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出利器32.5复合水泥标准被取消
- 格式:pdf
- 大小:379.36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建材2018年第11期系列指数报88.59点,环比涨幅0.14%,同比涨幅2.51%;卫生陶瓷系列指数报119.40点,环比跌幅5.71%,同比跌幅0.33%。
(来源: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广东省水泥与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行业联合年会召开10月18日至19日,一年一度的广东省水泥与混凝土技术交流会暨行业联合年会在江门新会顺利召开。
来自全省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行业的会员单位代表,以及相关装备、原辅料供应商代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等近4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此次会议由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广东省水泥技术情报网、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材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会议分主题大会和专题会议两个阶段。
主题大会阶段,首先对水泥、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有关环保政策及标准进行了宣贯,详细解读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钢铁、石化、水泥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
会议要求全省水泥企业遵照《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方案》和上述《公告》的有关规定,抓紧做好提标改造工作,确保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达标排放。
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黎作全省水泥与混凝土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广东现有水泥生产企业176家,其中熟料企业51家、粉磨企业125家,规模在500万吨熟料以上的企业有6家,其产能占全省熟料总量的68.52%;2017年全省实际生产水泥约1.525亿吨。
全省水泥工业主要分布在粤北、粤西、粤东三大区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间的重组步伐加快,水泥产业集中度正逐步提高。
与水泥工业相比,广东的预拌混凝土行业集中度较低,产能严重过剩。
截止今年6月底,广东省预拌混凝土企业多达820家,年设计产能52463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又新增了近10%的产能。
“英雄”落幕!明日起全国停产P.C32.5水泥!32.5级水泥全面取消还有多远国庆佳节已至,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曾经水泥行业风光一时的“名角”---P.C32.5水泥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无论身前荣誉几何,争论未休,P.C32.5都已是落幕的英雄,再无立足之地。
开弓没有回头箭。
再去争论PC32.5去留已无济于事,探讨行业下一步将如何变化或许意义更大。
在后32.5水泥时代,国内水泥企业会如何应对?下游混凝土、建筑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冲击?笔者综合各方人士看法,对未来行业发展提出一些猜测。
M32.5、P.P32.5等大行其道2018年,国内32.5水泥产销量约10亿吨左右。
目前国内约50%左右的水泥用于非预拌混凝土及砂浆配置,由于受到现场拌制计量、储存、混合材资源、生产、专用车辆等条件限制,农村、乡镇等使用区域大多仍使用非预拌混凝土,而且绝大部分是32.5水泥。
因此,从长期看,32.5水泥所占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绝对量仍很庞大。
上述数据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P.C32.5水泥正式退出之际,各大水泥企业纷纷摩拳擦掌,推出M32.5水泥、PP32.5、PF32.5等水泥品种,并在对客户下发的告知书中表明,企业生产的M32.5水泥所使用的熟料、石膏、混合材品种与原P.C32.5R水泥保持一致。
“利”字当头,谁都不愿意放弃P.C32.5取消后留下的巨大市场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多数水泥企业选择了M32.5作为替代产品来应对P.C32.5水泥退出后遗留的市场需求,也有海螺、塔牌、中联等考虑同时生产P.C42.5作为32.5R水泥替代品的M32.5水泥等已经进入实际销售期,为P.C32.5的退出做好了准备。
表1:主要水泥企业应对取消PC32.5R水泥措施但颇为意外的是,有行业人士走访市场时发现,部分水泥企业夸大性的宣传M32.5水泥产品强度有富余,相关指标表现更好、性能更稳定等,但并未明确告知客户M32.5水泥不能用于生产结构混凝土。
新疆全面停止生产32.5强度等级水泥的市场评估孙存稳【期刊名称】《中国水泥》【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4页(P42-45)【作者】孙存稳【作者单位】新疆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一、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背景(一)去产能任务重。
截止2016年底,全疆共有水泥企业109家,其中水泥粉磨站39家,拥有各类水泥熟料生产线87条,水泥产能1亿吨,产能严重过剩。
熟料生产线全部为先进的新型干法线,日产4000吨及以上生产线占40%,最大单线规模日产7500吨。
2015产能利用率39%。
占全区产能近40%的乌昌石片区传统水泥产能利用率降至20%。
2016年水泥产量4230万吨,产能利用率42%。
表现为先进产能的严重过剩。
(二)全行业连续亏损。
2015年全行业亏损15亿元,亏损面85%以上。
2016年减亏80%。
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近几年职工人数每年以1000多人的速度递减,减员减薪形势严峻。
(三)率先取消32.5R水泥为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打下基础。
2014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委会发布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自2015年12月1日起取消复合32.5硅酸盐水泥,但保留了复合32.5R硅酸盐水泥。
由于复合32.5R水泥的保留,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几乎将原复合32.5硅酸盐水泥全部转产为复合32.5R硅酸盐水泥,修改标准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新疆明确自2016年7月1日起淘汰复合32.5R硅酸盐水泥,在全国第一个全部取消复合32.5品种水泥。
从实施的结果看效果明显,32.5等级水泥比重从2015年的70%下降到了2016年的60%,为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打了基础。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全面调研论证。
新疆32.5等级水泥占全部水泥的70%。
取消32.5等级水泥影响面较大,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调研论证。
一是分别在2016年的5月和10月,连续两次召开全疆水泥企业法人代表会议,通过讨论,形成取消32.5等级水泥的一致意见。
30Viewpoint 观点由于需求不振、价格低迷,近年水泥行业一直将“协同作战”、“严控产能”挂在嘴边。
不过,身为龙头老大的海螺水泥,仰仗强势的成本和区域掌控能力,频频向外界传递渴望市场竞争的信息。
记者了解到,在5月28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机构研究员和到场股东,该公司高管直言不讳,“董事长郭文叁认为国家应该放松审批,完全市场化,海螺的优势就真正发挥了。
”反驳“产能过剩”目前,发改委发布892号文,通知地方政府和银行、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水泥与钢铁、铝、造船等行业齐被点名。
实际上,年发改委3号文也要求停止审批新水泥产能项目。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泥产能已突破30亿吨,全国人均水泥产能已超过2.3吨,远超国际人均水泥消费1吨的红线。
水泥行业陷入全国性、全局性产能严重过剩困局,被认为是行业不振的罪魁祸首。
对此,海螺水泥显得不以为然。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据媒体报道,海螺董事郭文叁公开宣称,我国水泥总产能已达30亿吨这一说法,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据其估算,中国水泥年产能不足20亿吨。
如此的非主流论调,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在当日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方面更重提上述观点,表示“按国际标准看,国内水泥是~亿吨产能,并没有达到市场认为的过剩程度。
”当然,这一数据的前提条件是落后产能的淘汰。
高管透露,“水泥协会要取消32.5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水泥),行业内争议很大,但公司极力主张取消低标号水泥。
32.5水泥是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水泥短缺、促进发展而降低标准增加的标号,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提高,从国际上看,32.5标号水泥并不存在。
”海螺水泥公司预计,以高等级水泥标准来看,到2020年国内水泥需求将保持在15亿吨的水平,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渴望市场竞争既然抱此观点,海螺对于政府部门频频重拳严控行业产能态度冷淡,自在情理之中。
反驳产能过剩海螺水泥炮轰环保标准20098171831记者获悉,在交流现场,高管直言,“38号文发布后,小企业开始买卖批文,影响更糟糕。
化验室P.C32.5R 强度等级取消后应对方案一、 国标新政:近期从水泥内参获知确切消息,《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第3号修改单(报批稿)已于2018年5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单要求于6月7日前寄回,这意味着P.C32.5R 强度等级取消已迫在眉睫,针对此种情况,化验室经过探讨,应对方案如下: 二、国标配比要求:由于P.C32.5R 强度等级面临取消,则32.5R 等级的水泥只有P.P32.5R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P.F32.5R (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及P.S.A32.5R (矿渣硅酸盐水泥)。
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目前生产可能性较低。
其它两种水泥质量指标与PC 相比如下:1、 熟料、石膏掺量P.C/P.P/P.F 这三个品种水泥熟料和石膏掺加比例要求相同,熟料和石膏掺量要求≥60%且<80%;2、 混合材其中P.P32.5R 和P.F32.5R 混合材要求掺加>20%且≤40%的活性混合材料(火山灰质、粉煤灰质混合材料,如此P.C32.5R 中石灰石等非活性混合材料不允许掺入);3、 化学成分要求三种水泥相同:SO3≤3.5%,MgO ≤6.0%,Cl ≤0.06%。
三、方案措施: 序号方案优点风险1P.C32.5R 换成P.P32.5R 包装成本不变,生产工艺、混合材不变,客户接受程度容易。
1、混合材种类不符合国家标准:PP 不允许掺加非活性混合材石灰石等(虽然混合材掺量、种类检测方法有争议)。
2 生产P.P32.5R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生产直接成本上升,台时可能有影响2、生产初期质量可能波动3、P.P32.5R水泥施工性影响较大:如需水量增大,水泥制品易起皮,和易性差等4、客户接受程度3 生产P.F32.5R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粉煤灰库、计量装置需修复2、生产直接成本上升较高3、市场粉煤灰质量参差不齐,进厂控制难度大4、P.F32.5R水泥施工性影响较大:如需水量增大,水泥制品易起皮,容易离析等5、客户接受程度四、成本分析:1、根据以上分析,三种硅酸盐水泥关于混合材、熟料掺加已有明确规定,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将混合材掺加比例初定为36%,预测成本见下表,供领导参考:原料价格(元/吨)PC32.5R配比(%)成本(元/吨)PP32.5R配比(%)成本(元/吨)PF32.5R配比(%)成本(元/吨)熟料190 62.56 118.86 59.50 113.05 59.50 113.05 石膏67 4.11 2.75 4.50 3.02 4.50 3.02 炉渣63 17.35 10.93 36.00 22.68 0.00 0.00 石灰石15 15.98 2.40 0.00 0.00 0.00 0.00 粉煤灰100 0.00 0.00 0.00 0.00 36.00 36.00 成本合计100.00 134.95 100.00 138.75 100.00 152.07 成本差异 3.80 17.12结论·经成本核算,P.C32.5R改P.P32.5R成本增加3.80元/吨,相同配比下改换P.F32.5R 水泥成本增加较大(17.12元/吨),不予考虑2、从上表可以看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相比复合硅酸盐水泥成本略有上升,我们建议复合硅酸盐水泥取消后,生产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32.5R水泥取代P.C32.5R水泥,实际生产中根据质量情况进一步进行配比优化。
取消复合32.5水泥将引发诸多问题沈力【期刊名称】《四川水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32-34)【作者】沈力【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水泥协会【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提出取消占全国水泥产量50%以上的复合32.5水泥产品标准,是严重脱离我国实际情况的。
这样做,不仅达不到化解水泥过剩产能的目的,反而不利于节能减排。
自从2013年10月份国务院颁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以来,引起了广大水泥企业的热议。
作为我们基层水泥协会,采用各种形式对41号文件进行宣传贯彻。
在宣贯过程中,听到了不少反映和意见,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41号文件下发以后,怎么那些违规新增产能项目不仅没有停止建设,反而还加快了建设进度?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去制止?二是如果取消复合32.5水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引发社会稳定和行业混乱?对此谈一下个人看法,供关心此事的同行们和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一、取消复合32.5水泥标准是不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目前我国水泥标准中的32.5等级水泥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复合)4个品种。
在生产实践中,前3个品种的32.5水泥,因矿渣水泥生产成本高、其他两个品种因水泥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市场不愿意接受,企业很少生产。
而复合32.5水泥,因其使用性能满足了各种工程的需要,占据了水泥生产和使用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量最大,各项经济建设工程用量最多的主导产品。
尽管目前市场上对复合32.5水泥褒贬不一,但其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如果我们仅从化解水泥产能过剩这个角度来取消复合32.5水泥的产品标准,是说不过去的:为什么市场已经认可和接受的复合32.5水泥标准要取消,而不受市场欢迎的其他品种32.5水泥,标准却还要继续保留?这不是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相悖吗?谁能说清楚这个道理?所以目前不少水泥企业就怀疑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