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2)解答
- 格式:ppt
- 大小:764.00 KB
- 文档页数:37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2)一、选择题1.把一个长8cm,宽6cm,高5cm的长方体切割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切割成()个这样的正方体。
A.240 B.236 C.76 D.192.长方体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长是()厘米。
A.8 B.9 C.18 D.63.12的因数一共有()个。
A.5 B.6 C.7 D.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非0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C.一个数比20小,有因数3,并且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12。
D.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5.明明6分钟折5只纸鹤,芳芳3分钟折2只纸鹤,诺诺5分钟折3只纸鹤,谁折的快?()A.明明快B.芳芳快C.诺诺快D.无法确定6.有两条10米长的绳子,第一条用去12米,第二条用去它的12。
用去部分的长度相比,()。
A.第一条用去的长B.第二条用去的长C.两条用去的一样长D.无法确定7.某电商平台每隔5千米有一座仓库,共有A、B、C、D四座仓库,图中数字表示各仓库库存货物的吨数。
现需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其中某一个仓库中,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要运费3元,要使运费最少,则需将货物集中到哪座仓库?()。
A.仓库A B.仓库B C.仓库C D.仓库D8.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二、填空题9.(1)1.5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2)38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3)9.08升=(________)升(________)毫升10.如果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9,那么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个。
11.三位数“28□”既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________);三位数“34□”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____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应用解答题试卷一、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8盆花围成一圈,每2盆花之间再插进1盆花.这一圈现在一共有多少盆花?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公共汽车上有19人,到站后下车8人,上车5人,公共汽车上现在有几人?4.学校有篮球8个,足球和篮球同样多,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球?(个)5.小亮一共要折10个纸飞机,已经折了6个,再折几个就够了?(个)6.车上原来有多少名乘客?(名)答:车上来原有名乘客。
7.车上原来有10人。
到站后下车1人,又上车5人。
现在有几人?□○□○□=□(人)8.有两本相同页数的练习本,第一本用去一些后还剩下4页,第二本用去一些后还剩下6页,哪一本练习本用去的多?多几页?9.小兔子采了,送给了小熊,又采了, ___________?(1)补充问题。
(2)列式解答。
=(个)10.猫哥哥独自一人在钓鱼,他说:“如果我能再钓到一条鱼,那么把篓子里的鱼送给弟弟五条,剩下的鱼也会和弟弟的一样多”.算一算,现在猫哥哥的篓子里有几条鱼?11.玲玲和东东之间有多少人?12.请你先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白鸽,再圈数。
13.六一儿童节5班里准备用20个气球装饰教室,李红买了8个,王芳买了9个,她们俩买的气球够不够?14.北庄学校图书馆里有19本《数学故事》,借走了8本,还剩几本?□○□=□(本)15.一共有18个。
还剩多少个呢?(个)16.原来有12个,吃了4个,又买来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个)答:现在还有□个。
17.请把你的想法在下面表示出来。
18.用16元正好能买了两种物品,是哪两种商品?想好列算式。
□○□=16(元)19.还剩几个☆?□○□○□=□(个)20.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答:一共有_____个气球。
21.5位同学折纸飞机,每人折3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口答:他们一共折了()个。
22.妈妈买了3盒,每盒6瓶,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可乐?□○□○□=□(瓶)答:妈妈一共买了__________瓶可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2(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面对应表格中)1.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A.﹣3 B.﹣2 C.0 D.12.下列各式中不是整式的是( )A.3x B.C.D.x﹣3y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2 B.(﹣2)2与4 C.|﹣2|与2 D.﹣22与44.若﹣3x2m y3与2x4y n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A.0 B.1 C.7 D.﹣15.如图,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AB=BC,如果|a|>|c|>|b|,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A.点A的左边B.点A与点B之间C.点B与点C之间D.点C的右边6.下列根据等式基本性质变形正确的是( )A.由﹣x=y,得x=2y B.由3x﹣2=2x+2,得x=4C.由2x﹣3=3x,得x=3 D.由3x﹣5=7,得3x=7﹣57.如图,是李明同学在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列出的4个式子,其中错误的是( )A.ab+(c﹣a)a B.ac+(b﹣a)a C.ab+ac﹣a2D.bc+ac﹣a2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可列方程( )A.x﹣1=(26﹣x)+2 B.x﹣1=(13﹣x)+2 C.x+1=(26﹣x)﹣2 D.x+1=(13﹣x)﹣2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跑道上,设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形,如果小芳向东走了8m,记作“+8m”,那么她向西走了10m,应该记作__________.10.对单项式“0.8a”可以解释为:一件商品原价为a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这件商品现在的售价是0.8a 元,请你对“0.8a”再赋予一个含义:__________.11.2015年初,一列CRH5型高速车组进行了“300000公里正线运营考核”标志着中国高速快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越,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12.已知x2+3x+5的值是7,则式子x2+3x﹣2的值为__________.13.若关于x的方程(2a+1)x2+5x b﹣2﹣7=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ax+b=0的解是__________.14.若多项式2x3﹣8x2+x﹣1与多项式3x3+2mx2﹣5x+3相加后不含二次项,则m的值为__________.15.李明与王伟在玩游戏,游戏的规则是=ad﹣bc,李明计算,根据规则=3×1﹣2×5=3﹣10=﹣7,现在轮到王伟计算,请你帮忙算一算,其结果是__________.16.《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如果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图.由图易得:=__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10分,18、19题各6分,共22分)17.(1)计算:(﹣4)2×[(﹣)+(﹣)](2)计算:﹣22﹣(1﹣0.5)××[2﹣(﹣4)2].18.化简,求值.已知:(a+2)2+|b﹣3|=0,求(ab2﹣3)+(7a2b﹣2)+2(ab2+1)﹣2a2b的值.19.解方程:=3x﹣.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0.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这8筐白菜中最接近标准重量的这筐白菜重__________千克;(2)与标准重量比较,8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多少元?21.已知多项式+2xy2﹣4x3+1是六次四项式,单项式26x2n y5+m的次数与该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m)3+2n的值.22.关于x的方程x﹣2m=﹣3x+4与2﹣m=x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五、23.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六、列方程解应用题24.假期里,某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分乘大、小两辆车去农业科技园区体验生活,早晨6点钟出发,计划2小时到达;(1)若大车速度为80km/h,正好可以在规定时间到达,而小车速度为100km/h,如果两车同时到达,那么小车可以晚出发多少分钟?(2)若小车每小时能比大车多行30千米,且大车在规定时间到达,小车要提前30分钟到达,求大、小车速度.(3)若小车与大车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但走了20分钟以后,发现有物品遗忘,小车准备返回取物品,若小车仍想与大车同时在规定时间到达,应提速到原来的多少倍?2015-2016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面对应表格中)1.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A.﹣3 B.﹣2 C.0 D.1【考点】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绝对值是实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得答案.【解答】解:|﹣3|>|﹣2|>|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绝对值是实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2.下列各式中不是整式的是( )A.3x B.C.D.x﹣3y【考点】整式.【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根据整式及相关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A、3x是单项式,是整式,故A不符合题意;B、既不是单项式,又不是多项式,不是整式,故B符合题意;C、是单项式,是整式,故C不符合题意;D、x﹣3y是多项式,是整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相关的定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整式的相关定义.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2 B.(﹣2)2与4 C.|﹣2|与2 D.﹣22与4【考点】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方.【分析】利用化简符号法则,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乘方,以及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2,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B、(﹣2)2=4,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C、|﹣2|=2,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D、﹣22=﹣4,﹣4与4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乘方,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若﹣3x2m y3与2x4y n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 )A.0 B.1 C.7 D.﹣1【考点】同类项.【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得出2m=4,n=3,求出后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x2m y3与2x4y n是同类项,∴2m=4,n=3,∴m=2,∴|m﹣n|=|2﹣3|=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的应用,注意: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是同类项.5.如图,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AB=BC,如果|a|>|c|>|b|,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A.点A的左边B.点A与点B之间C.点B与点C之间D.点C的右边【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判断出点A、B、C到原点的距离的大小,从而得到原点的位置,即可得解.【解答】解:∵|a|>|c|>|b|,∴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C其次,点B最小,又∵AB=BC,∴原点O的位置是在点B、C之间且靠近点B的地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根据等式基本性质变形正确的是( )A.由﹣x=y,得x=2y B.由3x﹣2=2x+2,得x=4C.由2x﹣3=3x,得x=3 D.由3x﹣5=7,得3x=7﹣5【考点】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结果不变,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结果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等是左边乘以﹣﹣3,右边乘以3,故A错误;B、等式的两边都加(2﹣2x),得x=4,故B正确;C、等式的两边都减2x,得x=﹣﹣3,故C错误;D、等式的两边都加5,得3x=7+5,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利用了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2.7.如图,是李明同学在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列出的4个式子,其中错误的是( )A.ab+(c﹣a)a B.ac+(b﹣a)a C.ab+ac﹣a2D.bc+ac﹣a2【考点】列代数式.【专题】计算题;整式.【分析】根据图形表示出阴影部分面积,化简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得:阴影部分面积S=ab+a(c﹣a)=ac+a(b﹣a)=ab+ac﹣a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表示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本题的关键.8.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可列方程( )A.x﹣1=(26﹣x)+2 B.x﹣1=(13﹣x)+2 C.x+1=(26﹣x)﹣2 D.x+1=(13﹣x)﹣2【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长方形的长﹣1cm=长方形的宽+2cm,根据此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则宽是(13﹣x)cm,根据等量关系:长方形的长﹣1cm=长方形的宽+2cm,列出方程得:x﹣1=(13﹣x)+2,故选B.【点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有的题目所含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藏,要注意仔细审题,耐心寻找.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跑道上,设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形,如果小芳向东走了8m,记作“+8m”,那么她向西走了10m,应该记作﹣10m.【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解答】解:正”和“负”相对,所以向东是正,则向西就是负,因而向西运动10m应记作﹣10m.故答案为:﹣10m.【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0.对单项式“0.8a”可以解释为:一件商品原价为a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这件商品现在的售价是0.8a 元,请你对“0.8a”再赋予一个含义: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买了a本,共付款0.8a元(答案不唯一).【考点】代数式.【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作答即可.【解答】解:答案不唯一,例如: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买了a本,共付款0.8a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意义,此类问题应结合实际,根据代数式的特点解答.11.2015年初,一列CRH5型高速车组进行了“300000公里正线运营考核”标志着中国高速快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越,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05.故答案为:3×105.【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已知x2+3x+5的值是7,则式子x2+3x﹣2的值为0.【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首先根据已知列出方程x2+3x+5=7,通过移项推出x2+3x=2,通过代入式子即可推出结果为0.【解答】解:∵x2+3x+5=7,∴x2+3x=2,∴x2+3x﹣2=2﹣2=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关键在于根据已知推出x2+3x=2.13.若关于x的方程(2a+1)x2+5x b﹣2﹣7=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ax+b=0的解是x=6.【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2a+1=0,b﹣2=1,从而得到a、b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方程ax+b=0求解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2a+1)x2+5x b﹣2﹣7=0是一元一次方程,∴2a+1=0,b﹣2=1.解得:a=﹣,b=3.将a=﹣,b=3代入ax+b=0得:﹣x+3=0.解得x=6.故答案为: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到2a+1=0,b﹣2=1是解题的关键.14.若多项式2x3﹣8x2+x﹣1与多项式3x3+2mx2﹣5x+3相加后不含二次项,则m的值为4.【考点】整式的加减.【分析】先把两式相加,合并同类项得5x3﹣8x2+2mx2﹣4x+2,不含二次项,即2m﹣8=0,即可得m的值.【解答】解:据题意两多项式相加得:5x3﹣8x2+2mx2﹣4x+2,∵相加后结果不含二次项,∴当2m﹣8=0时不含二次项,即m=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法运算,涉及到二次项的定义知识点.15.李明与王伟在玩游戏,游戏的规则是=ad﹣bc,李明计算,根据规则=3×1﹣2×5=3﹣10=﹣7,现在轮到王伟计算,请你帮忙算一算,其结果是8.【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新定义.【分析】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原式=2×(﹣5)﹣3×(﹣6)=﹣10+18=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如果每天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取不完,如图.由图易得:=1﹣.【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由图可知第一次剩下,截取1﹣;第二次剩下,共截取1﹣;…由此得出第n次剩下,共截取1﹣,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与数据之间的联系,得出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17题10分,18、19题各6分,共22分)17.(1)计算:(﹣4)2×[(﹣)+(﹣)](2)计算:﹣22﹣(1﹣0.5)××[2﹣(﹣4)2].【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16×(﹣﹣)=﹣12﹣10=﹣22;(2)原式=﹣4﹣××(﹣14)=﹣4+=﹣1.【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化简,求值.已知:(a+2)2+|b﹣3|=0,求(ab2﹣3)+(7a2b﹣2)+2(ab2+1)﹣2a2b的值.【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ab2﹣1+7a2b﹣2+2ab2+2﹣2a2b=ab2+5a2b﹣1,∵(a+2)2+|b﹣3|=0,∴a+2=0,b﹣3=0,即a=﹣2,b=3,则原式=﹣42+60﹣1=17.【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解方程:=3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2x﹣1)﹣2×6=18x﹣3(x+4),去括号得4x﹣2﹣12=18x﹣3x﹣12,移项得4x﹣18x+3x=2+12﹣12,合并同类项得﹣11x=2,系数化成1得x=﹣.【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0.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这8筐白菜中最接近标准重量的这筐白菜重﹣0.5千克;(2)与标准重量比较,8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多少元?【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可得答案;(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得答案;(3)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可得答案.【解答】解:(1)∵|﹣3|>|﹣2.5|>|﹣2|=|2|>|1.5|>|1|>|﹣0.5|,∴﹣0.5的最接近标准.故答案为:﹣0.5千克;(2)由题意,得1.5+(﹣3)+2+(﹣0.5)+1+(﹣2)+(﹣2)+(﹣2.5)=﹣5.5(千克).答:与标准重量比较,8筐白菜总计不足5.5千克;(3)由题意,得(25×8﹣5.5)×2.6=194.5×2.6=505.7(元).答: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505.7元.【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利用了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1.已知多项式+2xy2﹣4x3+1是六次四项式,单项式26x2n y5+m的次数与该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m)3+2n的值.【考点】多项式;单项式.【分析】利用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的确定方法得出关于m与n的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于多项式是六次四项式,所以m+1+2=6,解得:m=3,单项式26x2n y5﹣m应为26x2n y2,由题意可知:2n+2=6,解得:n=2,所以(﹣m)3+2n=(﹣3)3+2×2=﹣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次数,正确得出m,n的值是解题关键.22.关于x的方程x﹣2m=﹣3x+4与2﹣m=x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将m看做已知数分别表示出两方程的解,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列出关于m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m的值.【解答】解:x﹣2m=﹣3x+4,移项合并得:4x=2m+4,解得:x=m+1,根据题意得:m+1+2﹣m=0,解得:m=6.【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五、23.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考点】有理数的除法.【分析】(1)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与()互为倒数;(2)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可求得()的值;(3)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4)最后利用加法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解:(1)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2)先计算后一部分比较方便.()=()×36=9+3﹣14﹣1=﹣3;(3)因为前后两部分互为倒数,所以()=﹣;(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式==﹣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除运算,发现()与()互为倒数是解题的关键.六、列方程解应用题24.假期里,某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分乘大、小两辆车去农业科技园区体验生活,早晨6点钟出发,计划2小时到达;(1)若大车速度为80km/h,正好可以在规定时间到达,而小车速度为100km/h,如果两车同时到达,那么小车可以晚出发多少分钟?(2)若小车每小时能比大车多行30千米,且大车在规定时间到达,小车要提前30分钟到达,求大、小车速度.(3)若小车与大车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但走了20分钟以后,发现有物品遗忘,小车准备返回取物品,若小车仍想与大车同时在规定时间到达,应提速到原来的多少倍?【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计算出小车需要的时间,然后可得出可以晚出发的时间;(2)设大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小车速度为每小时(x+30)千米,根据小车要提前30分钟到达,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3)设原速度为a,小车提速到原来的m倍,根据仍按时到达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1)总路程=80×2=160km,小车需要的时间为:=1.6(小时),故小车可以晚出发0.4小时,即24分钟,(2)设大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2x=1.5(x+30),解得x=90,即大车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小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3)设原速度为a,小车提速到原来的m倍,根据题意得:a+2a=(2﹣)ma,解得:m=1.4,答:应提速到原来的1.4倍.【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行程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利用方程思想解答.。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有4盒香皂,用下面四种方式包装,()种方式最省包装纸。
A. B.C.D.2.根据下图所给的数据,想象一下这个长方体可能是()。
A.橡皮B.数学书C.米尺D.铅笔盒3.a是21的因数,2a 的值有()个。
A.2 B.3 C.44.一盒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剩下2粒;平均分给6个人,最后还是剩下2粒。
这盒糖果最少有()粒。
A.11 B.32 C.345.下面分数中,比1236大,比1624小的是()。
A.14B.79C.7186.如果在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分别涂上颜色,并且任意抛投时,要使蓝色面向上的可能性为13,那么在()个面上涂上蓝色比较合适。
A.1 B.2 C.37.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5分钟。
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分钟。
A.21 B.25 C.26 D.418.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1厘米、15厘米和9厘米的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三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多增加( )平方厘米。
A.1260 B.540 C.2400 D.639二、填空题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50mL=(______)L 600g=(________)kg36dm²=(______)m² 258cm³=(______)dm³10.在13、66、75、1715、68、29这几个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假分数有(______),最简分数有(______)。
11.在2、8、14、15、19、25中,2的倍数有(________),5的倍数有(________)。
12.8和12的公因数有(________),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13.用边长(________)分米、(________)分米或(________)分米的正方形正好能铺满下面的长方形而不需要切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二)(附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xì nì kū qì zhǔ zhōu jiāng shéng ()()()()fén shāo kòng zhì xián liáo qī liáng ()()()()二、选择题。
(6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寺院(sì yuàn)刹那(chànà) 薄弱(b6 ruò)B.逛街( guàng jiē)正月( zhēng yuè) 唾沫( tuò mò)C.铁锹(tiěqiū) 昆乱( hùn luàn) 模样( mó yàng)D.教诲( jiào huì) 爱憎(ài zēng) 间断( jiàn duàn)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通宵然放万象更新万不得已B.风筝店铺截然不同衣衫褴褛C.彩绘承认无济于事乌合之众D.隔绝袭击得意扬扬头晕目眩3.下列词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A.壁立千仞山道崎岖悬崖陡峭高山巍峨B.解除合约店铺开张扩大面积改进错误C.夜色茫茫脚步沉重负担沉痛生活简朴D.一泓秋水一盏明灯一个教训一条清风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你种下诚实,收获的将是;假如你种下坚持,收获的将是;假如你种下私欲,收获的将是;假如你种下谎言,收获的将是。
A.猜忌信任孤独胜利B.信任孤独胜利猜忌C.胜利信任猜忌孤独D.信任胜利孤独猜忌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春节期间,为了防止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春运安全管理规定。
B.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可能会掉到地上摔死。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2)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利用计算器来探究规律,计算出前三道,最终一道干脆写出得数。
()A、9;1089;10889;1110889B、9;1089;110889;11108889C、9;1089;110889;11110888892、a 和b是0除外的自然数,并且a 和b是互质数,等于()A、B、C、3、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4、比10小的质数有()个。
A、3B、4C、个数是无限的5、计算时,通分的最小分母是()A、B、C、6、13÷3的商是()A、4.3B、4.3333C、4.333···7、在○ 中,○里应填()A、>B、<C、=8、a是不为0的自然数,下列式子结果最大的是()A、a×B、a+C、a﹣9、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与原来一样大10、一个微波炉的容积约是18()A、立方米B、立方分米C、立方厘米二、填空题(共3题;共3分)11、•找出规律,最终一道算式的结果是(________ )。
(保留两位小数)12、由边长是5厘米的3个正方体合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3、有一种小油壶,最多能装汽油升,要装35升汽油,至少须要________个这样的油壶。
三、计算题(共5题;共25分)14、(2024秋•成武县校级期末)干脆写得数.×16=________ 12÷ =________ 0.3× =________ ÷ =________1÷ =________ × ÷ =________ × ÷ × =________ 0× + =________15、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① ﹢② ﹢﹣③ ﹣(﹢)④6﹣(1﹣)⑤ ﹢﹢﹢⑥ + + ⑦ + ﹣⑧ ﹣+ .16、解下列方程.①3x﹣48=72②3.6x﹣x=3.25③(16.5﹣x)×2.8=14.17、解下列方程.①5x+5.5=7②7(ⅹ﹣1.2)=2.1③2ⅹ÷2.3=4.56④5.9x﹣2.4x=7.18、解方程.①4x﹣0.5x=0.7②3.5×6﹣3x=11.4③5(x﹣3)=2④x+2.5=4.8⑤4.5x+3.5x=64.8⑥7x÷3=8.19.四、应用题(共5题;共25分)19、施工队安排7天打通一条隧道,平均每天打通隧道的几分之几?5天打通隧道的几分之几?20、一根5米长的竹竿,插在水中的部分有2米,记作-2米.那么露出水面的部分如何记?21、解放军进行军事训练,第一天4小时行了58千米,其次天5小时走了73千米,哪一天走得快些?22、请你把各图形的绽开图用线连一连.2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10千米,经过2.4小时两车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计算器与困难的运算【解析】通过计算器计算,视察发觉,得数是由1、0、8、9这4个数字组成,位数是两个相乘数的位数之和,0和9都只有一个,乘数是几位数,得数中就有(几位数-1)个1和8,因此按此规律,11111×99999=1111088889。
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由8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这时它的表面积是()cm2。
A.18 B.21 C.24 D.562.一个长48分米的铁丝可以焊成一个长5分米,宽( )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A.4 B.5 C.6 D.8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2的倍数B.所有奇数都是质数,所有偶数都是合数C.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D.自然数中除了质数都是合数4.某校五(1)班同学们做游戏,4人一组,5人一组,6人一组都余2人,那么五(1)班至少有()人。
A.122 B.120 C.62 D.605.有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413,原分数的分子扩大为原来的4倍后是96,那么原分数的分母是()。
A.26 B.52 C.65 D.78 6.8千克面粉用去12千克,还剩下()千克。
A.172B.4 C.127.一只平底锅,每次只能烙2张鸡蛋饼,烙一面均需要3分钟,两面都要烙.烙5张鸡蛋饼,至少需要()分钟.A.15 B.18 C.20 D.308.李阿姨喝一整杯酒,分四次喝完。
第一次喝了这杯酒的16,觉得味道太重了,就加满了雪碧,第二次喝了13,还是觉得味道重,再一次加满了雪碧,第三次喝了半杯后又加满了雪碧,最后一次李阿姨把整杯都喝完,请问李阿姨喝的()。
A.红酒多B.雪碧多C.一样多二、填空题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625米=(________)厘米1350立方米=(________)升15分=(________)小时 7平方米5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10.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的乘积是24,这个分数是(______)或(______)。
11.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最小是(________),最大是(________)。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新人教版四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2)(带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 )个. A .1 B .3 C .无数2.王阿姨5分打字350个,照这样计算,她打840个字需要( )分. A .10 B .12 C .133.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 .190.07 B .300.06 C .805.074.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 ) A .64×101 B.125×66×8 C.352×5×2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 .0.87﹣0.8=0.7C .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6.由5个小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是( )A .B .C .7.在小数34.3中,小数点左边的“3”是右边“3”的( )倍. A .B .100C .10008.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应是( )9.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元?( )A .(68﹣32)÷6 B.68÷6 C.68﹣32÷610.小军在计算60×(△+2)时,把算式抄成了60×△+2,这样计算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差了( ) A .58 B .62 C .118 二、填空题11.计算(270+770÷55)×19﹣10应该先算 法,最后算 法,计算的结果是 .12.在横线里填上“>”“<”或“=”. 2.05 2.504千米6分米 4.6千米 73.1 47.31 3.60 3.6.13.125×13×8=13×(125×8)是运用了 律和 律.14.7.8,0.087,7.08,8.07,0.708中,最大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5.一把椅子34元,一张课桌166元,学校买了35套桌椅(每套包括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一共花了 元.16.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是100,十分位是2,百分位是9,这个小数写作 ,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17.一个两位小数近似到十分位约是9.2,原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8.从一个方向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 个面. 19.把下列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875﹣468=407 26×18=468 407+93=500综合算式是 .2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例如:105.0900= (这是小数的化简)21.欢欢到超市里买了一袋饼干,价钱是一位小数,结账时粗心的收银员由于没有看到○…………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小数点,多收了欢欢46.8元,饼干的正确价格应该是 元. 2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成这样一个物体至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用 个小正方体. 评卷人 得分三、计算题23.直接写得数.37+173= 35×4= 125×8= 100÷4= 26×6=120÷5= 36﹣8×2= (24﹣8)÷8= 4×203=56﹣(25+31)= 75﹣25÷5=40+60×3=24.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85﹣74﹣26 65×142﹣42×65 3000÷125÷8. 评卷人 得分四、作图题25.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评卷人 得分五、解答题26.一辆货车给工地运沙,第一天运了375吨,第二天运了316吨,第三天运了325吨,第四天运了284吨,这辆货车四天一共运沙多少吨?27.玩具厂计划5天共生产400个玩具,实际每天生产了85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个玩具?28.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km ,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km ,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29.客车、货车分别从相距85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速度是90千米/时,货车速度是80千米/时,几小时后两车相遇?30.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浪费掉12千克水,一个月(30天)浪费多少千克水?一年(365天)浪费多少千克水?31.两箱茶叶共176千克,从甲箱取出30克放入乙箱,则乙箱的重量是甲箱的3倍,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无数个,因为在0.4和0.5之间还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据此解答.解: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无数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在两个小数之间的数有多少,要明确题意中所给的数的范围,再进行选择.2.B【解析】试题分析:要求打完840个字要多少分钟,需要知道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要求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可求出,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据此解答.解:840÷(350÷5)=840÷70=12(分钟),答:她打840个字要12分钟.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灵活运用.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小数部分根据小数的读法,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包括0).解:190.07读作:一百九十点零七;300.06读作:三百点零六;805.07读作:八百零五点零七;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小数中零的读法,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中“零”的读法,小数部分按小数部分“零”读法来读.4.B【解析】试题分析:通过观察各算式,根据数字特点,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125×66×8.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算式125×66×8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与运用.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B、0.87﹣0.8=0.07,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0.26的计数单位是0.01,0.260的计数单位是0.001,但大小相同,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6.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三个选项中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都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中间,据此只要分析一下哪个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符合题意即可选择.解:观察图形可知:A、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不符合题意;B、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不符合题意;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右边,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解析】试题分析:34.3中,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30;右边的3表示3个0.1,也就是0.3,用3除以0.3即可.解:34.3中,左边的3表示30;右边的3表示0.3;30÷0.3=100左边的3是右边3的100倍.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搞清楚数字所在的数位,以及所表示的计算单位.8.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错把减数20.2看成2.02,则减数就少看了20.2﹣2.02=18.18,所以得到的差就会比原来大18.18,可以用错误的差32.6减去18.18进行计算即可.解:32.6﹣(20.2﹣2.02)=32.6﹣18.18=14.42答:正确的差是14.42.故答案为: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把减数少看了多少,那么错误的差里面就会多多少,可用错误的差减去少看的数即可得到正确的差.9.A【解析】试题分析:6个皮球的钱数=总钱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数;由此先求出6个皮球一共花了68﹣32=36元,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即可列式.解:(68﹣32)÷6,=36÷6,=6(元);答:一个皮球6元.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解析】试题分析:先把60×(△+2)运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然后减去60×△+2求出它们的差.解:60×(△+2)=60△+60×2=60△+120(60△+120)﹣(60×△+2)=60△+120﹣60△﹣2=(60△﹣60△)+(120﹣2)=0+118=118.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差118.故选:C.【点评】本题先把正确的算式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结果表示出来,再相减求出差即可.11.除,减,5386.【解析】试题分析:(270+770÷55)×19﹣10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然后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解:(270+770÷55)×19﹣10=(270+14)×19﹣10=284×19﹣10=5396﹣10=5386是先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结果是5386.故答案为:除,减,5386.【点评】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12.<,<,>,=.【解析】试题分析:①③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②首先把4千米6分米化成千米数,用6除以进率10000,然后再加上4,最后与4.6千米比较大小;④小数尾部的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据此判断即可.解:2.05<2.504千米6分米<4.6千米73.1>47.313.60=3.6;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13.乘法交换,乘法结合.【解析】试题分析:125×13×8先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25和13的位置,变成13×125×8,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因数结合在一起,变成13×(125×8).依此即可求解解:125×13×8=13×(125×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乘法交换,乘法结合.【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14.8.07,0.087.【解析】试题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解:8.07>7.8>7.08>0.708>0.087;所以7.8,0.087,7.08,8.07,0.708中,最大数是 8.07,最小的数是 0.087;故答案为:8.07,0.08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15.700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用34加166计算出每套桌椅的钱数,然后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34+166)×35=200×35=7000(元)答:一共花了7000元.故答案为:7000.【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每套桌椅的钱数.16.100.29,100.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数的组成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2)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是9,要进一,据此解答.解:(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是100,十分位是2,百分位是9,这个小数写作:100.29;(2)精确到十分位是 100.29:≈100.3.故答案为:100.29,10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要注意小数点后的数的写法;还考查了近似数的写法,要看精确到的数位的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进一还是舍去.17.9.24,9.15.【解析】试题分析:要考虑9.2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9.2最大是9.24,“五入”得到的9.2最小是9.1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四舍”得到的9.2最大是9.24,“五入”得到的9.2最小是9.15;故答案为:9.24,9.15.【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18.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个面.解:从一个方向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9.875﹣26×18+93=500.【解析】试题分析:先用26乘上18求出积,再用875减去求出的积得到差,最后用求出的差加上93即可.解:875﹣468=40726×18=468407+93=500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875﹣26×18+93=500.故答案为:875﹣26×18+93=500.【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些数是运算出的结果,这些数不要在算式中出现.20.不变,0.7,105,0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0.70=0.7 105.0900=105.09(这是小数的化简);故答案为:不变,0.7,105,09.【点评】灵活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没看到小数点,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到了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0﹣1=9倍是46.8,用除法可求出原来的价格是多少,据此解答.解:46.8÷(10﹣1)=46.8÷9=5.2(元)答:饼干的正确价格应该是5.2元.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结账时粗心的收银员由于没有看到小数点,就是把这个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扩大了10倍.22.3,6.【解析】试题分析:从正面看到的是小正方体的列数,是3列,从左面看是小正方体的行数,是2行;因为求正方体最少的个数,所以满足第一行为2个,第二行有1个,和第一行的错开,在第一行的左后面,即可达到要求;第二问最多有6个小正方形,前排3个,后排3个;由此解答即可.解: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成这样一个物体至少要用 3个小正方体,最多用 6个小正方体;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由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还原立体图形,在解答时主要看的方向和小正方体的数量.23.37+173=210 35×4=140 125×8=1000 100÷4=25 26×6=156120÷5=24 36﹣8×2=20 (24﹣8)÷8=2 4×203=812 56﹣(25+31)=0 75﹣25÷5=70 40+60×3=22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36﹣8×2,75﹣25÷5,40+60×3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4﹣8)÷8,56﹣(25+3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37+173=210 35×4=140 125×8=1000 100÷4=25 26×6=156120÷5=24 36﹣8×2=20 (24﹣8)÷8=2 4×203=812 56﹣(25+31)=0 75﹣25÷5=70 40+60×3=220【点评】考查了四则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4.(1)285﹣74﹣26=185(2)65×142﹣42×65=6500(3)3000÷125÷8=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解:(1)285﹣74﹣26=285﹣(74+26)=285﹣100=185(2)65×142﹣42×65=65×(142﹣42)=65×100=6500(3)3000÷125÷8=3000÷(125×8)=3000÷1000=3【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25.【解析】试题分析:(1)从正面看到的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2个正方形;(2)从正面看到的是2列,左列2个正方形,右列1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2列,右列2个正方形,左列1个正方形,靠上;从左面看到的和从正面看到的完全相同;(3)从正面看到的是3列,中间1列3个正方形,左右各1个正方形,靠下边;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3个正方形;(4)从正面看到的是左边1列,2个正方形,右边1列2个正方形,下边对齐,中间有间隙;从上面看到的是右边2个正方形,左边1个正方形,靠下;从左面看到的是2列,各有2个正方形,中间无间隙;(5)从正面看到的是3列,左右列各2个正方形,中间列1个正方形,靠下边对齐;从上面看到的是1行3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到的是1列2个正方形.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6.1300吨【解析】试题分析:要求这辆货车四天一共运沙多少吨,把这四天各自运的吨数相加,即375+316+325+284.解:375+316+325+284=(375+325)+(316+284)=700+600=1300(吨).答:这辆货车四天一共运沙1300吨.【点评】求几个数的和是多少,把这几个数相加即可.27.5个【解析】试题分析:用工作总量除以计划天数得出计划的工作效率,即计划每天完成的个数,然后运用实际每天完成的个数减去计划每天完成的个数,即可得到答案.解:85﹣400÷5=85﹣80=5(个)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个玩具.【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关键是先求出计划完成的个数,进而求解.28.66千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前2小时和后3小时行驶的总路程,再除以行驶的总时间2+3=5小时,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解:(2×60+3×70)÷(2+3)=(120+210)÷5=330÷5=66(千米)答:平均每小时行驶66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的灵活应用.29.5小时【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全程为8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列式为:850÷(90+80),解决问题.解:850÷(90+80)=850÷170=5(小时)答:5小时后两车相遇.【点评】本题为基本的相遇问题,体现了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0.360千克水;4380千克水.【解析】试题分析:求一个月(30天)浪费多少千克水,也就是求30个12千克是多少;求一年(365天)浪费多少千克水,也就是求365个12千克是多少;分别用乘法计算得解.解:(1)12×30=360(千克).答:一个月(30天)浪费360千克水.(2)12×365=4380(千克).答:一年(365天)浪费4380千克水.【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1.甲箱原有74千克,乙箱原有102千克.【解析】试题分析:两箱茶叶的总重量不变,所以当乙箱的重量是甲箱的3倍时,如果把总重量平均分成4份,则甲箱的重量就是其中的1份,由此即可求出甲箱此时的重量,所以加上30克就是甲箱原来的重量;用总重量减去甲箱原有的,就是乙箱原来的重量.解:176÷(3+1)+30,=176÷4+30,=44+30,=74(千克),则乙箱原有:176﹣74=102(千克),答:甲箱原有74千克,乙箱原有102千克.【点评】根据变化后甲乙两箱的重量倍数关系,先求出变化后的甲箱的重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2)一、选择题1.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江水泛起了绿色,是由于某一类群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造成的,这一类群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2.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3.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片上气孔进出的是()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无机盐D.氧4.温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的叶片在冬季会脱落.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B.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5.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6.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植株的生长7.如图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8.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⑤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A.①③②⑤④B.①⑤④③②C.①③②④⑤D.⑤④③②①9.下列哪组装置能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A.B.C.D.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A.液泡 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11.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12.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2004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五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C.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13.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A.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D.一样深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A.B. C.D.1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A.B.C. D.16.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A.保卫细胞 B.无色素的表皮细胞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17.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向上运输D.蒸腾作用可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18.如图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NaOH溶液.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19.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什么作用?()A.植物的光合作用B.植物的呼吸作用C.大气的自身调节D.各种物质相互转化20.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二、非选择题21.据图回答:(1)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2)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①⑤,属于组织,②④,属于组织,③⑥(3)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处进入叶内,该结构的X开和闭合受控制,所需水分通过图中[]所示部分运输而来.(4)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②]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22.如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①;②;③;④.(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①;②.(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种,夜晚进行的有种.23.如图示的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据图分析回答:(1)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植物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活动是.(2)在A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在C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3)正条曲线说明光照强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关系是:光照强度在D点之前;光照强度在D点之后.(4)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是.(5)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期为B,植物能不能正常生活?.原因是.24.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中.(4)过程B的强弱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江水泛起了绿色,是由于某一类群植物在水中大量繁殖造成的,这一类群植物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藻类植物的繁殖.解答时可以从温度、藻类植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在适宜的地方都能萌发长成一个植物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的是春天温度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自由的漂浮在水中,使春水荡漾着绿波.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大都生活在陆地上.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2.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分析】本题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理解,要注重在平时学习的积累【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 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产生一种蒸腾拉力,是水分向上运输的协力.故选:D【点评】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是近几年考试的一个重点.3.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片上气孔进出的是()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无机盐D.氧【考点】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分析】本题考查气孔的功能结构.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进行记忆.叶片结构图:【解答】解: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呼吸、光合、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从气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当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会从气孔中散失.而无机盐只能是溶解在水中,被根部吸收,并且运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利用,不会通过气孔进出.故选:C【点评】气孔的作用在于: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温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的叶片在冬季会脱落.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B.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分析】温带地区,深秋的树木大量落叶,是降低蒸腾作用度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现象,分析解答.【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蒸发掉植物体内大量的水分,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由于温带地区冬季寒冷,降雨也少,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减少,所以大部分树木叶片要脱落,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热量的散失以及水分的流失,以适应冬天的环境.故D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不同的题目.5.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分析】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与实验现象及实际生活联系记忆.【解答】解: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故选:C【点评】分清气孔的功能与分布.一般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6.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植株的生长【考点】水的作用及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分析】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植物体利用.据此作答.【解答】解: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被植物体利用(如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不管哪个时期,根吸收的水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如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而不是用于果实的生长发育.故选:B【点评】注意:此题容易被误导选C,很多同学认为草莓结果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实的生长发育.7.如图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能准确找出实验的变量.【解答】解: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遮光部分(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故选:C【点评】确定实验的变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8.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⑤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A.①③②⑤④B.①⑤④③②C.①③②④⑤D.⑤④③②①【考点】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分析】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是: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解答】解: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③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⑤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9.下列哪组装置能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A.B.C.D.【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此题考查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理解.【解答】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④清水漂洗;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故选:B【点评】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使实验具有可信度,保证实验严谨有效.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A.液泡 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此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要点: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解答】解:把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①遮光部分不变蓝,②曝光部分变蓝,③不含叶绿体的部分不变蓝.①与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②与③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光合作用部位是有叶绿体的细胞.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叶绿体.故选:D【点评】光合作用部位是有叶绿体的细胞;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能量变化是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淀粉)中11.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答】解:金鱼呼吸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新鲜水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满足金鱼对氧的需要.综上所述A、B、D选项错误,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12.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2004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五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C.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解答】解:植物的生长依靠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不管萝卜、冬瓜还是藕,它们生长的原材料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原料.13.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A.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D.一样深【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滴加碘液叶子的颜色深浅与叶子内的淀粉有关,淀粉越多颜色越深.(2)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但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早晨摘取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最少,滴加碘液颜色最浅;傍晚摘取了叶子,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体内的淀粉积累的较多,滴加滴加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摘取的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半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滴加碘液颜色比较浅;故选:B【点评】关键知道滴加碘液叶子的颜色深浅与叶子内的淀粉有关,淀粉越多颜色越深.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A.B. C.D.【考点】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解答】解:由图可知:A瓶与B瓶对照,变量是水藻,说明水藻的作用.由于小鱼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水藻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水藻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小鱼呼吸.因此B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B瓶与D瓶对照,变量是光,说明水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小鱼和水藻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产生二氧化碳,密闭的D瓶里面的氧气是有限的.所以该瓶内的氧气是被耗尽最早的,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故选:B.【点评】绿色植物在有光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黑暗环境中只进行呼吸作用.15.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A.B.C. D.【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3)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答:A: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并不是不变化的,为错误项.B: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而释放出能量,所以瓶内的含氧量逐级降低而温度逐级升高,并不是不变的为错误项.C: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符合题意为正确项.。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将四个长10cm、宽6cm、高2cm的长方体盒子,用彩纸包在一起,用包装纸最少的方法是()。
A.B.C.2.如下图,三角形ABC绕一点旋转90度,可以得到的图形是()。
A.B.C.3.30既是自然数A的因数、又是自然数A的倍数,那么A是()。
A.1 B.2 C.15 D.304.如果甲是丙的因数,乙是丙的因数,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5.比12小,比16大的分数有()个。
A.1 B.3 C.4 D.无数6.一本小说480页,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14,第二天看了总数的16,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A.140 B.141 C.2017.小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小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分钟使客人喝到茶。
A.7 B.8 C.98.将一个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如图所示),切掉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再将剩余部分切割成一些棱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以切()块.A.3 B.12 C.15 D.33二、填空题9.在括号里填上“>”“<”或“=”。
57(______)58 0.99(______)10099165(______)3.2 1.5立方米(______)150立方分米 10.分母为5的真分数有(________),分母为7的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
11.从2,0,4,6这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
(________) (2)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________)12.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把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6个或9个都正好分完,这筐苹果至少有(______)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1.如图,在一个长方体上挖一个正方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B.体积和表面积都减少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D.体积不变,表面积减少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0cm,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cm。
A.12 B.30 C.40 D.103.6的因数有1,2,3,6,而这几个因数之间的关系是:1+2+3=6。
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美数,下面三个数中完美数是()。
A.10 B.20 C.284.学校体育组购买了一批跳绳准备发给各班。
如果每班2根则还剩1根;如果每班3根则还剩1根;如果每班4根则还剩1根。
体育组最少买回跳绳()根。
A.13 B.15 C.25 D.275.如果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34(甲、乙均不为0),那么()。
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甲数<乙数D.无法比较6.第一堆沙子x千克,比第二堆沙子重13,第二堆沙子重()千克。
A.13x B.23x C.34x D.43x7.小华星期日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服要用20分钟;晾衣服要用1分钟;扫地要用9分钟;擦家具要用13分钟。
她经过合理安排,做这些事至少要花()分钟。
A.22 B.23 C.33 D.438.如图,甲、乙两条彩带都被遮住了一部分,两条彩带的长度相比()。
A.甲比乙长B.乙比甲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9.1.2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780毫升=(________)立方分米10.如果7a是假分数,那么a最大是(________);如果7a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________)。
11.在208,810,375,92,18中,是偶数的有(________),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有(________)。
12.8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一座喷泉由内外双层构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2)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1.(3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548030000 读作: 舍五入到亿位是2.(3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从个位起,第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四.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第十一位是.3.(1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个数是由 1 十亿、9 个千万、8 个百和 2 个一组成的,这个数 是.4.(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5.(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用 2,1,6,9,3,7,六个数组成一个最接近 100 万的数 ,再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6.(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630 的 9 倍是7.(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 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 8.(4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在横线里填上“>”“<”或“=”.组平行线,正方形对边互相.是.;28 个 125 的和是.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400000 312×50 49×87 49×50 40 万 315×20 87×49 48×519.(3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按规律填数. 389000, ,391000,392000,, .10.(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125×40 积的末尾有个 0;108×50 积的末尾有个 0.11.(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49 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 10 分) 12.(2 分)(2015 秋•简阳市期末)直线比线段长.(判断对错)13.(2 分)(2018 春•锦江区期末)一个乘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 14.(2 分)(2011 秋•酒泉期末)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 45 度.(判断对错).15.(2 分)(2014 秋•东胜区期末)用一个 10 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 30 度的角,所看到的角是 30 度..(判断对错)16.(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11×(9+25)=11+9×25.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判断对错) 17.(2 分)(2019 春•雨花台区期末)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A .四位数B .五位数C .四位数或五位数18.(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8( )8700≈88 万 A .5 19.(2 分)(2018 秋•乳源县期中)在 3 和 6 之间有( A .3B .5C .6B .6C .7)个 0,这个数才能是三千万零六. D .720.(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34×25)×4 运算时可以应用( )定律使计算简便. A .乘法交换律 21.(2 分)(2017 秋•射阳县校级期末)通过一点可以画( A .1B .2C .5四、计算大本营.(24 分)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条直线.D .无数22.(4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直接写得数 15×70=0×121= 45×20= 26×50=125×74= 108×3= 20 ﹣ 2 × 5 7×4÷4==23.(8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0×38 45×309 423×8924.(12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脱式计算. 38×99+38206÷[6÷(2+1)]38×125×8×3 120﹣20×5106×25﹣25×6 485﹣128﹣72 五、操作题(6 分)25.(3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分别画一个 75°和 125°的角26.(3 分)(2018 秋•涡阳县校级期中)过 O 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 C 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六、应用题(24分)27.(5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某校四年级共15个班,每个班有学生67人.四年级一共多少人?28.(5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张桌子75元,一把椅子25元,学校购买104套这样的桌椅要花多少元?29.(8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4台复读机.(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6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每台原价160元,现价138元.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为什么?30.(6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王明家住在一幢高17层的大楼里,每层楼有8户人家,这个月平均每户节约用电3度.照这样计算,这幢楼的居民1年能节约用电多少度?人教版四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548030000读作:五亿四千八百零三万,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54803万,四舍五入到亿位是5亿.【考点】15:整数的读法和写法;16: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答】解:548030000读作:五亿四千八百零三万;548030000=54803万;548030000≈5亿;故答案为:五亿四千八百零三万;54803万;5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2.(3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从个位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考点】11:整数的认识.【专题】411:整数的认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数位顺序表亿级万级个级数…级数…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位计…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单位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从个位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故答案为:5,9,百亿位.【点评】熟记整数数位顺序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个数是由1十亿、9个千万、8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1090000802.【考点】11:整数的认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个十亿即十亿位上是1,9个千万即千万位上是9,8个百即百位上是8,2个一即个位上是2,其余数位上没有一个单位,用0补足,据此写出.【解答】解:一个数是由1十亿、9个千万、8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1090000802.故答案为:1090000802.【点评】此题考查对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认识情况.4.(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两组平行线,正方形对边互相平行.【考点】8A: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专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依据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可知:正方形有两组平行线,即对边互相平行;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两组平行线,正方形对边互相平行;故答案为:两,平行.【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5.(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用2,1,6,9,3,7,六个数组成一个最接近100万的数是976321,再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123679.【考点】11:整数的认识;17:整数大小的比较.【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因为共6个数,所以组成一个最接近100万的数,即组成最大的六位数,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把这六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写成一个六位数;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把这六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写成一个六位数,0不能放在最高位,它和2交换位置写在第二位;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用2,1,6,9,3,7,六个数组成一个最接近100万的数是976321,再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123679.故答案为:976321,123679.【点评】给定数字写出这些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这是常见的一类题目,最大把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最小就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6.(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630的9倍是5670;28个125的和是3500.【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27:整数的除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要求630的9倍是多少用630×9即可;要求28个125的和是多少用125×28即可.【解答】解:630×9=5670125×28=3500答:630的9倍是5670;28个125的和是3500.故答案为:5670,35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整数乘法意义列式,并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7.(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考点】87: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故答案为:直角,垂足.【点评】此题考查了垂直与垂线的定义,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8.(4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在横线里填上“>”“<”或“=”.400000=40万312×50>315×2049×87=87×4949×50>48×51【考点】17:整数大小的比较;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第一题直接比较;第二题和第四题计算出结果再比较;第三题根据“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比较.【解答】解:400000=40万;312×50=15600,315×20=6300,所以312×50>315×20;49×87=87×49;49×50=2450,48×51=2448,所以49×50>48×5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计算以及整数的大小比较.9.(3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按规律填数.389000,390000,391000,392000,393000,394000.【考点】72:数列中的规律.【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前面四个数可以得出规律,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加1000所得,可以求出其余的数.【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后一个字是前一个字加1000所得,那么:38900+1000=390000392000+1000=393000393000+1000=394000故答案为:390000;393000;394000.【点评】这是一道简单的数列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与一个固定数之和.10.(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125×40积的末尾有3个0;108×50积的末尾有2个0.【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专题】14:文字题;17:综合填空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125×40与108×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25×40=5000,5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125×40积的末尾有3个0;108×50=5400,54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108×50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3,2.【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1.(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49万,这个数最大是494999最小是485000.【考点】16: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要考虑49万是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49万最大是494999,“五入”得到的49万最小是485000,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四舍”得到的49万最大是494999,“五入”得到的49万最小是485000.故答案为:494999;485000.【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2.(2分)(2015秋•简阳市期末)直线比线段长错误.(判断对错)【考点】86: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直线和线段的含义可知,直线无限长,线段有限长,所以不能比较.【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直线比线段长,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根据直线和线段的含义进行解答.13.(2分)(2018春•锦江区期末)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判断对错)【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专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两数相乘,积末尾有0的3种情况:1、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2、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3、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解答.【解答】解:当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时,积的末尾有0,例如:12×15=18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数相乘,积末尾有0的3种情况的掌握.14.(2分)(2011秋•酒泉期末)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45度.√.【考点】8Q: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专题】18:综合判断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把这张圆形纸片对折1次,折成的角是以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为顶点,两条半径为边的平角,平角=180°,再对折1次,就是把平角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90°,再对折1次,就是把90°的角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将一张圆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得到的角是45度.所以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可以操作一下.15.(2分)(2014秋•东胜区期末)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30度的角,所看到的角是30 度.正确.(判断对错)【考点】84:角的概念及其分类.【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而与放大的倍数无关,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因为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而与放大的倍数无关,所以说“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30度的角,所看到的角是30度”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影响角的度数大小的因素只有两条边叉开的角度大小一个.16.(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11×(9+25)=11+9×25.×(判断对错)【考点】2B: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11×(9+25)=11×34=37411+9×25=11+225=236374≠236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7.(2分)(2019春•雨花台区期末)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专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66: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999×99=98901;100×10=1000;98901是五位数,1000是四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8.(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8(A.5B.6 )8700≈88万C.7【考点】16: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把亿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逆推即可.【解答】解:8()8700≈88万,括号里面可以填8﹣1=7;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19.(2分)(2018秋•乳源县期中)在3和6之间有(A.3B.5C.6 )个0,这个数才能是三千万零六.D.7【考点】15:整数的读法和写法.【专题】411:整数的认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三千万零六是一个八位数,因此,在3和6之间有6个0.【解答】解:三千万零六写作:30000006,因此,在3和6之间有6个0.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这是一个几位数.20.(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34×25)×4运算时可以应用()定律使计算简便.C.乘法分配律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考点】2D: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专题】422:运算定律及简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在简便计算“(34×25)×4”时,根据数字特点,25和4相乘能凑成整数,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4×25)×4=34×(25×4)=34×100=340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21.(2分)(2017秋•射阳县校级期末)通过一点可以画(A.1B.2C.5 )条直线.D.无数【考点】86: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专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如图所示:,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要抓住直线的特点操作一下,得出结论.四、计算大本营.(24分)22.(4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直接写得数15×70=0×121=45×20=26×50=125×74=108×3=20﹣2×57×4÷4==【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专题】11:计算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注意运算顺序.【解答】解:15×70=10500×121=0 45×20=90026×50=1300125×74=9250108×3=32420﹣2×5=107×4÷4=7【点评】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两步计算的注意运算顺序.23.(8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20×3845×309423×89【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专题】11:计算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的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1)☆120×38=4560验算:(2)45×309=13905(3)423×89=3764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解答,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24.(12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脱式计算.38×99+38 206÷[6÷(2+1)] 38×125×8×3106×25﹣25×6485﹣128﹣72120﹣20×5【考点】2B: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3)按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5)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6)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解答】解:(1)38×99+38=(99+1)×38=100×38=3800(2)206÷[6÷(2+1)]=206÷[6÷3]=206÷2=103(3)38×125×8×3=(38×3)×(125×8)=114×1000=114000(4)106×25﹣25×6=(106﹣6)×25=100×25=2500(5)485﹣128﹣72=485﹣(128+72)=485﹣200=285(6)120﹣20×5=120﹣100=20【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五、操作题(6分)25.(3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分别画一个75°和125°的角【考点】93:画指定度数的角.【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画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圆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75°(125°)的刻度上点上点,过射线的端点和刚作的点,画射线即可.【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用量角器作图的能力.26.(3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过O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C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考点】97: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98: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C点重合,过C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是过C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解答】解:如下图:【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平行线和画垂线的作图能力.六、应用题(24分)27.(5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某校四年级共15个班,每个班有学生67人.四年级一共多少人?【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求四年级一共多少人,就相当于求15个67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5×67=1005(人)答:四年级一共1005人.【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28.(5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一张桌子75元,一把椅子25元,学校购买104套这样的桌椅要花多少元?【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套课桌椅的价格乘以购买的数量,求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即可.【解答】解:(75+25)×104=100×104=10400(元)答:要花1040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29.(8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4台复读机.(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6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2)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销售,每台原价160元,现价138元.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为什么?【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公式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可用160乘70计算出已经卖出的钱数,用138乘(80﹣70)计算出降价后卖出的钱数,然后计算出够卖出的钱数,最后再和商场付给工厂的钱数相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146×84=12264(元)答:商店要付给工厂12264元;(2)160×70+138×(80﹣70)=11200+1380=12580(元),12580元>12264元,答:商店是赚钱的,因为它的收入的钱数比它付给工厂的钱数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单价×数量=总价的灵活应用.30.(6分)(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王明家住在一幢高17层的大楼里,每层楼有8户人家,这个月平均每户节约用电3度.照这样计算,这幢楼的居民1年能节约用电多少度?【考点】25: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用平均每户每月节约用度数乘每层的户数,再乘层数,求出这幢楼里每月可节约的度数,再乘12就是这幢大楼,这1年可节约用电的度数.据此解答.【解答】解:3×8×17×12=24×17×12=4896(度);答:大楼里的用户1年能节约4896度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这个正数是.15.若|x﹣1|+(y﹣2)2+=0,则x+y+z=.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cm.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cm.18.若,且ab<0,则a+b=.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cm.20.若,则b c+a的值为.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XX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3 B.=±12 C.=﹣7 D.=2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12,故此选项错误;C、=7,故此选项错误;D、(﹣)2=2,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不正确、D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C 不正确;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A不正确;∵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不一定全等,∴B不正确;∵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不正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 cm B.12 cm C.15 cm或12 cm D.1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6cm和3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如图,∠ACD=90°,∠D=15°,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C=4,则BD=()A.4 B.6 C.8 D.1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BD,∠D=∠DAB,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到∠ABC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解:∵B点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D=15°,∴AB=BD,∠D=∠DAB=15°,∴∠ABC=∠D+∠DAB=30°,∴AB=2AC,∵AC=4,∴AB=8,∵AB=BD,∴BD=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0°,则∠C的度数为()A.30°B.40°C.50°D.6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计算.通过已知条件由∠B=90°,∠BAE=10°⇒∠AEB,∠AEB=∠EAC+∠C=2∠C.【解答】解:∵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CE∴∠EAC=∠C,又∵∠B=90°,∠BAE=10°,∴∠AEB=80°,又∵∠AEB=∠EAC+∠C=2∠C,∴∠C=4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6.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D⊥BC C.AD平分∠BAC D.AB=2BD【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此题需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验证从而求解.【解答】解:∵△ABC中,AB=AC,D是BC中点∴∠B=∠C,(故A正确)AD⊥BC,(故B正确)∠BAD=∠CAD(故C正确)无法得到AB=2BD,(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7.如图,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E过I点且DE∥BC,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I平分∠BAC B.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C.AI=ID D.DE=BD+CE【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三角形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AI平分∠BAC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I为△ABC角平分线的交点,I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AI与DI的大小无法判断,故本选项正确;D、∵BI,CI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DBI=∠CBI,∠ECI=∠BCI,∵DE∥BC,∴∠DIB=∠CBI,∠EIC=∠BCI,∴∠DBI=∠DIB,∠ECI=∠EIC,∴BD=DI,CE=EI,∴DE=DI+EI=BD+CE,即DE=BD+CE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解题的关键.8.△ABC是等边三角形,M是AC上一点,N是BC上的一点,且AM=BN,∠MBC=25°,AN与BM交于点O,则∠MON的度数为()A.110°B.105°C.90°D.8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60°,又因为AM=BN,AB=AB,所以△AMB ≌△BNA,从而得到∠NAB=∠MBA=60°﹣∠MBC=35°,则∠MON=∠AOB=180°﹣2×35°=110°.【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AM=BN,AB=AB∴△AMB≌△BNA∴∠NAB=∠MBA=60°﹣∠MBC=35°∴∠AOB=180°﹣2×35°=110°∵∠MON=∠AOB∴∠MON=110°故选A.【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求解.9.如图,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C.1 D.2+【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根据已知得出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蚂蚁从盒外的B点沿正方形的表面爬到盒内的M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如图BM的长度,∵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A1B=2+2=4,A1M=1,∴B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利用图形得出最短路径为BM是解题关键.10.若x、y为实数,,则4y﹣3x是6.【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4≥0且4﹣x2≥0,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4≥0且4﹣x2≥0,x﹣2≠0,解得:x=﹣2,则y=0,4y﹣3x=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二、填空题11.16的平方根是±4,= 1.2.【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50°或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已知没有给出50°的角是顶角和是底角,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分为两种情况:当50°是顶角时,顶角为50°当50°是底角时,其顶角是180°﹣50°×2=80°故填50°或8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0.【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连续自然数,两数的差是1,较大的是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就可解得.【解答】解:设另一直角边为a,斜边为a+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1)2﹣a2=92.解之得a=40.则a+1=41,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9+40+41=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勾股定理,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寻求未知系数的等量关系.14.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2a﹣1和﹣a+2,则a=﹣1,这个正数是9.【考点】平方根.【分析】由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依题意得,2a﹣1+(﹣a+2)=0,解得:a=﹣1.则这个数是(2a﹣1)2=(﹣3)2=9.故答案为:﹣1,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5.若|x﹣1|+(y﹣2)2+=0,则x+y+z=6.【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z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1|+(y﹣2)2+=0,∴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6.如图,在Rt△ABC中,BE平分∠ABC,ED⊥AB于D,AC=3cm,则AE+DE=3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AE+DE,现知道AC=3cm,即AE+CE=3cm,只要CE=DE则问题可以解决,而应用其它条件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正好可求出CE=DE.【解答】解:∵∠ACB=90°,∴EC⊥CB,又BE平分∠ABC,DE⊥AB,∴CE=DE,∴AE+DE=AE+CE=AC=3cm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各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根据位置结合相应的知识进行思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17.若△ABC中,∠A:∠B:∠C=1:2:3,且最长边为10cm,则最短边长为5cm.【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比例设∠A、∠B、∠C分别为k、2k、3k,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求出各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A:∠B:∠C=1:2:3,∴设∠A、∠B、∠C分别为k、2k、3k,k+2k+3k=180°,解得k=30°,∴∠A=30°,∠B=60°,∠C=90°,∵最长边为10cm,∴最短边长=×10=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主要利用了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根据比例求出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8.若,且ab<0,则a+b=﹣1.【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而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5,=2,∴a=±5,b=4,∵ab<0,∴a=﹣5,b=4,∴a+b=﹣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9.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5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面积求出三角形另一边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即可.【解答】解:∵该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cm,面积为12cm2,∴另一边长为4cm,∴对角线长==5cm.【点评】此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的应用.20.若,则b c+a的值为﹣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则a﹣5≥0,5﹣a≥0,求得a的值,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b,c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5≥0,5﹣a≥0,∴a=5,∴+|2c﹣6|=0,∴b+2=0,2c﹣6=0,解得b=﹣2,c=3,∴b c+a=(﹣2)3+5=﹣8+5=﹣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非负数的性质,同时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三、解答与证明21.解方程:(1)x2﹣25=0(2)(x﹣1)2=16.【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分析】(1)先移项,然后开平方即可;(2)将(x﹣1)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开平方求出(x﹣1),继而再求x的值.【解答】解:(1)x2﹣25=0,x2=25,x1=﹣5,x2=﹣﹣5;(2)(x﹣1)2=16,x﹣1=±4,x1=﹣3,x2=5.【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 (a,c同号且a≠0).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过点D 作DF⊥BE,垂足为F.试说明:BF=EF.【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则∠DBC=30°,再由题中条件求出∠E=30°,易得△DBE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点D是AC的中点,∴∠DBC=∠ABC=30°,∵CE=CD,∴∠CDE=∠E,∵∠ACB=∠CDE+∠E,∴∠E=30°,∴∠DBE=∠E,∴△DBE为等腰三角形,∵DF⊥BE,∴BF=E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AE=∠CAE,∠BDE=∠CDE,(1)求证:AB=AC;(2)求证:AE⊥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题中条件两角夹一边判定△ADC≌△ADB,得出AB=AC,进而亦可得出第二问的结论.【解答】证明:(1)∵∠BDE=∠CDE,∠BAE=∠CAE,∴∠ADB=∠ADC,又AD=AD,∴△ADC≌△ADB,∴AB=AC,(2)在△ABC中,AB=AC,∠BAE=∠CAE,∴AE⊥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问题,能够熟练掌握.24.已知,如图:A、E、F、B在一条直线上,AE=BF,∠C=∠B,CF∥DE,求证:AC∥B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F=BE,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FE=∠BED,根据AAS推出△ACF≌△BDE 即可.【解答】证明:∵CF∥DE,∴∠CFE=∠BED,∵AE=BF,∴AF=BE,∵∠C=∠B,在△ACF和△BDE中,∴△ACF≌△BDE(AAS),∴∠A=∠B,∴AC∥B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ACF≌△BDE,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5x﹣1,b=6﹣x,c=4,求x的值.【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三种情况求解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解答】解:若a=b,则5x﹣1=6﹣x,得x=,三边长分别为,,5,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a=c,则5x﹣1=4,得x=1,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5,4,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b=c,则6﹣x=4,得x=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9,4,4,不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x值为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26.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 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C=AD﹣BE=13﹣8=5m,BC=12m.根据勾股定理,得AB==13m.则小鸟所用的时间是13÷2=6.5(s).答:这只小鸟至少6.5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同时注意:时间=路程÷速度.27.如图,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C=90°,斜边AB=4,将纸片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BC边的中点D处,折痕为EF,求出AE的长度.【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进而得出BH,DH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解答】解:作DH⊥AB于H,可得等腰Rt△DBH,由AB=4,可知BC=sin45°×AB=×4=2,于是BD=,BH=DH=×=1,设AE=DE=x,则EH=4﹣1﹣AE=3﹣x,在Rt△DEH中,(3﹣x)2+12=x2,解得:x=,故AE的长度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BH=DH的长是解题关键.28.小王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可求得△ACD的周长为14cm;(2)如果∠CAD:∠BAD=4:7,可求得∠B的度数为35°;操作二:如图2,小王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操作一利用对称找准相等的量:BD=AD,∠BAD=∠B,然后分别利用周长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答案;操作二利用折叠找着AC=AE,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设CD=x,表示出BD,AE,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操作一:(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BD,∵△ACD的周长=AC+CD+AD,∴△ACD的周长=AC+CD+BD=AC+BC=8+6=14(cm);故填:14cm;(2)设∠CAD=4x,∠BAD=7x由题意得方程:7x+7x+4x=90,解之得x=5,所以∠B=35°;故填:35°;操作二:∵AC=9cm,BC=12cm,∴AB===15(cm),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BE=AB﹣AE=6cm,设CD=x,则BD=12﹣x,DE=x,在Rt△BDE中,由题意可得方程x2+62=(12﹣x)2,解之得x=4.5,∴CD=4.5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图形的翻折问题;解决翻折问题时一般要找着相等的量,然后结合有关的知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9.如图①,长方形ABCD中,AB=6cm,BC=4cm,E为C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的方向在长方形边上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运动到C点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图②③为备用图)(1)当P在AB上,t为何值时,△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直角三角形?(3)整个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APE为等腰三角形?【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E的面积= APAD=t×4=,从而求得t值;(2)当P运动到AB中点时AEP为直角三角形,此时角APE为直角,t=3;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BC上时,角AEP为直角时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得AP的长即可求得t值;(3))第一种情况,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第二种情况,P运动到点B上时APE为等腰三角形,此时AE=EP,t=6;第三种情况,P在AB上,AP=PE;【解答】解:(1)设t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根据题意得:AP=t,∴△APE的面积=APAD=t×4=,解得:t=4,∴4秒后,△APE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2)显然当t=3时,PE⊥AB,∴△APE是直角三角形,当P在BC上时,△ADE∽△ECP,此时,解得:CP=,∴PB=BC﹣PC=4﹣=,∴t=6+=;(3)①当P在AE垂直平分线上时,AP=EP,过P作PQ⊥AE于Q,∵AD=4,DE=3,∴AE=5,∴AQ=2.5,由△AQP∽△EDA,得:,即:,解得:AP=,∴t=;.②当EA=EB时,AP=6,∴t=6,③当AE=AP时,∴t=5.∴当t=、5、6时,△APE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知识和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更是中考中的热点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化动为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2)一、选择题1.下图由()个小立方体组成的。
A.12 B.13 C.14 D.152.将平移或旋转,总是无法得到()。
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C.是4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
D.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4.A、B两站是某条地铁的两个始发站。
每天早晨从A站开出的首班车是5时整,发车间隔是6分钟。
从B站开出的首班车是5时20分,发车间隔是8分钟。
每天早晨5时()分会第一次从A、B两站同时开出一列地铁。
A.24 B.36 C.44 D.485.34与912这两个分数()。
A.大小相等B.意义相同C.分数单位一样D.都是最简分数6.女生植树20棵,男生植树比女生的多14,男生比女生多植树()棵。
A.15棵B.5棵C.4棵D.25棵7.有23位男士到宾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种不同的安排。
A.3 B.4 C.58.如图是赵老师五一开车从学校回老家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有()个.①学校距离老家640km②14:00﹣15:00行驶了60km③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60分钟④全程共行驶8小时⑤12:00~13:00时速为90米/时A.0 B.1 C.2 D.3二、填空题9.填合适的数。
3005平方米=(________)公顷 600毫升=(________)升25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 36分=(________)时10.分数单位是19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11.有一个三位数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12.如果a÷b=2(a、b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2)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满分16分)1.如果把一个人先向东走5m记作﹢5m,那么这个人又走﹣4m的意思是()。
A.又向东走了4m B.又向西走了1m C.又向西走了4m2.在下面3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A.-2 B.3 C.43.仓库有一堆圆木,最上层有7根,最下层有12根,摆放方式如下图,这堆圆木共有()根。
A.57 B.56 C.58 D.454.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同样的三角形(如图),最多能剪成()个这样的三角形。
A.12 B.24 C.255.把32995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十分位是()。
A.32.9万B.33.9万C.33.00万D.33.0万6.用0、3、7三个数字和小数点一共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小数。
A.2 B.3 C.4 D.67.一根长10.4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3.5米,第二次剪去2.5米。
现在比原来短了()米。
A.9.4米B.6米C.4.4米8.小明用竖式计算1.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数的末尾对齐了,结果得到2.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A.0.52 B.3.88 C.6.88 D.1.16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满分16分)9.四(1)班同学一次跳绳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5个,黎明跳了100,记作﹢5个,那么张红跳了105个,应记作( )个,贺兰的成绩记作﹣7个,她实际跳了( )个。
10.公交车用正数表示上车人数,那么﹣10表示( )。
1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厘米。
12.一个梯形,如果只把上底延长3厘米,就变成了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3.四名同学的50米跑步成绩如表。
欢欢得了第二名,□里可以填的数字是(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2)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满分16分)1.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判断2.35×16×10=35×10×16这里应用了()。
A.乘法分配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的性质3.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
A.自然数B.假分数C.真分数4.在地图上,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的方向上,那么上海在北京的()方向上。
A.东偏南60°B.东偏南30°C.西偏南60 °D.西偏南30°5.如图,小猫向()走可以吃到鱼。
A.南偏西40°B.东偏北50°C.北偏东40°D.北偏东50°6.35和它倒数的和是()。
A.1 B.3415C.9157.小宁今年体重是45千克,是去年体重的98,小宁去年的体重是()千克。
A.35 B.40 C.45 D.518.抄写同一份稿件,甲用40分钟完成,乙用30分钟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
A.4∶3 B.3∶4 C.1∶3 D.3∶1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满分16分)9.每千克的花生含油约925kg,125kg这样的花生约含油( )kg。
10.0.125的倒数是( ),79和( )的乘积为1。
11.把10克糖溶解到90克水里,糖和糖水的质量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2.一杯纯果汁,李强先喝了半杯后觉得甜,就加满水,又喝了13杯就出去玩,李强一共喝了( )杯纯果汁。
13.学校的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南偏西30°方向250米处,那么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偏( )30°方向( )米处。
14.某公园淡季的门票票价是90元,比旺季票价便宜了25。
这个公园旺季门票票价是多少元?设:某公园旺季门票票价是x元,列出的方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