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试卷总试题--

采矿试卷总试题--

采矿试卷总试题--
采矿试卷总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试题(A)

采矿学试题(A) 考生姓名学号: 成绩(分) 一、简答题(5×6=30分) 1、井田是如何划分为采煤工作面的? 2、何谓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分为几类?主井开 拓方式的适用条件? 3、何谓准备方式?按煤层存条件的准备方式有几类?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何谓采煤方法?按采煤工作面布置及推进方向的不同。长壁体系采煤方法 分为几类?长壁体系采煤法基本特点? 5、何谓矿井开采水平垂高?并说明开采水平垂高与阶段重高的关系? 6、根据技术因素如何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二、填空题(2×15=30分) 1、根据当前开采技术条件,我国将煤层按倾角分为: ;; ;; 2、能源是; 标准煤是; 能源折算系数是。 3、根据勘探和地质研究程度,将煤炭储量按精度分级有; ;;。其中和为储量;和和

为储量;级为储量。 4、煤田是。 井田是。 5、阶段是。 开采水平是。 辅助水平是。 6、上山是。 采区上山是。 主要上山是。 7、立井的开拓方式是。 斜井开拓开方式是 平硐开拓方式是。 8、综合工作面及时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有条件是。 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护方式是。 它的适用条件是。 9、普采工作面、采煤工作空间一般分为、、。 普采工作面的采煤循环是以。 为标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0、矿井生产能力是。 矿井井型是。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是。 11、矿井用长壁体系开采多个煤层,煤层间的开采顺序有; 采区的开采顺序有。 回采工作面的回采顺序有。 12、布置采区上部车场的关健问题是;采 区中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采区

下部车场解决的关健问题是。 13、DK615—4—12中,“DK”代表,“6”代表, “15”代表,“4”代表,“12”代表。该型号表示向道岔。 14、采区采出率是。 开拓掘进率是。 生产矿井的全部掘进率是。 15、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矿井井巷可分为巷道,巷道, 巷道。 三、论述题(2×10分) 1、试述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置的特点。 2、试述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性。 四、阅图及综合题(20分)如图1所示,试说明: 1、井巷名称: 2、写出运煤、通风及运料的生产系统; 3、准备方式的类型; 4、如采煤工作面发生突水,试选择避灾路线。(图1)

采矿学I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采矿学I》试题库 授课专业:采矿工程I 课程名称:采矿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就叫做矿石。 2、废石: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称为废石。 3、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做矿体。 4、金属矿石:作为提取金属成分的矿石,称为金属矿石。 5、放出椭球体:当无限边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得出,放出体为一近似椭球体,称之为放出椭球体。 6、矿石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叫做矿石合格块度。 7、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8、矿石贫化率:因混入废石量和在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叫做矿石贫化率。(或: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对采出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9、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0、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1、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12、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度。 13、阶段斜长:上下两个相邻阶般运输巷道沿矿体的倾斜距离。 14、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抛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15、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称为采区。 16、矿石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17、含水性:矿石或岩石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 18、碎胀:矿岩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其体积比原岩体积要增大,这种性质称为碎胀。 19、碎胀系数:矿岩碎胀后的体积与原岩体积之比。 20、矿体厚度:矿体上盘与下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称做垂直厚度或真厚度,后者称作水平厚度。 21、矿床开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称为矿床开拓。 :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采准、22. 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 23、采准系数:每一千吨采出矿石量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米数。 24、采准的工作比重:采准切割巷道的采出矿量Tˊ与T 矿块采出的矿石总量之比。 25、切割工作:是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漏),以为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26、三级储量:将矿石储量按开采准备程度划分为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备采储量三级,称为三级储量。 27、开拓储量:凡设计所包括的开拓巷道均开掘完毕,构成主要运输,通风系统。并可掘进采准巷道者,则在此开拓巷道水平以上的设计储量 28、采准储量:在已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按设计规定的采矿方法所需掘进的采准巷道均已完毕,则此矿块的储量,叫采准储量。 29、备采储量:已做好采矿准备的矿块,完成了拉底空间或切割槽、辟漏等切割工程,可以立即进行采矿时,则次矿块内的储量称备采储量。 30、矿石损失:凡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在数量上的减少,叫做矿石的损失。 31、矿石损失率: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 32、矿石回采率:开采过程中,采出的纯矿石量与工业储量之比,(%)。 33、矿石贫化: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质量的降低,叫矿石的贫化。 34、废石混入率: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的矿石量之比率。(%) 35、崩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称为崩落带。 36、移动带: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称为移动带。 37、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称为崩落角。

[VIP专享]采矿学试卷A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上山采区巷道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要求 回答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 等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循环。 3)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有直接推入法进刀、和中部斜切进刀。 4)采煤工艺的类型有、和综合机械化开采三种,其中

综采面的主要设备有、和,综采与普采的区别在于工作面支护采用了。 5)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6)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壁式体系和 体系两大类。 7)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落煤、爆破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采煤方法: 2).及时支护:滞后支护: 3).采区车场: 4).矿井生产能力: 5).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采放比: 6).石门: 三、简答题(共25分) 1).根据第一题填空题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写出运煤、运料、通风系统(只用数字表示即可,并且新风和污风要分开写)。(6分) 2).煤层上山和岩石上山的比较。写出各自的布置位置、优缺点和适用条件。(8分) 3).简要说明合理井田位置要考虑的因素。(5分) 4)简述立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6分) 四论述题(15分) 1)上、下山开采的比较(从开拓工程量、基建投资、水平垂高、水平服务年限及接替、运输、掘进、通风、排水、技术、基建投资、生产经营等方面比较)(10分) 2)写出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5分)

露天采矿考试复习试题

露天开采考试复习试题 名词解释 工作帮:是指由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 非工作帮:是指由非工作台阶组成的采场边帮 顶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上盘一侧的边坡面称为顶帮 底帮:露天开采境界位于矿床下盘一侧的边坡面 端帮:位于矿床两端的边坡面 最终帮坡面: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一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称为非工作帮坡面,非工作帮坡面位于最终境界时称为最终帮坡面。 最终帮坡角:露天矿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坡顶与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工作平盘:在开采台阶上进行采掘运输作业的平台 露天采场:开采所形成的系统、台阶和露天沟道总称为露天采矿场 山坡露天矿:位于露天采场地表最终境界封闭圈以上的露天矿称为山坡露天矿 强闭包:设r C是盈闭包s C的任意子闭包,若ω(r C)≤ω(s C),则s C称为强闭包技术境界:以固定边坡角的斜面作为边坡面的境界称为技术境界。 可爆性:岩石可爆性(爆破性)表示岩石在炸药爆炸作用下发生破碎的难易程度,它是动载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体现 可挖性:岩石的可挖性是指岩石可挖掘的特性,它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岩石铲挖阻力的总概念 复垦率:复垦后可被利用的土地数量与被矿山占用和破坏的土地数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露天矿生产能力:是指在具体矿床地质、工艺设备、开拓方法和采剥方法条件下,露天矿在单位时间内的矿石开采量和矿岩剥采总量。 第一章 1请问露天开采有哪些特点? 答:优点:A矿山生产能力大;B机械化程度高;C安全和劳动条件好;D矿石损失贫化小;E开采成本低;F基建期短 缺点:A对矿床埋藏条件要求严格,合理的开采深度较浅;B占用土地多 C受气候条件影响大;D破坏环境 第二章 1.简述露天采矿设计程序 1)初步确定露天开采境界 2)初步确定矿山生产能力

采矿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1、1—() A、岩石运输大巷; B、m1回风平巷; C、盘区石门;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2、2—() A、进风行人斜巷; B、m2上分层运输平巷; C、盘区回风大巷; D、m2上分层采煤 工作面。 3、3—() A、盘区石门; B、进风斜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4、4—() A、采煤工作面; B、回风运料斜巷; C、区段溜煤眼; D、盘区轨道上山。 5、5—() A、m1煤层采煤工作面; B、m2上分层回风平巷; C、无极绳绞车房; 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6、6—()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C、车场绕道; D、m1煤层回风平巷。 7、7—() A、m2上分层回风平巷; B、m1煤层回风平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8、8—() A、区段煤仓; B、车场绕道; 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 D、进风斜巷。 9、9—()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进风斜巷; C、溜煤眼; D、材料道。 10、10—() A、进风行人斜巷; B、回风运料斜巷; C、溜煤眼;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11、11—()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 D、m1煤层回风平巷。 12、12—() A、回风运料斜巷; B、材料道; 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 13、13—() A、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B、材料道; 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D、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14、14—()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D、进风斜巷。 15、15—()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6、16—() A、进风斜巷; B、溜煤眼; C、车场绕道; 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18、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爆破落煤、????????????????????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19、斜井开拓条件下,当煤层或岩层的倾角与斜井的倾角不一致时,斜井布置可以采用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用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用???????????????????????斜井。 20、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 21、运输大巷采用轨道和矿车运输时,根据矿车的卸载方式(法)不同,分???????????????矿车和底卸式矿车两种。 22、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装车式、???????????????????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下部车场三种类型。

采矿工程复习题

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 1.矿井生产能力 2.井工开采 3.开采水平 4.开拓巷道 5.房式采煤法 二、填空题 1. 采场内为采取煤炭而进行的、、、及采空区处理等一系列工 作称为回采工作。 2.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分为和两种。 3.井底车场是连接和井下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 4.按煤层赋存条件,准备方式分为、、三种。 5.据调车方向,采区上部平车场分平车场和平车场。 三、简答题 1.采煤方法分类依据是什么? 2.普采面使用单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旋向? 3.说明放顶煤采煤法特点? 4.立井开拓方式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计算题 某采区开采M1、M2二个近水平煤层,上层M1与下层M2层间距为18米,从煤层综合柱状上看,两煤层间为坚硬岩石。由于采煤接续紧张,同一区段的上下二个煤层工作面必须同时进行开采,才能保证采区生产能力。M1煤层工作面采用四排柱控顶,排距为0.6米,柱距为0.75米,机道宽度为1.4米,为了保证上下二煤层工作面同时安全生产,上、下两煤层工作面最小安全距离为多少? 五、绘制循环图表 一个回采工作面长度为150米,工作面采用四~五排柱控顶,排距为0.6米,柱距为0.75米,使用单滚筒采煤机单向割煤,端头直接推入法进刀,请绘出“三·八”工作制工作面循环图表。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二 一、概念 1、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2、采区 3、普采工艺

4、放顶煤采煤法 5、沿空掘巷 二、填空 1. 采煤方法包括和两项主要内容。 2.通常将设有、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3.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称为。 4.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台数和放煤口位置不同,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可分为单输送机放煤、双输送机放煤和双输送机放煤三种类型。 5.下,下,下和上采煤叫“三下一上”采煤。 三、简答题 1、壁式体系采煤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2、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有哪些? 3、采煤作业规程的编制内容有哪些? 4、倾斜长壁采煤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5、试说明采区车场的作用与组成? 四、计算题(20分) 某普采面,采煤机机面高度为0.8米,机身高度0.4米,摇臂向上最大摆角为30度,摇臂长度为1.5米,滚筒直径为1.2米,试求该回采面的最大采高。 循环图表(20分) 五、一个普采工作面长度为165米,工作面采用四排柱控顶,排距为0.6米,柱距为0.75 米,使用单滚筒采煤机单向割煤,端头斜切进刀,请绘出“四·六”工作制工作面循环图表。 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三 一、概念 1、房柱式采煤法 2、井底车场 3、开拓方式 二、简答题 4、如何确定开采水平垂高? 5、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有哪些? 6、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7、为什么现代化大型矿井常采用主斜-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8、综合开拓的类型及其应用? 三、计算题

矿山企业管理考试试题-刘江华

长安大学2015学年14级第四学期期末考试 14矿山地质、工程测量、采矿工程(专/本)资源勘查、测绘工程 《矿山企业管理》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刘江华------------- 一、是非题:(20分,每小题2分) 1.( )技术密集型企业又称资金密集性企业即所需投资较多,技术装备较高用 人较少的企业。 2.(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获 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3.( )厂长(经理)负责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实行的企业领导制度。 4.(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技术水平。 5.( )矿石储量的大小是确定矿山生产能力的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 6.( )贫化率是指产出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比。 7.( )在矿井通风管理中,风量调节在巷道中安设风门是属于增压调节。 8.( )一般矿井风源质量要求进入工作面的风源粉尘浓度不超过1mg/m3。 9.( )安全规程中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不得小于60%。 10.( )加强矿石贫化损失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主要途径。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按企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划分为() A特大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B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C大型企业、小型企业 D特大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 2.一般矿井风源质量要求进入工作面风源粉尘浓度不超过()mg/m3。 A.0.5 mg/m3 B 1mg/m3 C2 mg/m3 D 3mg/m3 3.安全规程要求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 )% A30% B40% C50% D60% 4.矿井风量调节的方法(此题为多选题)() A增阻调节B减阻调节C辅扇调节D自然调节 5.根据矿山开采规模有色金属矿山年产量50万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特大型企业B大型企业C中型企业D小型企业 6.地下矿年产量包括哪些矿量(此题为多选题)( ) A从矿房采出矿量B从矿柱采出矿量C年副产矿量D地质队探矿出矿量 7.矿石成本种类(此题为多选题)( ) A直接成本B车间成本C企业成本D完全成本 8.地下开采三级矿量包括(此题为多选题)( ) A开拓矿量B采准矿量C备采矿量D探矿储量 9.每个矿井至少要有两个通往地面的便于人员上下的安全出口,各出口间的距离不小于( ) m。 A、10 B、20 C、30 D、40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采矿学复习题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采矿学》复习题 教材《采矿学》编者:杜计平 1、按煤层倾角大小煤层可分为哪几类按煤层厚度分为又分为哪几类 答:①近水平煤层<8度;缓倾斜煤层8~25度;倾斜煤层25~45度;急倾斜煤层>45度。②按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2、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立井方式,斜井方式,平硐方式和综合方式。 3、移架方式有几种 答:分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和成组整体顺序式。 4、采区上山布置类型有哪些 答:有双煤上山,一煤一岩上山,双岩上山,双岩一煤上山和三岩上山。 5、区段集中平巷与分层区段平巷的联络方式有几种说明各适用条件 答:①采用石门联系,适用于倾角大于15°~20°的煤层。②用斜巷联系,适用于倾角小于15°;层间距较大的煤层。③用立眼联系,适用于近水平煤层。 6、简述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分为哪几类说明各类巷道的含义并各举三例说明。 答:①开拓巷道:为全矿井、阶段、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底车场、阶段运输石门、运输大巷。②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多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③回采巷道:仅为一个采区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区段运输(回风)巷等 7、按装车地点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分为哪些 答: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

8、采区下部车场绕道车场类型分哪几种 9、采区、盘区或带区开采顺序有几种并说明其含义及特点 1)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顺序。前进式开采特点:有利减少矿井建设的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缩短建井期,使矿井能够尽快投产。采掘相互5 有一定的影响,大巷维护困难,维护费用较高;风量有一定泄漏。 2)采区、盘区或带区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自井田边界向井筒或主平硐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称为采区、盘区或带区后退式开采顺序。后退式开采特点便于大巷维护,减少漏风,避免采掘干扰,矿井建设的初期工程量和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长。回收大巷煤柱考虑,采用后退式有利。 10、钻眼爆破参数有哪些 答:炮眼排列、炮眼角度、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以及爆破次序等。 11.厚煤层倾斜分层开采时,各分层平巷的相互位置主要有几种说明各适用条件 答:①水平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大于20°~25°,②倾斜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小于15°~20°,③垂直式布置,适用于倾角小于8°~10°。 12.《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中如何规定采区采出率、工作面采出率 答:⑴规定厚煤层不低于;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⑵规定厚煤层不低于;中厚煤层不低于;薄煤层不低于. 13.煤层群开采时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几种

采矿学(下)陈庆凯 (B)参考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采矿学(下)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 卷(共 4 页) 1.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或 环境。 2. 用于矿体圈定与矿量、品位估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探矿钻孔的岩芯取样。 3.圈定开采储量的三维几何体称为最终开采境界,它是预计在矿山开采结束时的采场大小和形状。 4.金属矿床露天开采一般要经过以下四道生产工序:穿孔、爆破、铲装及运输和排岩,以上各工序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露天开采的最基本生产周期。 5.露天矿床开拓是指建立地面与露天矿场内各水平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的矿岩运输通道,以保证露天矿场的生产运输,及时准备出新的工作水平。 6.生产能力的确定直接影响到矿山设备的选型、设备数量、劳动力及材料要求等。 7.台阶的几何要素包括:台阶高度、台阶宽度和台阶坡面角。 8. 最终境界设计的计算机优化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浮锥法和LG图论法用得比较普遍。 9.铁路运输开拓多采用固定式坑线。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 C]1. 矿产资源具有; A.可识别性; B. 可盈利性; C.可利用性; D. 可获取性。 [B]2. 边界品位是用于区分矿石与废石的品位值。 A.极限; B.临界; C.最低; D.最高。 [ C ]3.一般只有一部分地质储量的开采是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这部分储量称为开采储量。 A.人员上; B.设备上; C.技术上; D.资金上。 [ A ]4.穿孔作业是矿床露天开采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其作业内容是采用某种穿孔设备在计划开采的台阶区域内穿凿炮孔,为其后的爆破工作提供。 A.装药空间; B.空间; C.场地; D.方便。 [ C ]5.爆破工作质量、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采装作业的与采装作业成本。 A.好坏; B.连续性; C.生产效率; D.高效性。 [ C ]6.采装与运输作业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 A.相互关联; B.相互衔接; C. 相互制约; D.相互依赖。 [ B ]7.汽车运输机动灵活、大、可在复杂的排岩场地作业,宜实行高台阶排土。 A.合理运距; B.爬坡能力; C.载重量; D.车箱容积。 [ C ]8.影响开拓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矿床赋存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 A.厚度; B.长度; C.自然条件; D.体积。

采矿工程师试卷

采矿工程师试卷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1年全国采矿工程师(二级)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采矿工程师专业知识试题 职业:采矿工程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考 号、身份证号码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应按要求在试卷上作答。 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或在其他地方作答,则均属作答无效。 3.本试卷册考试时间为120分 钟。 4.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 交给监考人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 采区: 2. 采煤工作面: 3. 采煤班: 4. 分带式布置: 5. 放顶煤采煤工艺: 8. 自然平衡拱: 9. 房柱式采煤法: 10. 采区生产能力: 11. 采煤循环: 12. 矿山压力显现: 13. 平硐开拓: 14. 开切眼: 15. 地质储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 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 7分) 1. 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不包括 ()。 A 、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上行垮落法

B、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法 C、水平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D、斜切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2.道岔型号DX918-5-2019中的“DX” 表示()。 A、单开道岔 B、对称道岔 C、渡线道岔 D、单线道岔。 3.对于煤层厚度大于2.5米的厚、硬煤 层炮采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有 ()。 A、对眼 B、三花眼 C、三角眼 D、五花眼 4.煤层倾角为20°时适合采用的准备方 式有()。 A、采区式 B、盘区式 C、带区式 D、混合式5.回采工作面放炮时,经常崩倒支柱, 经分析发现炮眼布置有问题,为此采取()措施,防止支柱崩倒。 A、炮眼仰角加大 B、眼底在两柱中间 C、层面角加大 D、均不正确 6.分段式是在()划分成的若干长条形 的部分。 A、井田内沿倾斜 B、阶段内沿倾斜 C、采区内沿倾斜 D、阶段内沿倾斜或采区内沿倾斜 7.某采区上山起坡点距运输大巷很远, 所以下部车场绕道应采用()形式。 A、卧式 B、斜式 C、立式 D、均可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

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 (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

采矿学考试试卷

考试试卷 说明:本次考试120 分钟,27 道小题,共计 5 页,总分100 分 B 考试科目采矿学(二) 考试类型考试 学年学期 适用专业 年级 教研室主任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4分) 1、采煤工艺

(装订线内不准做答) 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 2、放煤步距 在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的推进距离。 3、进刀方式 采煤机运行与推移输送机的配合关系。 4、煤炭采出率 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 5、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 采煤工作面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采、装、运、支、处这样一个采煤全过程。 6、充填采矿法 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用充填处理空区的采矿法 7、落矿 回采工作中将矿石从矿体分离下来并破碎成一定块度的过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总计16分) 8、金属矿地下开采中在矿石损失与贫化计算中用到的矿石量平衡式和金属量平衡式 分别为( T=Q-Q +R )和(Tα’=(Q-Q )α+Rα”)。 9、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和(房柱式)采煤法。 10、普采面支架布置按悬臂顶梁与支柱的关系,可分为(正悬臂)与(倒悬臂)两种形式。 11、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分为(割三角煤)和(留三角煤)两种方式。 12、沿空掘巷时采煤工作面接替有两种(区段跳采接替)和(区段依次接替)两种方式。 13、带区准备有(相邻分带的带区准备)和(多分带的带区准备)两种基本形式。 14、厚及特厚煤层的采区煤炭采出率不得低于(75%)。 15、机采工作面中,推移输送机滞后采煤机的距离为(10~15)m。 16、倾斜长壁采煤法主要适用于倾角在(120)以下的煤层。 17、缓倾斜中厚及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长度的合理范围为(150~240)m。

奥鹏采矿学复习资料上B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忻州奥鹏祁秀瑞 采矿学_(上)试卷(作业考核线下)B卷(共 6 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矿床开拓(C) A.井筒 B.平硐 C.拉底巷道 D.充填井 2. 倾角为25°的矿体属于(B) A.水平微倾斜矿体 B.缓倾斜矿体 C.倾斜矿体 D.急倾斜矿体 3下列哪项不属于三级储量?(C) A.开拓储量 B.采准储量 C.开采储量 D.备采储量 4下列哪个可供无轨设备上下通行(D) A.平硐 B.斜井 C.竖井 D.斜坡道 5两步骤进行回采,回采矿房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防止围岩片落,用充填采空区的方法管理地压,这种采矿方法是(B) A.空场采矿法 B.充填采矿法 C.崩落采矿法 D.阶段崩落法 6.崩落法永久损失的矿量是(B) A.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B.下盘残留矿量 C.脊部残留矿量 D.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 7.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应采用什么开拓法(A) A.平硐开拓法 B.斜井开拓法 C.竖井开拓法 D.斜坡道开拓法 8.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A A.矿体倾角 B.矿石的裂隙性. C.矿体厚度 D.自由面数目 9.下列哪项不属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三个重要的结构参数(C) A.崩矿步距 B.回采巷道间距 C.阶段高度 D. 分段高度

二识图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图是阶段运输巷道的哪种布置形式 C A.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B.下盘双巷加联络道布置 C.沿脉平巷加穿脉布置 D.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环形运输布置) 2. 下图阶段开采顺序为 D A.下行式 B.上行式 C.前进式开采 D.后退式开采 E.混合式开采 3. 下图属于什么落矿方法A A.浅孔落矿 B.中深孔落矿 C.深孔落矿 D.挤压落矿 4.下图是哪种采矿法的典型布置D A.全面采矿法 B.留矿采矿法 C.房柱采矿法 D.阶段矿房法

中国矿业大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采矿学试卷A卷及答案

《采矿学》 A卷闭卷 站点: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上山采区巷道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要求写出图中所示数字1至14代表的巷道名称 图1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上山采区巷道布置图 回答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等

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循环。 3)滚筒采煤机的进刀方式有直接推入法进刀、和中部斜切进刀。 4)采煤工艺的类型有、和综合机械化开采三种,其中综采面的主要设备有、和,综采与普采的区别在于工作面支护采用了。 5)在T = Z k/(A×K)的关系式中,T代表,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6)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壁式体系和 体系两大类。 7)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落煤、爆破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采煤方法: 2).及时支护: 滞后支护: 3).采区车场: 4).矿井生产能力: 5).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采放比: 6).石门: 三、简答题(共25分) 1).根据第一题填空题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写出运煤、运料、通风系统(只用数字表示即可,并且新风和污风要分开写)。(6分)

2).煤层上山和岩石上山的比较。写出各自的布置位置、优缺点和适用条件。(8分) 3).简要说明合理井田位置要考虑的因素。(5分) 4)简述立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6分)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定稿版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 Z=(Z-P)C式中P —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

失量; 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露天采矿习题集附答案

课后习题集 1 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露天开采?什么样的矿床适合用露天开采? 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有什么优缺点? (2)简述我国露天开采发展现状及前景。 (3)什么叫露天矿、露天采场?划分山坡露天矿和凹陷露天矿的依据是什么? (4)解释封闭圈、台阶、采掘带、采区的概念。 (5)画图表示台阶及其构成要素。 (6)简述工作帮和非工作帮的概念。 (7)简述安全平台、运输平台、清扫平台的概念及其在露天开采中所起的作用。 (8)什么叫剥采比? (9)简述露天矿的建设程序? (10)露天矿的开采步聚有哪些? 2 矿岩松碎工作 (1)矿岩松碎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2)简述露天矿的主要穿孔设备,针对不同生产规模的矿山,怎么进行设备选型及数量计算? (3)露天开采中常使用的爆破作业方法有哪几种?在露天矿的生产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4)简述露天矿深孔爆破参数有哪些? (5)简述微差爆破和挤压爆破的优点及技术要点。 (6)简述露天矿靠近边坡的爆破工作常用的方法与技术要点。 (7)简述矿床露天开采对爆破工作的基本要求。 3 采装工作 (1)简述单斗挖掘机的工作参数。 (2)单斗挖掘机采掘带宽度如何确定? (3)单斗挖掘机如何选择和计算? 4 露天矿运输 (1)简述露天矿运输的基本特点。 (2)简述露天矿常用的运输方式及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条件。 (3)简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5 排岩工作 (1)选择废石场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目前露天矿常用的排岩工艺与各自的特点。 (3)露天矿为什么要对土地进行复垦?土地复垦的基本步骤和要求是什么? 6 露天开采境界 (1)什么叫露天开采境界?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因素有哪些? (2)露天开采境界组成要素有哪些? (3)什么是剥采比?常用的剥采比有哪些形式? (4)如何用产品成本比较法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 (5)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有哪些方法?适用条件如何? (6)何为长露天矿?如何确定长露天矿境界剥采比? (7)何为短露天矿?如何计算短露天矿境界剥采比? (8)简述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的方法和步骤。

采矿学习题

采矿学习题 一章煤田的划分 1 煤田、矿区、井田及三者关系? 2 举例说明根据岩性和倾角对井巷的分类,并图示。绘单线图说明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3 论述矿区划分成井田的原则。 4 井田境界的人为划分方法。 5 说明矿区开发顺序原则。 6 井田内再划分方式?阶段内再划分方式? 7 阶段、上下山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盘区。并图示; 阶段与水平的关系。 8 分区、区段、上下山、分带。并

图示。 9 图示采区布置方式。 10 井田内的一般开采顺序。 11 地质Z、工业Z G 、可采储量Z K ; Z G 与Z K 的关系。 12 分析影响A的因素。 13 分析Z K 、A、T三者的关系。 二章开拓方式 1开拓方式的含义。 2 井巷按用途和服务范围的分类。 3 平峒开拓的优点、适用条件。 4 划示意图说明平峒标高以下的煤如何开拓? 5 斜井的分类。

6 片盘?片盘斜井开拓?评价此开拓方式(优、缺、应用条件)。 7 评价斜、多开拓方式。 8 斜井开拓的一般条件。 9 斜井提升方式如何选择? 10 剖面图说明立、多开拓的分类?各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11 剖面图说明立、单开拓和适用条件。 12 通风系统包括的内容?分类? 13 立井开拓的分类?立井开拓的一般条件。 14 综合开拓的优越性。图示其分类。

三章开拓巷道布置 1 上下山开采的比较;下山开采的优、应用条件。 2 辅助水平应用条件。 3 大巷轨道、皮带运输的评价。 4 图示(切、剖面)说明大巷布置方式及应用条件。 5 煤层群分组原则。 6 煤、岩大巷的评价。 7 图示岩大巷位置的确定原则。 8 图示并说明各通风方式及评价。 四章井底车场 1井底车场?作用?组成?形式?调车方式。

采矿学 试卷 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2、2—() A、进风行人斜巷; B、m2上分层运输平巷; C、盘区回风大巷; D、m2上分层采煤工 作面。 3、3—() A、盘区石门; B、进风斜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A、采煤工作面; B、回风运料斜巷; C、区段溜煤眼; D、盘区轨道上山。 5、5—() A、m1煤层采煤工作面; B、m2上分层回风平巷; C、无极绳绞车房; 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6、6—()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C、车场绕道; D、m1煤层回风平巷。 7、7—() A、m2上分层回风平巷; B、m1煤层回风平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8、8—() A、区段煤仓; B、车场绕道; 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 D、进风斜巷。 9、9—()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进风斜巷; C、溜煤眼; D、材料道。 10、10—() A、进风行人斜巷; B、回风运料斜巷; C、溜煤眼;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11、11—()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 D、m1煤层回风平巷。 12、12—() A、回风运料斜巷; B、材料道; 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 13、13—() A、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B、材料道; 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D、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14、14—()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D、进风斜巷。 15、15—()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6、16—() A、进风斜巷; B、溜煤眼; C、车场绕道; 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3X 5= 15分) 1、米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米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X 6= 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X 12= 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 (Z-P)C式中P —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 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 。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