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对国漫的启示及国漫展望1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8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摘要动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是一种文化力量的传播,文化传播对国家民族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意义深远。
而日本成功借助其强大的动漫产业向世界推销日本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日本新的国际形象。
日本动画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而日本动画所附加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中国的青少年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我国应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中国需要属于本民族的优秀的动漫作品,而我们每一个动画人身上都必须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国产动漫;发展;启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的繁荣发展,影视传媒作品数量质量的也随之迅速膨胀。
而动画作为影视传媒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其对受众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动漫是一门幻想艺术,相较其他传媒手段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拥有其他影视传媒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创造性、可塑性。
说到动漫,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动漫产业。
二战结束后通过美国的扶持,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动漫也随着迅速发展。
目前世界上近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是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本的动漫为什么这么声名显赫?回顾其动画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日本动漫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讲述的故事都与社会基层为素材,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或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梦想通过艺术加工表现出来,满足普通人的心里需求,使观众能在观看过程中与动漫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动漫作品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日常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带给受众群娱乐的同时,也对受众群在观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动画创作者植入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
比如《多啦A梦》、《火影忍者》、《圣斗士星矢》这些动漫作品的主角都是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的艺术缩影,他们长相平平、能力一般。
但是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的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启示不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辉煌的过去。
中国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大闹天宫》曾经震惊国际动画界。
上海万氏兄弟制作了亚洲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日本漫画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
建国之后,一大批动画人才云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包括中国动画电影的创始人万氏兄弟等,无论从影片数量,还是影响范围,或者影片的艺术成就,应该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
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45部动画作品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先后73次获奖,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
这就是被国际评论为“达到世界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随后的《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等作品也成了儿时回忆的经典。
但是,同时中国动漫也开始走下坡路,动画发展停滞不前。
与中国相反,日本动漫却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开始将日本动漫带入了全盛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海外动画片特别是欧美动画片和日本动画片被引入,而中国动画的创作人员和主管人员思维僵化,观念滞后,不能更上时代潮流适应市场变化,在国外优秀动画面前,中国动画开始显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在随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片市场儿童片被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占据大半壁江山,而青少年动画和成人动画片市场几乎完全被日本动画占领。
虽然,后来我们也意识到了危机,政府出台各种政策也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甚至通过“打压”、“封杀”日漫,来为国产动漫争取发展空间,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虽然也出现了《喜洋洋与灰太狼》、《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这样的爆款动画作品,但真正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大多数动漫企业除了做“幼儿片”就是做欧美和日本的动画代工,甚至于为了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大量“欺负观众智商的烂片泛滥成灾”。
当然,日本动漫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作者的收入低、有些内容比较低俗等,但其动漫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完整精细的产业链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与开发由来已久,在发展动漫产业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世界推广。
提出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实现国际化的思考。
标签:日本对动漫;本土文化;动画形象1 日本动漫在国内外的影响本世纪初,日本文化商人就曾如此放言:“美国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一半,我们应该占据另一半。
”面对日本动漫这股冲击波,美国媒体惊呼自己的文化产业遭遇了第二次“偷袭珍珠港”事件了。
日本动漫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觑。
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
其次,日本动漫扮演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侵略”角色。
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总会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思维杂糅其中。
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意志”的影响。
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
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特质。
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
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
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比美国产品能更多更广地渗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开始追求他们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动漫备受日本政府青睐俨然已经把发展动漫产业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定为国策。
浅谈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几点启发一、日本动漫的可取之处1、日本动漫的画面处理技术相比真人电影,动漫电影有着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不论是场景画面、人物对话还是人物表情,都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夸张。
但并不是说这种夸张可以无限扩大。
动漫电影中出现的画面离不开现实的基础,画面越逼真,观众越容易从中体会到真实感。
缘于此,在画面处理上,如同真人电影一样,日本动漫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摄影机的观念动漫电影中的景别也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此基础上还有细分的例如大远景,中近景等,不仅如此,日本动漫还善于利用色调的明暗、写实的画风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因素来体现画面的纵深感,甚至于人物心理都可以用光线明暗来加以烘托和体现。
另外,诚如我们所知,动漫电影中的静止画面不论是由电脑制作还是手绘,抑或只是黏土模型每次细微的改变,然后再一帧帧拍摄成影片,它们都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生,就算在电脑绘画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现在也是如此。
以宫崎骏的巅峰之作《千与千寻》为例,两个小时的片子总共画了11 万张手工稿,平均1 秒钟用掉15张手稿。
可见,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还要归功于日本动漫创作者在这方面的辛劳付出。
2、日本动漫的内涵文化一部画面优美的动漫电影,如果没有蕴含某种主题思想或价值观在里面,那它也很难成为经典。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它(日本动漫)既然能够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起来,那么就证明它有着可以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思想或意识,也就是常说的美。
日本动漫除了在画面呈现上精心制作、细致雕琢之外,也不失深刻的内涵表达。
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日本动漫还善于潜移默化地在影片中注入对人生和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剖析,使受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受到引导性地教育。
以宫崎骏的动漫作品为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如《幽灵公主》、《天空之城》、《风之谷》、《龙猫》、《千与千寻》等。
品读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元素及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启示路嘉欣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正在逐渐蓬勃发展,日本动漫以其高新的技术和精良的制作,形象生动的人物塑造逐渐在中国打开市场,被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日本通过动漫的发展,也促进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青少年。
从日本动漫的发展中,我们应该进行学习和借鉴,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日本动漫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动漫产业的特点,创造属于我国特色的动漫文化,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高动漫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日本动漫;中国元素;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启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也逐渐被受到关注,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影视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在动漫影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日本作为动漫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通过吸取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通过自己的制作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动漫产业,促进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元素对日本动漫产业的作用和影响,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技术和产业链,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价值。
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业还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日本动漫产业中体现着日本的民族文化,通过动漫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文化的发展,彰显着日本文化的影响力。
二、日本动漫发展成功的原因(一)自成一体的产业链日本的动漫业有其自己的产业发展链条,从漫画的刊载、出单行本到动画片、电影、游戏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验和筛选,每一个阶段都在认真调查市场的反应,对市场的反馈及时进行研究和分析,环环相扣,每一环的突破都是为下一环的顺利实施做准备,有效降低了市场的风险,提高了动漫产业推出的成功率。
《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启示_日本动漫产业带给中国动漫的启示》摘要: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以手冢治虫制作的《铁臂阿童木》在电视台的播出为开端,1、日本动画完整的产业链接日本动漫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漫画→动画→ VOA、剧场版及衍生产品制作,1、完善动画产业链的建设目前,我国动画片的制作方、发行方和后续的衍生产品开发商还没联合起摘要:日本作为“动漫王国”,它的动漫产业已经达到全面成熟的阶段。
本文通过对日本动漫产业链的分析,总结其对我国动漫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动画动漫产业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以手冢治虫制作的《铁臂阿童木》在电视台的播出为开端。
动画在电视上播放后,全球掀起了一股阿童木风潮。
但是仅由片酬获得的盈利并不理想。
倒是手冢和一些商家签订合同发行的一系列动画衍生品:如阿童木糖果盒、阿童木娃娃、阿童木雨伞、阿童木手表等搬回了一大笔利润。
一时间带有阿童木标识的商品遍布了大街小巷,动画以潜移默化之势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了日本动漫产业的起点。
二、日本动画产业的模式1、日本动画完整的产业链接日本动漫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漫画→动画→ VOA、剧场版及衍生产品制作。
在日本单漫画杂志就有2000多种,日本每年书类的销售,漫画占有33%份额!一部新的漫画,首先会在杂志上连载,读者叫好,两个月后再整合成单行本。
一部连载漫画,往往每周更新一期,如赶上重要节日:如春节、情人节等时,就会迎合节日出一些“特别篇”。
刊载的漫画,一年至一年半以后,如单行本仍然热卖,连载的漫画书继续受到市场的欢迎,才会考虑动画化,搬上屏幕,紧接着开发商制作一些列的周边产品。
2、动漫分类完善在日本,小到三岁老到80岁,都有自己喜欢的动漫。
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男女老少,基本人手一本漫画书。
动漫在日本早已经形成了细致的漫画类型划分,按年龄可分为幼儿动漫、少年动漫、少女动漫、青年动漫、成人动漫等;从内容来看,根据日本动漫界的分法又有格斗、恋爱、搞笑、变身、推理、魔法等,这么细致的分类,使得不同性格、年龄的人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动漫。
日本动漫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它不仅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等各个更深层次的领域,更逐渐取代各大支柱产业,成为支持日本国民经济命脉的第三大产业。
相信每个80后、90后、00后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有日本动漫的陪伴。
一、日本动漫的发展一般认为,日本动漫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1、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漫到1945年战败为止。
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如1942年的旃每之神兵》等。
2、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战后探索期。
战败后,鉴于战争的教训,有人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漫上。
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题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3、题材确定期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漫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漫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4、画技突破期画技突破期( 第二次动漫热爆发) 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5、路线分化期路线分化期( 成熟期) 自1 9 8 7年到9 O年代初。
动漫进入成熟期后,以其题材的不同被分为了三个类型:少年动漫、少女动漫以及成人动漫。
6、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
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2001年,一部动画片击败了众多大导演制作的高成本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再次引起了二维动画狂潮。
这就是随后在2003年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奖的宫崎峻的《干与千寻》。
它超过了众多好莱坞大片,仅在我国就创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在日本更是创造了2.7亿美元的惊人票房。
如今,动漫文化在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的同时,已跃居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日本意志”在全世界凸显。
动漫文化产业及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动漫产业日益成为日本第三支柱产业,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而且日本动漫有力的承接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虚幻的场景中将日本的特色文化符号巧妙的植入其中。
研究并借鉴日本动漫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动漫产业高速创新的发展,带动外汇收入。
同时也扩大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赋予动漫以文化大使的形象,有力的传播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最后落实到动漫的教育影响上,探索中日动漫的差异处,也能促使我国动漫业的转型,将动漫的收视和适应人群由原来的主体儿童转向更为复杂的构成集体,扩大动漫的教育影响范围。
一、动漫文化产业及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一)动漫文化产业动漫是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是中国大陆地区特有的命名方式。
动漫的风靡直接催生了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以出版,旅游,玩具,影视等为一体的动漫产业链,各类以动漫人物为造型的玩具层出不穷,动漫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从服饰到语言,都深受动漫的影响。
2015年春节,日本旅行社就推出了以动漫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吸引了大批动漫迷前往日本游玩。
在中国有2亿到4亿的动漫迷,日本人民几乎人人喜爱动漫。
日本的历任首相都喜爱动漫,日本企业高管人员办公桌上常有漫画书,而在日本随处可见在电车、地铁、街头阅读漫画书的人。
据调查显示,日本东京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不少于2次到迪斯尼乐园游玩,更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对动漫形象的崇拜、模仿会影响一生。
日本文部省还以动漫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国民,提高国民的文化和心理修养。
全世界共有动漫迷15亿左右,而这些数字都在逐年递增[1]。
各类动漫展会也在各国相继开办,如2002年3月由朝日新闻社、动画协会、万代公司、日本数码产业协会协办的东京动漫展现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在中国,各大城市也相继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动漫展,杭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2011年举办的第七届动漫节共吸引54个国家和地区参展,202万人次参观。
[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启示由于日本国土狭小,物资能源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深刻地唤起了日本人的生存危机意识。
他们突破岛国的地域限制,开创了奇特的真实动漫世界。
日本动漫的构想很独特,故事情节曲折,画面几近完美,不仅为日本人赞叹,更为全世界瞩目。
另一方面,中国虽有过辉煌时期,但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
刘洋在《中国与日本动漫产业的比较与思考》一文中阐述了中国与日本动漫的差异、日本动漫的操作机构以及我国动漫的发展方向等。
在中国关于差异和发展方向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拟以此为问题点进行研究。
1.关于日本动漫1.1日本动漫的发展阶段日本动漫的发展分为三大时期:萌芽期、摸索期、盛行期。
日本动漫的萌芽期是从动漫出现的1917年到1945年,在此期间的最初阶段是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多以世界名著为题材。
后期由于战争军国主义盛行,多以日本军国主义宣传为题材。
从战败到1982年是日本动漫的摸索期。
战败后,部分人开始从战争中吸取教训将反战题材运用到动漫中。
1974年由松本零士担任剧本的《宇宙战舰》上映,引发了第一次动漫热潮。
从1982年宣告日本动漫时代到来的《超时空要塞》的上映至今为止日本动漫一直盛行着。
动漫成了现代生活的潮流,动漫杂志、动漫电影也都蓬勃发展。
1.2日本动漫的特质日本动漫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和生活中人们的特征。
虽然其中一部分并非真实的世界,但是与现实相通的。
在观看动漫的时候仿佛是在看着自己生活的影子,当然能引起共鸣。
日本动漫表现出了日本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热情以及最美好事物的狂热追求。
1.3日本动漫的现状日本动漫产业发达的同时,与动漫相关的行业也很繁荣。
动漫杂志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进行区分。
儿童漫画杂志、少年漫画杂志、少女漫画杂志、青年漫画杂志等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进行分类的。
仅2006年一年内出版发行了305种漫画杂志。
2.关于中国动漫2.1 中国动漫的发展阶段建国以来中国动漫发展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高速发展期、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浅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借鉴意义摘要:日本动漫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在日本动漫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日本动漫凭借其剧情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大量的观众,它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动漫成功经验创新性受众群体场景细腻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对于日本动漫肯定都很熟悉,从最早的《铁壁阿童木》到后来的《哆啦a梦》,从《龙珠》到《火影忍者》,可以说日本动漫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如果要问一些中国观众,他们最喜欢的动漫人物,很多人都会说出像一休、哆啦a梦、鸣人、路飞、樱木花道等等一些人尽皆知的名字。
但如果要是问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动漫人物,就屈指可数了,想来想去就只有孙悟空,葫芦娃了。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动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我们就简要的分析一下日本动漫成功的一些经验。
一、内容为王,新颖的题材和创新的故事情节才是基础相比于欧美动漫,日本动漫的特效做的并不是特别的出众,甚至于有些粗糙,但日本动漫凭借其剧情的创新性与趣味性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大量的观众。
一部好的动漫作品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而日本动漫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故事。
日本动漫善于在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寻找宝藏,将别人好的元素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比如在《龙珠》当中,主角的名字就叫孙悟空,这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其内容却不是悟空西天取经,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关注,而且中间穿插了各种中国元素,像天下第一武道会、中国功夫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亲切。
再有像《火影忍者》当中的小李这一形象,也有很多的中国元素,一身中国功夫,一套连体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李小龙。
但贯穿于这些形象中间或显而易见,或时隐时现的却是日本的价值观,体现着日本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日本人的聪明之处。
反观我国动漫产业,模仿之风盛行,创新能力不足,既然别人可以借鉴我们的元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发掘别人优秀的文化呢?要善于做一个“拿来主义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研究性学习——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一.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意义)在日本动漫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动漫却迟迟不见萌发,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看到我们自己制作的动漫,所以我们要研究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以此来汲长补短,吸收日本动漫精华来对中国动漫进行对比。
二.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目的)研究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的影响是以报告的形式对社会的一些动漫专家提点建议,来能让他们能够制造出更适合中国人的动漫。
三.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活动情况)为了研究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
有上网查资料的,有做问卷调查的,还有同学牺牲周末去书店实地考察了一番各种动漫的价格。
以下是小组一起考察之后的结果。
1.首先,我们在本班进行了调查。
全班看过动漫的人数有95%。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有绝大多数的人看过动漫,也可以看出动漫在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占很大一部分。
2.我们接而在本班进行了另一个调查。
调查同学每月所花费在中国动漫和日本动漫上的情况。
(本班共46人)日本动漫:中国动漫3.在中国漫画方面,大家希望改变的方面有:(1)都很幼稚,只适合小孩看,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
要花的逼真,剧情要新潮,不要总画点小动物。
(2)要注意创新,技术,音乐,画面精致些等等。
(3)漫画业需推广,动画也业待提高,情节背景可以更饱满丰富,急需培养专业声优和发展周边产业。
(4)编写更具特色时代潮流的内容,加入多元素,借鉴日本动漫的优点,想象更大胆。
(5)面对的年龄层要扩大(6)制作团队太少(7)动画和漫画要结合(8)任务塑造更真实立体些、可见,对于中国动漫大家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
4.有小组成员去书店调查了动漫的畅销书,回来后根据受欢迎的程度(由好到坏)制作了一个动漫畅销书排行榜。
5.从1980年代末开始,随着动漫画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动漫画时代。
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间,“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
随着这个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动漫画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