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员导师信息
- 格式:pdf
- 大小:176.26 KB
- 文档页数:12
中农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
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意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属于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的一门技术科学。
食品工程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
一种新产品的开发通常需要经过研究试验、中间试验,然后依照工程原理进行相似放大,使之能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料,不仅有物理变化,往往还伴有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
食品工程涉及到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人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装材料和工程、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多门科学。
食品工程的任务是不断为食品工业生产的科学、合理、优化,提供必要的论证、技术和设备机理。
食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食品生产中单一的或复合的过程和典型设备,研究这些过程和设备的机理及其共性和特性。
从食品工程技术科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它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紧密相关。
在食品工业中虽然门类繁多,制造方法、设备大小和结构形式等各有不同,但可将这些制造过程加以分类整理,并且通常可归纳为由若干应用较广而为数不多的、称之为单元操作的基本过程组成。
1、中国农业大学【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
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
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3、江南大学【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
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
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
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
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
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4、南昌大学【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
人物PERSONAGE却艰辛I20 I FOOD INDUSTRY I在食品界,提起“高彦祥”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已发表学术论文470篇(其中SCI 论文252篇、EI 论文5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6件,出版著作8部,连续二年(2021年、2022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是国际顶尖的食品科学家。
他长期致力于食品功能配料高效开发利用、健康饮品加工工艺和装备创新工作,构建了全面的食品功能因子递送体系和稳态化评价方法,创新了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并助力国产化装备支撑,突破农副产品绿色、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带领团队系统地开展了功能配料和饮料加工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智能装备研制等工作,高效推进了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他有过怎样的艰辛历程。
正像北宋文豪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所说的那样:“看似寻常最奇崛,人物PERSONAGE成如容易却艰辛”。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奇崛的求学之路1961年12月,高彦祥出生在河北省卢龙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1977年1月,他初中毕业被保送上了高中,就读于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母校——卢龙县中学。
1977年底,全国恢复高考。
通过五科竞赛,学校从原来高一的8个班里选拔出一个尖子班,高彦祥被选中,1979年高中毕业就参加了高考。
“我是从卢龙县中学考到天津科技大学(原天津轻工业学院)的。
那时候全国只有两个轻工学院:一个是天津轻工学院;一个是无锡轻高彦祥说:“那时候很多人不愿意学食品工程,觉得没有科技含量,以为是做罐I FOOD INDUSTRY I 21FOOD INDUSTRY I PERSONAGE“国内考博,要不就考无锡轻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工程,要不就考天津大学生物化工的博士。
”高彦祥说,但他更想出国。
毕竟,要想做好学术研究,走出去可以给自己更宽阔的视野以及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罗云波、胡小松、李里特2009-2-16 16:10 回复此发言4回复:了解食品学院研究生导师的,请留下你们所知的信息,帮助10年学院现在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体系,研究领域涉及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品质检测技术,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食品和新食品资源开发,现代农产品流通理论与产业发展战略;转基因食品的理论方法、检测技术和安全性研究;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果蔬食品的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
学院的宗旨就是立足于解决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倡导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为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业和食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学院现招收食品科学专业、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工学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和硕士生;招收水产品加工专业工学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医学硕士生。
招收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工程方向、葡萄与葡萄酒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
2003年招收博士生54名、招收硕士生119名(其中硕博连读生16名),招收本科生173名。
现在校研究生人数377名,其中硕士260名,博士117名,在校本科生1056名。
另外学院现招有工程硕士65名,农业推广硕士97人,成人教育专升本90名。
学院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农业部“948”引进项目、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教委、科技部、农业部、霍英东基金等资助的科研课题,另外还承担着企业、部门间的横向课题和其他多项国际合作课题。
学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战吉宬简介战吉宬,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人,博士。
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199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
1996年进入莱阳农学院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工作。
1999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
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2004年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工作。
2005年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美国加州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访问学者。
同时兼任:1.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2.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分会理事。
共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教材一部,参编著作1部。
现指导硕士生4名,合作指导博士生1名。
其学生遍布全国,并深入到红酒行业中的每一个领域。
酿酒葡萄栽培与品种区域化;葡萄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葡萄酒与白兰地检测技术;(1)葡萄叶片维管束发育机制;(2)与产地相关的葡萄及葡萄酒香气、多酚类物质形成机制与检测;(3)葡萄与葡萄酒相关标准的研究等。
弱光下生长的葡萄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结构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2005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AA调控葡萄叶片维管束发育的细胞学机制;北京市重大项目:延庆酒庄葡萄酒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1]《酿酒葡萄品种学》、《葡萄病虫害防治》、《食品感官评价》等葡萄酒相关的书籍与杂志。
教学工作在北京从事红酒和葡萄酒酿造工艺、种植的大学讲课和全国评酒会的裁判评审工作,战吉宬弟子遍布全国并在葡萄酒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2012年7月15日战吉宬(中)教授担任“偶公开葡萄酒杯”品酒师大赛高级裁判2012年7月15日战吉宬(右一)教授担任“启就葡萄酒杯”品酒师大赛高级裁判此次大赛考试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
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甄红敏1,华晓晗1,马俊文2,温永平1,3,李延啸2,*,闫巧娟2,*,江正强1(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3.蒙牛高科乳制品(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01)摘 要: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 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 200 U/mL。
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是一个新型β-甘露聚糖酶。
Pc Man26A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 6.0和50 ℃,在pH 4.0~8.0和45 ℃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该酶对魔芋粉具有最高的比活力,为3 581.0 U/mg。
进一步利用该酶水解魔芋粉得到魔芋甘露寡糖,产品得率为86.2%;经分析,其主要组分为聚合度大于4的甘露寡糖。
该β-甘露聚糖酶适用于生产魔芋甘露寡糖,为魔芋甘露寡糖的酶法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毕赤酵母;魔芋粉;甘露寡糖High-level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β-Mannanase from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ZHEN Hongmin1, HUA Xiaohan1, MA Junwen2, WEN Yongping1,3, LI Yanxiao2,*, YAN Qiaojuan2,*, JIANG Zhengqiang1(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3. Meng Niu Hi-Tech Dair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100101, China)Abstract: A cloned β-mannanase (Pc Man26A) gene from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t the end of high cell density fermentation,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th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 reached 25 200 U/mL. The enzyme belonged to the 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26 and shared the highest amino acid sequence identity (67.8%) with β-mannan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CBS 513.88.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Pc Man26A were pH 6.0 and 50 ℃, and it was stable at 45 ℃ and within a broad pH range of 4.0–8.0. The enzyme showed the highest specific activity (3 581.0 U/mg) towards konjac powder. Furthermore, Pc Man26A was used for konjac powder hydrolysis, yielding konjac manno-oligosaccharide with a yield of 86.2%.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the konjac manno-oligosaccharide was manno-oligosaccharides with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 4. The recombinant β-mannanase provides a new option for the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konjac manno-oligosaccharide.Keyword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β-mannanase; Pichia pastoris; konjac powder; manno-oligosaccharide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819-248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8-0098-08引文格式:甄红敏, 华晓晗, 马俊文, 等. 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J]. 食品科学, 2021, 42(8): 98-105.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819-248. ZHEN Hongmin, HUA Xiaohan, MA Junwen, et al. High-level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β-mannanase from Penicillium chrysogenum[J]. Food Science, 2021, 42(8): 98-10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819-248. 收稿日期:2020-08-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9016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1539)第一作者简介:甄红敏(1986—)(ORCID: 0000-0003-2233-1639),女,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教育XX方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XX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和研究生院审批四个环节。
符合的申请者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的相关材料,学科依据申请者申请材料确定差额复核名单,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决定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个人申请(一)XX条件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
其中:(1)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出具XX学位认证机构认证报告。
(2)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硕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的)单证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XX,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XX。
(3)报考非定向就业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报考定向就业生年龄不限。
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定向就业生。
2、符合招生学院对申请人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最近五年内(2021。
12月及以后)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复印件,具体包括:、雅思A类、XX英语四级考试、XX英语六级考试、XX英语专业考试,( 5) 。
还可提供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作为补充(如以英语发表的研究XX、会议XX、英文专著等),但不能作为满足XX条件的成绩证明;同时,需提供能够用于XX有效英语成绩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XX成绩的有效性。
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应届毕业生,在读期间的四、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具体英语成绩要求见下表(食品学院招生要求达到及格线):3、XX专项计划(1)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XX条件外,还需提交盖章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考生登记表》。
范志红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食物营养研究室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
从事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卫生部、中央文明办健康教育特聘专家,北京市健康教育专家。
先后给80多家报刊杂志撰写食品营养方面的文章800多篇,《女性健康》、《生命时报》、《健康时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等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作者或专栏作者,在“健康之路”、“健康来了”、“健康一身轻”、“健康生活”等全国多个健康类电视栏目做主讲嘉宾。
熊光明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总工会“首都职工科学健身专家教授讲师团”成员。
主要研究内容:以“治未病”思想为前提,以传统物理保健按摩方法平衡机体、舒筋活络;以传统运动保健养身方法通经活络、滑利关节;以中医气功保健方法振奋阳气,强身健体。
达到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天贵作者: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年第15期牛天贵1949年7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
1974年山西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专业毕业;1980年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生,早年师从于俞大绂、李季伦、陈文新三位院士。
1983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从事医学基础专业教学;1993年后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1995年为食品生物技术在职博士生,师从于食品科学专家蔡同一、南庆贤两位教授。
现为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曾担任教育部考试中心成人教育专升本命题教师。
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物资源工程、食品分子加工理论和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
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分离、鉴定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特殊生物活性分子的分离提取、结构分析和应用,以及食品安全和发酵新技术等研究。
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科技部、863、948、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子项目、国家公益性行(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和“十五”和北京市重点基金等项目或课题,自选课题多项。
参加和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和“我国(三北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和分类”分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选项目“酶联免疫吸附法试用大黄等中药的初选”获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
“肉制品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食品药物环境芽孢菌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应用”通过了教育部的成功鉴定。
2008年获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奖。
牛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约100多篇,获专利3项,参编和主编著作共10多部。
牛天贵教授作为食品微生物学科组的组长,实验室担任了农业化学、普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工程导论、发酵食品学、免疫学原理与应用、食品分子工程,微生物遗传工程等本科生课程及高级食品微牛物学、微生物发酵原理与技术进展、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新技术,食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等硕、博研究生课程。
不断创新实现乳业可持续发展——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毛学英博士
卫士姣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2(000)009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卫士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饮料行业:更健康、更营养、更科学——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
院高彦祥教授 [J], 闫燕
2.一个专家眼里的食品安全现状——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云波 [J], 辛保平
3.吃对食用油为健康加“油”—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J], 王琦
4.吃对食用油为健康加“油”——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J], 王琦
5.揭开转基因食品的面纱——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