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0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平面图1.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1)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
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般不必要。
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
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达。
设计说明、分析图类1.应表示的内容1)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2)设计背景:场地及周边环境现状、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3)设计目标: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以包含几个方面)4)策略手段: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附件1-5-1:《建筑设计图纸编制深度统一要求》设计单位的图纸深度应满足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报批规定,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如有涉及赠送面积和二次改造的内容应分别出报批版和实际使用版两版图纸。
我司将对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并依此执行设计合同中的相关奖惩条款。
第一条建筑专业图纸编制深度要求一、投标概念设计1.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要求,满足上述规划设计条件要求2.应满足附件1《建筑设计任务书》第四条对设计成果的要求3.应满足附件1-2《建筑方案设计要求明细表》对设计内容的要求二、方案设计1.设计说明及经济技术指标{包含方案说明、规划设计指标(应有分项、分栋、分层面积)、户型配比、赠送面积等指标)}2.分期开发示意图(应明确报批图纸所属分期范围、表达总体和分期的主要指标)(提示:若有分期时提供)3.彩色和cad总平图(应表达相关设计尺寸、功能布局和总图指标和管理范围线等)4.首层平面的总平布置图(应表达道路出入口位置及防砸范围、大堂位置、消防登高场地等)5.各层平面在总平面的布置图(仅低层别墅类项目提供)6.分析图6.1 地块及功能分区分布图6.2业态分布图6.3户型分布图6.4日照分析图(应以当地政府认可的日照软件进行分析,且包含对周边建筑的影响)6.5交通分析图(应表达人车流线和各管理口的实际用途与日常开闭情况)6.6消防分析图(应表达消防流线、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场地位置等)6.7竖向分析图(应表达竖向标高及场地剖面)6.8景观及视线分析图7.各地下层剖面图、平面图{地下层平面图应表达车位及车道布置、各单体地下门厅布置、采光井布置、楼梯出入口方式、人防及防火分区示意、各重要设备用房位置、指标说明(含按当地规范折减后的车均面积)等},平面的结构布置应经过结构专业试算。
8.车库流线分析图(应表达人、车行的主次流线分析,车道车位尺寸、管理口位置、销控车位布置等)9.首层大堂专项图纸,包括:实际使用时的首层大堂平面图(应表达家俱布置、信报间位置、主要通道毛坯完成面净宽、大堂与入口门廊的的关系及与入口残疾人坡道的关系);首层大堂剖面图(应表达大厅部分、电梯厅部分及不利部位);首层大堂外立面效果图(有单元拼接的,应将拼接单元整体表达)10.单体平面图,包含:首层到屋顶的各层平面布局与尺寸、家具示意、消火栓、强弱电箱、垃圾收集点、室内外空调布置、户型面积表等,平面的结构布置应经过结构专业试算)。
建筑方案阶段图纸深度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图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将设计师的想法和构思以平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建筑方案来说,图纸的深度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图纸的深度要求是指图纸所包含的详细信息的程度。
它决定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施工方法,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完成工程进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图纸深度要求的定义、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其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图纸深度要求在建筑方案阶段非常重要,它是对图纸所包含信息的一个标准化要求。
图纸深度要求包括了图纸所需包含的各种详细信息的程度,如平面布局、立面和剖面的详细尺寸和标注、建筑构件的详细设计和规格等。
通过深度要求,可以规范设计师在建筑方案阶段的图纸设计,使得图纸所包含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准确。
其次,在建筑方案阶段,图纸的深度要求会随着设计的不同阶段而变化。
在建筑方案初期,图纸的深度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表达建筑的整体概念和构思。
这些图纸通常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和剖面示意图,用于展现建筑的整体风貌和空间布局。
随着设计的进一步深入,图纸的深度要求也逐渐增加。
在稍后的设计阶段,图纸需要包含更为详细的尺寸和标注、建筑构件的设计和规格等信息,以支持具体的施工过程和工程进度的控制。
此外,图纸深度要求的提高还有助于实现建筑方案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进行更加详细的图纸设计,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建筑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而如果图纸的深度要求不够,可能导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发现和解决,从而给后续的施工和使用过程带来困难和不便。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图纸深度要求在建筑方案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图纸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工具,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只有通过合理的图纸设计和深度要求,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因设计不当而引发的施工问题。
因此,建筑方案阶段的图纸深度要求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合理管理。
建筑方案报批图纸深度建筑方案报批的图纸深度是指在建筑设计阶段,所提供的建筑方案图纸的详细程度和内容。
这些图纸是为了实现建筑设计目标、满足建筑物功能需求、保证建筑物结构可靠和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而准备的。
下面将从图纸的类型、内容和制作要求等方面,对建筑方案报批图纸的深度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建筑方案报批图纸可以分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多种类型。
平面图是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展开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建筑物的布局和空间分布。
立面图则是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展开图,可以表达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外观特征。
剖面图则是建筑物沿特定截面线切割的展开图,可以展示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和结构组织。
细部图则是对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细节进行放大和描述的图纸,以准确呈现建筑物的细节和施工要求。
其次,建筑方案报批图纸的内容应该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分区、平面组织、立面设计、剖面结构和细节构造等方面。
建筑物的布局应该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合理利用建筑用地,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功能分区则是对建筑物不同功能空间进行划分和组织,以实现功能分区间的合理连接和交流。
平面组织是指建筑物平面布局的整体规划,包括建筑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朝向等。
立面设计是指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物外立面材料、窗户位置、外墙装饰等。
剖面结构是指建筑物剖面线上的结构组织,包括地下室结构、楼层结构和屋顶结构等。
细节构造则是对建筑物细部部位的结构和构造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建筑方案报批图纸的制作要求包括图纸的完整性、精确性和合规性。
图纸应该完整地呈现建筑物的所有重要细节和要素,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
图纸中的尺寸和比例应该精确地符合实际情况,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外,图纸应该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建筑方案报批图纸的深度是建筑设计阶段所提供的图纸的详细程度和内容。
这些图纸应该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多种类型,内容应该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分区、平面组织、立面设计、剖面结构和细节构造等方面。
建筑方案图设计深度标准建筑方案图设计深度标准是指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和绘图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它能够确保建筑方案图的信息完整、准确,并能够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
下面将从设计要求、图纸规范和绘图技巧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建筑方案图设计深度标准。
首先,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美学和结构等要素,并结合相关法规、建筑标准和环境情况进行思考。
设计师应对建筑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研,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日照情况等。
此外,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客户的需求,确保建筑方案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其次,在绘制建筑方案图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首先,应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来绘制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等。
通常情况下,平面图采用1:100或1:200,立面图、剖面图采用1:50或1:100。
其次,需要绘制图框、标注和图例等,以便于理解图纸的内容。
各种线型的使用和图形的表达要准确和规范,确保图纸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同时,需要标注建筑物的尺寸、构造和材料等重要信息,以便于施工方和其他设计人员的理解和参考。
最后,在进行建筑方案图绘制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绘图技巧。
首先,要学会运用不同比例尺的绘图板和绘图工具。
常见的绘图工具有铅笔、直尺、尺子、曲线板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绘制。
其次,要掌握图纸的布局和分块的技巧,以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设计方案展示出来。
同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和强调,可以通过线的粗细、虚实、直曲等方式来突出重点。
最后,要保持绘图的准确性和整洁性,避免出现涂改和混乱的现象。
综上所述,建筑方案图设计深度标准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方案图准确传达设计意图的关键。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准要求来进行设计和绘图,确保建筑方案的完整和可行性。
同时,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绘图技巧,以提高图纸的质量和美观度。
通过严格遵循深度标准,可以提高建筑方案图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和验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方案图深度标准是多少建筑方案图深度标准是指建筑方案设计中图纸所包含的信息的详细程度。
深度标准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包括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功能以及业主的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建筑方案图的深度标准应该足够详细,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进行施工。
下面将从图纸的内容、图纸的细节和图纸的标注三个方面来介绍建筑方案图深度标准。
首先,建筑方案图的内容应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图和剖面图。
平面布局图应包括建筑的功能区划、空间分布以及交通流线等信息,以便清晰地展示建筑的整体布局。
立面图应详细表达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包括建筑的形体、材料、窗户、门等细节。
剖面图则应展示建筑的垂直轴线上各个部位的结构和构造,包括楼层高度、楼板厚度、梁柱尺寸等。
其次,建筑方案图的细节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结构、构造和材料等方面。
例如,在平面布局图中应详细标明房间的尺寸、门窗的位置和尺寸,并注明房间的功能。
在立面图中应详细标明建筑的立面比例尺、窗户的样式和尺寸,并注明立面墙体的材料和纹理。
在剖面图中应详细标明建筑的剖面比例尺、楼层的高度和楼板的厚度,并注明结构体系和构造细节。
最后,建筑方案图的标注应准确明确,以便施工单位能够依据图纸进行施工。
标注应包括建筑物的名称、地址、比例尺和日期等基本信息。
图纸中的符号标记和文字说明要清晰可辨,以避免产生歧义。
图纸上的尺寸标注要准确,以确保施工的精度。
图纸中应注明计算或者推荐的材料规格和施工工艺,以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总的来说,建筑方案图的深度标准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来确定。
一个完整的建筑方案图应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图和剖面图,并注明建筑的细节和标注的要求。
通过充分的图纸设计,可以准确而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规定一、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深度规定1. 总体设计深度规定总体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深度。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包括对场地环境、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建筑风格、建筑形态、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总体设计规定的深度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场地环境分析:包括对场地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交通、周边建筑等因素进行分析,为后续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2)功能要求分析:分析建筑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关联性、相互的布局关系、用户行为分析等。
(3)使用要求分析: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用户的需求,进行使用要求分析,包括对功能分区布局、空间使用效率、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4)建筑风格和形态设计:确定建筑的风格定位,包括建筑外观、体量、比例、造型等方面的设计。
(5)结构形式和建筑系统设计:对建筑使用的结构形式、建筑系统、材料、工艺等进行初步的设计规划。
2. 结构设计深度规定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规定对于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经济、美观至关重要。
结构设计深度规定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结构体系选择和分析:对建筑的结构体系进行选择和分析,包括对不同结构体系的优劣比较和选择原因。
(2)结构荷载分析:进行结构荷载的计算分析,包括静力荷载、动力荷载、环境荷载等方面。
(3)结构设计原则和规范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整体结构布局和梁柱设计: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布局和各个梁柱的设计进行规划和分析。
(5)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选择:对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连接方式进行选择和分析。
3. 建筑系统设计深度规定建筑系统设计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规定对于确保建筑的运行性能、舒适性、节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系统设计深度规定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外表面传热系数、空调能耗限值、采光要求等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目录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总则1~22. 一般要求 33. 城市设计 44. 总平面5~115. 建筑12~206. 结构21~337. 电气34~388. 电讯39~409. 给水排水41~47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8~5311. 热能动力54~5812. 人防59~66二、附录(一)条文说明67~72 (二)附件731.工程项目技术指标总表填写说明732.图纸封面格式74-753.图纸格式76-77 (三)电子数据标准格式78-871 总则1.1 为加强对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全面、直观反映城市规划内容,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结合深圳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部分)的施工图设计。
1.3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1.4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和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地区和本市的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中注明图集名称。
重复利用其它工程的图纸或采用其他地区的标准图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要求。
1.5各专业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的深度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则应参照本规定深度要求,将其编入设计文件中。
1.6 施工图设计1.6.1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可不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项目)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纸及工程预算书(当合同有要求时)等。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在建筑工程领域,初步设计图纸是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要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那么,初步设计图纸到底需要达到怎样的深度呢?首先,初步设计图纸应清晰地表达项目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这包括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以及各个功能区域(如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等)的划分。
通过图纸,要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项目的大致架构和空间关系。
在建筑设计方面,初步设计图纸要给出建筑物的主要尺寸和形状。
比如层高、柱网尺寸、外墙轮廓等。
同时,还需标明主要建筑材料和构造做法的初步设想,例如墙体的材料、屋面的形式等。
结构设计在初步设计图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需要提供结构体系的选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并给出主要构件的尺寸估算,像柱子、梁的截面尺寸等。
基础形式的初步选择也要在图纸中有所体现,比如是独立基础、筏板基础还是桩基础。
给排水设计方面,初步设计图纸要确定整个项目的给排水系统方案。
包括水源的接入位置、供水方式(是市政直接供水还是加压供水),以及排水系统的走向和排放方式。
同时,要初步估算用水量和排水量。
电气设计部分,应明确项目的供电方案,如电源的来源、电压等级等。
还要确定主要电气设备的布置位置,以及照明、弱电系统的初步规划。
暖通设计中,要给出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初步方案。
比如是中央空调还是分体空调,通风方式是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等。
消防设计更是不能忽视。
初步设计图纸要体现消防设施的布置,如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等,以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此外,初步设计图纸还应包括景观设计的初步构思。
比如绿化的布局、景观小品的设置等,为营造良好的室外环境提供设想。
对于一些复杂的项目,可能还需要进行节能设计、环保设计等方面的初步考虑,并在图纸中有所反映。
在绘制初步设计图纸时,标注和说明也非常关键。
标注要准确、清晰,尺寸标注要完整,便于后续的详细设计和施工人员理解。
一、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总平面设计图纸1、场地的区域位置2、场地的用地范围(坐标或定位尺寸)3、场地周围拟建道路(四邻规划路、建筑物、用地性质、建筑性质及层数、场地的其它)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各类控制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等)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及建筑物中尺寸,基地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
5、建筑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建筑高度、设计标高)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车流的组织、停车场及停车位置数量表示),消防分析、绿地分析、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二、平面图:1、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及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注网、承重墙位置和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2、各主要使用房间名称。
3、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4、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路线。
5、底层平面图应注明剖切线位置及编号,并注明指北针。
6、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7、必须说明的放大平面及布置。
⏹三、立面图:1、主要部位和最高点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2、有相邻建筑时,应绘出原有建筑的建筑高度及局部立面。
3、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四、剖面图:1、剖面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较复杂的部位。
2、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建筑总高度。
3、剖切编比例或比例尺。
二、建筑防火设计⏹总图: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环形)消防登高面(长边或1/4边)出入口设计:沿街长度>150M,总长度>220M⏹建筑设计:1、高度控制:多层:公建:小于24米,住宅小于10层高层:一类:>50 M, 住宅>18层,二类:<50 M, <18层2、防火分区:多层:2500 M2(5000 M2)商业、展览建筑10000M2,单层、多层的首层,符合有关规定。
地下室:500M2,商业:小于2000M2高层:塔楼:一类1000 M2, (2000 M2),二类1500 M2 (3000 M2),裙房:4000 M2(5000M2)地下室:500M2,商业:小于2000M23、防烟分区:500 M24、安全疏散:⏹多层:1、不应少于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小于5M。
《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2 方案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与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与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门内容;2 总平面图以与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第2.3.3条〕;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1 封面: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2 扉页: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3 设计文件目录;4 设计说明书;5 设计图纸。
2.2 设计说明书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与环境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区域位置等;4 简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
当城市规划等部门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5 简述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包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与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室外和地上、地下〕,以与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与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应按其规定执行。
设计图纸深度要求一总图深度1、区位图:标明项目用地周边道路名称,将区位图制作成图块缩小放置在中平面图左上角。
2、总平面图1)保留的地形和建筑物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设计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设计建筑以及附属建筑的位置(地下车库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以及建筑高度;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首层轮廓线)5)道路、广场、绿化的定位尺寸或者标注坐标,停车场及停车位。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竖向设计1)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值(或注尺寸)。
2)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
3)保留的地形、地物。
4)建筑物附属建筑物的名称、主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室内设计标高,场地临空面处的安全防护措施。
5)主要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
6)用箭头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坡度、长度等。
7)指北针。
8)注明尺寸单位、比例、画出图例。
二建筑1.平面图1)定位尺寸标两道,一层定位墙体,一层标注总尺寸。
2)标明各房间的使用功能,住宅需要布置出所有功能用房的家具,特殊功能房间也需要画出家具布置(如报告厅,室内运动场,有流线要求的展览馆)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
建筑设计施工图深度要求(初稿)一、建筑设计总说明(一)总说明应有以下内容: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表、标高及单位、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建筑设备、建筑消防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图集引用目录及其它。
(人防说明随人防设计单独出图)(二)当有多栋建筑或为住宅小区时,除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总表外,还应有各栋建筑面积及户型表.(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应对以下内容详细说明:内外墙体、内外装修、结构降板、门窗幕墙、建筑防水、变形缝、设备管井等.(四)总说明参考图样见附页。
(五) 建筑构造做法要有详图,特别是建筑防渗防裂设计技术措施。
二、总图(一) 注重营造错落有致的地平线和天际线.应能充分保障住宅小区内雨水排出的顺畅,一般场地设计标高应比周边道路标高高0。
5M以上;组团内住宅的门厅与主园路的高差须不小于0。
6米,次园路、宅间路应高于主园路0。
2至0。
3米;每个组团中央必须有2至3幢建筑的±0。
00线比其他建筑高出0。
4至0。
8米,以满足综合管网放坡的要求.(此项须满足各地容积率计算的相关规定)(二)垃圾站通风窗不应正对临近住宅的门窗,应利用绿化等措施对垃圾站进行遮挡,尽量减少异味、视觉等对住户的影响。
(三)应尽量将各种检查井、雨水井等置于隐蔽处,当这些井处在人行道及广场等铺装地面时,应结合景观设计对井口进行处理。
(四)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道路为0。
4-0。
8M,绿化覆土为0.4—1。
8M,一般覆土平均约1.1M.因景观堆坡要求覆土大于 1.0M的下方填充轻质材料.(五)注意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30吨大型消防车的荷载。
(六)电力变配电位置,应结合建筑和景观设置。
三、地下车库(一) 地下车库净高(除去各类管网):不低于2。
2米,不高于2.4米。
地下室层高:非人防地下室为3.3—3.6米,人防地下室按地方规定.如有消防车、垃圾车等特殊车辆进入时,地下车库净高按相应规范执行。
地下车库层高=净高+设备管线占用高度+梁高。
建筑设计方案图纸深度在建筑领域,设计方案图纸是将创意和构想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指导文件的关键环节。
图纸的深度不仅影响着项目的理解和沟通,更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那么,什么是建筑设计方案图纸的深度?它又包含哪些重要的方面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图纸深度并非单纯指图纸的数量或者复杂程度,而是指图纸所能够传达的信息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
一份具有足够深度的设计方案图纸应当能够清晰地展现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整体布局、空间关系、结构体系、建筑材料、设备设施等。
从整体布局来看,图纸应当准确地标明建筑物在场地中的位置、朝向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这包括周边的道路、景观、相邻建筑物等。
通过图纸,要能够让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理解建筑物如何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和协调。
空间关系的表达是图纸深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这包括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房间的大小和形状、层高的设定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
比如,在住宅设计中,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布局要合理,并且在图纸上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
对于公共建筑,如商场、医院、学校等,人流的集散、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分隔更是需要精确表达。
结构体系在图纸中的体现也至关重要。
无论是框架结构、砖混结构还是钢结构,都应当在图纸中有明确的表示。
结构构件的尺寸、位置、连接方式等都需要详细绘制,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基础的类型和深度也应当在图纸中给出,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标注也是图纸深度的一部分。
不同的建筑部位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墙体可能使用砖、混凝土或轻质板材,屋面可能使用卷材防水或瓦片。
图纸中应当明确标注所使用材料的种类、规格和性能要求,以便施工方进行采购和施工。
设备设施的布置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要。
这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
图纸应当标明各类设备的位置、管道的走向和管径大小、配电箱和控制箱的位置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设备,还可能需要提供专门的详图进行说明。
建筑设计方案与施工图设计成果编制内容深度要求建筑设计方案设计成果编制内容深度要求1、方案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1)方案设计说明书――含技术经济指标表;(2)区位图--区位图建议采用两张图表述,一张表示行政区范围内的项目位置与周边现状关系图,另一张表示一定范围内能清楚反映项目周边地块性质、道路系统、建筑、配套设施等情况的控规图中的项目地块位置,同时附现场照片;制作区位图所需的控规图资料按程序要求在规划在线网上公布;(3)规划地区现状分析图;(4)规划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大地块项目还需1:1000或1:2000总图,图幅在0#图左右)设计内容应符合《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的有关强制性要求;总平面图应在批准的规划红线范围内设计布置,不能擅自改变红线外用地和道路现状,并应准确清楚表达规划红线图中控制内容。
图中应准确反映建筑层数、建筑正负零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建筑间距(含与用地边界的半间距及与建筑间的全间距)、建筑与道路坐标、与道路环境的关系,做好各类人行、车行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坡地建筑应完整表达竖向设计及反映设计堡坎的位置;总平面图中地形图应清晰,与新设计的内容在线条深度上应明确区分,图纸比例准确;总平面图上的建筑、道路及环境的各种设计线型应粗细有别、层次分明;地块内须保留的建筑应注明,其规模应计入项目总规模;总平面图须与平、立、剖面图相吻合;符合要求的总指标与分项指标的技术经济指标列表(指标数据须真实、准确,指标表应符合我局要求的格式;设计单位资质应符合有关要求并盖章、签字齐全;电子文档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
(5)平、立、剖面图:深度应满足建设部有关要求,相互之间内容应相吻合,应有重要地段的沿街立面;(6)反映方案设计意图的透视图或建筑模型;(7)带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方案设计还应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深度;(8)方案设计应符合上一阶段已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2、电子文件光盘电子文件须符合市规划局关于《电子文件图形标准》的要求。
建筑设计图纸表达(方案设计深度)注:下列信息并不全面,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总平面图1.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的范围:表示出用地红线、道路红线2)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3)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4)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3)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4)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表达的表现性(非实际工程制图适用)1)一般原则:各种表现性的表达手段不得影响各项规定内容的规范性表达2)阴影:为了更直观反映建筑体量的高差关系,可以在总图上表示建筑阴影。
投影角度应符合某时刻真实日照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应呈半透明。
3)色彩:一般不必要。
需要时,可以表达对象的真实色彩,或用色彩区别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
4)切忌把总图当作分析图使用,而使用多余的符号、标注、色彩。
方案的各种特性应该由各种分析图表达。
设计说明、分析图类4.应表示的内容1)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2)设计背景:场地及周边环境现状、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3)设计目标:通过对设计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可以包含几个方面)4)策略手段:也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包含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
5)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建筑结构体系、细部构造等。
5.表达方法1)针对性:突出设计特点,强调设计优势;2)逻辑性:清晰反映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的设计逻辑;3)清晰性:简短文字与简明图示结合;不同问题分开表达,切勿混淆;4)控制性:根据表达内容的信息量大小和重要性,严格控制文字和图示的尺寸和形态5)多样性:综合采用总平、平面、立面、剖面、透视、轴测、模型照片、实景图片、徒手草图、图形符号、文字等载体平面图1.应表示的内容1)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两道尺寸2)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3)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4)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5)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6)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7)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卫生间布置各洁具,各房间布置家具)8)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9)与室外场地相接的平面图,应表达周边环境10)楼层平面应表达其下一层平面的屋顶等,但注意不要在多个平面图上重复表达。
2.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3)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4)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
5)正确表达结构关系,区别表达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6)楼梯、台阶箭头标注:以该层主要标高为起点3.表达的表现性1)配景2)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立面图6.应表示的内容1)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2)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3)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4)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5)当设计深度达到时,可用文字标注建筑各部分采用的材料、色彩以及做法7.表达的规范性1)线型要求参见《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2)平面形状曲折的建筑物,可绘制展开立面图、展开室内立面图。
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展开绘制立面图、室内立面图,但均应在图名后加注“展开”二字。
3)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如:①~⑩立面图)。
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如:南立面图)。
4)在建筑物立面图上,相同的门窗、阳台、外檐装修、构造做法等可在局部重点表示,绘出其完整图形,其余部分只画轮廓线8.表达的表现性2)配景:立面图宜有周边环境和人的行为的整体表达,但要以不遮挡立面设计特点为前提3)阴影:选择最具表现力的投影角度,投影区域不宜过大,宜呈半透明,注意避免遮蔽图形线条而影响规范性表达。
4)色彩:多表达对象真实的色彩立面的表达应符合结构的逻辑性应与剖面、平面一一对应剖面图4.应表示的内容1)剖切部位,应根据图纸的用途或设计深度,在平面图上选择能反映全貌、构造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剖切。
2)建筑剖面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构配件3)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4)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5)画室内立面时,相应部位的墙体、楼地面的剖切面宜有所表示。
6)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5.表达的规范性1)剖切号可以转折,注意规范性;用2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图9.3.2-3)时,应在图名后注明“展开”字样。
2)正确反映结构关系,尤其是梁、女儿墙、楼梯的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部分3)注意室内外高差的线条表达和相应标高标注4)不要画加粗的可见部分轮廓线,会被误认为是剖切面9.表达的表现性1)建议剖面图画上人的行为和家具、植物等配景,表现力将增强很多2)体现设计特点的内容,例如:空间组织、功能分区、日照、通风、视线等(一般情况下,建议用专门的分析图表达)3)色彩:多用于表达功能分区透视图、轴测图和模型照片6.应表示的内容1)场地内建筑与周围建筑和其他环境要素的总体关系2)建筑形态(形状、体量、材料作法、色彩等)3)体现设计特点的建筑内外主要空间和场景,如:主要室外场地、主要入口附近、建筑内部有特色的空间以及空间中人的典型行为2.表达的规范性1)准确的透视关系2)与总平面、平立剖面等图纸的准确对应3.表达的表现性1)各图传达的信息要有典型性、互补性,避免重复表现2)透视图视点:固定(焦点透视)、移动(散点透视)灭点:一个(平行透视)、两个(成角透视)、三个(倾斜透视)焦点透视(包含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特点: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适用范围:表现相机定点“拍摄”般的视觉效果,西方传统绘画常用。
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广泛。
散点透视特点: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适用范围:表现对象沿某一方向(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多个连续场景,如同不断移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一系列片断,中国传统绘画常用。
在当代建筑透视图中应用相对较少。
一点透视特点:一个灭点,与视线垂直的立面不变形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内在空间感,适合具有“通道”、“烟囱”性质的空间,比如街道、檐廊、室内走道、房间、天井、中庭、高塔内部等拓展:当表现的对象没有对外开敞的“观察口”时,使用“剖切”或“分解”法,作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特点:两个灭点,两点连线多为水平线(平视)或铅垂线(俯仰视),与其连线垂直的另一方向无灭点。
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外在体量感,使用较广泛。
三点透视特点:三个灭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多为俯仰视适用范围:表现对象的动势,尤其强调竖向的势态。
多用于多层、高层建筑3)轴测图适合表现建筑形态。
可包含:正等测(图9.5.1-1)/正二测(图9.5.1-2)/正面斜等测和正面斜二测(图9.5.1-3)/水平斜等测和水平斜二测(图9.5.1-4)。
3)轴测图《轴测图分类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节选2轴测图的实际应用10.正等测图给建筑三个可见面以同样的表达,没有缩比,便于使用30度60度三角板绘制,常被采用.正等测图较斜轴测图看起来显得更真实自然,但此类图中建筑或物体的立面和平面无法反映实形,在使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如图6,采用正等测图形式,屋顶与侧墙被移走,室内空间及陈设一览无余(这种类型又称剖视轴测图).11.正面斜二等测图(简称斜二测图)建筑的立面在图中不变形,作图简便,使用广泛.如图7.12.水平斜等测图由于水平投影不变形,所以图中的圆形!四边形等几何形是根据实际大小而来,均不变形,易于绘制,如图13.7.轴测图的其它形式及应用(1)分解轴测图(又称分割轴测图).在此类图中,将垂直和水平体量通过使用虚线或细投影线伸展开,对于小的结构组成部分和大的建筑元素,分解轴测图都颇具表现力.图9为分解正面斜二等测图,为了同时表现投影的各个方面,通过拉伸将不同的设计元素独立出来,这样可看见楼梯间的关系和内部细节.(2)展开轴测图.展开轴测图的概念经常用于两层或多层建筑,如图10,楼层平面从建筑壳中脱离出来,帮助形象化地理解所有楼层的上下关系以及与外部形式的联系.(3)仰视轴测图(又称虫视轴测图).观者从下往上仔细观察建筑,有助于全面理解一个设计的结构秩序.此方法最初被19世纪的奥古斯特#乔尔西创造并运用.这类图会很好地表现天花或挑檐底面与墙体的关系,不利之处是它有时难以解读[3].如图11的仰视正等测图,清楚地表现了楼板!梁!柱及通风管道的相互位置关系.(4)俯视轴测图(又称鸟瞰轴测图).观者的位置高于建筑的顶面,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大多情况下都采用这种形式,如图6~图10.(5)仰视与俯视结合.即在一幅图中,同时有仰视和俯视,使观者同时理解建筑的形式!组织和设计的几何构成全貌.此外,轴测图的形式还有透明轴测图!组装与分解轴测图、多视点轴测组合图、混合轴测图等类型,在建筑设计竞赛中或为了表达某特殊的设计意图时,设计者常会采用这些在实际工程上不常用的形式来作图以达到特殊的图面效果和增加感染力.工程实践证明,轴测图虽不具备透视图的渐变特性,模拟真实视觉感受,但由于具有保持真实尺度、细部和三维信息的优势,成为验证与说明建筑空间和三维关系的上佳工具.4)模型照片适合表现建筑整体形态、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也可辅助表现局部透视场景5)光影效果(白天、夜晚)。
透视图、轴测图和模型照片均应考虑适宜的光影效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