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网络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7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汇总分析目的:随着医院质量管理越来越系统化、正规化,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医院感染的发生,增加了社会负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按照贵州省卫生厅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同时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
我院院感办于2013年9月16~19日开展医院感横断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16日0点至19日24点期间医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结果:应查317人,实查315人,实查率99.637%。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33%,感染例次率2.54%,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13%,感染例次率2.54%;感染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表浅切口感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其他。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00%,药敏试验4人,治疗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送检率为检测率3.18%。
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省时省力且结果快的前瞻性调查,不易漏报感染病例,现患率调查可真实、全面反映我院医院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制定、落实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标签:医院感染横断面现患率抗菌药物医院感染作为全球性医院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所以查找医院感染状况及其高危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国内外通用的监测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1],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快速掌握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院于2013年9月16日0:00-24:至19日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3年9月16至19日(调查日)0点至24点期间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021年度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总结与分析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 S/T 312-2009)》、《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及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有关规定,我院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调查,现将本年度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情况总结分析汇报如下:0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我院同期住院患者病案信息,汇总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1.2 方法调查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负责,利用医院管理系统通过病例分析,得出本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开展目标性监测,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
1.3 定义与公式1.3.1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1.3.2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1.3.3 医院感染漏报率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1.3.4 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数×100%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 ×100%0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03结果3.1 医院各科室感染发病(例次)率情况(见表1)3.2 医院感染部位发病(例次)率情况(见表2)3.4近5年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情况对比(见表4)04讨论4.1医院感染诱发因素(1)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采用PDCA管理法干预手卫生依从性,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 S/T 313-2019)》、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制定本院的《手卫生调查表》,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周随机到各科室督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考核。
202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 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院感科在院指导的大力支持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21 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住院的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在开场调查前4天通过院周会形式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工程填写说明?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发至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院感质控管理小组催促本科室医生认真学习。
检查人员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各科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及临床医生组成,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并结合查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检验结果,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
3.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展断定。
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429人,实查425人,实查率99.06%,符合院感病例调查率不低于96%要求。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5人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8%、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为1.41%。
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2例、腹腔内组织1例,泌尿道1例,表浅切口1例;社区感染病例180人223例次,社区感染率为%,感染例次率为%。
感染部位构成中上呼吸道31例,下呼吸道70例、泌尿系感染11例、胃肠道6例、腹腔内组织3例,表浅切口1例,器官腔隙2例,皮肤软组织41例,其它58例。
调查情况详见以下附表附表1.本次调查实查率及现患率汇总表附表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科室及病原体附表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情况汇总表附表5.治疗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附表6.我院近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比拟2.汇总表结果分析:本次调查425人,有227人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53.41%,其中一联使用率为9%〔217例〕,二联使用率%〔10例〕,无三、四联使用。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全国范围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分布等信息,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本报告首先对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时间等基本情况。
接着,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的总体发病率、不同医院类型间的感染差异、感染病原体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等。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方法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分为若干个大的调查区域。
然后,在每个调查区域内,随机选择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和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职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感染管理组织架构、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等。
同时,对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采用现场观察、病历查阅、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分布、感染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所有数据均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调查结果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共涉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家医疗机构,包括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种类型的医疗机构。
2021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一、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1、2021年1月~3月,我院出院人数共计3694人,共发生院内感染18人1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0.49%,一季度院内感染共漏报3例,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6.67%。
具体见表1表1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按科室统计科室出院人数感染人数感染率(%) 感染例次数感染例次率(%)漏报例数漏报率康复科413脊柱骨科374 1 0.27 1 0.27创伤骨科507 2 0.39 2 0.39关节骨科355 1 0.28 1 0.28外二科484 3 0.62 3 0.62 1 33.33 外一科403 2 0.50 2 0.50内科477 2 0.42 2 0.42 1 50 妇产科260 3 1.15 3 1.15 1 33.33 儿科403 1 0.25 1 0.25综合监护室18 3 16.67 3 16.67全院合计3694 18 0.49 18 0.49 3 16.672、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为0.3%。
3、医院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7例(39%)、右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取内固定物切口感染1例,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切口感染1例、右侧腹股沟疝术后切口感染1例,右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1例、左跟骨骨折浅表切口感染1例,共5例(28%)、泌尿系统感染6例(33%)。
二、综合监护室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第一季度出院患者中留置尿管日数共计281日,未发生泌尿系相关尿路感染,详见表2。
表2 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按科室统计三、综合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监测第一季度出院患者中,呼吸机使用日数共100日,详见表3。
表3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按科室统计科室 住院总日数使用呼吸机总日数 呼吸机使用率(%)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例数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综合监护室30510032.8%26.56四、综合监护室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第一季度出院患者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日数共计54日,无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详见表4。
- 397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为制定进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
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612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1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6.16%,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占38.46%,泌尿道及其他感染各占7.69%;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22.6%;抗生素使用率为 29.4%。
结论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率较理想 ,心内科、ICU、脑外科、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应继续加强对临床医生抗生素应用教育 ,严格掌握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临床医护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给予高危人群保护性隔离。
【关键词】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生素 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景彩萍 刘迎春 郭敏 鲍爱梅 武海霞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397-02应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规格的保鲜袋,取一橡皮筋根据需要在橡皮筋上打结,调节大小,以不影响阴茎的血液循环为标准,套于保鲜袋袋口,将袋口套于患者的阴茎上,根据患者的尿量及时更换保鲜袋[1]。
2 结果保鲜袋接尿的临床应用是引进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设宁的技术,它登载在2003年9月第19卷9期的实用护理杂志上,通过临床验证,已取得临床实效。
2003年10月笔者看到这篇文章后,觉得经济、实用、方便,立即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并采用一次性手套用于患儿接尿做尿常规。
但因为保鲜袋透气性不佳,极少数患儿出现了局部皮肤湿疹的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接尿方法。
经过实践,笔者在距尿道口1c m以上的保鲜袋用一次性5号头皮针盲扎细孔,增加透气性,结果无一例出现局部皮肤湿疹。
2005年笔者调到消化内科当护士长,继续使用保鲜袋为男性患者接尿,效果良好。
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报告概述:本次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旨在评估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通过对医院内的病案、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调查结果:1. 感染发生率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每百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感染。
具体数据显示在不同科室,感染发生率存在差异。
其中骨科、ICU和感染科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2%、10%和9%。
而儿科和妇产科感染率较低,仅为5%和4%。
2. 常见感染类型:通过对病案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
这三种感染类型分别占总感染病例的30%、25%和20%。
对这些感染类型的防控工作需要重点加强。
3. 感染源分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我们发现感染源主要包括多重耐药菌、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和医务人员的手。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源头,其次是空气中的病原体。
医务人员的手,特别是在无法及时洗手或涂抹消毒剂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感染传播的媒介。
4. 感染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感染的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控制措施:- 建立感染预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落实感染控制方案。
- 提高手卫生意识,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并在必要时使用消毒剂。
- 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手术刀具、导管等高风险物品要严格执行消毒操作。
- 加强空气质量管理,保持医院内空气流通畅通,避免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
- 控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结论:通过本次医院感染控制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医院管理层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落实相关措施,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性。
某某医院2021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2021年第一季度,我院出院病人为551人次,共监测病人221人次,实查率为16.18%,发生院内感染病人26人,感染率为1.90%。
一、第一季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情况:(一)存在问题:1、3月份综合科存在一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
2、3月份的医院感染率较去年同期1.82%升高。
(二)整改措施:1、医生要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学习,及时发现病例,及时上报。
2、病区、病床病床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杜绝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二、第一季度手卫生监测情况:(一)存在问题:1、预防接种科洗手依从性较差。
2、总体来说医院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均不高,对院感认识淡薄。
(二)整改措施:1、督促门诊部加强内部手卫生的学习和考核;2、护理部和医务科将组织全院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三、导尿管监测情况: .导尿病人共计22人,导尿口感染病人0人。
感染率: 0四、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五、污水监测采样结果:粪大肠菌群未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志贺氏菌未检出、pH值为7.71 。
六、围术期抗菌素使用情况: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本季度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例。
八、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比较规范,科室内分类存放、认真交接,及时运送。
暂存点工作人员与医疗废物处理公司严格交接,准确称重,记录。
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 3月份综合科存在一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
(二)预防接种科洗手依从性较差,特别是预防接种护士的依从性较差。
总体来说医院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均不高,对院感认识淡薄。
(三)本季度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例。
(四)3月份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出20%。
十、整改措施1、医生要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学习,及时发现病例,及时上报。
2、督促门诊部加强内部手卫生的学习和考核;护理部和医务科将组织全院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3、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病人和自身的安全。
4、掌握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医务科根据门诊医生的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对超出用药者给予处罚。
2024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总结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患者,由于医疗操作、医疗环境或医务人员等方面原因导致发病率增加的一种现象。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和风险,还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医院感染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份横断面调查,旨在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10家不同等级的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地方医院等,对患者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感染类型、感染部位、发病时间等。
调查结果1.患者基本信息共有3000名患者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占50.2%,女性占49.8%。
平均年龄为45岁,年龄分布较为均衡。
调查发现,年长者和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2.发生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患者中共有580人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3%。
而不同医院之间的感染率差异较大,最高感染率为28%,最低为12%。
此外,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发病患者的30%。
3.感染类型在发生医院感染的580名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30%),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20%)、创伤感染(18%)和血液感染(15%)。
这些感染类型的发生主要与医疗操作和医疗环境有关。
4.预防和控制策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针对医院感染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预防和控制策略:4.1 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的传播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
此外,医务人员应该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
4.2 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和患者在接触前后应该正确洗手,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此外,医院环境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4.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要求我院于2021年9月2日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一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一、调查方法详见调查计划书与调查方案。
调查对象为本院所有住院患者,调查内容为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耐药情况。
调查时间为2021年9月2日。
调查结束后进行数据汇总,并进行网络直报。
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日应查人数为186人,实际调查住院患者人数为186人,实查率为100%。
1.医院感染患病率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86人,医院感染人数为2人,医院感染患病率为1.08%,感染例次数为2例,医院感染患病例次率为1.08%。
2.社区感染患病率本次调查发现社区感染患者64例,社区感染患病率为34.4%,社区感染患病例次数为64例,社区感染患病例次率为34.4%。
3.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分布表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构成比较上呼下呼泌尿胃肠胆管表切深切皮软血流腹腔内组织器官腔隙其他合计医院感染0 1 1 0 0 0 0 0 0 0 0 2 社区感染 2 35 11 8 1 0 0 1 0 2 0 4 644.医院感染病原菌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送检标本2例,医院感染标本的送检率为100%,检出病原体1例,为大肠埃希菌1株、另一例未检出菌株,医院感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0%。
5.社区感染病原菌在社区感染病例中报告病原体10株,其他链球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肺炎链球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大肠埃希菌1株、肠杆菌属1、其他革兰阴性菌1株。
6.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同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三、分析与建议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1.08%,感染例次率为 1.08%,与去年相比(2020年患病率为0.91%,患病例次率为0.91%,)略上升;与去年全省的二甲医院相比(2020年福建省二甲医院感染患病率为1.91%)有明显下降。
《xx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总结》为贯彻落实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要求,评估重要危险因素的变化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效率,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科于xx年7月15日对符合调查条件的当日住院病人进行了xx年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调查开始前向各临床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安排各科室进行培训,按照“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说明”填写“xx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及xx年感染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表”,分组将表格发至各科室,统一调查xx年7月15日零点--24点住院病人,包括当日出院病人,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病人,要求7月18日17点30分前将填报完整的调查表格收回医院感染办公室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总结。
结果如下:一、医院感染实查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患病率调查实查率≥96%。
我院当日应监测人数为1124,实测1111人,实查率98.8%。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人数1111,感染例数68/72例次,医院感染率6.15%,医院感染例次率6.5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感染患病率≤10%,我院感染患病率达标。
根据我院日常感染监测相比xx年1月—6月感染率分别为0.6%、0.8%、0.57%、0.59%、0.37%、0.42%,相差悬殊。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远高于我院日常连续性监测平均值0.56%,提示我院日常监测医院感染漏报病例较严重。
三、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系统感染居第一。
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49例次,占感染68%;手术后肺炎2例次,占感染2.8%;泌尿系感染2例次,占感染2.8%;胃肠道感染2例次,占感染2.8%;腹腔内感染1例次,占感染1.4%;表浅切口感染3例次,占感染4.2%;血流感染10例次,占感染13.8%;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次,占感染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