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共成长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学习,共成长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透析及对策研究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流。(俄国契诃夫)

【内容摘要】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被人们所接受,故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目前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弊端,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位、分组、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改进合作学习方式的策略,以真正达到有效合作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对策研究

㈠合作学习低效现象透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发挥的空间,个性也可能得到张扬,从某种意义上有可能帮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但是,在老师们的实际教学中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合作学习中思考不充分,犹如空中楼阁;合作学习的要求缺乏精心设计,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是设计者,不是参与者、指导者,如同在作秀;合作学习中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技能,不善于倾听;合作学习中评价过于单一,小组之间的交流被忽视等等。合作学习低效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考不充分

[课堂呈现]在一节《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公开课上,教师先请四人小组合作,每个组挑课前做好的1—2个圆锥来研究,研究时可以看、摸、剪……教师接着口述要求: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中的一些量与圆锥的半径、母线等有何关系?当自己觉得有结果时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观察到学生独立思考时大约用了 2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又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这时教师发现本来安排 6分钟的合作时间,现在时间已超过了,合作却没有结束。此时教师为了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强行停止小组交流环节。

……

[思考]应该说这个教学内容是具有合作学习价值的,但是,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一定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保证,就成为空中楼阁。这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的口语表达力,是拓宽学生思维想象空间的极佳机会。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的思维还未充分打开就往往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使得合作成为学生之间的依赖过程。而且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问题的探究总是浅尝辄止,容易挫伤参与的积极性,浇灭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分工不到位

[课堂呈现]教学《统计表》时,教师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统计自己所在小组中学生的铅笔、橡皮、尺子各有多少。老师一宣布,前后的学生立刻组成了小组开始“合作”了。教室里马上热闹了起来,倒文具盒、拿铅笔、找橡皮……4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手,但仔细一看,小组中也就一两人在有模有样地进行统计,更多的学生则乘机玩文具、开小差、说闲话,显得无所

事事。再看看统计的学生,一会儿争抢起来了,一会儿又争吵起来了。几分钟后,老师喊“停”,所有的学生都停了下来,有一半的小组(应该说有几个人)完成了老师的任务,还有一半则弄得手忙脚乱都找不着统计表了。

[思考]这里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但由于教师分工不明确,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只是布置学生记录、统计,并没有指定具体谁负责记录、统计,就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特别是中差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或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学习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3、指导不及时

[课堂呈现]当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站在讲台边走来走去,等待着评判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着下一环节我该做些什么,也有的在准备下一环节需要的教具……小组活动表面热闹,气氛高涨。

[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一方面,教师供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材料既要“新、活、趣”,又要具有知识探究的价值和思维含量;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等。

4、评价不全面

[课堂呈现]一些数学课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某个小组回答了老师布置的问题后,执教的老师都很注意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用语,如“你们小组回答得真棒,你们小组的想法很独特,有新意”等等,甚至在没有听清楚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答错的情况下,也说:“很好,不错”……

[思考]执教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表扬、鼓励不等于要一味地迁就学生,表扬、鼓励仍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学生答错的情况下还说“很好,不错”,就显得有失妥当了。另外,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尤其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是团体合作的结果,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5、内容不精选

[课堂呈现]教师没有事先经过精选,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交由学生合作完成。

[思考]: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的重难点淡化或遗失,教学费时多,收效微。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都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㈡合作学习有效性条件创设

1、营造课堂上的良好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

我们教师应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如通过记博客教学日志,录教学事件,写教学案例,以及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教研活动,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修养。

3、转变学生观念,使合作学习成为自觉行为

任何行为的实施都有其思想支撑,因此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让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思想和动机。

⑴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合作的必要。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有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合作才会产生。

【案例】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调查、收集数据,布置以下四个话题:①你最喜欢的学科;②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③你最喜欢的水果;④你一个月的零用钱是多少?任选其一进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在活动中,既要作调查又要记录,还要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会感到单干不容易,必须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很快组内成员都有合作意向。所以,只有让学生体味到合作着是快乐的,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他们才更愿与人合作沟通。

⑵在合作学习中强化合作学习的责任心。初中学生由于生理特点,常有缺乏自控力的表现,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要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学习必须人人参与、尽职尽责。

【案例】在学习圆的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圆形纸片,试用某种方法找出圆心。活动开始发现有少数几个同学处在“观众”位置,我就把这些同学编成一组,指定某位同学负责并明确告诉他,等活动结束,要把你们组内的合作情况作一汇报。教师在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使他们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压力变成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的局面,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