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动物的运动》
- 格式:pptx
- 大小:9.32 MB
- 文档页数:78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及概念图第15章 动物的运动一、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
: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水中动物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鳍与尾部的摆动。
: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注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 飞行,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方式: 鼓翼飞行鸟类在飞行时常常是鼓翼飞行与滑翔交替〔省力的方式〕进行二、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局部组成。
骨和骨连结构成了骨骼,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1.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1〕骨的种类:按形状分为长骨:股骨和肱骨;短骨:腕骨;扁骨:肩胛骨和肋骨;不规那么骨:椎骨。
〔2〕骨的结构:骨膜: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神经起调节作用。
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密质:骨干外周的骨组织致密骨质:骨松质: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 骨髓:骨干中央的空腔〔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骨髓有两种::幼年时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骨松质的腔隙内始终保存红骨髓。
:成年时骨干中央的腔隙内〔骨髓腔〕的骨髓被脂肪取代转化为黄骨髓,长长: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有关〔3〕骨的生长 长粗: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②人的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变化:〔2〕关节: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①关节的结构: (结合图形记忆)关节头外表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②关节的特性:强调结构与特性相适应灵活性: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减轻震荡和摩擦B.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牢固性:A.关节头陷入关节窝内B.关节囊包绕关节C.关节周围及关节腔内有韧带加固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就是脱臼3.骨骼:全身的骨〔206块〕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
北师⼤版⼋年级⽣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体上可分为:⽔中、陆地和空中三⼤类,⽣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式与⽣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部的作⽤。
(鱼鳍的作⽤: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向有关;动⼒来⾃于尾部和躯⼲的摆动)⽔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式:游泳(游动)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运动,爬⾏、⾏⾛、奔跑和跳跃爬⾏:如蜗⽜、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体⽀撑起来)⾏⾛:如猫、够、⼤象、马。
记住:⾏⾛不是⼈类所特有的运动⽅式(能⾏⾛也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跳蚤等空中:飞⾏为主,滑翔是省⼒的运动⽅式,⿎翼飞⾏是基本⽅式。
⼀般情况下,鸟类在飞⾏时交替使⽤⿎翼飞⾏与滑翔等。
注:飞⾏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式。
昆⾍⼀般是两对翅(飞⾏)(三对⾜-爬⾏,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在⽔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连结和⾻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持、保护和运动的作⽤。
▲⾻的形态有:长⾻、短⾻、扁⾻和不规则⾻。
▲⾻的结构:包括⾻膜、⾻质和⾻髓三部分▲⾻膜中含有⾎管、神经以及成⾻细胞等,其中⾎管为⾻提供营养。
⾻的⽣长包括两个⽅⾯:长长和长粗。
⾻膜内层的成⾻细胞,与⾻的长粗和⾻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层的细胞与⾻的长长有关。
▲⾻质包括⾻密质与⾻松质,由⽔、⽆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组成。
⽆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胶蛋⽩,使⾻有韧性。
⾻密质:位于⾻⼲外周部分的⾻组织,致密坚硬,⽩⾊,有较强的抗压能⼒;⾻松质:位于⾻⼲内侧和骺端的⾻组织,呈蜂窝状(⼀⽣容纳红⾻髓),红⾊。
▲⾻髓:幼年时⾻髓腔与⾻松质内的⾻髓都为红⾻髓,有造⾎功能;成年后⾻髓腔内的红⾻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髓,暂时失去造⾎功能,在⼀定条件下可恢复造⾎功能;终⽣具有造⾎功能的红⾻髓位于⾻松质内。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初中生物知识点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和划水;陆地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动物运动的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2)运动系统的功能:支持、保护、运动(3)骨:是一种器官,根据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P9图15-10)(4)骨的基本结构:骨膜、骨髓、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长骨的基本结构:(P10图15-11)骨膜:有神经、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髓:骨干:幼年(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骺的骨松质里终生存在红骨髓;骨骺:骨松质(终生存在红骨髓),骺端的软骨层与骨的长长有关骨密质(外):致密而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骨干:骨松质(内):疏松,使力均匀分布全骨骨髓:幼年(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5)骨的成分和特性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多于2/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6)骨连结:不活动的骨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活动的骨连结(关节)(P11图15-12)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包含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结缔组织)关节腔:有滑液,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关节的附属结构:韧带:增强关节的牢固性▲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第十五章动物的运动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方式预习提示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2.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伸缩而运动。
3.绝大多数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
4.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缩伸而运动。
5.举例说明水生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6.举例说明陆地上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7.举例说明空中飞行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环境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教学用具1.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2.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伴随着形象生动的一首“蜗牛与黄鹂鸟”Flash 动画片的欣赏,我们师生共同揭开了本节课的序幕。
师:蜗牛与黄鹂鸟不能同一个时间到树上吃葡萄,说明了什么呢?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一样。
师:动物的奥秘有许许多多,同学们大多通过观看动物世界来更多的了解动物,今天让我们再次通过简短精彩的动物世界片头的欣赏来走进动物世界,了解一下动物都有哪些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式有什么重要性。
预习新课学生针对预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预习检测1.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2.水母可以靠身体的在海洋中运动,也可以靠的伸缩而运动。
合作探究(播放动物世界录象或图片)师:同学们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或搜集到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方面的信息,开始我们的信息交流活动。
(看课件上问题)生:(准备发言)生1:我给大家讲讲蛇是怎样爬行的?蛇腹部有鳞片……生2:谁知道哪种鱼能上树?是弹涂鱼,它的胸鳍可以左右靠拢,……生3:我知道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它是以足部肌肉深长的部分固定在物体表面,组的其余部分伸展而前进,运动时…生4:…………(学生们的信息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方式被他们描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