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导读课)
- 格式:docx
- 大小:19.35 KB
- 文档页数:4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的来源和作者2.内容概述:简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3.主题解析: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4.结论:总结故事的启示和影响正文(篇1)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著名作家周锐。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奇妙经历,他的爸爸被缩小后装在他的口袋里,两人一起经历了许多冒险和挑战。
这个故事不仅富有趣味性,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名叫小杰的小男孩。
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爸爸被一个神秘的科学家缩小了,并装在他的口袋里。
小杰决定带着爸爸去寻找那个科学家,让他将爸爸恢复原状。
在这个过程中,小杰和爸爸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始终相互支持,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亲情和成长。
在小杰的冒险过程中,他学会了独立、勇敢和负责任。
他意识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能克服一切。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会永远支持我们,陪伴我们成长。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在我国儿童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它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同时,这个故事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和成长的意义。
目录(篇2)1.引言:介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2.故事情节:讲述爸爸如何被装进口袋,以及他在口袋里的经历3.故事主题:探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结论: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强调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引导正文(篇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故事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神奇的爸爸如何通过装进口袋的方式,陪伴孩子度过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境。
故事开始于一个普通的日子,小主人公因为和爸爸产生了矛盾,一气之下将爸爸装进了口袋。
这个举动让爸爸非常惊讶,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陪伴孩子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爸爸在口袋里度过了许多奇妙的时光。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教学设计指导目的:1、通过介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引导学生学会看课外书的封面、目录,并通过封面的插图和目录中的故事内容,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2、引导学生把课内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装在口袋里爸爸》,激发阅读的欲望。
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课外如何阅读。
指导准备:一本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精彩故事,一个课件指导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每天早上上学之前,妈妈都会提醒你们什么?2、有一个叫杨歌的同学,每天上学前他的妈妈也会提醒他这些,但他妈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谁来读(“杨歌,爸爸带好没有?”)二、揭示书名,观察封面1、今天我们要带给大家的书就叫(齐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贴课题)2、下面还有几个小一点的字,你来读。
(爸爸变小记)老师要告诉大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一套丛书,爸爸变小记是其中的一本,也是最先出版的一本。
3、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同学们大声叫出他的名字----(杨鹏)、介绍杨鹏4、看来同学们对这本书里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变小后后的爸爸是怎样生活的?(出示:爸爸接电话)三、分享故事激发读书欲望片段一1、仔细看看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2、师出示:比如说在公司里接电话,首先,他得通过椅子的扶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到桌子上去,然后从电话机上像举起一辆汽车一样摘下听筒,跑到电话一端听对方在说什么,听完后急匆匆地跑到电话另一头,用他所能发出的最大声音同对方说话(不然人家听不见他的声音),一说完又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另一头去听对方的话,然后再跑回说话,再跑过去听话……打一次电话下来,他相当于跑了几千米的马拉松。
自己读一读,想象爸爸接电话的情景。
3、爸爸打一次电话容易吗?从哪儿看出不容易?你能想象出爸爸打完电话后的样子吗?4、不光接电话不容易,还有呢?出示水灾图片及相关段落:片段二有一天,我们家发生了水灾:我在卫生间里洗完手忘了关水龙头,就去上学了。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导读课教学设计指导目的:1、通过导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
2、引导学生把课内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课外读物《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课件指导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
老师问一下,你的爸爸现在在哪里,他在干什么,(学生回答)一天,一个小朋友说:“我把爸爸装在我的口袋里”。
(学生笑了)大家笑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一个叫杨歌的小朋友的爸爸真的装在他的口袋里。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别急,让我们去听听杨歌是怎么说的。
(播放录音)我的爸爸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我的一举一动。
据说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还是体壮如牛。
可后来是怎么变小的呢,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我看见妈妈指着爸爸的鼻子喝斥道: “你瞧瞧人家陈雪虎的爸爸~比你小五岁~文凭也不如你~现在被提为总公司的董事长了。
看看你~到现在还是一个小职员~你不如撒泡尿淹死算了……”爸爸被说得脸红耳赤~身体顿时矮了一截。
正好第二天他们单位体检~爸爸量身高的时候~发现自己短了十公分。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晚上~爸爸在洗碗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勃然大怒~双手叉腰训斥爸爸: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除了吃饭还会干什么。
看看人家周亚琴的爸爸~和你是同学~现在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住的是三室一厅的房子。
看看你~到现在还让我们娘俩住筒子楼… …”爸爸惭愧得脑袋恨不得低到地上去。
这场风波之后~过去比妈妈高一个头的爸爸只到妈妈肩膀那么高了~和妈妈说话时脚上必须先垫上两块砖头。
再后来~妈妈的训斥更为频繁~从每月一训变为每周一训之后又变成每日一训……说的话也越来越刻薄难听。
爸爸每挨一次训~身体就缩小一些~一直缩到像玩具熊那么小了~妈妈这才有所警觉~努力克制自己不再朝爸爸发火。
可是~不知为什么~妈妈只要离开家出门兜一圈~就会有生不完的气。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沟通两代人情感的童话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一本关于沟通两代人情感的童话书,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温暖与理解。
这本书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父子之间的温暖和对话的力量,使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家庭、沟通和爱。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和他的爸爸在一起。
爸爸总是跟他开玩笑,陪他玩游戏,给他讲故事,还总是在他离开家的时候给他兜里塞一张纸币,让他感到他的父亲一直在他身边,照顾着他。
但有一天,爸爸突然生病了,小男孩很担心,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对爸爸的关心。
而爸爸也因为病情加重而不能和儿子进行交流,心里很是烦躁。
于是,爸爸决定将自己的温暖和关爱制作成一个口袋,交给了儿子。
这个口袋非常有意思,它可以传递父亲的爱和关怀,让儿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感受到父亲的陪伴。
通过这个口袋,父子之间的感情得以传达,他们的心也得以相互沟通。
虽然父亲不能直接和儿子交流,但是他的爱和温暖却可以通过这个口袋传递给儿子,帮助儿子排解烦恼,给予他力量和勇气。
这个口袋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关怀,更象征着沟通和理解的力量。
父亲更希望儿子明白,无论是生病还是远方,他都会一直在儿子的身边,守护着他,关心他。
这本书通过一个简单而温馨的故事,告诉我们沟通的重要性,使我们意识到,在新时代里,父子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彼此包容和理解,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父子沟通的特别之路。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童话故事书,更是一本关于亲情和沟通的成长书。
它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给父母们看的。
在这个社会里,很多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总是忽略了和儿子的沟通,导致了父子之间的代沟。
这本书正好可以提醒父亲们,让他们明白父子之间的沟通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这本书,可以让父亲们更容易明白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如何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这个小男孩就像是现代社会里的很多孩子,他们在父母的忽视下长大,在真正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总是忙碌于自己的事业和社交圈,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沟通两代人情感的童话书我爸爸是个忙碌的人,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
他有很多朋友,经常出门开会,旅游,而我就只能守在家里。
我喜欢爸爸,但是他好像总是没有时间陪我。
有一天,我在街上捡到了一个小瓶子。
当我打开瓶子的时候,一股烟雾飘出来,把我变成了一个小个子。
我想哭的时候,一个老人从瓶子里出来了,他告诉我他是我的爷爷,并且把我带回了他居住的地方。
这里是个美丽的花园,花儿香气四溢。
爷爷告诉我,这个地方是个魔法世界,有一百本魔法书。
每本书里都有一个童话故事,故事里会出现魔法,并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爷爷告诉我,我可以选择一本魔法书,并在里面找到一个故事来帮助我。
我挑选了一本书,名字叫《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里面讲的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父母总是忙碌,没有时间陪孩子。
爸爸和儿子聪明绝顶,都有一个口袋,在里面可以收藏任何想要的东西,包括时间和感情。
爸爸收藏了自己的时间来陪伴儿子,而儿子给父亲的口袋里塞满了爱和感激。
读完故事,我重回了现实世界。
我想到了爸爸,想到了那个口袋,于是我开始寻找它。
爸爸看到我焦急的样子,问我怎么了。
我告诉他我要为他找到一个口袋,他可以在里边收藏时间和感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相处。
爸爸想了想,突然摸摸口袋,给我一个浅浅的微笑,说:“孩子,爸爸一直都有这个口袋,随时准备收集你的点滴心意和情感,只为了陪伴你成长。
”我心里突然有了莫名的感激。
我知道,爸爸一直都有心来陪伴我,只是我从未发现过。
我凑到爸爸的耳边,说:“我也有一个口袋,它里面也装满了对爸爸深深的感激和爱。
”从那一天起,我就和爸爸更亲近了。
他会带我出去玩耍,教我做饭、修电脑,还会听我倾诉心事。
这个魔法童话书不仅帮我了解了爸爸的心意,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沟通和交流。
我现在更加明白,爸爸是对我深爱和关注的,而我也能给他回报同样的情感。
班级读书会导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清湖镇中心小学杨淇二等奖设计背景:一、从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语文课程改革,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逐步取代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被有人指责为“少、费、差、慢”,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不足所导致的。
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教语文不应只是教语文教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是很难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老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规定纳入到语文教学的目标中整体考虑。
进行班级读书会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如果能将整本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跨越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打通语文教学和儿童文学的联系,让学生永远对语文、对阅读保持强烈的兴趣。
二、对于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阅读一本小说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难度,而舍弃阅读。
如何让学生从绘本阅读走向小说阅读是我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考虑到小孩子都对故事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再设计教学过程时,就没有先出示这本书,利用孩子们对故事的浓厚兴趣,来开展这节导读课。
通过听杨歌说爸爸的趣事,读杨歌爸爸的趣事和说杨歌爸爸的趣事,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小说、阅读小说。
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累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地走向成熟的阅读。
指导目的:1、通过介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引导学生学会看课外书的封面、目录,并通过封面的插图和目录中的故事内容,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2、引导学生把课内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装在口袋里爸爸》,激发阅读的欲望。
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课外如何阅读。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故事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妈妈都要问我:“橡皮带好没有?家庭作业带好没有?家长签字的考卷带好没有?红领巾戴好没有?坐电车的月票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在一百个“带好没有”之后,妈妈就会问我:“爸爸带好没有?”我从橡皮、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一百零一件――爸爸,放在我的口袋里了,妈妈这才放心地让我上学去。
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这是妈妈的用词,其实是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爸爸过去其实和其他人的爸爸一样大一样壮,是个胖子,可后来是怎么变小的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据说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还是体壮如牛。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我上小学一年级,也就是爸爸和妈妈结婚八周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妈妈和爸爸发生了我出生以来的第一次争吵(严格地说,是妈妈在训爸爸)。
妈妈指着爸爸的鼻子喝斥道:“你瞧瞧人家陈雪虎的爸爸,比你小五岁,文凭也不如你,现在被提为总公司的董事长了。
看看你,到现在还是一个小职员,你不如撒泡尿淹死算了……”爸爸被说得脸红耳赤,身体顿时矮了一截。
正好第二天他们单位体检,爸爸量身高的时候,发现自己短了十公分。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晚上,爸爸在洗碗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勃然大怒,双手叉腰训斥爸爸:“你这个没用的东西,除了吃饭还会干什么。
看看人家周亚琴的爸爸,和你是同学,现在是清华大学著名教授,住的是三室一厅的房子。
看看你,到现在还让我们娘俩住筒子楼……”爸爸惭愧得脑袋恨不得低到地上去。
这场风波之后,过去比妈妈高一个头的爸爸只到妈妈肩膀那么高了,和妈妈说话时脚上必须先垫上两块砖头。
又有一天晚上夜很深了,我刚刚迷迷糊糊地入睡,被隔壁妈妈分贝极高的声音吵醒了。
妈妈又在训斥爸爸:“你瞅瞅人家李茹梦的爸爸,小学都没有毕业,现在是腰缠万贯的总经理了。
你看看你的存折,亏你还是个老大学生,到现在还没有达到五位数。
文/杨 鹏图/阿十十这场风波之后,过去比妈妈高一个头的爸爸身高才到妈妈的肩膀,和妈妈说话时,脚下必须先垫上两块砖头。
再后来,妈妈的训斥更为频繁,从每月一训变为每周一训、每日一训……爸爸每挨一次训,身体就缩小一些,到最后,爸爸缩得只有拇指那么大了。
爸爸小得就像一个袖珍玩具,这给他带来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坐公交车从此不用花钱买票,因为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另一个好处是他穿衣服非常省布,只需要一块手帕那么大的布料,妈妈就能给他做一身西装。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了。
许多对他来说曾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如今都变得千难万难。
比如说在公司里接电话,首先,他得通过椅子的扶手费九牛二虎之力爬到桌子上去,然后从电话座机上像举起一辆汽车一样摘下听筒,跑到电话一端听对方在说什么,听完后急匆匆地跑到电话另一端,用他所能发出的最大声音同对方说话,一说完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另一端去听对方的话,然后再跑过去……打一次电话下来,他相当于跑了个几千米的长跑。
以前,他打字是用指头敲键,现在,他是用脚踩键——像舞蹈演员一样在键盘上跳来跳去,忙得不亦乐乎。
他办公室里的工作经常险象环生:笔筒不小心让人碰倒,同事顺手往桌上丢文件夹……这些都可能把他压成一张照片。
虽然他的工作并不复杂,但因为他的身材已经无法胜任工作了,所以爸爸被公司炒了鱿鱼,赶回了家。
但是,他同样无法过好家庭生活。
有一天,我们家发生了水灾:我在卫生间里洗完手后忘了关水龙头,就去上学了,水哗哗地流个不停。
爸爸发现后,连忙顺着自来水管道爬了上去,可是他的力气太小,怎么也关不上水龙头。
水池子里流出来的水越来越多,爸爸不得不忍痛舍弃了家,用一把小勺子当桨,坐在一只拖鞋里划了出去,这才算捡了一条命。
还有一次,他站在玻璃鱼缸的边沿上喂金鱼时,不小心掉进了鱼缸,被小金鱼一口吞进了肚子里。
妈妈急得不得了,要用剪刀剖开金鱼的肚子。
我制止了妈妈,因为那样做金鱼是绝对活不了的,而且一不小心,还可能剪伤了爸爸。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故事爸爸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他每天早早地出门,晚上才回家。
我总是很想和爸爸一起玩耍,但是他总是没有时间陪我。
有一天,我问妈妈,“爸爸为什么总是这么忙?”妈妈笑着对我说,“因为你爸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要照顾很多事情,所以才会这么忙。
”。
我想,爸爸一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我要好好地了解他。
于是,我决定偷偷地跟着爸爸一天,看看他到底在忙些什么。
早上,爸爸起得很早,他为我和妈妈做了早餐,然后匆匆忙忙地出门了。
我跟在爸爸的身后,看到他先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很多人等着他。
原来,爸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要负责很多事情,为很多人做决定。
我看到爸爸一直在忙碌地工作,他的脸上总是带着认真的表情。
中午,爸爸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外面吃了一碗快餐,然后又继续忙碌地工作。
我看到爸爸一直在开会、处理文件,他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他总是在回复别人的信息。
我看到爸爸的脸上有时候是紧张的表情,有时候是笑容满面,他总是在和别人交流、商量,为了让大家都满意。
晚上,爸爸终于回家了。
我迫不及待地问他,“爸爸,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忙?”爸爸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因为我要为你和妈妈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我要为很多人做决定,我要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
”。
我听了爸爸的话,心里很感动。
原来,爸爸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多人的生活,一直在努力工作。
我突然明白了,爸爸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他的付出是如此的伟大。
从那天起,我更加理解了爸爸。
我知道,爸爸虽然不能陪我玩耍,但是他一直在默默地为我和妈妈努力着,他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
我决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像爸爸一样,为更多的人做出贡献。
爸爸,你就像装在口袋里的英雄,虽然我看不到你的辛苦,但我知道你一直在为我们努力着。
谢谢你,爸爸!。
⼀.爸爸为什么会变⼩ 每天早晨上学之前,妈妈都要问我:“橡⽪带好没有?家庭作业带好没有?家长签字的考卷带好没有?红领⼱戴好没有?坐电车的⽉票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带好没有?……”在⼀百个“带好没有”之后,妈妈就会问我:“爸爸带好没有?”我从橡⽪、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百零⼀件——爸爸,放在我的⼝袋⾥了,妈妈这才放⼼地让我上学去。
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袋⾥,督促(这是妈妈的⽤词,其实是监视)着我的⼀举⼀动。
爸爸过去其实和其他⼈的爸爸⼀样⼤⼀样壮,是个胖⼦,可后来是怎么变⼩的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据说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还是体壮如⽜。
这种状况⼀直维持到我上⼩学⼀年级,也就是爸爸和妈妈结婚⼋周年的时候,情况发⽣了急转直下的变化:⼀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妈妈和爸爸发⽣了我出⽣以来的第⼀次争吵(严格地说,是妈妈在训爸爸)。
妈妈指着爸爸的⿐⼦喝斥道: “你瞧瞧⼈家陈雪虎的爸爸,⽐你⼩五岁,⽂凭也不如你,现在被提为总公司的董事长了。
看看你,到现在还是⼀个⼩职员,你不如撒泡尿淹死算了……”爸爸被说得脸红⽿⾚,⾝体顿时矮了⼀截。
正好第⼆天他们单位体检,爸爸量⾝⾼的时候,发现⾃⼰短了⼗公分。
过了⼀段时间,⼀天晚上,爸爸在洗碗的时候不⼩⼼打碎了⼀个盘⼦,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勃然⼤怒,双⼿叉腰训斥爸爸: “你这个没⽤的东西,除了吃饭还会⼲什么。
看看⼈家周亚琴的爸爸,和你是同学,现在是清华⼤学教授,住的是三室⼀厅的房⼦。
看看你,到现在还让我们娘俩住筒⼦楼… …”爸爸惭愧得脑袋恨不得低到地上去。
这场风波之后,过去⽐妈妈⾼⼀个头的爸爸只到妈妈肩膀那么⾼了,和妈妈说话时脚上必须先垫上两块砖头。
⼜有⼀天晚上夜很深了,我刚刚迷迷糊糊地⼊睡,被隔壁妈妈分贝极⾼的声⾳吵醒了。
妈妈⼜在训斥爸爸: “你瞅瞅⼈家李茹梦的爸爸,⼩学都没有毕业,现在是腰缠万贯的总经理了。
你看看你的存折,亏你还是个⽼⼤学⽣,到现在还没有达到五位数。
装在口袋里爸爸
目标:
1、猜读并讨论《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激发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读一本新书的方法:读封面、目录、插图、了解作者等。
3、指导学生学习猜读、边听(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4、感受童话魅力,乐于与他人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书名
1、同学们,每天早上当我们背上书包,准备走出家门去上学时,妈妈都会提醒你们什么?
2、有一个叫杨歌的同学,每天上学前他的妈妈也会提醒他这些,但他妈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谁来读(出示:“杨歌,爸爸带好没有?”)
3、看到大家吃惊的表情,有什么要问的吗?
4、是啊,真奇怪,读了下面这段话,你一定会更吃惊。
出示:(指名读)
我从橡皮、家庭作业开始检查,检查到第一百零一件-----爸爸,放在我的口袋里了,妈妈这才放心地让我上学去。
5、最让你吃惊的是什么?(爸爸怎么会放在口袋里呢?爸爸是什么样的呀?为什么要带着爸爸上学呢?)
6、还是让杨歌告诉我们吧?(出示:我的爸爸确实只有拇指那么大,一天到晚坐在我的上衣口袋里,督促着我的一举一动。
爸爸过去其实和其他人的爸爸一样大一样壮,是个胖子。
)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爸爸过去很健壮)可是现在呢?(拇指那么大)哇,只有这么大!看谢老师能不能变个魔术把这个拇指爸爸请出来(从口袋里拿出实物)哇,原来只有这么小!
7、师:猜一猜,爸爸是怎么变小的?(生自由想象)除了想知道爸爸是怎么变小的之外,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爸爸变小后的生活是怎样的?他后来有没有变大?)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位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有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做《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张贴板书、齐读)谁来把这个爸爸送回口袋里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本书的名字,千万不能太大声,别把口袋里的爸爸吓到了。
二、观察封面、了解信息
1、你觉得这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的确是一本十分有趣,非常畅销的儿童小说。
想不想快点读到这本书呢?书,就藏在你的课桌里,赶快拿出来吧!
2、拿到一本新书,通常你会从哪里看起?(交流)我们可以先仔细观察它的封面,它会帮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
(引导孩子从文字和图片两方面来观察,注意到书名、副书名、作者、插图、出版社等)(相机出示、超链接)
插图:我们来仔细看看封面上的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爸爸被妈妈托在掌心里,瑟瑟发抖)
书名:下面还有几个小一点的字,你来读。
(爸爸变小记)老师要告诉大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一套丛书,爸爸变小记是其中的一本,也是最先出版的一本。
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同学们大声叫出他的名字----(杨鹏)你们怎么知道是他写的呢?因为封面上写着“杨鹏著”“著”的意思就是“写”,那么杨鹏著就是“杨鹏写”,杨鹏是一位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还有话要和我们说呢,我们来听听!
(“阅读改变人生,想象成就未来”
——杨鹏)
你还知道了什么?
3、从封面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谁来总结一下?
4、爸爸变小会不会和妈妈有关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这本书的第一章去看看吧!
三、猜读情节,乐品故事
1、生默读第一个故事。
(有困难可向老师请教,默读完后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关注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
)
2、爸爸是怎么变小的?(是被妈妈骂小的)
师:在妈妈眼里,爸爸还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没有了尊严的爸爸就这样渐渐变小了。
怪不得封面上的插图要那样画,原来是想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
3、变小之后的爸爸生活是怎样的?
片段一:
爸爸小得就像个袖珍玩具。
这给他带来了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坐公共汽车从此不用花钱买票,因为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另一个好处是他穿衣服非常省布,只需要一块手帕那么大的布料,妈
妈就能给他做一身西装。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了。
许多对他来说曾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如今都变得千难万难。
理解“易如反掌”:什么是易如反掌?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容易得如同将手掌反过来。
(动作演示)
师:你们觉得关水龙头这个动作容易吗?可对于爸爸来说却比登天还难:
出示:
有一次,我们家发生了水灾:我在卫生间里洗手忘了关水龙头,就去上学了。
水哗哗地流个不停。
爸爸发现了这一情况,连忙顺着自来水管道爬了上去,可是,他的力气太小,怎么也关不上水龙头。
水池子里流出来的水越来越多,水势非常不容乐观。
猜一猜,爸爸是怎样脱离险境呢?看插图(出示)
爸爸不得不忍痛舍弃了家,用一把小勺子当桨,坐在一只拖鞋里,划了出去,才算捡回一条命来(谁来读一读)
4、像这样一边读一边猜想后面的内容,叫猜读,(板书:猜读)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读书很有趣?平时你会这样读书吗?
读了这段话,你觉得爸爸变小之后生活容易吗?(太不容易了,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5、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板书:想象)爸爸变小后,还有哪些易如反掌的事会变得千难万难呢?(生小组讨论、交流)
看看作者是不是也会这样来写这个故事呢!赶快读读第二个故事吧!
6、生读第二章:《变小之后的爸爸是怎么生活的》。
都读完了吗?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让我们和同桌交流一下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吧,交流过程中也可拿起笔画一画。
7、分享交流: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有趣?(师生选最有趣的片段大声朗读)
8、过渡:变小之后的爸爸不仅无法胜任他的工作,被公司炒了鱿鱼,也无法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妈妈还是爱着爸爸的,她不可能像扔垃圾一样扔掉爸爸,于是她想出了一个仍然能使爸爸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主意,那就是任命爸爸为家里的教育部长,每天管好“我”的学习,从此以后,“我”每天必须把爸爸装在口袋里,怪不得故事开头妈妈会提醒杨哥爸爸带了没有。
四、翻阅目录,总结方法
如果我们想提前知道故事的内容,书中有一个地方会告诉我们,谁知道在哪?
1、让我们看看这本书里还有哪些故事吧!(出示目录)
2、通过读目录,你知道后面还发生了什么?(爸爸拾金不昧、爸爸成了马戏团的团长、爸爸长大了)看来,目录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能快速地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3、你最想读哪个故事?为什么?
像这样神奇而又惊险的事还有很多,你瞧,(出示插图)被老鹰啄去喂孩子、被猎狗追杀等等,聪明的爸爸最终都化险为夷。
爸爸最后又变大了,是什么原因使他又重新变回了自己呢?杨歌在最后说到:我最关心和崇拜的人应该是我爸爸,不管他在不在我的口袋里。
是什么原因让杨歌如此崇拜自己的爸爸呢?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
4、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堂课的内容:我们一起认识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看一本新书,我们可以先看书的封面,然后从目录中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再走进故事,可以边读边想象,也可以边读边猜,有时,还可拿笔将印象深刻的地方画一画。
好书大家一起读才有味。
你会和哪些人分享这本有趣的书呢?
你也可以和谢老师来分享,齐读:好书大家一起读才有味。
就像生日蛋糕,和你分享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多!(板书:分享)
老师相信,这本有趣的书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快乐,或许,还会有其他的收获,想不想一口气把整本书都读完,那就拿回家尽情地读吧。
五、板书设计: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猜读想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