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计划.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9.32 KB
- 文档页数:8
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1)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上虞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2)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3、三项研究(1)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
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2)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
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3)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1)课程建设。
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
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2)制度建设。
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3)队伍建设。
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的影响力。
第1 页共6 页(4)资源建设。
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上虞课改》。
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中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贯彻《基础教育纲要》和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课程新体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
3、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视教育评价功能的探索,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实施中的普通应用。
6、加强教育管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7、改革教与学传统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实施措施:1、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
2、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
组织新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学习培训,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
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育观,以确保课改顺利开展。
3、培养承担新课程实施任务的老师。
安排参加各类新教材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再上岗,以保证课改扎实有效持续的推进。
4、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组长制定计划,安排日程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研究课改教材内容,探索与课改相匹配的课堂教育模式。
强化集体备课,改革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的方式。
5、加强教师自身学习与实践。
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公开课等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重视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促进自身成长。
2018-2018年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范文-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2018年基础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建设“教育强县”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契机,在局党组的的正确领导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正确指导下,以“强管理、抓质量、保均衡、促发展”为主线,狠抓学校内部管理、质量提高和学前教育建设,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1、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XX年度建设计划,改扩建好武源、万水、土地、水东中心幼儿园等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村级附属幼儿园,确保适龄幼儿接受三年学前教育率达65%,接受一年学前教育率达99%以上。
指导创建4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和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2、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入学率100%,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推动建好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城镇达到75%,农村达到60%。
3、高中教育:高一招收新生1400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3000人;推动普通高中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确保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年检合格以上。
4、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小学生100%、中学生达99%,学生犯罪率为零。
5、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体质健康合格率城镇中学生98%,农村中学生96%,城镇小学生96%,农村中心小学93%,村级小学92%。
6、教育质量:小学合格率98%,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5%,7a 人数达到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狠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按规定开齐所有课程,力争体艺活动参加市级竞赛参赛项目和获奖人次有所增加。
2018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及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协四次会议精神,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领柳河县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发展方向,探索实践新时期教育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柳河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面实施柳河县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为宗旨,以问题研究为依托,以校本教研为主、校际联研为辅,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打造高效课堂,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提升全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一)提倡课程自主,推进特色发展1.支持学校根据实际,积极推进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
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各版本教材优点,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
支持学校科学开发校本课程。
支持义务教育学校设立自主选课学习日。
鼓励学校在不增加周教学时间总量的情况下,根据课程特点、课程内容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选课。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建立学科教室。
进一步落实学校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
2.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学科内、跨学科内容的整合。
鼓励学校采取分散安排或集中安排的方式,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班队会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