透视原理和技巧来营造出真实、立体的空间感。
它在绘画、插画、建筑设计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美术中常用的透视画法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技术。
一、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最简单的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一个具有无限远观点的画面。
在绘制过程中,首先确定一个观点,将所有的线条都连接到这个点上,从而创造出前后远近的空间感。
例如,绘制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直线时,可以将其两端的线段连接到远处一个点,以模拟它的远近关系。
二、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有限高度和宽度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两个观察点,使它们位于画面的两个侧面。
然后,将所有的垂直线条都连接到这两个点上,以创造出真实的远近感。
例如,在绘制一栋具有屋顶的建筑物时,可以将两侧的屋顶线条连接到两个观察点上。
三、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最复杂的一种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复杂结构和角度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三个观察点,其中一个观察点位于上方,两个观察点位于侧面。
通过将水平线条连接到侧面的观察点,垂直线条连接到上方的观察点,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透视效果。
例如,在绘制一座高楼大厦时,可以利用三点透视画法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四、对角线透视对角线透视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倾斜效果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一个观察点,然后将所有的线条沿着画面的对角线方向排列,以创造出倾斜的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对角线透视,可以绘制出立体感强烈且充满动态的画面。
五、透视画法的实践为了更好地掌握透视画法技巧,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读者可以尝试在纸上练习,通过绘制不同的场景和物体来熟悉透视画法的运用。
此外,观察和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也是提高透视画法技巧的有效方式。
通过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透视原理和技巧来表现立体感的,可以借鉴其经验并加以运用。
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透视画法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通过透视画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具有深度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掌握透视画法的技巧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方法,帮助大家提升绘画水平。
一、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在开始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之前,首先要了解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
透视画法是通过模拟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透视画法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如消失点、视线、透视线等。
消失点是指在透视画法中,平行线在远离观察者的方向上似乎会汇聚到一点,这个点就是消失点。
视线是指观察者的眼睛和物体之间的直线,透视线是指从物体上的某一点到消失点的直线。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掌握透视画法的关键。
二、单点透视法训练单点透视法是透视画法中最基础的一种方法,通过一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进行单点透视法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建筑物或道路作为练习对象,通过画出建筑物的透视线和消失点,来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多画几次,不断调整透视线的长度和角度,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三、双点透视法训练双点透视法是比单点透视法更加复杂的一种方法,通过两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进行双点透视法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立体感的物体作为练习对象,如立方体或长方体等。
通过画出物体的透视线和两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画出不同角度和位置的物体,提升自己的透视画法技巧。
四、透视画法的实践应用掌握了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后,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在绘画建筑物、风景或人物时,可以通过透视画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视觉冲击力。
在实践应用中,可以不断尝试新的画面构图和透视角度,挑战自己的绘画技巧,提升绘画水平。
五、透视画法的综合训练除了单点透视法和双点透视法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加复杂的透视画法,如多点透视法或鸟瞰透视法等。
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
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视点和水平线:首先确定视点和水平线的位置。
视点是你观察几何体的位置,水平线则用于确定物体的水平方向。
2. 画出基本形状:根据所要画的几何体的形状,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基本形状。
例如,如果是立方体,可以画出一个正方形。
3. 定义消失点:消失点是指远离视点且在水平线上的点,它决定了几何体的透视效果。
根据画面的需求和角度选择合适的消失点。
4. 添加边缘线和消失线:从基本形状的顶点开始,沿着视点方向画出对应的边缘线。
边缘线应该朝向对应的消失点。
此外,对于几何体的侧面,可以使用消失线来定义它们的透视关系。
5. 添加细节:根据几何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添加细节和修饰,例如添加阴影、纹理等。
6. 擦除辅助线:当完成画图后,擦除对于画图无用的辅助线。
以上是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的步骤,通过练习和不断的试错,你可以逐渐提升画图的技巧和表现力。
透视画法原理
透视画法是一种表现物体空间深度关系的科学。
它以几何学为基础,以数学为依据,以科学的方法作研究,是绘画、建筑、摄影等科学与艺术的重要工具。
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是:两点间的透视变化规律是“三点成一线”。
透视画法的基本要求是:
1.必须用直线或平行线表示物体空间深度关系。
2.画出的透视图,应是水平或倾斜的。
3.对视平线上不同位置上的点,应按其透视变化规律进行描绘。
4.在同一平面内,同一距离上画出的两点间的透视变化规律相同。
5.要考虑画面整体效果,注意透视图中各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画面比例大小。
6.要注意各视点与视平线之间、视点与视平线与画面之间与物体之间,有几个视平线就有几个投影面,就有几个透视面。
7.画出的透视图,应能在二维平面内描绘三维立体形象。
8.画出的透视图要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 1 —
透视画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观察点和视点;2.确定画面构图;3.画出画面上各点(视图)的位置;4.确定各点之间的透视关系。
— 2 —。
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透视画法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真实,给人以逼真的感觉。
掌握透视画法的技巧,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技巧,帮助读者提高绘画水平。
一、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透视画法是通过模拟人眼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呈现出真实的空间感。
它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 远近原理:远离观察者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观察者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这是因为远离观察者的物体在视线上所占的角度较小,而靠近观察者的物体在视线上所占的角度较大。
2. 消失点原理:平行线在远离观察者的方向上会逐渐汇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被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的位置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和视角。
二、透视画法的训练技巧1. 线性透视训练:线性透视是透视画法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绘制水平线和垂直线,再根据远近原理和消失点原理来确定物体的大小和位置。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建筑物或道路作为对象,通过观察和绘制来熟悉线性透视的原理和技巧。
2. 空间透视训练:空间透视是在线性透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有立体感的物体,如盒子、球体等,通过观察和绘制来体会物体的体积和空间关系。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透视角度和视角来练习,提高对空间透视的理解和掌握。
3. 多点透视训练:多点透视是在线性透视的基础上,引入多个消失点来模拟复杂的空间效果。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或景观作为对象,通过观察和绘制来体会多点透视的原理和技巧。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数量和位置的消失点来练习,提高对多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践与观察:除了练习透视画法的技巧,实践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多观察真实的物体和场景,注意它们的空间关系和透视效果,通过观察来提高对透视的感知能力。
同时,多进行实践绘画,不断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高透视画法的技巧。
三、总结透视画法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呈现出真实的空间感。
成角透视及其运用
第一节成角透视原理及画法
⏹成角透视的定义:画面物体(概括成方体)一个角对着画
者,左右侧面向视平线的两个距点或余点小时的现象就叫做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主要特点(以成角透视立方体为例)
● 1.边棱呈两种状态,有一种原线——垂直边,有一种变线——成角边,分左右两组。
● 2.产生两个灭点——余点,是左右两组纵深成角边的灭点,故称二点透视。
两个余点在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形成,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了成角透视的余点在视平线上的位置是可移的(两个余点位置的制约关系,请参阅教材成角透视的特点(3)与(4))。
● 3.立方体各个平面都含有成角边,都发生形变,左右成角边与画面成角互为90°余角(又称余角透视),两个侧立面,成角大的一侧离余点近,缩得窄;而另一侧成角小离余点远,展得宽;水平面离视平线近窄远宽,与视平线相贴时被压缩为水平直线。
平置正方形成角透视的原理:
●1、平置正方形的透视形四边消失于两距点。
●2、地位左右不同的透视变化:近角正对画者时透视左右对称,远
近两角都在视垂线上。
在画左右两侧时,透视形里狭长,远角向心偏斜。
●3、地位高低不同的透视变化,比画者眼高时,越低越扁平,比画
者眼低时,越高越扁平。
最后形成一水平线与视平线重叠。
●4、地位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越远越小,比画者眼高时,越远越
低;比画者眼低时,越远越高,最后,接近视平线。
平置正方形成角透视的画法:
●1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1和距点2,基线等。
●2画出正方形平视图,设四角为ABCD。
A角与画面相接。
DB引垂直画面得db线。
●3将db线定于基线上,A点边在基线上。
●4由A点引透视线向距点1和距点2及心点消失。
d,b点引透视线向心点消失,得
D',B'两交点。
再由B'点引透视线向距点1消失。
D'点向距点2消失得C 点。
即画成ABCD正方形的成角透视图。
三、直立正方形成角透视原理:
●1、正方形透视形两直立边仍是垂直线,两水平边消失了距点。
●2、地位左右不同的透视变化:越靠近距点所见的面积越窄。
●3、地位高低、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和与画面成90度角的直立正方形的透视原
理一样。
正方形的面与画面成任意角度:
●正方形透视形的直立边都是垂直线,水平消失于余点。
●地位左右不同的透视变化:越靠近正方形上下的灭点,所见面积越榨。
●地位高低,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和等画面成90度角或45度的直立正方形的透视
原理相同。
●画法一
●1 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基线等。
●2 作平面图(如1)
●3 在基线上确定Ad和AB线长。
d点向心点消失,A点向距点消失,交于D'点。
B
点距点消失。
由D'引垂线交于C'点。
直立正方形ABCD即画成。
●画法二
●运用测点画法
●1 以距点为圆心,距点到视的距离为半径,画弧线于视平线上得测点。
●2 在同一基线上取正方形实际边长定Eh。
F,E向距点消失,h向测点消失,得H'
点。
引H'垂线交于G'点。
直立正方形EFG'H'即画成。
四、立方体成角透视原理
●1、立方体在视平线上左右移动。
仅见左右两面,顶底两面有一面与画者眼等高
时,这一面成水平线,与视平线重叠。
●2、立方体高低移位,离开视平线时,可见左右两面及顶面或底面,共计可见三
个面。
●3、直立棱边正对画者时,这一棱边与视垂线重叠,两直立面左右对称。
立方体
越向左右移位,左右两面的面积越大。
立方体成角透视画法:
●1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距点1和距点2及测点1,测点2。
在提高的基线上
反立方体一棱边长度定de和A点。
●2由A引垂线AB,再由A引向两个距点得消失线D'E'。
●3由D'E'引垂线。
B引向两距点,得C'F'。
C'F'接距点线得G'。
立
方体透视图即画成。
画法基本于45度相似。
作业练习
●1.内容:对建筑进行成角透视写生。
2.要求:
①要根据所讲授的成角透视概念、状态、特点、规律对建筑物选择合适角度进行
观察写生。
②根据所选角度与眼睛位置高度,合理确定视平线所处于建筑物部位的高度与两
个余点所代表的基本消失方向。
③写生后要进行规范整理(可参照教材中的“测量直棍”方法),使建筑物透视变化准
确。
④完成8开纸作业一幅,构图得当,画面效果好。
透视分析
●对学生作业进行透视分析,最常见的问题是,或同向成角边消失不集中,形成多
余点问题;或余点高度不统一,形成多视平线问题等。
见以下正误对照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