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9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解析1一、肖复兴【作者简介】肖复兴,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
1978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中考试题】(一)安徽芜湖卷--《窗前的母亲》窗前的母亲(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2024年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2024.04一、填空题1.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古老神秘的巴蜀文化、自由浪漫的荆楚文化和包容创新的吴越文化,是长江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它们串点成线、串线成面,引领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zhāo()示着长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载体()zhāo示()二、句子默写2.小于以“跟着诗人览长江”为专题整理古诗文,你帮他完成填空。
相关诗文(与水相关)作者与作品巴蜀文化区君问归期未有期,①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荆楚文化区天门中断楚江开,③______。
李白《望天门山》④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
崔颢《黄鹤楼》越文化区⑤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______,⑦______。
杜牧《泊秦淮》三、综合性学习为了解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小文将前往四川达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进行文化寻访。
3.寻访前,小文从网上搜集了以下资料,其中有用的资料是()(多选)A.《达州市青年旅社分布图》B.《重庆自助游交通路线图》C.《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导览图》D.《潮汕火锅排行榜TOP10》4.寻访中,小文根据遗址博物馆的展品整理了文物寻访卡,请你帮他完善。
文物寻访卡场馆主题场馆一:勤劳巴人场馆二:①______场馆三:璀璨巴国文物介绍巴蜀器皿:②______右侧是器皿上的花纹,刻画了舟中人交战、捕鱼狩猎的图景。
巴蜀兵器:兽面纹戈巴军常用军备,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不易生锈,兵刃锋利,利于长期野外作战。
巴蜀图文:手心纹底部为伸出的手臂和张开的手,上方为桃形的心。
多刻于兵器、乐器上,有吉祥寓意。
文物趣语渔猎攻防,国富民强。
任我张扬,尽露锋芒。
如意独有,③______(1)仿照场馆主题的拟名,在①处为场馆二拟定一个主题。
(2)根据“豆”“鼎”是象形文字,推断巴蜀器皿名字是下列选项()A.铜豆B.铜鼎(3)根据“文物介绍”的图案与文字内容,将“文物趣语”的③补充完整。
南通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语文一(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2分)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淘尽千年沧桑。
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dǎoháng生命,成就人生的精彩piānzhàng,有书的日子,犹如置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芳香沁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bólǎn群书的过程中 A (采纳∕采撷)人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
(1分)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4.通城中学九(2)班拟举行“书香悠悠伴我行”读书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自拟(或自选)一知读书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分)(2)参加“我读我思我成长”主题活动,从《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在品读其形象时可以汲取怎样的精神养分,同时避免其个性方面的哪些不足。
(2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3)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市文化馆,邀请作家张老师于本周三下午第三课为大家做“读书方法”专题讲座。
假设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老师后,你准备怎么说?请写下来。
(3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三人行,。
(《〈论语〉八则》)(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3),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救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6)处于人生困境时,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勉励自己,坚定信念。
(二)(6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
(6分)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南京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5),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7)荷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喜欢以荷花的“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周敦颐《爱莲说》)(8)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 ,。
”(9)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
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为目标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自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项活动。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6分)“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翠绿色的操场。
广播里传来优美的《校园多美好》的音乐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sǒu,跟随着动感的音乐旋律,两两结对,翩翩起舞,有时像一只只蝴蝶,有时像一只只áo翔在天空的雏鹰。
放眼望去,操场似乎就是一个超级大舞台,同学们轻盈的舞步、、,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旋律翩翩抖sǒu áo翔(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出恰当的内容。
(2分)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2分)A、由于各地、各学校的体育场地条件不平衡,所以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B、两年的“阳光体育”实施下来,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发现,运动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2012年中考作文题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
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请以“我不再为____而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否则扣分。
3、请以“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他这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一颗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5、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自己的世界,比如,爱音乐的,有自己的音乐世界;爱篮球的,有自己的篮球世界:爱网络的,有自己的网络世界……如果仔细思考这些世界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你也许会对它有更深的感悟与体会。
请以“在世界中的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6、题目:________地图或地图________(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②问题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练习卷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4分)1.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原句,第(3)空需填写作者。
(6分)自然之景常触发诗情:畅游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见遍野芦苇,“蒹葭苍苍,(1)▲”的诗句便浮现脑海(《蒹葭》);徜徉连云港桃花源,“芳草鲜美,(2)▲”的画面真真切切((3)▲《桃花源记》);步入常熟虞山的林间小道,“(4)▲,禅房花木深”的幽静美妙令人沉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迷离于金陵古城垣,“(5)▲,(6)▲”的历史沧桑之感萦于心怀(杜牧《江南春》)。
游历大美江苏,自然美景与人文情蕴交融迭出,令人神往!“五一”期间,小南、小京、小玄、小武四人开展了一次“南京路名文化”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走在南京街头,游人总会与意趣的路名美丽邂逅。
②乌衣巷道路悠长,让人遐想“王谢”曾经的显赫往事;台城路杨柳飘依,令人慨叹城市人文的沧桑。
③漫步街头,即使时光悄.(▲)然流shì(▲),但游人的思绪随着路名所体现出的历史文化流转,人的精神也被濡养得愈加丰满。
2.在方框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文中短语。
(3分)美丽邂逅Array3.给加点汉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悄.(▲)然(2)流shì(▲)4.画横线的“濡”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沾湿、沾染B.停留、迟滞5.第③句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应把(1)▲改为(2)▲。
(2分)6.小武看到一首含有南京地名的律诗。
为考考小玄,他故意打乱了后四句的顺序。
根据律诗押韵..、对仗..的规则,后四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金陵九日(唐)唐彦谦野菊西风满路香,雨花台上集壶觞。
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
▲,▲。
①清歌惊起南飞雁②黄金难买少年狂③绿酒莫辞今日醉④散作秋声送夕阳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四位同学就南京路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展开了讨论。
2012年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详解10篇1、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阅读答案(2012曲靖中考)2、春暖花开阅读答案(2012辽宁朝阳市中考)3、变阅读答案(2012龙东地区中考)4、凝望一棵开花的树阅读答案(2012徐州中考)5、走远了再关门阅读答案(2012湖北咸宁中考)6、母亲的心阅读答案(2012哈尔滨)7、花边饺里的母爱阅读答案(2012巴中中考)8、买一个奇迹阅读答案(2012遵义中考)9、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2012东营中考)10、秋光的涨幅阅读答案(2012镇江中考)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张丽钧①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
②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
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竞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
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
③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
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
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
④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固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
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
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
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
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
⑤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
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
2024南京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详解(附文言文详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概括:材料一共有4节,分别从历史观念、中国气候史研究、全球气候波动的关联性以及科学证据的角度,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材料一:(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材料二:第一节:竺可桢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节: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第三节: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摘编自徐飞、江增辉《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学者中,沈括最早对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提出了质疑。
B.在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里,寒冷波动趋势总是自东而西。
C.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
D.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
正确选项: C解析:C选项,“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
”这句话与原文中的描述相符:“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
”A选项: 原文中提到沈括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但没有明确指出他是最早的。
B选项: 原文中提到“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但没有说“总是自东而西”。
D 选项: 原文中没有提到“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研究结论,殷商以前的年平均气温和一月温度都高于现在,可见五千年来的中国气候由热而冷的渐变趋势。
B.十七世纪,中国的寒冷比欧洲早了五十年,可能是因为寒冷的传布往往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到欧洲大西洋海岸。
育星教育网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版权资料选词填空〃字的笔画及含义〃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安徽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这里的石林斗姿百态,美不胜收。
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ū(),或如猛qí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
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憨态可jū( ) 猛qín()展翅婀.( )娜多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楚楚动人”中的“楚楚”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答案】(1)掬禽ē(3分,各占1分)(2)印衬映衬(2分,各占有1分)(3)尽娇柔,秀美(2分,各占有1分,意思对即可)(4)排比比喻(2分,各占有1分,顺序颠倒不可分)【巴中市】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分)打开中国地图,把目光①(A、聚齐B、汇总C、聚焦)到四川东北部的连绵山岭之中,你会发现巴中这块土地。
这里的光雾山植被丰富、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规模________(hóng)大,小巫峡斧砍剑劈、险(jùn)奇丽,这些都是巴中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
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龛摩崖造像,三国张飞夜袭巴中智擒严颜的传说故事,②恩阳古镇由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以及大山深处的川江号子,这些都是巴中宝贵的人文财富。
尤其值得巴中人自豪的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文化,南龛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通江县王坪村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还有平昌县的刘伯坚烈士纪念馆,这些都是镌.刻着共和国历史的座座丰碑。
③能否世世代代传承这些精神资源,是巴中拥有灿烂明天的条件之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诺.水河镌.刻(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规模 (hóng)大险(jùn)奇丽(3)从括号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处横线上。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学校即将举办科技节,初三(1)班准备介绍“VR”技术,因此上网搜集了资料。
资料卡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
这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hé()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使用户沉浸其中。
钱学森曾说:“Virtual Reality,此词中译,可以是‘人为景境’或‘灵境’。
我特别喜欢‘灵境’,中国味特浓。
”在《用“灵境”是实事求是的》一文中,他再次提到:“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这比‘临.()境’好,因为这个‘境’是虚的,不是实的。
”1.阅读资料卡,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融hé( )临.( )境2.以下短语均来自资料卡,与另三项短语结构不同..的一项是()A.多源信息B.动态实景C.实事求是D.传统文化3.根据以上的资料,你向大家解说“VR”翻译为“灵境”的妙处。
4.结合下列VR眼镜介绍,就“VR技术能否应用校园”的话题完善采访提纲。
5.有人建议运用VR眼镜来开展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有人认为多此一举。
对此,你怎么看待并阐述理由。
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1)补充诗句,驱遣想象,感受“灵境”之美。
①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①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补足语段,再现想象,体会诗人心愿。
运用VR技术,可以模拟李商隐和家人团聚,共话思念的场景,让我们能穿越时空体会到诗人①“ ,① ”(《夜雨寄北》)的心愿;运用VR技术,还可以模拟① 的场景,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诗人“① ,① ”的心愿。
(备选:A.刘禹锡《浪淘沙》B.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李清照《渔家傲》)三、文言文阅读材料一吴伟业①,字骏公。
伟业学问博赡,诗文工丽,蔚为一时之冠,不自标榜。
南京市玄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2)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3)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9)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0)▲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8分)行走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一路欣赏了无数美景。
我们曾zhù()足于紫藤萝瀑布前,陶醉于那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曾拜访冬天的百草园,在人迹罕.()至的荒园中感受雪地捕鸟的乐趣;曾走进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领略世外桃yuán ()的如梦似幻;曾▲,▲。
一路上,我们还品尝了端午的鸭蛋、香醇的春酒,聆听了云南的歌会、北京的吆喝……语文,有着无穷的魔力,既然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zhù足(▲)②人迹罕.至(▲)③世外桃yuán(▲)④聆.听(▲)(2)请结合自己读过的一部名著,仿照上文,按照下面句式写两句话。
(2分)我们曾▲,▲。
(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 依次填入横线处表达最连贯的的一组是(2分)(▲)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今年4月26日,我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官方网页上,欣喜地看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和乔布斯相提并论,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眼中“天才创新家”的典范。
她就是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
①因研制拯救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②她知名度不高也并不想成名成“家”③所以她坚持不懈地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疟疾疗法④只是希望给中医药研究带来一点新东西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因而学书法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温家宝总理说,他会像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好每天的工作。
C.韩寒不仅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还曾与范冰冰合作出演了电影《观音山》。
D.李老师工作认真,努力钻研,在教学上总是吹毛求疵....,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
5.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新华网哈尔滨5月16日电车祸瞬间挽救学生导致高位截瘫的黑龙江省29岁女教师张丽莉,被网友称赞为“最美女教师”。
连日来,张丽莉挺身向前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激发起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5月8日20时30分许,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
危急时刻,该校教师张丽莉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两个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
如今,她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垂危。
美丽女教师,再也无法站上三尺讲台。
▲二、 (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4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
解道②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③。
【注释】①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
②解道:吟出。
③谢玄晖:即谢朓,“澄江净如练”是他的诗句。
6.诗人因遭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在一个秋夜独自登上金陵城西楼,遥望秋月下临江古城的夜景,内心充满▲之情,因而“月下沉吟久不归”;看到同样“▲”的江景,诗人不禁想到跟他有着相似遭遇的谢朓,感慨“古来相接眼中稀”。
(2分)7.下列对颔联“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的品析有错..的一项是(▲)(2分)A.上句写仰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凉风吹拂,微波涌动,好像城垣在轻轻摇荡;下句写俯视,白露从月中滴出,垂落下来,像珍珠般晶莹。
B.两个“白”字,在色彩上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一个“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
C.“摇”和“滴”两个动词用得非常传神,使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逼露,异趣横生。
D.这两句诗把秋月下的临江古城夜景描绘得逼真传神,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也表现出诗人想象的奇特。
(二)阅读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13分)岳阳纪行袁宗道从石首①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
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
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
盖江水萦回墨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②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③。
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
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
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余笑曰:“同胞相调,常事耳。
”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
(《白苏斋类集》卷十四)【注释】①石首:地名。
②濡迟:慢。
③尼:滞留。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日朝.出于斯(▲)②过岳阳,欲.游洞庭(▲)③薄.暮风极大(▲)④明日..,风始定(▲)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故帆樯绕其.腹背A. 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B.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C.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水如明镜,山似青螺。
▲(2)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
▲11.本文紧扣一个“▲”字来描写岳阳风光。
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表现岳阳风光的:①石首到岳阳一路风光的清丽秀美;②▲;③洞庭湖的澎湃气势和神奇色彩。
其中“▲”一句让我们想到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
(13分)根——胡杨的生命支柱杨文丰①胡杨之所以如此倔强,靠的是其拥有非同寻常的根,伟大的根。
②植物学认为,根,从总体而言.....,是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进化而形成的向下生长的器官。
根以吸输水分、贮藏养分和固着主干,作为自己的“生命职能”。
③别以为所有的植物都有根。
世界上只有五分之二的高等植物拥有真正的根,有些低等植物看上去似根的东西,其实并不具备根的构造,是假根。
也别以为所有的根都隐藏在地表下,这地球上,也有植物的根以空气为家,更适合长在空气中,甚至有向上生长的根。
根的家族,由主根、侧根、不定根、攀援根、支柱根、呼吸根和寄生根等构成。
④胡杨的根,以深扎、撑起一片生命的绿为自己的使命。
胡杨的主根深可入土10米,侧根则宛如章鱼的触须,伸长范围可远达30米。
胡杨的根部细胞不会受到碱水的伤害,反而因其浓度较高而可从富含盐碱的水中吸收水分和养料。
胡杨的根炼就了从深深的地层吸取和输送水分的能力,保证其生命常绿。
⑤胡杨从自己的根部直接萌生幼苗。
由于根随水走,所以胡杨无形中就成了一种随河流走的植物,在茫茫沙海中顽强地生存着。
沙漠的河流总在频繁变迁,呈脉状细线,因而胡杨的“足迹”在沙漠中相应也就呈现线状分布。
所以,把胡杨的根称为“生命的航母”一点也不夸张。
⑥拥有强大根系的胡杨,一棵棵都是气宇轩昂的八尺男儿。
当然,如果胡杨被断臂折腰,在断口处,会溢出一股清亮的液体,如同人的伤心泪,这就是著名的“胡杨泪”。
胡杨泪经氧化、蒸发留下的白色(或黄色)结晶物,便是胡杨碱。
胡杨碱是酵头发面,也是治胃病的良药。
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要没有来自人类的“飞来横祸”,自然生长的胡杨不会轻易流泪。
坚强而生生不息的根,让胡杨以高傲的姿态笔直地向着高处生长。
哪怕是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沙漠,这伟大的根支撑着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
⑦作为胡杨生命支柱的根,难道不是其精神得以挺拔的根源么?(本文有改动)12.填空,完成本文内容和结构梳理图。
(3分)13.第②段中加点的“从总体而言”有何作用?(2分)▲14.⑤⑥两段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15.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1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界上有些植物的根既不是生长在泥土中,也不生长在水中。
B.第④段中列数字是为了具体说明胡杨树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C.胡杨碱为白色结晶物,可做酵头发面,也是治胃病的良药。
D.第⑥段写到“胡杨泪”可直接突出胡杨树根有着特殊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3分)伞佚名①虽然轻微,我还是听见了厨房内“叮当”的碗盆声。
一定是父亲,他总起得那么早。
昨晚父亲说,打算今早回老家。
睡意惺忪的我披了衣服起来,拉开窗帘。
灰色的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夹带着一种湿而粘的感觉。
“爸,天气不好,您今天就别回去了吧。
”走进厨房,我对正蒸煮早点的父亲说。
父亲看了看窗外,说:“我跟你妈说过今天回去的。
不碍事,现在还没下雨。
”我知道父亲记挂着母亲。
②三天前我去老家接儿子,父亲便随了一同来。
其实父亲放不下老家零零碎碎的活,也习惯于老家住房的宽敞、起居出入的自在。
只是在那过了一个暑假的儿子软磨硬泡:“外公一定要和我一起回家。
”不忍小外孙那眼泪汪汪的样子,父亲答应来我这住三天。
③虽然儿子早已习惯独自上学,那三天,父亲还是每天送他到校门口,接着踱到菜场买菜。
闲不住的他把一切家务都安排停当,让上班的我心无旁骛。
而等我下班回到家,厨房总是飘满饭菜的香。
这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快,三天转眼便过了。
早餐时,电话响了,母亲打来的。
说是天气不好,回家又要辗转乘车,嘱父亲天晴了再回。
我暗喜,以母亲这番话挽留。
但父亲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回去。
④为父亲准备雨具,翻遍了储藏柜,才发现平日你丢我丢,只剩了一把伞。
眼看会下雨的天,我让父亲把这伞带上。
⑤一起走出家门到十字路口,儿子的学校和我单位在这路口的两个方向。
父亲牵着小外孙的手,说是送到学校后便往车站,让我赶紧去上班。
目送他们往学校,父亲瘦削的身影看上去很单薄。
年复一年,曾经硬朗的他不知不觉已衰鬓颓颜。
风中传来一阵咳,仿佛一枚细细的针尖刺着我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