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26.00 KB
- 文档页数:26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骨科心理护理目的
心理护理作为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贯穿于病人住院的过程,起到药物所起不到作用,密切观察病青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对性甘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解到最佳状态,配合治疗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艺术
1.善用美好语言:语言是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时首先应有礼貌,主动向病人问好,根据不同职业的人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使通恰到好处,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早上好,吃了吗?睡得好吗…)
2.避免伤害刺激性语言: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带来消极的情绪
如:随意训斥、指责病人,会挫伤其自尊心,给病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窃窃私语,你怎么又记不住啊)
3.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即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又能促进机体恢复
(你今天看起来好多了…)。
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沟通技巧骨科病人大多数是由于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病人受到突然地身心双重伤害,一时不容易接受现实,医护人员如何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因此我们结合骨科病人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1 恰当的称呼是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
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从单纯的职业角度叫出病人的名字,也可改变下自己的角色,以朋友、晚辈、长辈或下级称呼病人,对患者背景选择适当的称呼,如老师、老领导、小李同志、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原则,与患者身份一致。
有礼貌,语调应柔和。
2 要耐心、认真、倾听在倾听患者说话时,护士应表现出耐心,注意力集中,保持合适的距离和姿势。
不可轻易打断病人的说话,或谈话。
转变问题,可以轻声地说:“恩”“是”或点头表示你正接受,鼓励其提出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康复。
3 避免使用护士忌语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也能把人说得跳。
”工作中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或人们忌讳的字词。
禁以床号序号代替患者姓名等。
使用文明用语,“请”字当先,“谢”不离口,常说“对不起”。
如有些护士说:“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你脑袋不记事啊。
”等等过激语言。
造成的结果那位护士怎么也无法补偿的。
4 把握交谈的深浅度以维护病人利益为前提,讲究职业道德,不非议他人,灵活运用语言。
使病人乐意接受。
特别是对骨科长期卧床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对才入院的病人要亲切的询问“哪里不舒服?”,对长期卧床病人早上查房时要询问“晚间的睡眠情况如何?”,“今天感觉好些吗?”,这样询问。
在早晨查房时,责任护士需认真听取夜班护士交接班情况,了解自己管床病人的夜间情况,汇报医生。
与病区组长一起了解病情变化,从而给予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危。
如骨科病人长期卧床,早上查房询问大便怎么样,好解不,通畅不,有几天没排便了。
给予饮食指导,床上指导训练大小便,并按摩腹部等等。
骨科病人的护理问题和措施
骨科是涉及骨骼、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于骨科病人的护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病人安静:骨科病人一般需要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走动,以避免造成骨骼受损或影响手术后恢复。
病人需要掌握正确的翻身、起床等姿势。
2. 病人卧床期间的护理:骨科病人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卧床休养,需要注意卧床姿势,定期更换体位,保持衣被整洁,注意预防压疮。
3. 心理护理:骨科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及手术后的疼痛,容易给病人带来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照顾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安慰。
4. 生活护理:根据病情需要提供病房内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卫生用具、饮料、通风和照明等服务。
5. 定期观察:骨科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伤口、外伤、血压、温度和心率等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骨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骨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术前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骨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内容,共计1000字。
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术前,护士能通过与患者的谈话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一些患者可能会焦虑、恐惧和不安,对手术过程和术后的康复情况缺乏了解,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担心手术后无法正常走路、运动等状况。
这些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护理。
2.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教育对于骨科手术的相关知识,护士应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解释,让他们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步骤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安抚患者的情绪,减轻他们的焦虑、恐惧和疑虑,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手术。
3.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护士要以亲和力和温暖的态度去对待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理解。
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关系,让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护士,愿意向护士倾诉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患者能够感受到他们不再孤单,有支持他们的人。
4.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患者,护士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对于焦虑的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音乐疗法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放松情绪;对于恐惧的患者,可以通过情绪支持、鼓励和慢慢适应手术环境来减轻他们的恐惧感。
5.介绍其他患者的康复经历护士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曾经成功康复的患者的经历,让患者感受到希望和信心,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康复的信心,促进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6.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在术前,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能够把内心的痛苦和不安释放出来,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给与他们积极的回馈,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7.与家属进行沟通术前心理护理不仅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还要与其家属进行沟通。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影响。
骨科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在骨科病人的护理中,我们常常面临不少小问题,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琐事”,如果处理不好,真会让人头疼。
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和应对的措施,轻松一点,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1. 常见护理问题1.1 疼痛管理说到骨科病人,疼痛真是家常便饭。
骨折、关节炎,甚至是手术后的恢复,疼痛就像不速之客,时不时地来打扰一下。
这时候,护士们可得像老妈一样,时刻关注病人的状态。
疼痛可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评估,让病人舒服一点。
你知道吗,有些病人就是不喜欢跟护士说疼,心想“我忍忍就好”,结果反而更难受。
所以,咱们得主动问,千万别让病人觉得难为情。
1.2 运动能力下降再说运动能力,这对骨科病人来说,那可真是个大问题。
你想,刚动完手术,腿还在打石膏,连个跟头都翻不了。
病人很容易就产生焦虑,心里想着“我以后还能不能跑步?”这时候,我们得耐心解释,让他们明白恢复是个过程,慢慢来,别急。
可以适当鼓励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说,趴在床上抬抬腿,活动活动关节,保持点动静,别让自己像根木头一样。
2. 护理措施2.1 给予心理支持首先,咱们得给病人点心理支持。
别小看这点,心情好,身体也能好得快。
可以跟他们聊聊天,问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开开玩笑,缓解紧张的气氛。
比如说:“您这骨头可是给我下了个‘重磅炸弹’,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把它扛过去!”这样一来,病人不光能乐呵乐呵,心里也能轻松不少。
2.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再来,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是个不错的主意。
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人腿折了,有些人腰痛得厉害。
我们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比如,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康复训练,有些则更需要静养。
这时候,咱们的工作就是做个贴心的小助手,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恢复方式。
3. 关注饮食与生活习惯3.1 合理饮食说到恢复,饮食也是重中之重。
骨科病人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是钙和蛋白质,这对骨骼恢复至关重要。
颈椎病护理常规【概述】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分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它型。
临床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前胸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以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保守治疗可采用卧床休息、颈部制动、牵引、理疗及药物等。
【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必要性,请已恢复病人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及术后镇痛法,并说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良好心态对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性。
(2)术前训练包括床上大小便、卧位、进食、肢体活动、呼吸、气管推移训练(前路手术)、俯卧位训练(后路手术)。
(3)协助医生做好全面系统的查体,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
(4)严格备皮前路手术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后路手术需剃头。
2.术后护理(1)术后搬运时保持头颈躯干呈同一水平,动作轻柔,协调一致,使头颈位于中立位,头两侧置沙袋,平卧6小时,如无不适可轴性翻身,24小时内尽量减少头颈部活动次数与幅度,应使用气垫。
(2)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3-51/分钟),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变化,并观察神志、面色、精神状态、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前路手术注意患者发音情况,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
(3)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颜色。
一般24小时内引流量不超过250ml,并逐渐减少,术后48-72小时引流量小于30ml/24小时,且生命体征平稳者即可拔管。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与雾化吸入。
(5)饮食指导术后1-2天进温流质饮食,以减少咽部充血、水肿。
术后3-4 天改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同时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粗糙、干燥的食物。
进食时先在颈围保护下适当抬高床头15〜30°,进食速度宜慢而均匀,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
骨科病人心理护理体会摘要:骨科患者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
骨科患者由于突然发病,由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这个现实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的。
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学骨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91-02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是现代护理模式的客观要求,现就骨科护理中运用心理学的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1掌握病人情绪变化特点,正确地给予适宜良性刺激,形成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良好心境1.1减少视觉上的不良刺激。
骨科由于治疗的需要,病室设置较复杂,因此,在布置时要力求简洁,素雅大方,光线宜人,避免牵引架等器具带来的沉闷气氛。
有条件时可放置草本鲜花,使病室有一种明朗向上的气氛。
注意让截瘫等卧床时间较长的病人靠近窗户,使他们凭窗远眺,能领略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这种享受,而不致于感到自己被禁在床上。
医护人员则要注意行为美,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亲切温和、行要端、坐要正、步态稳、动作轻,使病人获得愉快感、安全感、信任感。
1.2减少听觉上的不良刺激。
要求我们做到语言美、有礼貌、富有同情心。
尊重病人人格,切不可因病人住院较久或残废而厌烦他们,鄙视他们。
询问病人要尊老爱幼,语调亲切,回答问题要言词确切,态度和蔼。
此外还要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减少病室噪音,使病人感到恬静舒适,增强治愈的信心。
1.3减少嗅觉上的不良刺激。
避免污秽气味影响病人情绪,也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骨科病人卧床及行动不便者多,生活琐事、排泄二便等多在床上或室内进行,所以空气较污浊。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经常开窗通风,定期进行消毒,湿式扫床、扫地、避免灰尘、石膏屑等对鼻粘膜的刺激,及时去除有臭味的脓血敷料等污物。
骨科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问题探讨【摘要】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因素,外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常见,如各种车祸、工伤、意外伤害等。
骨科大部分的患者为外伤入院,很多患者既往体健,突如其来的伤害改变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诊疗、护理、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同时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多。
因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环节。
【关键词】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立的人,很多患者不适应,逐而产生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严重者影响着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度。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能消除其忧虑、焦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 术前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1.1 恐惧与焦虑病人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惧怕疼痛与死亡,担心有意外发生。
骨科诸症大多是外伤性损伤,手术的可能性较大,病人对手术的目的意义及预后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伤口疼痛难忍,因而心情紧张,这些心理应激又影响生命体征,肌肉紧张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1.2 忧虑骨折病人大多为健康人由外伤所致,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照顾,又担心手术发生意外,情绪一时难趋稳定,然而过度的忧虑会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而影响手术。
1.3 怀疑手术安全性及择优心理骨折病人由于疼痛剧烈,对于手术治疗比较迫切,但往往因为履行术前程序,如医生交待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家属签字等,使病人心里没底,由此而怀疑手术效果,同时又希望技术高超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这些问题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
因此,病人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正确解释,尽量满足其要求,以达到手术预期效果。
2 护理干预措施2.1 焦虑恐惧、失眠的护理研究表明,术前焦虑将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和恐惧,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手术,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安慰、解释,护士应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指导,关心体贴患者,主动说明手术目的、方法、过程及需要时间、安全性和必要性。
目录前言............................... ......... . (2)一、心理护理的目的 (2)1.1调节病人的心理状态.............. . (2)1.2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 (2)1.3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3)二、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3)2.1复杂多变............................... (3)2.2差异不同 (3)2.3交流受限 (3)2.4负性情绪................... (3)三、急危重症患者心理问题原因 (4)3.1环境因素................... (4)3.2疾病及治疗因素 (4)3.3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 .43.4人际交往的减少. ..................................... .4四、急危重症患者心理变化分期 (4)4.1心理休克期... ....................... .. (4)4.2心理冲突期........................................... .44.3退让或重新适应期..................................... .4五、急危重症患者的日常心理护理 (4)5.1稳定患者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 (4)5.2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点... (5)5.3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5 5.4护理人员责任心对患者心理有很大影响................. (5)5.5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 (6)六、骨科急危重症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6)6.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 (6)6.2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 (7)七、讨论 (7)参考文献...................................... . (8)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摘要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1]。
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摘要:现代社会交通事故与突发事件出现的频率增高,直接导致了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增多。
骨科急诊手术的特点主要为病态严重、发病急等,这种状况极容易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会对患者诱发出更多不健康心理因素。
恐惧、惊慌、焦灼等症状都是患者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消极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
因此对骨科急诊身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手术的整个环节与病人的身心康复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3-02骨科急诊患者多为肢体受到严重创伤,由于发病多为突发性或是意外伤害,所以病人在思想上多数都没有准备。
骨科急诊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流血、极度疼痛等症状,这就在无形中加剧了急诊患者的心理负担,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忧虑过重、内心焦躁不安。
严重的生理病痛会诱发出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积极建设骨科急诊患者的身心安全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1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症状以患者至上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理念,心理护理在现代医学中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生理健康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健康心理因素,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对于手术医治疗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对于整个医疗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的护理会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会提高患者内心的安全度,从而使患者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配合整个手术过程的开展。
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内心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患者学会自我护理。
对骨科急诊患者进行心理做具体分析是骨科急诊手术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症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高度紧张、恐惧。
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情多为突发性或是意外伤害,因此患者多对病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