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间台间焦炉大修耐火材料运输新方法的研究(QC)
- 格式:pdf
- 大小:10.77 MB
- 文档页数:35
焦炉砌筑配列线快速画线装置的研制一 、工程简介及背景武钢焦化焦炉技改工程5#、6#焦炉本体耐材砌筑分别于2012年7月和2013年7月施工。
焦炉砌筑采取全炉分组同步作业,以日计划的方法来严格控制形象进度。
由于砌体结构复杂,墙体繁多,孔道密布,各部位的线尺寸要求精度高。
我公司采用画配列线的方法,预控砖块之间的灰缝均匀。
随着焦炉大型化趋势和业主对砌体验收时间的增加,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把相应的画配列线时间压缩为40分钟,才能满足施工工期要求。
名词解释:绘制配列线是控制砌体横向尺寸的一种独特方法,即:首先将一层墙每块砖的排列位置精确地刻画在长尺杆上,然后以炉体纵向中心线为基准,沿炭化室长度方向逐层逐墙逐块把长尺杆的配列线画在下层已砌好的砖墙面上,墨线的位置应在砖缝的中心处。
砌砖时按此配列线把砖缝均匀的分开,并且砖的边棱不得超过该线。
可确保砌体内孔洞的横向尺寸的准确性。
实现 “人定岗、砖定位、定位配列、定点砌筑”。
(PPT 中更换成动画演示)二 、小组简介 “烈火”QC 小组成立于2011年3月,小组成员秉承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多项成果在行业和国家获奖,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砌筑用脚手架施工配砖、备料武钢焦化焦炉技改工程5#、6#焦炉先后施工小组及成员简介表1制表人:林炜制表时间:2013 年4 月15 日三、选择课题1、选题理由选题理由一小组成员对本项目部2012年武钢焦化厂5#焦炉本体蓄热室砌筑7月13日到7月24日期间的施工日志资料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墙面无配列线参照,造成砖缝厚度超标而返工,进一步影响脚手架的搭设和夜班备砖,具体情况见下图。
图1 2012年焦炉工程蓄热室阶段部分施工日志表3制表人:林炜制表时间:2013年4月16日图3 蓄热室主墙、单墙平面图图4 墙面灰缝小于标准的示意图图5墙面灰缝大于标准的示意图序号检查日期抽查点数合格不合格合格率1 7月13日400 348 52 87%2 7月15日400 352 48 88%3 7月20日400 354 46 88.5%4 7月24日400 354 46 88.5%合计1600 1408 192 88% 焦炉蓄热室一道主墙的1/4的灰缝是24条焦炉蓄热室一道单墙的1/4的灰缝是32条88%12%不合格墙体合格墙体图2制图人:夏春制图时间:2013 年4 月16 日从图中可以看出,焦炉蓄热室一道主墙的1/4的灰缝是24条,单墙的1/4的灰缝是32条,如果有5块砖灰缝比标准小1mm,那么就有可能有一块砖的灰缝超标5mm,如果没有配列线参照,会造成大量的返工。
新型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的研制中国一冶工业炉公司“蜂鸟”QC小组一、工程简介及背景焦炉是一种在1050℃~1150℃的高温下长期连续生产的大型热工设备,炉体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耐火砖砌筑,需要搭设砌筑墙体内脚手架,工业炉工业安装分公司负责所有焦炉施工砌筑用脚手架的租赁业务。
近年来,随着公司施工能力达10亿元的目标突破,脚手架的租赁量大幅增加,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其中,砌筑用脚手架的不稳定,导致耐火砖墙面意外划伤造成质量缺陷,必须返工更换,否则会影响焦炉寿命。
名词解释:内脚手架由座体和多个标准插节组成,标准插节包括上部矩形板、立柱和插管,上部矩形板有预留孔,当需增加高度时,上一步标准插节的插管安装到下一步标准插节的预留孔中。
图1 焦炉脚手架搭设示意图图2 焦炉脚手架标准插节示意图焦炉砌筑用脚手排架焦炉砌筑用脚手凳蓄热室斜道蓄热室炭化室炉顶二、小组简介课题名称新型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的研制课题类型创新型起止时间2013.03~2013.10 课题注册号GYAZ-QC13小组名称中国一冶工业炉“蜂鸟”QC小组注册时间2013.2 小组注册号YYGYL-QC13活动次数每周4次教育时间人均70小时小组人数8人序号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 程树华男本科经理组长策划、协调、负责全组工作2 刘建华男大专副经理副组长监督检查3 田红云女本科技术中心副主任副组长结构分析、QC程序指导4 彭雄男本科副经理组员质量检查5 张源男本科技术员组员资料收集6 邱阳男本科技术员组员现场技术指导7 夏春男大专技术中心科员组员CAD、MAX制图8 李树军男大专工长组员现场组织操作制表人:邱阳制表时间:2013 年3 月15日三、选择课题1、选题理由选题理由一内脚手架由座体和多个标准插节组成,以炭化室高度为6米的焦炉为例,蓄热室砌筑需两层标准插节,燃烧室砌筑需要五层插节。
在拆除中,组合在一起的标准插节容易向一侧倾倒,标准插节的矩形板边角与墙体可能会造成破坏性摩擦,造成工作面的损坏,墙体工作面破损直接影响焦炉的寿命。
两间台间4.3m捣固焦炉大修施工工法两间台间4.3m捣固焦炉大修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一些大型工业设施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大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两间台间4.3m捣固焦炉大修的施工工法,介绍其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适用于两间台间4.3m焦炉的大修施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采用全封闭爆破破碎焦框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焦框破碎效率,并减少粉尘污染。
2. 采用立壁垂直切割机进行破碎,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
3. 采用钻喷法施工焦炉罩三锚具,安全可靠。
4. 采用锚具搭建方式布置筏板支模,提高了焦炉罩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5. 采用涂覆式浇筑体进行炉筒墙施工,确保焦炉墙体的强度和密封性。
三、适应范围本工法适用于两间台间4.3m焦炉的大修施工,可以解决焦炉罩外侧结构损坏、炉筒墙结构损坏、焦炉底缸渗漏等问题。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解释,确保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工艺原理包括但不限于焦炉罩拆除、破碎焦框、钻喷法施工焦炉罩三锚具、筏板支模搭建、涂覆式浇筑体施工等。
五、施工工艺本节详细描述了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包括焦炉罩拆除、破碎焦框、钻喷法施工焦炉罩三锚具、筏板支模搭建、涂覆式浇筑体施工等,旨在让读者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六、劳动组织对施工阶段的劳动组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人员组织、工期安排、作业班次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本节对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但不限于立壁垂直切割机、破碎焦框设备、涂覆式浇筑体设备等,让读者了解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
八、质量控制详细介绍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焦炉罩拆除的控制点、破碎焦框的质量监控、涂覆式浇筑体的密实性检测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焦炉对耐火材料的基本要求焦炉是炼焦企业的基础设备,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热工窑炉,分为基础顶板、小烟道、蓄热室、斜道、燃烧室、炉顷等部分。
其炉龄一般在30~35年。
耐火材料的性能、炉体结构的设计、炉体砌筑的质M是决定焦炉寿命的关键因素。
在运转周期内,大部分砌体不易热修,因此,筑炉用耐火材料必须能够适应炼焦生产工艺的要求,经久耐用。
基于炼焦生产特点,对筑炉用耐火材料,有其自身的基本要求。
焦炉炉体的不同部位。
所承担的任务、经受的温度、承载的结构负荷、遭受的机械损坏和介质侵蚀等各不相同,所以各部位用的耐火材料应具有不同的性能。
1燃烧室(炭化室)和斜道用耐火材料炭化室的工作是周期性的.在正常生产时.燃烧室立火道的温度可高达1300℃以上,燃烧室墙是传递炼焦所需热量的载体,这就要求筑炉材枓应该具有良好的高温导热性能,燃烧室隔墙还承受上部砌体的结构负荷和炉顶装煤车的重力,这就要求筑炉材料应该具有高温荷重不变形的性能,燃烧室墙的炭化室面又受到灰分、熔渣、水分和酸性气体的侵蚀,甲烷还渗人砖体空隙处产生炭沉积,立火道底部受到煤尘、污物的渣化侵蚀,这就要求筑炉材料应该具有高温抗蚀性能。
在装煤时燃烧室墙的炭化室面温度从1000℃以上急剧下降到600~700℃,所以要求筑炉材料在600℃以上应该具有抵抗高温剧变的性能。
由于受推焦的影响,还要求炭化室底面砖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因此燃烧室墙、炭化室底用硅砖砌筑。
炭化室两端的炉头.由于炉门开启时温度骤然变化,从1000℃以上降至500℃以下,超过硅砖体积稳定的温度界限(573℃),因此炉头应选用抗热震性好的材料,原来6m以下的焦炉炉头采用三等高铝砖,现在的6m焦炉使用部分红柱石砖,而在7.63m焦炉中使用的是挂线石砖砌筑。
2蓄热室用耐火材料大中型焦炉蓄热室中上部砲体全部采用硅砖砲筑,使焦炉整体得以均匀膨胀。
蓄热室内的格子砖上下层温差达1000℃左右。
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时的温差在300~40(TC之间,这就要求格子砖材质应该具有体积密度大、抗温度剧变能力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