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软件工程》教案首页
- 格式:doc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36
《软件工程》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原则。
2. 教学内容软件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软件工程的原则和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案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第二章:软件需求分析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需求分析工具进行需求收集和分析。
2. 教学内容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需求分析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需求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第三章:软件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设计工具进行软件架构和详细设计。
2. 教学内容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过程;设计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实例分析。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软件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第四章:软件实现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实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软件编码和测试。
2. 教学内容软件实现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和过程;编程语言和测试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编程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软件实现的方法和过程。
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编程环境和测试工具。
5. 教学评价通过编程实践和测试结果,评估学生对软件实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第五章:软件维护1. 教学目标掌握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方法和过程,能够进行软件维护和优化。
2. 教学内容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维护方法和过程;软件优化技巧。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教案任课教师:王建课程名称:实用软件工程任课班级:电信通信、测控—学年春季学期课程教案概貌《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产生背景1.1.1 软件特点及分类1.1.2 软件危机软件工程的要素1.2.1 软件翻里的定义1.2.2 软件工程三要素1.2.3 软件丁程原理与原则软件过程与软件生存周期1.3.1 软件过程的概念1.3.2 软件过程的构造1.3.3 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工程方法学与软件开发模型1.4.1 软件工程方法学1.4.2 软件开发模犁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1.5.1 软件工具1.5.2 软件开发环境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软件工程标准化与工程化软件工程标准2.1.1 软件工程标准概述2.1.2 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2.1.3 我国的软件标准软件文档与编写要求2.2.1 文档的分类文档编制的要求软件质量软件质量保证与过程改进2.4.1 质量保证的概念2.4.2 软件过程改进2.4.3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2.4.4 标准及软件质量认证2.4.5 软件过程工程化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概述软件项目启动与计划软件项目人员组织与技能3.3.1 项目组织结构的形式3.3.2 程序设计小组的形式3.3.3 人员配备软件项目实施与控制3.4.1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3.4.2 软件项目进度管理3.4.3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系统工程与需求工程方法系统思维方法4.1.1 系统的概念4.1.2 系统思维4.1.3 系统分析员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获取方法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步骤与任务可行性分析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需求分析任务6.1.1 需求分析任务与步骤6.1.2 需求获取的内容结构化分析6.2.1 功能建模6.2.2 数据建模6.2.3 行为建模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与评审结构化设计概述6.4.1 任务与步骤6.4.2 设计原则与原理软件结构设计6.5.1 结构表示6.5.2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人机界面设计6.6.1 人机界面设计问题6.6.2 人机界面设计过程6.6.3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6.6.4 人机界面测试与评估过程设计6.7.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6.7.2 图形表示法6.7.3 表格表示法6.7.4 语言描述法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编写与评审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方法概述7.1.1 面向对象的概念7.1.2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7.1.3 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分析7.2.1 用况建模7.2.2 静态建模7.2.3 对象模型技术7.2.4 动态建模与物理建模面向对象设计7.3.1 系统设计7.3.2 对象设计案例:图书管理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编码与实现结构化程序设计8.1.1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8.1.2 程序设计风格程序结构复杂程度的度量8.2.1 方法8.2.2 方法面向对象实现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目标和方法9.1.1 测试目标9.1.2 测试方法9.1.3 测试原则测试步骤9.2.1 单元测试9.2.2 集成测试9.2.3 确认测试9.2.4 系统测试测试用例设计9.3.1 黑盒法9.3.2 白盒法凋试可靠件分析面向对象测试策略本章小结《实用软件工程教程》教案首页第章软件维护软件维护过程10.1.1 软件维护的定义10.1.2 软件维护的特点10.1.3 软件维护的过程可维护性10.2.1 决定可维护性的因素10.2.2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再工程本章小结。
实用软件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背景实用软件工程第四版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我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深深感受到了教材中的知识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实用软件工程知识,我们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以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本文将介绍本人的实用软件工程第四版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选题背景本次课程设计选题为基于Web的计算器,该选题意义在于让我们学生掌握Web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软件开发流程,并了解软件测试和调试的过程。
同时,Web计算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实现简单的数学计算,还可以作为一种在线参考,方便我们进行工作和学习。
项目需求分析•输入框:用户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算式。
•运算按钮:用户输入完毕后,点击运算按钮进行计算操作。
•清空按钮:用户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清空操作。
•显示框: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输入和计算结果。
技术选型•前端:HTML、CSS、JavaScript、jQuery等技术。
•后端:PHP、MySQL等技术。
•其他:Git、Apache Tomcat、Jenkins等开发和部署相关技术。
技术架构•前端主要通过HTML和CSS进行页面的布局和样式设计,并使用JavaScript和jQuery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后端主要使用PHP和MySQL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另外,我们还需要部署一个Apache Tomcat服务器来运行我们的Web应用,并使用Jenkins进行持续集成和自动部署。
测试流程•静态测试:对程序进行语法和风格检查,确保程序代码符合编程规范,无语法和逻辑错误。
•动态测试:对程序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程序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够正确运行且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用户验收测试:由实际用户进行测试,收集反馈信息,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修复。
开发过程1.需求分析和设计:明确项目需求和开发思路,并进行页面和数据库设计。
《实用软件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实用软件工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规划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岗位培训教材,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参考书,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软件工程的首选教材。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
根据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条件计算机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学生每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
1、硬件要求:高性能计算机一台;2、软件配置:Windows2000、Windows XP及相关的操作系统软件。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本课程要实现教、学、做相结合,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和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讲多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设计能力。
让学生针对上课使用的实例进行改进,加强学习效果。
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课后作业提交和考查三个部分,平时考核着重于基本概念掌握,通过平时作业和考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本课程采用考试形式考试,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七、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2、主要参考书:《实用软件工程》赵池龙、杨林、孙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工程技术概论》朱三元等编著科学出版社《现代软件工程》(上、中、下)周之英编著科学出版社。
《实用软件工程方法》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48课程学分:4课程类别: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制定单位:制定时间:一、课程总述1.课程性质《实用软件工程方法》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用以指导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是数学、工程学、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相结合的一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进行软件开发、设计、应用、维护的基本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硬件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数据库》、《VB》、《VC》、《Java》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等,后续课程是学生的毕业设计。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注重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对软件技术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实用软件工程方法》课程承担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软件开发、设计、应用与维护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软件工程理论为主线,以学生毕业设计应用为案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软件工程理论及其应用。
针对现在高职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一般、理解能力一般、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实战化的毕业设计为案例。
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编程语言以够用为准,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应用及维护的基本方法;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准,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紧密结合岗位技能需求,同时也注意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毕业设计”为依托,在教学中通过电子教案、视频、现场演示、软件操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程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想,将学生毕业设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实用软件工程方法》实验指导书目录第1章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3)实验1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 (3)实验2 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7)实验3 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11)第2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17)实验4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用例图 (17)实验5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类图 (21)实验6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时序图 (26)实验7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活动图 (31)实验8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状态图和通信图 (34)实验9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包图、组件图和部署图 (39)实验10 项目开发计划—Project软件的使用 (43)第1章: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实验1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实验目的1、掌握结构化分析方法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实验内容:任务一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
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等)。
表达的是信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试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图,根据系统流程图的符号说明仔细理解下图含义:图1-1 工资管理系统系统流程图系统业务流程图的符号:图1-2 基本符号图1-3 系统符号操作步骤: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图1-4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7 2.选择流程图中的基本流程图模板图1-5 选中基本流程图模板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任务二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和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系统简介:某单位准备开发一个购买办公用品和设备的总务办公管理系统。
办公用品的购买申请由各科室提出,由负责总务工作的办公室统一收集。
其中,购买申请的金额低于500元(含500元)可以由总务办公室直接审批,而高于500元的购买申请由机构主管领导审批,批准的购买申请形成采购清单由采购员负责购买,同时应记录每次实际购买清单,进行入账。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角色,并具备设计和实现简单软件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1.认识软件工程
2.软件生命周期
3.软件需求工程
4.软件设计和架构
5.软件测试
6.软件项目管理
7.软件质量保证
8.软件工具和环境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课程演示和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
1。
实用软件工程教学设计软件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步骤。
软件工程教学设计应紧密结合软件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真正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实用的软件工程教学设计。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软件工程教学是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者相结合的。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
因此,在软件工程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真实的软件开发流程。
项目驱动软件工程教学应该尽可能的贴近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以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为背景,将各个环节的知识点、技能点和工具应用进行有机结合。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样化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开发模式,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
在软件工程教学设计中,应该提供多种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式案例,让学生从中选择并运用到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去。
课程实验室软件工程教学需要借助于各种开发工具和平台,如代码管理工具、集成开发环境、LoadRunner性能测试等,这些工具和平台都需要较高的硬件配置和网络环境。
为了方便学生实践,最好为软件工程教学专门建立一个课程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重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教学设计的课程设计应当紧贴行业最新动态,及时进行更新,尽可能的贴近实际情况。
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认真参照市场需求和社会所需,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建立开放性教学平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不应仅限于教室内的讲解和教师的讲述,还应该有更多渠道的获取相关的技能知识。
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平台,推广软件开发相关的课程,将社区的开发知识和实践分享给学生,促进学生探索学习的延伸和深入。
每位学生的自我探索学生的自我探索是软件工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