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组织学课件 第二章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
- 格式:pptx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绪论♦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的功能♦道路的分类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功能一、道路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管道二、道路运输的特点2.各种运输方式特性的比较可达性、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运输能力运输速度铁路160-200公里/小时、道路小于120公里/小时、水陆16-30公里/小时、航空160-1000公里/小时、管道1.6-30公里/小时。
2.各种运输方式特性的比较能源消耗服务对象经济运距铁路小于500公里、道路小于200公里、航空500-1000公里。
投资3.道路运输的特点机动灵活性大。
直达运输,100-200公里的短途运输,经济可靠。
普及面广、适应性强。
灾时、战时、平时。
速度快、造价低。
运量大。
三、道路的功能1.交通功能。
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出行,货物运输机动灵活性大。
形成国土结构功能。
用地结构的骨架,组成街坊。
公共空间功能。
保证日照、通风;提供综合交通体系空间;提供公用设施管线走廊。
防灾功能。
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紧急疏散;避难道路;防火带。
繁荣经济。
开发国土,活跃市场。
第二节道路的分类一、道路的分类♦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二、公路的分类1.国家干线公路。
2.省干线公路。
3.县公路。
4.乡公路。
三、公路的分级1.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 pcu。
一级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0000-25000 pcu。
二级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4500-7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
一般公路。
二级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
三级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
四级公路。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 辆标准普通汽车以下。
图:p9表格1四、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
图p9表格2第二章车辆基本知识设计车辆机动车的设计车辆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车辆的转弯半径车道的净空高度第一节设计车辆一、机动车的设计车辆♦小型汽车♦普通汽车♦大型车♦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
第一章运输概论●运输的概念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运输的特点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3、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5、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6、运输产品的同一性●运输与搬运、配送的关系空间范围的不同●现代运输手段的四要素1、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2、运输动力3、运输线路4、通信设备●运输的两大原理1、规模经济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
2、距离经济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研究运输的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2、提高运输的现代书话水平3、降低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4、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的变革●运输的发展趋势1、运输的集约化2、标准化3、信息化4、智能化5、绿色化●运输的集约化的概念、层次集约化运输是现代运输的经营方式,它与“粗放型运输”的经营方式是相对而言的。
所谓集约化经营就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以较多的资金、科技或劳动的投入。
获取较多的产出,并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
三个层次:1、经营管理权限的完整性,能保证运输过程按运输的要求进行。
2、权限的有效性,保证企业各项管理权落到实处3、高效率管理,运输生产点多而广,需要及时决策处理,没有高销率的管理,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运输的标准化概念交通运输标准化是指以交通运输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包装,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仓储、配送、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交通运输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并形成与物流其他环节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运输信息化概念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目标。
运输的智能化概念将先进的技术有效的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将道路使用者、交通管理着、汽车、道路及相关的服务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使交通运输的运输功能进入智能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