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计算表格
- 格式:xlsx
- 大小:15.32 KB
- 文档页数:19
计算日期f cu.k35 2.0 2.5 3.0 4.0 5.0 6.0f cu.o 43.2a a a b a a a b f ce 440.460.070.480.33w/c=0.45指标10204016204015~2017516014518017015510~151801651501851751605~1018517015519018016510~3019017015020018516530~5020018016021019517550~7021019017022020518570~90215195175230215195未掺减水剂用水量M WO 220kg 150黄腾液体高效减水剂、长沙粉红色膨胀剂、散装粉媒灰。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2)、材料选择:水泥采用广西华润牌P·O 42.5级;中砂(河砂);5~31.5mm 花岗岩连续级配碎石及饮用水;1、确定试配强度:2、计算水灰比: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使用部位地下室底板、独立基础等1)、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结构名称碎石卵石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快速自动计算表(一)试样编号:设计标号C35泵送防水混凝土记录编号:Q Z-PB-001-12008年8月18日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按mwa=mwo(1-β)坍落度mm 项目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mm 强度标准差 W/C =a a ×f ce/(f cu,0+a a ×a b ×f ce)=(0.46×44)/(43.2+0.46×0.07×44)=0.45 3、根据坍落度及碎石最大粒径选取用水量:依据施工要求坍落度设计为150~180mm,M W0(黄腾液体减水剂减水率20%)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a.当水灰比在0.4~0.8范围时,按上表取值.b.当水灰比小于0.4或大于0.8的混凝土及采用特殊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由试验确定。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机械拌和取1.1~1.2;人工拌和1.2~1.4。
6. 计算单位砂、石用量(1)体积法(2)质量法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单位砂、石用量m g0、m 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