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阶段性作业4
- 格式:pdf
- 大小:173.20 KB
- 文档页数:3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0、1994、2006、2012年版,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07版一、从图表中分析:在20世纪82年以前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的CR4还占由较大的比重,在75%以上,属于寡占Ⅰ型,但从82年开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CR4指数开始不断降低,并且在21世纪初达到最低点。
根据贝恩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汽车应该是极高寡占型,CR4的指数应该大于75%,但在21初达到最低点,哪怕随后一直发展但也没突破75%的标准,始终占在了40%到60%之间。
通过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厂家达到200多家,这数量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厂家的单独生产量却是底下的,呈现出一种企业数目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的特征。
而市场集中度恰恰正是中国汽车制造业欠缺的。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分析图表我们得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CR4指数一直在75%以上是因为中国汽车行业是典型的政府规制企业,典型的的国家垄断企业,市场集中度高。
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到21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集中度下降趋势,这是由于8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随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由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促进多数小厂进入市场。
而从21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的CR4指数开始逐步上升,是因为中国自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国际间的合作日益频繁,同时2004年政府发布政策对汽车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汽车企业集团化,以资产重组方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很大程度掀起兼并合作狂潮,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从第二张图2010、2011、2012等近几年的看出市场上的集中度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有所下跌,不过从大趋势上来看CR4应该会慢慢逐渐升高。
二、中国汽车市场集中度与国外的比较:从中国与世界汽车强国集中度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世界范围上来看其实是偏低的,在1997年时,中国前三家汽车生产企业销数额占总销数额的41.7%,而美国同时期的相关数字是98.9%,韩国的是97.1%,日本集中度较低但也达到了63.1%,比中国高了有11个百分点。
产业经济学作业(Homework )1. A firm produces both pencils and erasers in a ratio of 2:3. Its costs are:2211212.021.03200),(q q q q q C +++=Where q1 is the output of pencils and q2 is the output of erasers. What are its rayaverage costs, and what scale of production minimizes these? What would the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be if the firm produced only pencils? What if it produced only erasers?2. If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is Q=100-p, what is the market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If the supply curve of individual firms is q=p and there are 50 identical firms in themarket, draw the residual demand facing any one firm. What is the residual demand elasticity facing one firm at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3. If the demand curve is:εp p Q =)(what is 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If MC is $1 and epsilon equals -2, what is the profit-maximizing price?4. An industry consists of eleven identical firms with costs:24)(q q q c +=Market demand is Q = 100 − p. What are the equilibrium price, output and profits of each firm if all eleven participate in a cartel? If a single firm cheated, what would its output and profits be, assuming the other firms maintain the cartel price?5. An industry consists of t wo firms which can either “collude” or “compete” in eachperiod. The per period payoffs of doing either are as follows:If the firms initially collude, either of them can earn $25 extra by cheating on the agreement and competing instead. The other firm can retaliate, however, by refusing to collude in subsequent periods.(i) For how many periods would such retaliation have to last to deter cheating if the interest rate is 0%, so that the firms do not discount future profits?(ii) Would this minimum retaliation period be longer if the interest rate were positive? Why or why not?(iii) What is the minimum retaliation period if the interest rate is 10%?(iv) Is there an interest rate so high that no retaliation ever deters cheating? If so, what is it?1.(1)From the subject available:Q1:Q2=2:3 ;TC=C(q1,q2);MC1=0.1+4q1;MC2=0.2so assume: Q1=2q;Q2=3qRAC(q)=c(q1,q2)/q=c(2q,3q)/q=3200/q+0.8+8q(2) We have the cost function is C(q)=3200+0.8q+8q2So we can get AC=C(q)/q=3200/q+0.8+8q; MC=0.8+16qThen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is S=AC/MC=(3200/q+0.8+8q)/( 0.8+16q)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ray average costs, we have toRAC(q)′=8-3200/q2=0⇒q=20So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is S≈0.56(3)If the firm only produce pencils, we have the cost function isC(q1 , o)=3200+0.1q1 + 2q1The AC is AC=C(q1 )/q1 =3200/q1 +0.1+2q1In order to get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we have toAC(q1)′=2-3200/q12=0⇒q1=40The scale is S=AC/MC=1(4)If the firm only produce erasers, we have the cost function isC(0 , q2)=3200+0.2q2The AC is AC=C(q2 )/q2In order to get minimum efficient scale we have toAC(q2)′=0 ⇒q2=0The scale is S=AC/MC=02. (1) From the subject available:The market demand curve is Q=100-P,Q′=-1so the elasticity is : E=- Q′P/Q=P/(100-p)(2) The supply curve of individual firm is q=p, so for one firm the other 49 firms’ supply isQs =49p,So the residual demand facing any one firm isDr (p)=100-50p if 0<p<2 or it's 0.(3) 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facing one firm isεi=εn-η0(n-1) , ε=p/(100-p), η0=q'p/q=1So εi=50p/(100-p)-49When we are at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we have 100-p=50p⇒p=5/3εi=50p/(100-p)-49≈-48.153.(1)The demand curve is:Q(p)=pεso the elasticity isQ′=εPε-1E=- Q′p/Q=-ε(2)If E=-2 ,MC=1 ,Q=P-2so assume c(q)=q+m (m为常数)max π=pq-c(q)=p-1-p-2-m max π′=-p-2+2p-3=0 ⇒ p=2Then the profit-maximizing price is 2.4. (1)An industry consists of eleven identical firms with costs: So if MC=MR, it get to equilibrium.R=PQ=q(100-q)=100q-q2 , C=4q+q2 , n=11MR=100-2q , MC=4+2q ;MC=MR ⇒q=24,p=76 The profit is R-C=1152for each firm the profit is 1152/11=104.73So the equilibrium price, output and profits of each firm is 76, 24/11, 104.73(2) If a single firm cheated, other firms maintain the cartel price.it will make the price less than the cartel price, all consumers will only buy tits products ,it will get all the profit and Output.5.(1)We can assume that such retaliate have to last n period to deter cheating if the interest rate is0%, so that the firm do not discount future profits. 75+(n-1)×45≦50×n ⇒ n ≧6So the number of periods is 6.(2)the positive interest rate will make the money we get first more valuable, so we need more money later to make loss up. So it will get longer . (3)If the interest rate is 10%, we have 122122)1.1(50)1.1(50)1.1(501.15050)1.1(45)1.1(45)1.1(451.14575--+∙∙∙++++≤+∙∙∙++++n n⇒ n ≧8 So the minimum period is 8. (4) In order to get the interest rate we need, we have nnr r r r r r r r )1(50)1(50)1(50)1(5050)1(45)1(45)1(45)1(45752222++∙∙∙+++++++≤++∙∙∙+++++++⇒])11(1[15050])11(1[14575nnrrrr+-⨯⨯+≥+-⨯⨯+⇒ 2.0≥r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if the interest rate is more than 20%, no retaliation ever deterscheating.。
案例分析
第五章 360杀毒软件的掠夺性定价
1.360成功实施掠夺性定价策略进入杀毒软件市场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360成功实施掠夺性定价策略进入杀毒软件市场的主要条件是360具备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是资金实力日益雄厚、进入市场后的市场份额巩固与扩大,产品的多元化、盈利途径和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
2.如果你是瑞星公司的经营者,会如何应对360的掠夺性定价?
答:瑞星应当充分重视360完全免费的掠夺性定价策略,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短期内,可以考虑降价销售瑞星杀毒软件产品与360抗衡,同时充分利用《反垄断法》制止360公司利用360安全卫生平台捆绑销售360杀毒软件的违法行为。
长期内,瑞星公司需要产品多元化,拓展盈利渠道,提升竞争优势。
3.请你谈谈360掠夺性定价对我国杀毒软件行业的影响及政府宜采取的政策导向。
答:短期,360掠夺性定价引起的激烈的竞争冲击,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扩大杀毒软件市场,促进行业的发展。
长期,360可能会形成新的更强有力的市场垄断,最终不利于消费者和我整个行业发展。
在360进入杀毒软件市场之初,政府就应当密切监管360的掠夺性定价行为及相关行为,既维护杀毒软件市场的充分竞争,又防止360谋求垄断或成为新的垄断者,维护消费者福利,保障行业发展。
Ch.4 市场结构,纯竞争与垄断(market structure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4.1 市场结构4.1.1市场结构的测度市场结构研究市场集中的程度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市场集中度,一是一个产业的企业数目;二是产业中产出在企业中的分配。
因此对产业集中度的测度必须同时考虑这两种因素。
令i S 代表企业i 的市场份额,Q q S i i /= i=1,2,…,N, ∑=ni iS1=1最常用的有两种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 )① m 个企业集中度比率(m-firm concentration ratio )(m >N ) ∑==ni im SI 1企业的排序为)...(321N m S S S S S ≥≥≥≥≥也就是说把m 个最高的份额相加 ② Herfinahl-Hirshman Index ∑==ni iHH S I 12)(比较这两种指数一般考考察4个最大厂家的集中度(1968-1982美政府用此作为兼并的指导线) ∑==414i iSI4.1.2市场的界定1、根据产品的交叉弹性2、市场结构的内生性问题3、勒纳指数及其估计霍尔(1988年)利用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的差额作为因变量,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差额以及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例作为因变量,利用美国20多个不同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在利用因变量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需求价格弹性和勒纳系数之间的关系估计出这些部门的勒纳系数。
Dobbelaere (2004)利用类似的方法对比利时一些行业的勒勒纳指数做出估计。
霍尔的方法介绍如下:)ˆ(ˆL s qL μδ+= 其中,δ是产出的自然增长率,K dK q dq q-=ˆ, pqwL s L =,K dK L dL L -=ˆ,d e -=111μ,qpdp dq e d -=是需求价格弹性, d e p c p 1=-上述的回归方程式可以在给定企业生产函数的条件下,由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导出。
产业经济学阶段性作业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产业经济学课程作业4(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8章——第12章1、名称解释1、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虏理论2、激励性规制3、产业政策2、简答题1、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的内容2、简述新产业区理论的主要概念3、简述产业规制的类型和主要工具4、简述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3、论述题1、如何看待产业技术政策的地位?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析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如何认识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3、论述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我国的应有对策。
参考答案1.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生源于对市场失灵现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索依靠政府力量来弥补市场缺陷。
规制俘虏理论指不管规制方案如何设计,规制机构对某个产业的规制实际上是被这个产业所俘虏的结果,规制提高了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利。
2.激励性规制指那些能给被规制企业提供金融刺激的办法,诱导垄断者去实施某种行动,以达到某个规制目的的规制政策。
3.产业政策是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二、简答题1.弗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对象,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
任何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都比市场外的生产者更清楚向市场引进新产品的可能性,一旦新产品被引进市场,就表明市场需求较为充分,同时新产品也能够反映市场特性。
90年代,瑞典学者重新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了产业集聚问题。
2.产业区理论中频繁出现的概念是根植性、机构稠密性(institutional thick—ness)、创新性、区域创新网络(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等。
(1)根植性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之中。
从社会学角度看,考察经济行为时要注意它的社会网络结构,这是因为只有嵌入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1。
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2.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3。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4.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5。
产业经济学作业1、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答: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按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SCP分析框架。
在哈佛学派的SCP 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框架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SCP分析框架中,对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集中度和作为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这就是“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如果具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增加,整体经济就会受到垄断弊病的侵害,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煎饼等直接作用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片中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
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非效率。
1.查找海尔发展的历史,在这历史中不同阶段不同的发展目标。
⑴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只做冰箱一种产品,通过技术创新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誉,探索并积累企业的管理经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⑵多元化战略阶段(1991-1998年)从生产单一产品到生产多个产品的转变,以最低成本把企业做大做强。
⑶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6年)使Haier品牌在全球有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⑷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 )在每个国家建立自己的海尔品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实现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国内生产部分出口,部分内销的格局。
2.㈠根据钢铁产业的特征,说明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性钢铁工业生产工艺决定了其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特征,决定了其大型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
钢铁冶炼企业的经济规模都在百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大量生产销售可以提高利润降低企业的生产单位成本。
如今,全球钢铁工业都在走一条大型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钢铁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㈡简述导致中国钢铁产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①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壁垒低。
由于大量规模不经济的企业存在,绝大部分企业都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应设置政策壁垒限制中小企业对钢铁进行投资的作用。
②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层次低。
③我国钢铁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④中国国有钢铁企业要素配置不合理,组织规模过大和人员冗余最终导致公司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下降。
⑤资本的利用效率问题较为严重,例如鞍钢与首钢的人数接近,资本多出两倍,说明这些公司有待于进一步剥离非经营资产和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精干公司主体,提高生产效率和资产利用率。
⑥生产和管理成本需进—步降低。
成本(包括资本成本和人力资本)过大,直接导致公司的综合效益降低。
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逐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应该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战略。
产业经济学作业(答案)1、如何理解产业的涵义?答: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是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产业分类的基准。
而这一同类属性则随研究问题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产业的范围可大可小,它既可以是国民经济部类,也可以是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者的集合。
2、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哪几类?你认为河南省应如何处理好发展这几类产业的关系?答:(一)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资本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等;知识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依赖程度较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航天、生物、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产业。
这种分类法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地,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二)我省的产业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鼓励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先进适用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技术扩散效应,具有较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能够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挥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和消化、推广扩散作用,而且不会因资源枯竭或环境的压力而使之衰亡,可以确保所在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目前,该产业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省产业发展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方面资本积极投入该产业发展。
2、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河南省还应依托较强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的政策扶持优势,实现交通、钢铁、煤炭等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发挥主柱产业的功能。
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四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竞争与协作关系、产业演化与升级、以及产业布局与规划等问题。
在产业经济学考试中,常见的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等。
下面是一份产业经济学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四,供大家参考。
一、名词解释(请用简短的语言解释以下名词)1、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关联方式。
2、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竞争与协作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的特征。
3、产业政策:指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发展或优化产业结构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4、产业链:指一个产品从原料采集到最终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形成的一个链条。
二、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产业组织竞争策略和合作策略的具体应用。
4、分析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论述题(请详细论述以下问题)1、论述产业升级的机制和路径,并说明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说明政府采取产业政策干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3、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规划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某地政府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采购等措施。
请你分析这些政策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评价其合理性和效果。
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关联方式。
2、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竞争与协作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的特征。
3、产业政策:指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发展或优化产业结构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4、产业链:指一个产品从原料采集到最终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形成的一个链条。
案例分析第四章云计算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吗1.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云计算行业中的在位企业会利用哪些结构性进入壁垒来排除限制竞争者?答: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网络效应、产品差别化和法规政策。
云计算行业中的在位企业会排除限制竞争者的主要结构性进入壁垒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和必要资本量。
2.构成进入壁垒的策略性因素有哪些?小型云计算企业面临的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什么?答:进入壁垒的策略性因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
小型云计算企业面临的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体现为大中型云计算企业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大中型云计算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锁定现有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策略性进入壁垒。
3.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的成因不同。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
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
(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
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主要包括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学习效应和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主要包括产品扩散策略、提高转换成本及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
第四章长虹大规模采购彩管——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1.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得实施策略性进入壁垒?答:原有企业要成功实施策略性进入壁垒,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原有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彩电企业有自己生产的彩管,如果一家企业控制了彩管的供应渠道,则其他企业的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长虹的董事长倪润峰决定大规模的采购彩管,使市场的大屏幕彩管都几乎为长虹所有,令其他产业始料不及。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2.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有哪些方式?答:(1)过剩生产能力投资。
一旦进入者进入,原有企业可利用已投资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原有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原有企业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2)干中学。
原有企业先进入市场,因此在学习效应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相对于进入企业拥有更多累积的生产经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会享有成本优势。
原有企业为达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会充分利用干中学这一技术性因素,进行策略性投资。
长虹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肯定对市场的了解非常熟悉,因而拥有了更多的生产经验。
(3)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原有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的方法自己处于成本优势,同样可以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
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很多,主要有:垂直一体化、利用政府管制、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提高工资和其它投入品的价格。
长虹通过控制彩管的垄断,迫使其他产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价钱去够买彩管,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必然提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产业经济学课程作业4(共 4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8章——第12章
1、 名称解释
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虏理论
2、 激励性规制
3、 产业政策
2、 简答题
1、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的内容
2、 简述新产业区理论的主要概念
3、 简述产业规制的类型和主要工具
4、 简述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3、 论述题
1、 如何看待产业技术政策的地位?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如何?
2、 分析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如何认识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
3、 论述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我国的应有对策。
参考答案
1.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的产生源于对市场失灵现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索依靠政府力量来弥补市场缺陷。
规制俘虏理论指不管规制方案如何设计,规制机构对某个产业的规制实际上是被这个产业所俘虏的结果,规制提高了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利。
2.激励性规制指那些能给被规制企业提供金融刺激的办法,诱导垄断者去实施某种行动,以达到某个规制目的的规制政策。
3.产业政策是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
二、简答题
1.弗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对象,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
任何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都比市场外的生产者更清楚向市场引进新产品的可能性,一旦新产品被引进市场,就表明市场需求较为充分,同时新产品也能够反映市场特性。
90年代,瑞典学者重新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了产业集聚问题。
2.产业区理论中频繁出现的概念是根植性、机构稠密性(institutional thick—ness)、创新性、区域创新网络(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等。
(1)根植性指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之中。
从社会学角度看,考察经济行为时要注意它的社会网络结构,这是因为只有嵌入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
(2)机构稠密性关注的虽然也是区域环境中的社会关系,却侧重于对这些关系的特征进行探讨。
(3)产业区机构稠密性的内涵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a.作为社会网络基础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地方商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地方势力、发展机构、创新中心、工会、提供基础设施的政府机构、商业服务组织、专业委员会等等;b.各机构间建立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c.各机构都有强烈的社区意识。
持久的创新能力是产业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强调集聚经济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这二者对产业区内小企业网络创新的产生与扩散有积极的作用。
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中,有两个并行不悖的行为过程,一是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学习性。
3.直接规制是以防止发生与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非价值物品有关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其特征是依据由政府机构认可和许可的法律手段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
(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间接规制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仅制约阻碍市场机制发挥职能的行为,并以建立完善的制度,有效发挥市场机制职能为目的
4.战略产业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战略产业着眼于未来的产业优势,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与战略产业的成长密切相关。
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就是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增强对战略产业的要素投入与资源投入,促使战略产业超常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经济快速增长。
三、论述题
1. 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技术政策服务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扶持和推动高技术产业的优先发展,并指导和支持国民经济技基础的更新、改造和创新。
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1).扶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政策(2).扶持产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3).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4)高新技术发展政策。
2.自然垄断产业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产业为主比如电信电力自来水天然气行业等。
这些产业在技术特上除了传统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网络性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在以前自然垄断领域内形成了新企业进入所需技术基础,从而推动了自然垄断边界的变化,这也成为垄断领域内形成推动政府放松规制的直接原因。
规制改革的趋势:从经济性规制到社会性规制。
3.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与我国的应有对策:
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还没有制定综合性竞争法典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尽快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期在全球竞争及其国际协调中争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
目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竞争和跨国竞争的法律体系(1)认真执行《反垄断法》,并设立独立的执法机构。
(2)尽快制定我国的《跨国并购审查法》,以规范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
(3)尽快制定《中国海外企业投资法》,以便对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对外并购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跨国竞争有关的其他法律,如证券交易法、企业兼并与破产法、反倾销法等,以便在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加强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1)加强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及跨国并购审查制度和法律的研究,吸收先进经验,在制定和完善国内竞争法的基础上,与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加强关于竞争政策的双边协调。
(2)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关于竞争政策的多边协调,尤其是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关于竞争政策的多边框架协议的讨论、研究和制定,以期在未来占据主动,使国际协议能够反映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同时,借助多边组织和国际力量对跨国公司和跨国并购给我国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