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
- 格式:pptx
- 大小:538.84 KB
- 文档页数:4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法规分类号】220006200201【标题】“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国家电力公司【颁布日期】2002/03/07【实施日期】2002/03/07【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安全保护管理【文号】国电调[2002]138号【题注】【正文】1. 总则1.1. 为贯彻落实国电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 589号文),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特制定《“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继电保护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1.2. 《实施细则》是在原有规程、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技术措施要点》等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汇总近年来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经验制定的。
制造、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实施细则》,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
1.3. 《实施细则》强调了防止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全部继电保护反事故技术措施,也不是继电保护反事故技术措施应有的全部内容。
有些措施在已颁发的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有关措施,本次重复列出。
因此,在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定和标准。
1.4.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实施细则》,现有发电厂、变电站已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改进,其它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
不能满足要求的应结合设备大修加速更换,而对不满足上述要求又不能更改的,由设计、制造和运行等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标准、规定,凡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应按《实施细则》执行。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措施为防止全厂停电事故,要严格执行《防止全厂停电措施》(能源部安保安(1992)40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加强蓄电池和直流系统的维修,确保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供电可靠。
1.1、改建项目要求蓄电池采用免维护、质量可靠、有良好声誉厂家的产品。
1.2、要加强和规范对直流系统(蓄电池和充电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严格执行新疆电力公司颁布的直流电源运行维护技术导则。
对免维护蓄电池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充放电试验、放电容量根据设备技术资料要求进行。
1.3、保护、操作、动力、信号、事故照明靠直流供电的均应分开供电。
2、结合机组大、小修全面认真检查厂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并做切换试验。
3、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后备保护可靠并有选择性的动作,严防开关拒动,误动扩大事故。
4、母差保护停用时尽量减少母线倒闸操作。
5、开关设备的失灵保护均必须投入运行,并要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保护正确地动作。
6、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的规定,完善主变压器零序电流电压保护,以用于跳开各侧断路器,在事故时能保证部分机组运行。
6.1、继电保护的正常可靠动作,是防止全厂停电事故的保证。
要加强对继电保护的专业管理,严格按电力部《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1987年)规定的期限、项目及部颁标准批准执行的试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时行。
6.2、电气主设备、线路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
保护退出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并认真执行,严禁主保护退出运行。
后备保护整定要通过系统统一核算,要防止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7、应优先采用正常的母线、厂用系统、热力公用系统的运行方式,因故改为非正常运行方式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方式,由生技科负责管理厂用电运行方式。
要结合本厂情况制定非正常运行方式,并对非正常运行方式的低电压保护定值要进行系统整定计算。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目录1.防止火灾事故--—-—-—----—---——--—-————--—--——----—--——-—--—--——-———-—-——--——--—-—-—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防止接地网事故-———--——-—--——---—--————-—--————--—-————-——--—-—-——-——---———--—-—--—-—--———----—---18.防止污闪事故-—--——-——--—-———----—--—-—--——-——--———-—--——————-——-——-----—----—-—-———--—-—-—-—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防止交通事故--—————--—--—-——--————-—--—--——--—-———--———————-—-——------—-—--—--——--------—————----—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 防止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1电缆防火1.1。
2023版二十五项反措“防止继电保护事故”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变压器、母线、高压电抗器、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等交流输变电设备的保护及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应按配置。
(B)A. 双套B. 双重化C. 三套D. 三重化2、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含电铁牵引站及引入线路)两端均应配置双重化的保护,两套保护的通道应相互独立,优先采用保护,双侧均应具备远方跳闸功能。
(A)A.线路纵联、纵联电流差动B.线路距离、纵联电流差动C.线路纵联、零序电流D.线路距离、零序电流3、100MW及以上容量及接入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启备变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微机保护(非电量保护除外);重要发电厂的启备变保护采用双重化配置。
(A)A.应、宜B.宜、宜C.应、应D.宜、应4、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特性一致;母线差动保护各支路电流互感器变比差不宜大于倍。
(B)A.应、4B.宜、4C.应、4D.宜、55、母线差动、变压器差动和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保护各支路的电流互感器应优先选用和较高的电流互感器。
(B)A.准确限值系数、额定拐点电流B.准确限值系数、额定拐点电压C.准确拐点系数、额定拐点电压D.准确放大系数、额定拐点电流6、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的端子排,应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分段布置,正、负电源之间、跳(合)闸引出线之间以及跳(合)闸引出线与正电源之间、与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与回路之间等应至少采用一个空端子隔开或增加绝缘隔片。
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的接线端子不宜布置在同一段端子。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端子箱、汇控柜等户外设备应采用额定电压V的端子。
(A)A.交流电源、交流电压、1000VB.交流电压、交流电源、1000VC.交流电源、交流电压、500VD.交流电压、交流电源、500V7、继电保护的设计、配置和选型应以继电保护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为基本原则,任何技术创新不得以牺牲继电保护的和为代价。
二十五项反措防止全厂停电事故措施为防止全厂停电事故,要严格执行《防止全厂停电措施》(能源部安保安(1992)40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加强蓄电池和直流系统的维修,确保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供电可靠。
1.1、改建项目要求蓄电池采用免维护、质量可靠、有良好声誉厂家的产品。
1.3、保护、操作、动力、信号、事故照明靠直流供电的均应分开供电。
2、结合机组大、小修全面认真检查厂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并做切换试验。
3、加强继电保护工作,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后备保护可靠并有选择性的动作,严防开关拒动,误动扩大事故。
4、母差保护停用时尽量减少母线倒闸操作。
5、开关设备的失灵保护均必须投入运行,并要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保护正确地动作。
6、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的规定,完善主变压器零序电流电压保护,以用于跳开各侧断路器,在事故时能保证部分机组运行。
6.1、继电保护的正常可靠动作,是防止全厂停电事故的保证。
要加强对继电保护的专业管理,严格按电力部《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1987年)规定的期限、项目及部颁标准批准执行的试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时行。
6.2、电气主设备、线路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
保护退出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并认真执行,严禁主保护退出运行。
后备保护整定要通过系统统一核算,要防止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7、应优先采用正常的母线、厂用系统、热力公用系统的运行方式,因故改为非正常运行方式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方式,由生技科负责管理厂用电运行方式。
要结合本厂情况制定非正常运行方式,并对非正常运行方式的低电压保护定值要进行系统整定计算。
8、厂房内重要辅机(如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等)电动机事故按钮要加装保护罩,以防止误碰造成停机事故。
9、400V重要动力电缆采用阻燃型塑料电缆。
10、母线侧隔离开关和硬母线支柱绝缘子,应选用高强度支柱绝缘子,以防运行或操作时断裂,造成母线接地或短路。
18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8.1 在一次系统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继电保护的适应性,避免出现特殊接线方式造成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难度的增加,为继电保护安全可靠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18.2 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发、输、配及重要用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纳入电网统一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
18.3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选型,必须满足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并经相关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同意。
保护选型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质量优良的产品。
18.4 电力系统重要设备的继电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8.4.1 依照双重化原则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宜采用主、后一体的保护装置。
18.4.2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的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220kV电压等级线路、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串联补偿装置、滤波器等设备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除终端负荷变电站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
18.4.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纵联保护的通道(含光纤、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和供电电源等)、远方跳闸及就地判别装置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18.4.4 1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微机保护(非电量保护除外);大型发电机组和重要发电厂的启动变保护宜采用双重化配置。
18.4.5 两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交流电压宜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
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叠,避免死区。
18.4.6 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
18.4.7 有关断路器的选型应与保护双重化配置相适应,220kV 及以上断路器必须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
两套保护装置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18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8.1 在一次系统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继电保护的适应性,避免出现特殊接线方式造成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难度的增加,为继电保护安全可靠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18.2 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发、输、配及重要用电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纳入电网统一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
18.3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选型,必须满足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并经相关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同意。
保护选型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质量优良的产品。
18.4 电力系统重要设备的继电保护应采用双重化配置。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8.4.1 依照双重化原则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宜采用主、后一体的保护装置。
18.4.2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的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220kV电压等级线路、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串联补偿装置、滤波器等设备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除终端负荷变电站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母线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
18.4.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纵联保护的通道(含光纤、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和供电电源等)、远方跳闸及就地判别装置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18.4.4 1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微机保护(非电量保护除外);大型发电机组和重要发电厂的启动变保护宜采用双重化配置。
18.4.5 两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交流电压宜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
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叠,避免死区。
18.4.6 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
18.4.7 有关断路器的选型应与保护双重化配置相适应,220kV 及以上断路器必须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
两套保护装置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电发[2000]589号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国际,中电国际,国电电力,乌江公司,电规总院,水规总院,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土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苏州热工所,各水电工程局,各水电勘测设计院,安能总公司: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水平,国家电力公司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发供电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简称二十项反措)的基础上,制订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现颁发执行。
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
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本重点要求并不覆盖全部反事故技术措施,各单位应根据本要求和已下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电力公司(印)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目录1 防止火灾事故2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3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4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5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6 防止锅炉膛爆炸事故7 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8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9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10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11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12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13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14 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15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16 防止开关设备事故17 防止接地网事故18 防止污闪事故19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20 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21 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22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23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24 防止交通事故25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山东电力调度中心文件调保〔2002〕54号关于印发山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贯彻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指导意见的通知集团公司所属发、供电单位,超高压公司,百年电力及华能所属厂,研究院,咨询院:为贯彻落实《“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国电调[2002]138号),结合山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特点,经调度中心组织部分发供电单位、咨询院和制造厂家讨论,制定了《山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贯彻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反措实施计划,2002年6月底前上报调度中心继电保护科、研究院电气所。
附件:《山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贯彻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指导意见》二○○二年五月三十日附件:山东电网继电保护专业贯彻《二十五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指导意见一、总体原则:220KV及以上线路保护必须坚持设立两套互相独立不同原理保护的原则,为便于设计、施工、检修及运行管理,不应强调不同厂家。
线路保护二次电压接于电压小母线的,不要求电压回路接于不同PT绕组,操作箱不要求双重化。
变压器、发电机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应为:CT二次绕组独立;主后备保护综合在一台装置内,共用一个CT绕组(简称保护一体化装置);直流回路独立;跳闸回路独立,停用任何一套保护一体化装置都不影响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指导意见下发之日起,新建和新设计工程要严格执行《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对目前仍在运行的整流型保护、晶体管保护要求立即提出更新改造计划。
其他微机型保护不符合反措要求的,按照《继电保护更新改造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规划逐步改造。
二、220KV系统变压器保护新建项目应设计两套完整的变压器保护一体化装置;改造项目应设计两套完整的变压器保护一体化装置,主、后备保护CT绕组宜接于高压侧,不要接于套管CT;直流回路独立;跳闸回路独立。
三、连接在220KV及以上系统的发变组按照《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施细则》要求执行。
一.防止电气电缆火灾事故1.电子间控制室、高低压开关室、集控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采用了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2.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已经分段做了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了分段阻燃措施。
3. 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隔热措施差,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密封。
4.需要进一步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
坚持了定期巡视检查,对深井泵电缆和#1脱硫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5.地下电缆沟没有保持清洁,有积粉尘,有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不充足,堆放了杂物。
架空电缆上的粉尘没有定期清扫。
二.电气误操作事故1.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2.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
3 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
4.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具备了电气闭锁功能。
5.220KV和110KVGIS组合电器;6KV开关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齐全,性能良好。
7.电气配备了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
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1#2升压站采用了全封闭(包括网状)的围栏。
三.防止发电机损坏1。
防止了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
#1#2机发电机没有检查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磨损、紧固。
2.防止了发电机非全相运行。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主断路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其相关保护应及时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在主断路器无法断开时,断开与其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所有电源。
5.防止了发电机非同期并网。
6.防止了发电机局部过热。
7.没有对#1#2机发电机端部紧固件(如压板紧固的螺栓和螺母、支架固定螺母和螺栓、引线夹板螺栓、汇流管所用卡板和螺栓等)紧固情况以及定子铁芯边缘矽钢片有无断裂等进行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