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 格式:docx
- 大小:22.67 KB
- 文档页数:6
端午节四句古诗
以下是三条关于端午节四句古诗及相关内容: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这句诗的意思是端午节的时候,已经临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你看,就像我们现在过端午节,白天的时光是不是感觉特别充足呀!比
如大家一起包粽子的时候,就可以慢悠悠地享受这个过程,不用担心时
间过得太快。
哎呀,这日子多美好啊!
2.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
它说的是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
共话天下太平。
这就好像有时候我们不想随大流去做一些事情,而是有
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追求呢。
就好比在端午节,别人都去抢购那些网红粽子,而我们就喜欢自己动手包一些有特色的粽子,不是也挺有意思的嘛!
3.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
意思是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润的玉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
哇塞,这画面感多强呀!就好像我们看到端午节时,那些女孩子精心打扮,手臂上缠着彩线,头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多吸引人呀!比如我上次
看到隔壁的小姐姐就是这样,可好看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端午节的古诗真的很生动有趣,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和文化内涵呀!。
写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因此,端午节也称为屈原节。
端午节时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这些习俗的背后都有着古老的传说和寓意。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而端午节的古诗更是可以用来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端午节古诗四句以及其含义。
1. 清风拂银蛇,素手折青梅。
贺新郎,憨娘子,庭前发小曲。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临洛阳城南词》中的四句诗。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端午节盛大而又欢乐的气氛。
清风拂银蛇,象征清新的气息和蛇的形状,而素手折青梅,则是女孩在草地上悠闲度日的动人画面。
诗句中的贺新郎、憨娘子则体现了人们在此节日庆祝中互相亲睦、相互祝福的民俗习惯。
2. 艾蒿空中舞,香沁五洲人。
饮啄前贤化,谋臣传子孙。
这是清代陆心源所作《端午韵事》中的四句诗。
在这首诗中,陆心源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人们对往代先贤的崇敬融为一体,把头上的艾草比作仙女在舞蹈,把香气比作五洲人的祷告。
诗句中的前贤、谋臣则代表了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和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奉献,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嘱托后人勉励自己。
3. 端午晴明雨露多,关睢深处风光好。
藜蒿满地花鸟乱,赛龙歌舞大人谣。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鲁郊早梅》中的四句诗。
李白以山区的景致形象和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端午节的礼仪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端午节皆大欢喜的情感。
藜蒿的芳香和飞舞的花鸟,代表了大自然的繁荣昌盛和美丽多彩;而赛龙歌舞、大人谣则展示了人们秉持着自然和谐的彼此互动、共同欢庆的丰富情感。
4. 猪羊多少悬灶屋,纸钱兜里大肚婆。
百忙狂欢车到家,农历五月午初五。
这是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洲坝庙会所编排的骆驼山庙会广场舞《端午歌》中的四句诗。
这首四句歌词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同时秉承大唐美学的特色,通过鲜活的民俗习惯、栩栩如生的描述、抒发了对端午节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关注。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简单一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又因为端午节的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简单一些。
1.浴兰汤,净凉心,何须马上赛巫山。
这是唐代杜牧所作的《清明遣怀》中的一句。
虽然不是专门写端午节的诗,但其中的“浴兰汤”却是和端午节有着紧密的关系的。
因为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也会用艾叶、菖蒲等植物泡水来洗澡,以祛除疲劳病毒,这也和杜牧的“浴兰汤”类似。
2.莫将此事堪嗟叹,供奉之前留一盏。
这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
端午节也是供奉祖先、英雄的重要时刻,所以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留一盏”来献给祖先或是英雄。
3.江城五月萧条瘦,管絃却寻隐者闲。
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
在中国南方,端午节正逢五月初五,正是梅子发芽的时候,陆游写下这句诗,暗示着随着春天步入盛夏,梅花已逐渐消失了,为纪念而写的诗句。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屈原所作《离骚》中的一句,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诗。
这首诗是屈原远离故乡后即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与端午节有关,是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蒹葭和白露都是清明时节常见的景象,在端午节时期,屈原被放逐到江南,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先的纪念之情,被融入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之中。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简单的介绍了。
虽然这些诗句都非常的简洁明了,但是却道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也对这个传统节日更加的了解和熟悉了。
关于端午节的四句古诗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被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所包围着。在这个节日中,人们喜欢食用粽子,赛龙舟和插艾草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代表了我们对古代的一种致敬和纪念,而这个节日中一些古老的诗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传统魅力。
端午节的四句古诗分别是:“惜黄花含辞少,也含泪独自开。”、“天接云涛连晓雾,全家欢乐似神仙。”、“洛阳城东游客发,绿杨城外欲晚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第一句古诗中的“惜黄花含辞少,也含泪独自开。”是出自唐代婉约派名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句诗表达了黄花含蓄的情感和美好的品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喜欢食用粽子,因为它也是由真心,真情和真诚制成的。
第二句古诗是宋代名士陈与义所作,“天接云涛连晓雾,全家欢乐似神仙。”这句诗表达了端午节这个家庭团聚的传统节日氛围,也展现了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欢乐和神秘,人们有着和神仙一样的美好愿望,并且一点也不羞于表达。
第三句古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滁州西涧》中的诗句,“洛阳城东游客发,绿杨城外欲晚风。”这句诗描绘了洛阳城的景色和绿杨,在端午节人们在赛龙舟时往往会穿上绿色的衣服,飘扬的绿色旗帜也代表了端午节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
最后一句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梦客家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感受和离别之情,也鲜明了端午节这个时节的感性和深沉。这句诗对人们的思乡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种情感也通过一系列的传统活动的延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四句古诗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这些古老的诗句通过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它们的存在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指引了中国人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的独特地位,通过这些古老的诗句,我们弘扬和保护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发扬其团结和和谐的优良传统,表达了人们在这个节日中的美好情感和愉悦心理。
关于端午节的诗四句
1.
龙舟竞渡水花飞,
五彩香囊意意齐,
艾叶香浓传古意,
端午佳节云遮眉。
2.
菖蒲香雾迎风起,
粽子香甜愁绪弥。
端午佳节人欢笑,
龙舟翻波戏花枝。
3.
端午节来到江边,
龙舟载舞锣鼓添,
糯香粽子充味蕾,
五谷丰收祈福愿。
4.
屈原投江屈立忠,
龙舟竞渡重历终,艾枝香气传古韵,端午佳节拍胸脯。
5.
六月五日是佳节,挂艾包菖香满街,端午龙舟竞逐风,糯米味美齿间通。
6.
端午佳节情意浓,龙舟舞动曲水中,粽子香滋馋嘴齿,艾叶浓香养身风。
7.
六月五日端阳节,芒种忙碌多醉态,龙舟比赛人欢笑,粽子飘香情缠绕。
8.
端午节至团圆节,祖孙联手造粽节,艾叶清香垂鲜润,香甜糯米沁心底。
9.
糯米肥美香气醉,龙舟载歌催浪起,艾叶袅袅醉情浓,端午佳节乐陶陶。
10.
关羽纪念端午节,常怀忠义凌云志,龙舟竞渡齐扬棹,艾叶香浓散古迹。
11.
舟载五色情意饶,队形整齐旗帜飘,端午佳节如春琴,流苏团扇舞风摇。
12.
龙舟竞涌浪涛起,糯米食之满心欢,端午佳节图不尽,艾叶清香香四溢。
13.
端午犹传历史味,屈原忠臣菖蒲香,祭拜英雄扫鬼退,龙舟竞渡玩水花。
14.
端午节诞纯美节,粽子香飘情欲绝,艾叶香浓千古意,龙舟血汗铸忠诚。
15.
艾叶清香垂云海,糯米香醇满胃口,端午佳节与你在,龙舟竞渡笑开颜。
关于端午节的著名古诗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都会欢聚一堂,吃粽子、赛龙舟,在欢声笑语中迎接这个美好的节日。
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古诗词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首著名的端午节古诗,并解析其中的寓意。
1. 《端午》:唐代王之涣浴兰汤武,远祀龙图;雄居楚岫,英魂何在?钩弋高翥,弦歌振发;方驾云车,俯窥白璧。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如何庆祝端午节,其中暗含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先祖的敬仰。
浴兰汤武指的是用浸泡过菖蒲与艾草的酒水来斩羊祭祀,表示向祖先祈求平安和纪念。
远祀龙图则是指向中国的远古历史中出现的各种图腾,表现了祖先崇拜的一种形态。
雄居楚岫的图景,着眼于楚国的地理环境,将楚国的傲慢、英雄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飞鹰走犬、弦歌振发,伟岸的英雄形象在每个人的心中浮现,让人倍感敬仰和热爱。
2. 《九江搭棹》:唐代杜甫九江天外来,美人过处清江水。
步摇鸭揭棹,扶桑半日归。
这首诗以江南九江为背景,描绘了赛龙舟的情景。
九江是一个清幽的地方,这里有清澈的江水和美丽的风景。
在层层的绿树、雅致的小桥之中,精心制作的龙舟在江水上飞跃着。
船上的美人们,穿着美丽的汉服,在水上翩翩起舞。
同样赛龙舟,北方和南方的风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风景和气息,杜甫在这首诗中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个美好的场景,令人感受到端午节的欢乐与热闹。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杜甫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沉吟放怀旷,萧散触机非。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当时被左迁的朋友王昌龄的一首草书,是一首写“思乡情”的诗。
第一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表达的是对离别后原来伟大的情感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淡化的感觉。
这个节日对于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有些人为了工作而远离家乡,或是长年在外打拼,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妻子和朋友的相思之间的情感交织。
在这个节日里,他与远方的亲人相思相望,思念之情深深浓厚,对他来说,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放纵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这也是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端午节的古诗十首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祭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端午节源于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亚洲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传说中包含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即他投江自尽后,人们把米团扔进长江以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躯体,这就是取名端午的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节日,关于端午节,在中国的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名篇,下面就来看看端午节的古诗十首四句。
《咏端午》唐·李白风前献仙酒,夕后看牵牛。
三湘魂已断,百城尽低头。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咏端午》中表现的是端午节独特的民间风情,描绘了端午节女子们在赛龙舟之前献酒的情景以及晚上赏月的场景。
这首诗形象生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深深的感情。
《岳阳楼记》唐·范仲淹初唐四杰之一的范仲淹创作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大批评性质的散文,主要描写了他在岳阳楼俯瞰江水时的感慨,了解到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源头故事。
范仲淹以跨越千年的历史视角,将岳阳楼与屈原联系在了一起,这篇文章体现了范仲淹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热爱。
《江南好》唐·白居易绿鬓红颜如画,云鬟雪肌更妖娆。
云中谁寄锦盒来,防蛀银鱼护好。
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这首《江南好》不论是形象描绘还是意境表现都是极其优秀的。
在这首诗中,他以一个民间女子的视角,描绘了端午节的一些传统风俗,如插艾蒿、蒸香粽、赛龙舟等,同时也表现了女子对节日的期待和想象。
《赠别二首》宋·杨亿钱塘自古繁华地,人丰俗闻姹女妍。
灯市花灯如昼月,瓮间酒瓜洒金钱。
杨亿是南宋中唐诗宋化后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赠别二首》表现的是端午节期间的热闹景象,通过节日的欢乐,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深感情。
这首诗语言明朗,气象万千,让人沉浸于节日的美好氛围中。
《渡淮》元·辛弃疾龙楼罢鼓夜深钟,蕲水停舟独夜中。
半岸茶坊轻籁过,疏帘梦想踏莲蓬。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这首《渡淮》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端午节,但作为一首以船、水、夜晚为主题的词,却非常适合端午节这个水上运动的节日。
端午节的古诗小学必背四句话 端午节又称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学习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学习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必背的端午节古诗。
1. 《端午节》 五月五日天晴明,蒸米儿香冒云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邵雍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端午节场景,五月五日阳光明媚,孩子们正在蒸粽子,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江边的猿猴在欢快地叫着,轻舟穿过了千山万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表现了端午节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2. 《浣溪沙·乱烟飞渡》 乱烟飞渡仙云里,忍使魂消结梦魂。詹言笑语双垂泪,琵琶声里掩杀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所作。文天祥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浣溪沙·乱烟飞渡》不仅是地道的诗歌,也是对抗元统治、为民除害的战斗口号。诗中情景写得十分震撼人心,阐明了五月五日除还有不可避免的血腥,但希望仍在,希望能点燃民众的火焰,拼死反抗。 3. 《子夜吴歌·长沙过元丹秋》 缥缈孤帆远影里,舞榭歌台风前入。白波横振卷雪山,黄叶纷纷愁云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中写长沙端午,一幅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人们在赏龙舟赛竞赛时俯览江面的美景。又回首黄叶飘落愁怀,写出并存的烟火气与深情。
4. 《端午节闲居》 赖有选银炉,香悬龙船下。霓裳玉立人,乱转素双花。龟背槛千年,蛟心柱一窟。有时百戏场,鸣弦羌管,异韵同声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笔墨精细描绘了游戏与欢天笑き。其中的「百戏」和「羌管」是指当时举行的赛竞游戏和音乐表演,共同构成了热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诗歌流传至今已有千年。这些古诗有着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描写和深邃的内涵,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希望大家在学习端午节的同时,也能通过这些古诗来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端午节的优美古诗简短四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同时,端午节也是优美古诗的重要来源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优美古诗。
1.《惜别》
端午节,鸣鼓馔玉粽。
一年别离,忆君重。
草乌花明两岸绿,池鱼阁阁空相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表达了思念之情。
诗中鼓声回荡,佳节美味令人回味无穷,而别离之痛却又难以割舍。
绿草红花,金鱼竞逐,美好的环境衬托出了惜别之情。
2.《赠答拾遗左丞丈二首》
端阳风光好,湖上龙舟和。
忘却烦惞意,听君一曲歌。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爱国主义色彩浓厚。
李白通过描绘端阳的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此外,龙舟和歌彩船的场面也吸引了李白的眼球,使他更加深深地爱上了中国这片土地。
3.《竹枝词·端午》
午饭吃了粽子,下午赏舟楫。
欣逢佳节,心情好增加,毋须怨天恨地。
这首词由明代文学家文征明所作,形式上是用古代文学材料创作的一种文学形式。
文征明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把端午节与自己的喜悦紧密相联,表现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句。
这些古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在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继承文化传统,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好地传承下去。
端午节古诗四句诗
1、《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3、《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4、《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5、《已酉端午》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6、《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有端阳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有端阳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1、《浣溪沙·端午》[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1千年。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5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2、《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1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1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3、《端午3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1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译文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欢乐又奈何。
我曾经听闻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愿啊!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接受,最终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1样永垂不朽。
再倒1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唱歌吧!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4、《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到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5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处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预备过端午节?5色丝带缠围着手臂唱歌跳舞。
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
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哀痛。
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四句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艾节或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起源非常久远,起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后来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传统文化。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和避邪驱毒。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许多人都会引用经典古诗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感慨。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经典古诗四句吧。
一、《艾叶垂饰》【唐】白居易艾叶垂饰,洛阳女儿行。
五月五日天晴明,处处闻啼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端午节的美好祝愿和景象描写。
艾叶被人们作为避毒除疫的重要物品,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挂在门户或壁上,以此来避免邪气。
白居易在诗中通过描绘洛阳女儿挂艾叶的场景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对于端午节的期盼。
二、《九江送温舒使院》【唐】杜甫九江浑欲变,翻作大荒滩。
登高百丈远,此地不足观。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祭祖纪念的节日,对于民间来说,更多的是与诗词、歌谣、民俗等有关的民间文化。
在诗歌中,端午节也常常作为一种意象被运用,如杜甫的这首《九江送温舒使院》就是以端午节为背景的一首诗。
诗中以当地河水泛滥为开端,进而描写了整个城市近千年来历史的变迁和衰落,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幻的感慨和不安。
三、《夏日南亭怀辛大》【唐】杜甫四川犬子,祖宗鬼神重;湖海客家,衣冠旧族轻。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荡秋千。
而这首诗中就出现了“荡秋千”的字眼。
杜甫在诗中以荡秋千的快乐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说精神亦不自持。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乡村世俗文化及荡秋千的风俗习惯。
四、《青玉案·元夕》【唐】辛弃疾月到华灯里,人到镜台前。
舞烟流转袖,歌声动入髻。
虽然《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主题并非是端午节,而是元宵节,但由于元宵节和端午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民间节日,二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
诗中作者描写出了一个热闹喜庆的舞台表演,表达了人们尽情欢庆的心情。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七言绝句四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远古时代的龙舟竞渡和踏青祭祖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很多,其中包括不少的七言绝句四句。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端午节的美丽与内涵。
第一首:端午佳节喜相逢,艾草香飘饮黄酒。
龙舟竞渡乐翻天,豆粽包裹情满意。
这首诗是描述了端午节的热闹与喜庆。
节日的氛围弥漫着艾草的香味和饮黄酒的欢快声音。
龙舟竞渡则是端午节最为特殊的活动之一,似乎将整个节日的气氛推向了疯狂的高潮。
在这样的氛围下,吃上一个豆粽,就满足了心中的团圆和幸福感。
第二首:红楼搭钩青瓦当,径岸龙舟出荡漾。
醇香艾囊丝莫染,绿柳金丝线环绕。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舞台。
红色的楼阁、青色瓦片、长长的龙舟、翻飞的绿柳,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端午节的充分热爱与向往。
第三首:慢穿针,冷织针,细细长饰紫罗衫。
飘坠身外红镯子,从今不向金羁系。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告诉人们,端午节也是一个庆祝女性美丽的节日。
古时候,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闪亮的首饰,美化自己的外表。
诗中的紫罗衫、红镯子,无不彰显了端午节的美丽与时尚。
第四首:五月初五放艾香,春风乍起草木香。
村前村后各自散,觅踪寻路十二行。
这首诗朴实无华,但却富有意蕴。
它描绘了端午节后人们各自返回自己的村庄或家里。
但是,诗人并不感觉孤独或遗憾,他将这种寂寞转化为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内核,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这种内在情感。
以上这四首古诗,或热闹或美丽,或时尚或感性,都展示出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氛围。
这些诗歌并不是守旧的追忆,而是对端午节的致敬和推崇。
无论是从文化内涵,还是从历史沉淀层面,端午节都是一个公认的国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坚持传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继承端午节中的民族精神,让这个节日永远保持着它的意义和价值。
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人们在端午节会进行许多庆祝活动,比如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等等。
端午节与屈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屈原是这个节日的缔造者之一,它是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节日,而屈原的诗歌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以下便是四句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满地香风轻。
”——苏轼《惠州端午》这是苏轼在“邵廉”扶余的时候写下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苏轼以“端午”为主题,将节日的景象描绘得非常生动。
他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满地香风轻。
”这句话中,天空明亮,杨柳飞舞,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生活的美好。
二、“艾叶龙舟竞渡,忘却国恨民族仇。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为一首现代的诗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以端午节为主题,毛泽东子以“艾叶龙舟竞渡”为素材,写下了这首激情澎湃的诗歌。
这个诗歌强调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当龙舟在水面上划过时,人们不仅仅是在庆祝节日,更是在展现民族的团结和力量。
这个诗歌也让我们认识到端午节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珍惜这个节日,传承文化。
三、“老君山下水初流,犹带月明宿鹭秋。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经典多如牛毛。
这句诗虽然看似与端午节无关,但实际上它与端午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白写下了自己登上凤凰台的情景,但可以看出,他所描写的是范围更大的气氛与环境,如水流、月明和宿鹭。
这些都是端午节的常见元素,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吸引人们前往观赛和庆祝。
四、“腊八粥稠疏影动,一株朴干老臣忠。
”——白居易《大鹏台忆梁陈先生》在白居易的这首诗歌《大鹏台忆梁陈先生》中,他写了关于腊八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他写道:“腊八粥稠疏影动,一株朴干老臣忠。
”这句话中,腊八粥是已经凉的,放在架子上,而粥上的疏影动则是透过竹篾所透出来的弱光。
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篇一:
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1、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xx人犹自贪儿戏,xx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2、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宋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xx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3、同州端午唐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4、: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山如此故都何。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xx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6、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xx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7、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
8、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相关古诗句:
1.
2.
3.
4.
5.
【篇二:
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篇三:
端午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下面是整理的端午节古诗词大全,欢迎大家欣赏!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日(选一)(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宋文天祥)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