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工艺展开培训资料-内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1.50 KB
- 文档页数:10
钣金展开培训资料一、材料的展开,1、材料在折弯后,计算材料外形尺寸时为什么要减系数,(计算公式为L=A+B-K,K——为系数)原因为板材在折弯拉伸时产生R角。
如图2、板材在折弯时,外层受拉力,内层受压力,如图23、展开的计算原理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的长度在弯曲后与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折弯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下图所示的R角)较大,折弯角度(下图所示θ角)变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变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层的距离用λ表示。
图34、系数的产生L=A’+B’+K’ 注:L-——展开后的长度,K’——中性层弧长K’=πR'/2R’-----中性层半径长等于内R加上λL=A+B-K 注:L ——展开后的长度,K———材料系数K=(B-B’)+(A-A’)-R’ R’-----中性层半径长.图4举例说明,设板厚为3MM,折弯角度为90°,弯曲半径R为5,A,A’,B,B’已知,求展开长度?依据公式L=A’+B’+K’要先求出K’值,计算方法:R’=R+λK’=πR'/2=5+0.4T =3.14*6.2/2=5+1.2 =9.73=6.2那么L=A’+B’+9.735、R≥5T时(T=板材的厚度),λ=0.5T(λ为中性层到内层的厚度)R≤5T时λ=0.4T6、折弯角度θ≥90°L=A+B+[(180-θ)/90°]×K(经验值),当R=0时,θ越大,K就越小,θ越小,K就越大(如图1)。
当θ等于0度时,L=A+B-0.4T,A,B都取外尺寸7、段差当H<5T时,用实验值计算展开长度,L=A+B+KK值如下表:0.50.8 1.0 1.2 1.5 1.6 2.0 3.2 TKH0.50.10.80.20.10.11.00.50.20.20.20.20.21.5 1.00.70.50.30.30.30.30.22.0 1.5 1.2 1.00.80.50.40.40.32.5 2.0 1.7 1.5 1.3 1.00.90.50.43.0 2.5 2.2 2.0 1.8 1.5 1.4 1.00.53.5 2.7 2.5 2.3 2.0 1.9 1.50.64.0 3.2 3.0 2.8 2.5 2.4 2.00.84.5 3.7 3.5 3.3 3.0 2.9 2.5 1.35.0 4.0 3.8 3.5 3.4 3.0 1.8当段差的折弯角度>90°并相等时,用90°的折弯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