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93.00 KB
- 文档页数:8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问答题1.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 天然气按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3. 煤化工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4. 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的反应试剂分为哪几种?5. 影响芳香族亲电取代定位规律的主要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6. 均相配位催化剂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7. 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硝化方法是什么方法?8. 溶剂的极性对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反应速度都有很大影响,对S N1反应来说,选择哪种类型的溶剂有利?9. 有机化工产品按其所起作用和相互关系,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10. 化学工业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率)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11. 什么样的烃类适合亲电取代反应?12. 自由基的产生方法有哪几种?13. 能够供给或接受一对电子以形成共价键的试剂是什么试剂?14. 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哪些?15. 常用于鉴别各种溶剂的离子化能力和离解能力的溶质是什么?16. 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是什么?17. 精细有机合成的初始原料有哪些?18. 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些?19. 萘的一取代时主要发生在什么位置?20. 在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之间,哪种物质的存在有利于消除不利于取代?21. 制备氟化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哪种?22. 过渡金属及其配合物起催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过渡金属及其配合物存在什么轨道?23. E2和S N2的历程很相似,区别主要是什么?24. 最重要的亲核加成是什么基团的亲核加成?25. 相转移催化剂的类型主要有哪些?26. 脂烃及芳环侧链的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是什么?27. 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卤化有哪几种反应历程?28. 烷烃置换磺化的磺化剂是什么?29. 目前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生产多采用哪种工艺?二、基本概念1. 自由基试剂的定义是什么?2. 反应选择性的定义是什么?3. 反混作用的定义是什么?4. 氢化(加氢)反应的定义是什么?5. 相比(酸油比)的定义是什么?6. 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定义是什么?7. 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含义是什么?8. 什么叫精细化工产品(或精细化学品)?9. 离子化溶剂的定义是什么?10. 合成气的定义是什么?11. 何谓基本有机原料?12. 离解性溶剂的定义是什么?三、简答题1. 亲核试剂引入芳香环时一般采用亲核置换反应,为什么?2. 列举一均相配位催化剂化学组成例子,并说明其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主要作用:3. 正十二醇制正十二烷基溴时,加入四丁基溴化铵起何作用?为什么?4. 精细化工的特点有哪些?5. 影响芳香族亲电取代定位规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6. 相转移催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相转移催化的应用范围是什么?7.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8. Houghes-Ingold规则的局限性的原因是什么?9. S N2型反应的重要标志是什么?E2历程和S N2历程的区别主要是什么?10. Houghes-Ingold规则是什么?四、反应题1.2.3.4.5.6.五、计算题1. 用氯气对苯进行氯化制氯苯,副产物为二氯苯。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什么叫精细化工产品(或精细化学品)?基本特点有哪些?3、精细化工的定义;精细化工的基本特点有哪些?4、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序是怎样的?5、化工行业类别有哪些?6、精细化工的产生和发展与什么有关?7、目前国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8、化学工业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率)是怎样定义的?它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9、我国近期出台的《“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将哪些精细化工领域列为“十一五”精细化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10、自2007年起我国将全面禁止哪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使用?11、我国建设的化工园区有哪些?12、中国精细化工发展比较先进的领域有哪些?举例说明。
13、中国精细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14、有机化工生产的起始原料和主要基础有机原料有哪些?15、精细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16、有机化工原料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次转换各是什么?以农林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化工产品延续至今的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能延续至今?17、煤化工的兴起与发展阶段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被称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的产品是什么?18、石油化工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石油化工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9、一个国家有机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20、石油烃裂解(乙烯装置)可以得到哪些化工产品?21、单元反应的概念?最重要的单元反应有哪些?22、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些?何谓C1化学,C1化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合成气的定义是什么?23、生产糠醛的原料有哪些?糠醛的用途有哪些?24、石油芳烃生产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哪些?芳烃抽提中常用的溶剂有哪些?25、写出以下基本化工原料主要来自哪种资源?⑴甲烷;⑵一氧化碳;⑶乙炔;⑷乙烯;⑸ C18-C30直链烷烃;⑹苯;⑺萘;⑻ C12-C18直链脂肪酸。
26、简述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世界精细化工的主要发展趋势。
选择题1.聚合反应在生产中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法,须由()来决定。
a.单体的性质b.聚合产物的用途c.单体的性质和聚合产物的用途2.聚氯乙烯聚合常用的引发剂是()。
a.有机过氧化物b.偶氮类引发剂c.复合型引发剂3.ABS树脂是()三元共聚物。
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b.丙烯腈-异戊二烯-苯乙烯c.丙烯腈-丁二烯-乙烯5.生产丙纶的主要单体是()。
a.丙烯b.乙烯c.丙烯腈6. 丙烯酸应用下列那种方法精制()A 碱洗水洗蒸馏B 重结晶C 减压蒸馏D 萃取7.乳液聚合生产过程中,破乳方法不包括(B )。
A 强烈搅拌B 加热C 加入电解质D 调节pH8.对于粘度很高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溶液聚合,反应釜应选择(A )搅拌器。
A 螺带式B 平浆式C 锚式D 旋浆式9.本体法生产有机玻璃的特点不包括()。
A 提高聚合速率,分子量降低B 反应体系粘度高,散热困难C 分子量分布窄D 产品后处理简单12.乙烯高压自由基本体聚合中,得到的是(D )。
A HPLDPEB HPHDPEC LLDPED LHDPE13.乳液聚合的主要场所是(B)。
A 胶束B 增容胶束C 单体液滴D 单体分子14.C4馏分中所含的丁烷、丁二烯、丁烯各异构体的沸点非常相近,可通过(C )的方法进行分离。
A 闪蒸B 水蒸气蒸馏C 萃取精馏D 减压蒸馏15.自由基聚合中,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分子量的聚合是(B)。
A 本体聚合B 乳液聚合C 悬浮聚合D 溶液聚合16.自由基聚合中,悬浮聚合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时,可以选用()做分散剂。
A 聚乙烯醇B 羟丙基纤维素C 明胶D 碳酸镁17.用无机粉末做分散剂的自由基悬浮聚合结束后,用()洗涤以除去分散剂。
A 稀碱B 稀酸C 去离子水 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8.BPO常常和()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于自由基聚合。
A 亚硫酸钠B 硫代硫酸钠C 二甲苯胺D 硫酸亚铁20.可以制成AB型,多嵌段等不同形式的嵌段共聚物的主要聚合方法为()。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氧化锌脱硫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脱硫过程如何?原理:氧化锌法可脱除无机硫和有机硫,主要脱除无机硫,使硫含量<0.1X10-6。
ZnO (s) + C H SH (g )=ZnS (s) + C H OH (g)ZnO (s) + CH SCH (g )=ZnS (s) + C2 H4(g) + H2O (g)CS 2 + 4 H 2=H 2 S + CH 4分脱硫过程:氧化锌脱硫就是H2S气体在固体ZnO上进行反应,生成H,进入气相,ZnS则沉积在ZnO固体表面上。
需要将氧化锌脱硫剂都做成高孔率的小颗粒以增大反应和沉积面积,反应速度主要是内扩散控制。
2.描述由NH3和CO2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相态。
答:目前,工业合成尿素的方法都是在液相中由NH3和CO2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气相存在的液相反应,如下图所示。
反应被认为分两步进行:汽相NII;S CO:,IhO7NH3+ C5-NH虱:口ONH4 一COCNIIJ. । IkO破相』. J \(1)②(4) ⑺⑶上述两个反应中,第一个反应为快速放热反应,反应程度很大,生成溶解态的氨基甲酸铵(Ammonium Carbonate,简写AC,甲铵);第二个脱水生成尿素(Urea,简写Ur)的反应为慢速吸热反应,且为显著可逆反应。
① 尿素生成反应为液相可逆反应,应该具备一定的压力(液化NH3和CO2)和温度(保证反应速度)。
② 未反应原料必须循环利用,循环的NH3和CO2水溶液也必然携带一定量的水。
③合成尿素的原料中有NH3、CO2和H2O,物料配比中采用NH3过量;④合成反应开始,溶液中的CO2以AC形式存在,溶液中存在NH3、AC和H2O;⑤合成反应过程,溶液中存在NH「AC、H2O 和 Urea。
3.合成氨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工序?画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
答: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3个工序:造气: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净化: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CO2、$等脱除到ppm级(10-6)压缩和合成:净化后的合成气原料气必须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左右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4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工艺中,天然气水蒸汽转化制气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抑制 副反应的策略如何?(1)CH + HO =CO + 3H -206.4kJ mol 4 2 2(2)CO + H 2 O =CO 2 + H 2 + 41.2kJ / molCH 4=2 H 2 + C - 74.9kJ .mol -12CO = CO 2 + C +172.4kJ mol -1CO + H 2=H 2O + C +131.36kJ .mol i抑制副反应的策略:(1)生成碳黑。
填空题1.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五大通用塑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ABS树脂3.五大工程塑料是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和热塑性聚酯。
4.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助剂)。
5.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硫化剂的作用是使线形合成橡胶分子变成松散的交联结构6.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实施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淤浆聚合。
7.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是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经聚合反应使之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8.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方式及其特点。
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再处理后降级使用;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降解,高温裂解或催化裂解;作为能源回收利用:粉碎作燃料9.石油裂解气经分离可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石油炼制产生的液体经加氢催化重整可转化为芳烃,萃取分离可得苯、甲苯、二甲苯等。
10.炼焦(高温干馏):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可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气。
11.高分子合成材料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12.三大合成纤维是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
13.高分子合成材料最主要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
14.塑料生产中稳定剂的作用是防止成型过程中高聚物受热分解或老化。
润滑剂的作用是在高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于材料表面以防止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
15.大型高分子合成生产装置的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及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反应、分离、聚合物后处理、溶剂回收等。
核心是聚合反应过程。
16.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主要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7.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是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18.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的内容包括:生产方式、产品性能、原料路线、能量消耗与利用、生产技术水平考查。
19.石油是生产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通称“三烯三苯”)的原料。
1、简述四种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和优缺点?本体聚合(又称块状聚合):在不用其它反应介质情况下,单体中加有少量或不加引发剂发生聚合的方法。
可分为均相本体聚合非均相本体聚。
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均相本体聚合指生成的聚合物不溶解在单体中,沉淀出来成为新的一相(如氯乙烯)。
特点:产品纯净,电性能好,可直接进行浇铸成型;生产设备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优点:(1)本体聚合是四种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无反应介质,产物纯净,适合制造透明性好的板材和型材。
(2) 后处理过程简单,可以省去复杂的分离回收等操作过程,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所以生产设备也少,是一种经济的聚合方法。
(3) 反应器有效反应容积大,生产能力大,易于连续化,生产成本比较低。
缺点:(1) 放热量大,反应热排除困难,不易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2) 单体是气或液态,易流动。
聚合反应发生以后,生成的聚合物如溶于单体则形成粘稠溶液,聚合程度越深入,物料越稠,甚至在常温下会成为固体。
(3) 任何一种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都伴随有体积的收缩。
(4)聚合物粒子的形态和结构(均相聚合过程得到的粒子是一些外表光滑、大小均匀、内部为实心及透明有光泽的小圆珠球。
非均相聚合过程所生成的产物则不同,聚合物粒子是不透明的,外表比较粗糙,内部有一些孔隙)。
悬浮聚合:将单体在强烈机械搅拌及分散剂的作用下分散、悬浮于水相当中,同时经引发剂引发聚合的方法。
优点:(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不需要回收、安全、易分离。
(2)悬浮聚合体系粘度低、温度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3)由于没有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其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溶液聚合物高。
(4)与乳液聚合相比,悬浮聚合物上吸附的分散剂量少,有些还容易脱除,产物杂质较少。
(5)颗粒形态较大,可以制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粒子。
聚合物颗粒直径一般在0.05-0.2mm,有些可达0.4 mm,甚至超过1mm。
《有机合成工艺学》2014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原料的纯度在生产上也是一个主要操作条件,工艺上用于生产乙醛的原料乙烯要求在()以上。
A. 97%;
B. 98%;
C. 99%;
D. 99.5%。
?
正确答案:D
2. 工业上乙烯氧化生成乙醛的过程容易发生爆炸,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控制循环气中乙烯和氧气的量来预防爆炸的发生,乙烯含量控制在65%左右,氧含量控制在()左右。
A. 5%;
B. 8%;
C. 13%;
D. 20%。
?
正确答案:B
3. 烃类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可以在空气、纯氧、过氧化氢和其他过氧化物中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是()。
A. 空气;
B. 纯氧;
C. 过氧化氢;
D. 空气和纯氧。
?
正确答案:D
4. 催化自氧化反应的机理属于自由基机理,起决定作用的是()过程。
A. 链引发;
B. 链增长;
C. 链终止;
D. 化学反应速度。
?
正确答案:A
5.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工艺路线主要有()条。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2 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化学反应的效率—合成效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
3 转化率(X):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选择性(S):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表达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收率(Y):从产物角度来描述反应过程的效率。
关系根据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定义可知,相对于同一反应物而言,三者有以下关系:Y=SX。
对于无副反应的体系,S=1,故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转化率,转化率越高则收率越高;有副反应的体系,S<1,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
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4 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
5 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6 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反应规律。
7 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都包含:烯烃的再裂解、聚合、环化、缩合、生炭、加氢和脱氢反应类型。
8 裂解原料性质的参数有:族组成---PONA值;氢含量;特性因数;芳烃指数四种。
9 停留时间:裂解原料经过辐射盘管的时间。
停留时间与裂解温度对裂解产物分布影响:①高温裂解有利于一次反应的进行。
短停留时间可抑制二次反应的进行。
同时可减少结焦。
②高温—短停留时间操作可以抑制芳烃的生成,减少汽油收率。
③使炔烃收率明显增加,并使乙烯/丙烯比及C4中的双烯烃/单烯烃的比增大,工业上利用此效应,适应市场需要。
10 烃类水蒸气热裂解制乙烯过程中,加入水蒸气的作用是:1.易分离;2.热容量大,使系统有较大的热惯性;3.抑制硫对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4.脱除结碳,抑制铁镍的催化生碳作用。
化工工艺复习资料一、问答题:1、了解尿素合成反应中的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影响因素。
2、尿素合成反应过程的主要副反应及控制。
3、尿素生产的汽提法流程原理及特点。
4、中和法生产硝酸铵的热利用及减少氨损失措施。
5、结合相图分析湿法磷酸生产中控制硫酸钙的结晶对过程的影响。
6、简述过磷酸钙生产过程两个阶段的特点。
7、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8、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例子,简单地描述一下它们的生产过程。
9、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10、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为什么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段进行?11、焙烧和煅烧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2、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磷的总收率?在诸多生产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比较好?13、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和任务?14、合成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15、写出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
16、简述一段转化炉的炉型结构。
17、简述常用脱硫方法及技术特点以及适用流程。
18、少量CO 、CO2、O2的脱除方法有哪些?19、有哪些原料可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些?20、合成气可用来制造什么化工产品?为什么近年来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受到重视?21、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22、由煤制合成气有哪些生产方法?这些方法相比较各有什么优点?23、煤的热分解过程条件的变化对煤的干馏和气化有什么影响?24、简述常压固定床煤气炉操作循环和炉内煤气化主要区域。
25、天然气- 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过程有哪些步骤?为什么天然气要预先脱硫才能进行转化?用哪些脱硫方法较好?26、为什么天然气- 水蒸气转化过程需要供热?供热形式是什么?一段转化炉有哪些型式?27、写出一氧化碳变换的反应?影响该反应的平衡和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该反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与哪些参数有关?28、为什么一氧化碳变换过程要分段进行并要用多段反应器?段数的选定依据是什么?29、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使用中注意哪些事项?30、氨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Kf 随温度和压力是如何变化的?31、影响氨平衡浓度的因素有哪些?32、论述温度和压力对氨合成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为什么要对聚合物进行后处理? 经过分离过程制得的聚合物,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未脱除的少量溶剂,需要经过脱水和干燥。
2. 合成树脂的后处理过程干燥方法:气流干燥和沸腾干燥3.聚合方法的选择: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性质;相同性能的产品,产品质量好,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将得到发展。
其它方法则逐渐被淘汰。
4.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来源、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答:废气主要来自气态和易挥发单体和有机溶剂或单体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渣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中的结垢聚合物和某些副产物。
对于废气处理,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避免设备或操作不善而造成的泄露,并且加强监测仪表的精密度,以便极早察觉逸出废气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废气减少到容许浓度之下。
对于三废的处理,首先在井陉工厂设计时应当考虑将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不得已时则考虑它的利用,尽可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例如工业上采用先进的不适用溶剂的聚合方法,或采用密闭循环系统。
必须进行排放时,应当了解三废中所含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回收利用和处理,最后再排放到综合废水处理场所。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有以下三种途径: 1、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3、作为能源回收利用5.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那些?答:石油路线:石油行高温裂解,得到的裂解气经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
产生的液体经加氢后催化重整使之转化为芳烃,经萃取分离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
然后可将它们直接用作单体或进一步经化学加工以生产出一系列单体。
煤炭路线:煤炭经炼焦生成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由煤焦油经分离可得到苯,甲苯、苯酚等。
焦炭与石灰石在电炉中高温反应得到电石,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由乙炔可以合成一系列乙烯基单体或其他有机化工原料。
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直接用作单体或经化学加工为单体。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及通常组合形式原料准备与精致,催化剂配置,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2.聚合反应釜的排热方式有哪些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部分预冷。
3. 聚合反应设备1、选用原则: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聚合反应及聚合过程的特性、聚合反应器操作特性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经济效应。
2、搅拌的功能要求及作用功能要求:混合、搅动、悬浮、分散作用:1)推动流体流动,混匀物料;2)产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悬浮;3)增加流体的湍动,以提高传热效率;4)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质的传递效率;5)高粘体系,可以更新表面,使低分子蒸出。
第二章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教材P24-25)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和原料?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教材P24-25、P26、P31)得到单体和原料: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得到聚合物: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3. 合成聚合物及单体工艺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3-1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只要取决于根据产品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
2.引发剂及选择方法,调节分子量方法种类:过氧化物类、偶氮化合物,氧化还原体系。
选择方法:(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故根据反应温度选择适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教材:汪小兰主编《有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宏纹等,《有机化学》(第二版),人民教学出版社第一章绪 论Introduction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 初期阶段 18世纪—19世纪有机化合物最早的有机化合物来自于动植物体(有机体)生命论:有机化合物只能由有机体产生。
无机化合物则存在于无生命的矿藏中,同时也可由有机体产生。
阻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20多年,人们放弃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想法.代表人物: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得到了一系列较纯的有机物公元770—180年间,就出现关于酿酒的记载 汉朝 出现制纸、染色工艺由动植物取得较纯的有机物1769年 葡萄汁 葡萄糖1780年 酸牛奶 乳酸柠檬汁 柠檬酸尿 尿素1805年 从鸦片内取得第一个生物碱 吗啡 1820年 从金鸡纳树喹啉(二) 形成阶段:19世纪-19世纪中期1 有机物在实验室被制备,强有力反驳了“生命论”。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氰酸铵尿素1845年德国柯尔伯合成醋酸1854年法国贝特洛合成属于油脂的物质2 人工合成一系列有机物1950年利用煤焦油合成药物、染料、炸药,从此打破了“生命论”,开辟了有机化学新天地。
3 通过元素分析发现有机物都含有碳1781年拉瓦锡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分析有机物植物: C H O动物: C H O N把含有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4 确立了经典的有机结构理论1855年,Kekule (凯库勒)和 Couper(古柏尔)提出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两个重要基本原则(i) 碳是四价的(ii) 碳可以结合成链或者环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科学H CN O F P S ClBrI Si B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物制备、结构、性质、应用的科学.有机化学意义:是研究生物体及生命现象的基础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化学键的两种基本类型共价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
合复习资料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绝热式乙苯脱氢工艺流程中,原料为和,反应器入口温度需要610~660℃,它是一个吸热反应,热量靠过热蒸汽带入,因此,催化剂床层分段,段间补充过热水蒸汽,全部蒸汽与乙苯的摩尔比为。
反应产物经冷凝器冷却后,气液分离,不凝气中含有大量的和CO、CO2,可作燃料使用。
冷凝液经精馏后分离出、、和,最后产物是。
2、合成气制备甲醇的工艺流程中,原料为新鲜,由于合成甲醇是多个反应同时进行,除主反应外,还有生成和甲烷等副反应。
因此,如何提高合成甲醇反应,提高甲醇收率是
问题,它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的的控制,诸如、、和原料气。
由于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存在一个温度曲线。
3、烃类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在、纯氧、和其它过氧化物上选择,究竟使用什么氧化剂要视分析而定。
近年来,作为氧化剂发展迅速,它具有条件,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不易发生深度反应,对环境友好和可实现生产的特点。
4、当代环境十大问题是:污染、臭氧层、全球变、海洋、淡水资源和污染、生物多样性、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废物、土地和沙漠化、锐减。
5、Monsanto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不利条件是催化剂的资源稀缺,价格较。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在上的优越性很大,其特点为:原料可以用煤、和重质油,不受供应和价格波动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过程能量效率高;所采用的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流程中的反应系统和系统合为一体,工程和控制都很巧妙,结构紧凑;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问题,找到了耐腐蚀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很,三废排放少,操作安全可靠。
6、催化加氢通常用于合成和许多化工产品的过程;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和。
7、甲醇作为化工原料的用途越来越广,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卤甲烷、炸药、药、染料、药及其它化工产品。
二、选择题
1、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苯乙烯和()。
A:丁二烯;B:聚乙烯;C:丁烯;
D:丙烯。
2、催化自氧化反应的机理也是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过程。
A:链的引发;B:链增长;C:链终止;
D:化学反应速度。
3、羰基合成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很广,主要在()方面。
A:香料;B:化妆品;C:农药;
D:医药。
4、2000年,Paul Anastas概括了绿色化学的()条原则,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公认。
A:12;B:10;C:8;
D:6。
5、工业上乙烯氧化生成乙醛使用的催化剂应该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由于避免爆炸,循环气体中乙烯的含量应该控制在65%左右,氧含量控制在()左右。
A:10% B:20% C:8% D:13%
6、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流程中,采用的原料为()。
A:苯、丙烯和空气;B:苯和丙烯;C:苯和空气;
D:丙烯和空气。
7、合成甲醇的产物中除目的产物外,还含有:二甲醚、异丁醇、甲烷等副产物。
合成甲醇工艺早期为高压法,因为它存在很多缺点,被后来发展的低压法所取代,它的动力消耗为早期的()左右。
A:50%;B:60%;C:70%;
D:80%。
8、催化加氢通常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几个不饱和的官能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催化脱氢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脱氢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利用它们可以合成氨、()、丁二烯、苯乙烯等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A:乙醇B:甲醚;C:甲醇;
D:乙醚。
9、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原料中,()原料既是原料,又是产品。
A:Cl2;B:C2H4;C:O2;
D:HCl。
三、判断题
1、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停留时间三方面上()
2、制造丁二烯有光明前景的是烃类的氧化脱氢工艺,但是其氧化深度的控制是关键问题,会产生“飞温”和爆炸。
目前,随着清洁燃料的需求量的增加,从裂解汽油中得到纯度较高的异丁烷和异丁烯来生产烷基化汽油和MTBE,由此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正丁烷,再氧化脱氢生成丁二烯,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
3、绿色化学工艺包括过程绿色化、原料绿色化和产品绿色化三方面。
()
4、过程绿色化包括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采用绿色催化剂和采用绿色溶剂。
()
5、在我们经常利用的重排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氧化反应中,只有重排反应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此时,可以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6、常用的氧氯化催化剂是金属氯化物,其中氯化铜活性最高,选择性最好。
根据氯化铜催化剂的组成,乙烯氧氯化催化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
7、在氢蒽醌氧化与丙烯环氧化集成流程中,氢蒽醌用AQH2表示。
()
8、氯乙烯在工业上的主要应用是生产氯乙烯树脂,它的最早生产是乙炔法,随着氯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联合法。
()
9、合成甲醇工艺有高压和低压两种工艺,低压法生产甲醇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动力消耗仅为高压法的80%。
()
四、流程题
1、苯酐主要用来生产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其他酯类,还可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染料、医药、农药等,用途较广。
请以邻二甲苯和空气为原料,画出BASF法邻二甲苯生产苯酐的原则流程图,并指明各设备所起的作用。
(要求画出的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反应器、转化冷却器、粗苯酐储槽、预分解器、第一和第二精馏塔)
2、苯酚和丙酮均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由苯和丙烯烷基化通过均相自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请问:
①原料是什么;
②产品是什么;
③画出单元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原则流程图和指明各过程所起的作用。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乙苯、水蒸气、三、14、H
2、苯、甲苯、乙苯、焦油、苯乙烯。
2、合成气、二甲醚或异丁醇都行、选择性、核心、温度、压力、空速(三者次序不限)、组成、放热、适宜。
3、空气,过氧化氢,技术经济,过氧化氢,温和,高,氧化,清洁。
4、大气、破坏、暖、污染、紧张、减少、危险、退化、森林。
5、铑,贵(高),技术经济,天然气,原油,高,长,精馏,腐蚀,少。
6、有机产品,精制,单体,苯乙烯,丁二烯。
7、甲醛,医,农,有机。
二、选择题
三、判断题
1、×,还有原料纯度和配比。
2、√。
3、√。
4、×,还有过程强化。
5、×,还有加成反应。
6、×,将四改成三。
7、√。
8、×,联合该成平衡氧氯化。
9、×,将80%改成60%。
四、流程题
1、答:流程为:空气经过净化、压缩和预热后与气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反应器,邻
二甲苯氧化为苯酐,得到粗苯酐。
反应是放热的,用熔盐循环移出,副产蒸汽。
粗苯酐需要精制处理,尤其是对邻甲苯甲醛、苯甲酸、苯酞,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影响苯酐的色度、酸度、热稳定性、凝固点等,必须加以除去。
由于他们的沸点与产品苯酐差别
不大,很难用精馏将其分离,工艺流程采用预分解器,通过加热来处理,接下去就用第一、二精馏塔得到产品纯苯酐。
各设备作用为:
压缩机:将空气压倒所需要的压力,进入反应器;
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粗苯酐的反应混合物;
转换冷凝器:用冷油将反应混合物进行降温,凝液进粗苯酐储槽;
粗苯酐储槽:存放粗苯酐溶液;
预分解器:除去杂质;
第一精馏塔:将比苯酐轻的组分全部从塔顶脱除;
第一精馏塔:得到产品纯苯酐。
2、答:
①原料:苯、丙烯和空气
②产品:丙酮、苯酚和副产物;
③作用:
烷基化反应器:发生烷基化反应;
氧化反应器:发生氧化反应;
浓缩器:得到过氧化异丙苯为80%左右的浓缩液;
碱洗:将回收的异丙苯用碱洗涤;
分解:将过氧化异丙苯进行分解,得到粗产品;中和:将少量硫酸中和掉;
水洗:脱除碱液;
精馏:得到产品苯酚和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