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磁现象_磁场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4
选修3-1知识点第三章磁场3.1磁现象和磁场一、磁现象,最初发现的磁体是被称为“天然磁石”的矿物,其中含有主要成分为Fe3O4。
注意: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是永磁体。
①磁性:能够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②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
二、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通电直导线实验。
①导线:要南北方向放置②磁针要平行的放置于导线的下方或者上方。
2、实验现象,当给导线通时,与导线平行放置的小磁针发生转动。
3、实验结论,电可以生磁,即电流的磁效应。
三、磁场1、定义:磁体和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客观存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力作用。
四、地球的磁场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类似条形磁体)2、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3、磁偏角: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3.2磁感应强度一、磁感应强度,为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
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1、物理学中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为磁场的方向。
2、因为 N 极不能单独存在。
小磁针静止时是所受的合力为零,因而不能用测量 N 极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1、电流元:很短的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 I 与导线长度 L 的乘积IL。
(也可以叫点电流)2、通电指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大小为BILF(1)式中B 是比例系数,它与导线长度和电流大小都没有关系。
B是反映磁场性质的物理量,是由磁场自身决定的,与是否引入电流元、引入的电流元是否受力及受力大小无关。
(客观存在)(2)不同磁场中,B 一般不同。
3、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1)定义:在导线与磁场垂直的情况下,所受的磁场力 F 跟电流 I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IL 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体是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有N、S两个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3.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电流有力的作用。
4.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1.磁现象(1)磁性:物质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2)磁体: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向南北的磁针上方,通电时磁针发生了转动。
(2)意义: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首先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特别提醒]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本来是没有条件的,但实际实验时必须考虑地磁场的影响,让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尽量不一致,效果明显。
1.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
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 一定有磁性。
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
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
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
1 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2.了解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重点)3.利用类比的方法,通过电场的客观存在性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难点)4.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体会磁现象的广泛存在性、应用性.(难点)磁现象和电流的磁效应[先填空]1.磁现象(1)磁性: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区域.①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北的磁极,又叫N极.②南极: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又叫S极.2.电流的磁效应(1)发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讲课中,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2)实验意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揭开了人类对电磁现象研究的新纪元.[再判断]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磁场可以产生电流.(×)2.天然磁体与人造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3.单独一个带电体可以只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同样磁体也可以只有N极或S极.(×)[后思考]1.指南针指向南方的是N极还是S极?【提示】S极.2.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可以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吗?【提示】不可以,在地磁南北两极点的磁场方向竖直,指南针不能准确指向南方,另外,受其他人为强磁场的干扰,指南针也不会准确指向南方.[合作探讨]如图3-1-1所示,导线与地面平行,在导线正下方的A处有一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图3-1-1探讨1:导线通入电流I时,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一定转动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若导线中的电流在A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一致,则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则不发生转动.探讨2:若将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导线通电后,则发现小磁针发生了明显地转动.此实验揭示了什么规律?【提示】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场,揭示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联系.[核心点击]1.实验时,通电直导线要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磁针要与导线平行地放在导线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以保证电流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不同而使小磁针发生转动.2.由于地磁场使磁针指向南北方向,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改变指向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即电流周围产生磁场,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1.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解析】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为减弱地球磁场的影响,导线应南北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这样电流产生的磁场为东西方向,会使小磁针有明显的偏转.若导线东西放置,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为南北方向,小磁针有可能不发生偏转,C正确.【答案】 C2.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34522036】A.A、B一定相互吸引B.A、B一定相互排斥C.A、B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解析】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的结果.铁棒B 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发生相互的吸引作用.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这说明不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的作用,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 D对奥斯特实验的一点提醒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本来是没有条件的,但实际实验时必须考虑地磁场的影响,让通电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磁场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尽量不一致,效果明显.磁场[先填空]1.电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1)磁体与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2)通电导线对磁体有作用力,磁体对通电导线也有作用力.(3)两条通电导线之间也有作用力.2.磁场(1)定义: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线之间,以及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是磁体或电流周围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线产生力的作用.3.地磁场(1)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能显示出地磁场的方向,这就是指南针的原理.(2)磁偏角:小磁针的指向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如图3-1-2.图3-1-2(3)太阳、月亮、其他行星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再判断]1.地磁场能使小磁针的两极指向正南正北.(×)2.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3.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处在磁场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后思考]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你知道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吗?【提示】地磁场方向由南指向北,水平放置的小磁针处于地磁场中,在地磁场作用下,静止时N极指北,S极指南.[合作探讨]如图3-1-3所示是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示意图.图3-1-3探讨1:在地球南极点上方磁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与地面垂直.探讨2:在地球赤道上方的磁场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夹角.[核心点击]1.对磁场的理解(1)磁场的存在:磁体的周围、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磁场.(2)磁场的客观性: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3)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4)磁场的方向性:有方向,处在磁场中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即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2.对地磁场的理解(1)地磁场特点: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方向的,即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方向与正南正北方向间有一夹角,叫磁偏角.(2)地磁场问题的处理要点:①地理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地理北极正上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②在赤道正上方,地磁场方向水平向北.③在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上方;在北半球,地磁场方向指向北下方.(3)地磁场的作用:由于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故射向地球的高速带电粒子,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不能直接到达地球.因此地磁场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保护作用(第5节学习).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用时才产生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共同产生的D.电荷周围同时产生电场和磁场【解析】不论是磁极与磁极间、电流与电流间还是磁极与电流间,都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这些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产生的,故A正确,C错误;磁场是磁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物质,不管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发生作用,磁体周围以及电流周围的磁场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故B错;静止的电荷只能产生电场,而运动的电荷即电流既能产生电场,也能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各自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故D错.【答案】 A4.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⑤D.②③【解析】地球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其特点主要有:(1)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2)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理南极指向北极,而竖直分量则南北相反,在南半球垂直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地面向下.(3)在赤道平面上,距离地球表面相等的各点,磁场的强弱相同,且方向水平向北.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 D对地磁场理解的三大误区(1)将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混淆,误将地理南极(或北极)当做地磁场的南极(或北极).(2)误认为地理两极与地磁场的两极重合.事实上,两者并不重合,地磁场的两极在地理两极的附近.(3)误认为地球上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事实上,除赤道外,南北半球的磁场都有竖直分量.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