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事故发生的11种心理状态及安全规定没有执行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亡人事故反思材料篇一:11.15事故个人反思材料11.15杭州地铁事故个人反思材料为铭记杭州地铁“11.15”事故惨痛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贯彻安全全产“零事故”理念,实现无安全质量责任事故的目标,集团公司自10月2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检查、大提高”活动,活动主题为“牢记教训,强化执行”。
2012年11月15日上午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11.15警示教育”宣誓活动,杭州地铁一号线11.15基坑坍塌事故再次浮现于我的脑海:2008年11月15日15时,由原我局六公司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8年11月18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出通报指出,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篇二:铁路事故个人反思材料铁路安全大检查个人反思材料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7.23”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铁路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我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长效性,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强化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迅速扭转运输安全的被动局面,确保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的绝对安全。
现就安全生产工作自我剖析如下:一、在安全意识方面1、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不牢。
安全生产切记从众心理安全生产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在安全生产中,人们往往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而忽视安全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从众心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影响入手,探讨从众心理如何影响安全生产,并提出对策。
从众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出于追求认同和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会倾向于随大流、跟随群体。
在安全生产中,从众心理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从众心理可能导致人们对于安全规范和措施的忽视。
当某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不遵守安全规范时,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认为违反规范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如果一个工地上的大多数工人都不戴安全帽,其他工人也会认为戴安全帽是多余的,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其次,从众心理可能导致人们对危险行为的模仿。
当某个群体中的人采取了一种危险行为,其他人也会模仿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方式。
例如,如果一个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没有系好安全绳,其他工人也可能效仿这种行为,从而增加了工作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另外,从众心理可能导致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轻视。
当某个群体中的人普遍忽视安全问题时,其他人也会觉得安全问题不重要,从而降低了对安全风险的警惕性。
比如,在一个车间中,如果大多数员工都不重视防护用具,其他员工也可能认为使用防护用具是多余的,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总之,从众心理对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安全规范和措施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增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同时,通过宣传成功案例和事故教训,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安全问题,摒弃从众心理。
其次,加强监督和管理。
在安全生产中,组织和管理者应该发挥示范作用,严格要求每个员工遵守安全规范和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建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指在组织和个人中树立起安全至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024年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家及企业对人的安全及健康空前重视。
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企业,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部门,各种安全立法纷纷出台,安全手段及安全技术层出不穷,并且在不断完善中。
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一个法制化的新时代。
尽管如此,但令人遗憾的是,近两年,特重大事故频频发生,大型以下事故更是数不胜数。
先让我们看一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数字吧:2002年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工矿企业死亡14924人;2003年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工矿企业死亡17351人。
xx年上半年,全国特大事故仍然多发,部分行业和领域、部分地区的事故总量、特大事故呈上升趋势。
16月在各类事故中共死亡63735人,工矿企业死亡7189人。
特别是10.20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148人,更是举国震惊。
由此看来,我国因各类事故死亡的人数还是有可能跟前两年一样,突破13万人。
根据对大量事故的统计分析说明,约有7080%的事故都跟人有直接关系。
所以安全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身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者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及安全防护技能,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要求,这就是以人为本。
而人是万物之灵,是生产过程的执行者,人的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哪怕是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千亿次的大型计算机,在很多方面也是无法企及的。
但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将主导人的行动,一旦发生不安全行为,就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
安全心理学出于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了。
一般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多停留在安全规章制度、措施办法的执行,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上级安全检查的过关上。
虽然绝大多数用工单位都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特别是实行项目施工法、分包管理法的企业,具有一次性、分散性、流动性和临时性等特点。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安全人机工程部分选择题精选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四章安全人机工程部分选择题精选及精解一、单选题1.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2.手臂的最大推力产生在肩的上方0。
方向上,可达自身体重的()。
A.50% B.80% C.130% D.150%3.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
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
A.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白底黑字 B.白底黑字,黑底白字,黄底黑字,蓝底白字C.黄底黑字,白底黑字,黑底自字,蓝底白字 D.白底黑字,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白字4.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
其原因主要是()。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5.人们常常在伸手取物时直接将手伸向物品,在穿越空地时走斜线,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的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
这在人机工程学上被称为()。
A.捷径反应 B.躲避反应 C.积极反应 D.消极反应6.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区域内。
A.5 B.15 C.30 D.457.按照()分类,人机系统可分为开环人机系统和闭环人机系统。
A.人机系统组合方式 B.有无反馈控制作用 C.人机系统自动化程度 D.人机系统的规模大小8.显示器(显示装置)是从机器至人的信息传递装置,视觉显示器由于传递的信息量大、传递方式多样等原因,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而占主要地位。
2023-11-08•人的不安全行为概述•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的防范措施•不安全行为的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目录01人的不安全行为概述定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进行工作或操作时,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导致事故的行为。
分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章操作、误操作、不遵守安全规程、不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
定义与分类管理不善企业或组织对安全管理不重视,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导致员工没有得到及时的安全指导和培训,从而出现不安全行为。
产生原因安全意识不足有些人缺乏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对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不了解,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不安全行为。
习惯性思维一些人在工作中容易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操作,对于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及时学习和适应,从而出现不安全行为。
情绪波动人在情绪不稳定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设备、财产造成损失。
安全事故的发生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事故的发生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人员伤亡等,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会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和负担。
03危害与影响020102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总结词不遵守规则详细描述在作业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是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之一。
这包括未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机器、设备,或者在没有经过适当培训的情况下作业。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损坏,甚至引发事故。
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总结词错误执行任务详细描述误操作通常是由于技能不足、意识模糊或粗心大意导致的。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误碰带电设备,或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误操作阀门,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注意力不集中总结词:分心详细描述: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发事故。
例如,在驾驶车辆时分心看手机、聊天,或者在航空维修时未能集中精力,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总结词:忽视安全详细描述:安全意识淡薄表现为对安全规定和警示标志视而不见,或者心存侥幸心理。
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侥幸心理的剖析徐伯民1 , 臻2秦(1 .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上海200080 ; 2 . 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上海200090)摘要:引起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的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则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状态支配的,事故发生前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引发事故的普遍原因。
通过几起典型的船舶碰撞事故案例,对船舶驾驶人员的侥幸心理进行了剖析,引导人们要培育积极的心理状态,以减少人为差错而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
关键词:水路运输;船舶碰撞;原因分析;侥幸心理中图分类号: U676 . 1 文献标志码: ADiscussion on the C a uses of Coll i sion A cc i dents at Sea———A nal ysis of T r ust one’s l u ck Mental ityX u B o m i n g1 ,Q i n Z h e n2(1 .CO SCO C o n t a i n e r L i n e s , Sha n ghai 200080 , Chi n a ;2 .CO S CO Sha n ghai , Sha n ghai 200090 , Chi n a)Abstract : There a r e a lo t of f a cto r s w h ich may ca u se ma r ine accident s , incl u ding equip m ent f unctio n ing , enviro n2 ment eff e ct a n d h uma n behavio r. The h uman f a cto r s ca n be cha r act erized a s p sycholo g ical f a cto r a n d p h y sio lo g ical f a cto r , a n d t h e fo r m er i s usually t h e main ca u se of accident s. H u ma n behavio r i s co n t r olled by hi s ment alit y st at e . The st at e of h uman ment a lit y befo r e accident hap pening i s co m p licat ed a n d varied. To t r u st o n e’s l u ck p r o v e s to be o n e of t h e mo s t co m mo n ca u se s of accident s. The behavio r o n t r u st2o n e’s2l u ck , o b served in several t y p ical colli s io n accident ca s e s , i s analyzed in o r d er fo r at t e ntio n to be draw n to o v erco m e t r u st2o n e’s2l u ck ment alit y and mi n imize colli s io n accident s at sea .K ey words : water way t r a n spo r tatio n ; ship colli s io n ; ca u se a n aly si s ; t r u st l u ck ment alit y船舶驾驶人员在海上航行值班时,港口、锚地、狭水道等操船过程中,要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除了要求驾驶人员有过硬的航海技术外,心理素质也是关键因素。
电解车间生产工区每日一题题库一、公共部分1、生产作业中常说的“三违”是指什么?答: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
2、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影响安全生产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答: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我国规定: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安全电压为多少伏?答:36v。
5、我国规定: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安全电压为多少伏?答:12v。
6、三不伤害是指什么?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7、四不伤害的内容是什么?答: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落实不放过、广大群众得不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8、“五不准”上岗制度是什么?答:班前喝酒不准上岗、休息不好不准上岗、情绪不好不准上岗、劳保防护用品穿戴不齐不准上岗、岗位安全应知应会不准上岗。
9、紧急情况分为哪三级?答:预警、现场应急、全体应急。
10、导致事故发生的两大基本因素是什么?答:物因是基础,人因是关键。
1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什么规定?答: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0、《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什么?答: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11、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是什么因素?。
答:人的心理行为因素12、什么是不安全行为?答:凡是能够可能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都叫做不安全行为。
13、什么是故意不安全行为?答:指明知有危险而故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
14、什么是非故意不安全行为?答:是指在不利的心理生理条件下导致的意外差错。
15、新入厂工人、实习人员、代培生、厂内调动、改换工种人员及离岗人员,必须经过哪三级安全教育?答: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16、什么是安全隐患?答:指存在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不安全状态和缺陷。
17、什么是重大安全隐患?答:指存在于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缺陷。
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生产安全心理学(Safety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人们在安全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旨在促进安全行为和提高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安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应用,其中包括安全生产领域。
安全生产指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手段。
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涵盖了从规划和设计到操作和维护的全过程,也需要考虑到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
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以下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安全文化、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
一、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形成的共同体系。
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安全的认知和行为,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
1. 安全价值观安全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价值观对其行为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建立起对安全高度重视的安全价值观,员工就会更加重视安全并且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通过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和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安全价值观。
2. 安全沟通安全心理学也研究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包括对安全的沟通和传达方式。
良好的安全文化需要有效的安全沟通,这样员工才能清楚了解安全政策和规定,从而能够做出正确的安全行为。
二、安全行为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安全进行的实际行动。
安全心理学研究了人们的决策和行为过程,可以帮助组织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1. 事故模式与人为因素通过研究事故模式和人为因素,安全心理学可以帮助组织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心理因素。
例如,人们的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安全培训与训练安全心理学也可以帮助组织设计有效的安全培训和训练方案。
通过了解员工的认知和行为过程,可以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和技能水平,促进他们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
常见安全隐患、危险和事故作为安全人,身边总是可能伴随着安全隐患,隐患排查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最常见隐患事故有哪些?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危险有害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辨识?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健康,为了让家人免受担心之苦,为了让事故无影无踪,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01 最常见的事故隐患有哪些?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最常见的事故隐患(共22种):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11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
(10)不安全装束。
(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4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3.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有7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安全管理过程中常见的事故隐患隐患,是指隐藏的祸患,即隐藏不露、潜伏的危险性大的事情或灾害。
事故隐患,是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归纳为21大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其他类隐患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检查中,要注意检查以下最常见的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11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人的主要直接原因: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有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9、忽视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或未能正确使用;10、不安全装束;11、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接触和处理错误等。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主要有4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物的主要直接原因: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作业环境不良。
(三)管理上的缺陷。
主要有7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中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6、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
二、危险和有害因素如何辨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东四采区掘进203队施工的1772(3)轨道顺槽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了东四采区进回风上山、开拓三队、201掘进队施工的1761(3)运输顺槽工作面、202队施工完毕正在回收设备的1761(3)轨道顺槽以及综一区综采工作面。
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04人,死亡88人,其中抢救事故过程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受伤13人,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派员赶赴现场参加抢救。
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张宝明副部长对事故抢救处理作了五点指示。
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王显政、总工程师尚海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监察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有关领导;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副省长黄岳忠、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期,以及安徽省、淮南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的抢救工作,慰问了受伤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成立以煤炭部副部长王显政为组长,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安徽省副省长黄岳忠、煤炭部总工程师尚海涛、监察部执法室事故处处长周可喜、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副主席张文生、淮南市常务副市长杨爱光为副组长,部、省、市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瓦斯爆炸事故部、省联合调查组”。
特邀4名瓦斯治理专家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查证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取证,技术分析,基本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淮南矿务局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防范措施,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矿井概况潘三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92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为300万t/年,1996年实际产量197万t,1997年计划产量210万t,1~10月实际产量173万t。
导致事故发生的11种心理状态、原因分析
定不遵
守、未
执行的
原因
1、认为
自己有
技术、
有经验
不遵守
2、表面
赞成、
没有真
正理
解,无
人在旁
不遵守
3、对操
作规章
感到麻
烦不遵
守
4、因为
做起来
很困难
不遵守
5、因为不想做不遵守
6、想减少操作的步骤不遵守
7、当时情绪波动不遵守
8、技术水平低做不了
9、预先准备不够做不了
10、联络不充分做不了
11、因为不知道没有做
12、因为忘记了没有做
13、外界条件影响精力分散没有做
我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有不少员工反映出如下看法:“认真执行安全规程的人是胆小怕事”;“按安全规程操作多麻烦,我违章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出事故吗?”;“别人这么做也没出事,不要紧”;“当初我为生产不顾一切,负了伤还算我违章,一点功劳没有,还要受罚?”这些想法反映出造成许多发生的心理因素。
1.省事心理。
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取最好的效果。
但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
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事、省力气、少出汗、走捷径等心理作用下发生的。
殊不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才是既省力又省事还出效果的真正捷径;因为安全规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验证。
2.侥幸心理。
有些人在几次违章后没发生事故,就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
这是把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出事的必然性混淆了。
3.表现心理。
有些人技术差、经验少,却喜欢自我表现,以求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处境。
不懂装懂,硬充好汉;还有一种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违章习以为常,满不在乎。
虽然预见到违章可能发生危险,但盲目自信,甚至用冒险炫耀自己的技能,把蛮干当本事。
有表现心理的人在工作中既想做好工作,又想引起别人注意,注意力分配不当,会因失误而造成事故。
4.经验心理。
习惯性违章是经验心理的一种表现。
过分相信直接经验的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容易接受新的防护装置或新的操作法。
“这几年都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啊!”、“我师傅就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事啊!”这就是经验心理在作祟。
5.从众心理。
这是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心理反映,不和大家一致就感到有压力。
如进入作业现场应该戴安全帽,如果多数人不戴安全帽,少数戴安全帽的人可能受到奚落或嘲笑。
为了避免精神上的孤立,于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种心理像传染病一样威胁安全生产。
但如果在一个安全秩序好的单位,从众心理又可以起到巩固安全秩序的作用。
6.逆反心理。
在工人与领导关系紧张的时候,工人常常产生逆反心理:“你叫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负气大于理智,以至违章造成事故。
7.抢时心理。
为赶任务、抢时间而违章蛮干。
任务越急、时间越紧,越容易出差错,越应注意安全,越需要专人监护。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为赶时间抢任务而省略安全措施,免去必要的检查,因人手紧而取消监护人员,以至因多人违章而造成重大事故,一些炼化生产装置在检修中发生的事故多与此有关。
意识决定行为,以下10种不安全心理因素容易导致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引发安全事故:
(1)自我表现心理
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却喜欢在别人(尤其是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不懂装懂,盲目操作。
有的人一知半解充内行,生硬野蛮作业,更有甚者硬充好汉,对设备设施私自乱动。
(2)“经验”心理
凭自己片面的“经验”办事,对别人的正确劝告听不进去,难以接受甚至排斥新生事物,对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以及工艺方法的变化等漠然视之,总以为“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事故”。
(3)侥幸心理
为了图省事省时,在工作过程中常常投机取巧,好耍“小聪明”,把安全操作规程视为多余繁琐,明明严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样去操作,总以为别人省事的方法也不一定会出事,把不一定这种偶然当作一定的必然。
(4)从众心理
没有主见,看见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反而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逐渐地将单个的违章行为变为普遍的“习惯”行为,直到发生安全事故后,才知道吸取教训。
(5)逆反心理
这种心态一般出现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有问题,尤其是受到领导批评时。
持这种心态的人员较为任性,往往气大于理,私大于公,主观上故意不服从上级或他人的指导,“为什么听他的?”,“你叫我这样干,我偏要那样做”,不辨是非,把工作当赌气,最后当然是自食其果。
(6)情绪不稳定
作业人员因遇上不愉快的事情而情绪低落,或者因特别高兴的事情而兴奋异常,受这种不稳定情绪影响,思想不能集中,动作变形,导致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
(7)冒险蛮干
这种人生性鲁莽,急功近利,凡事只重结果,不管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过分倚重生产,轻视安全的思想。
总认为“生产是硬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只要生产拿到手,出点事算啥?照样可以一俊遮百丑。
对于各级生产管理者(包括班组长)尤其应防止出现这种心理。
(8)懒惰心理
知识技能本就欠缺,又不思进取,不肯学习,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对技术进步,知识更新反应迟缓,认为工作很简单,没有什么可学习的,一切按老套套操作,最终因这种懒惰思想而导致事故。
对于新上岗的员工应认真吸取此中教训。
(9)消极悲观
有的人对生产中发生的事故,认为是无法避免的。
如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只要车轮转,事故就不断”。
这些论点不仅是非常片面的、消极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是忽视和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一种借口。
(10)麻痹思想
有些作业人员认为这是经常干的工作,因此满不在乎、习以为常,或者责任心不强,没有注意到反常现象的发生。
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作业人员就凭印象,习惯性地进行作业;或者由于没有进行日常检查,或者在麻痹思想指导下,检查不够详细,或者不以积极态度对待安全隐患,结果出现了与预料相反的情况。
由于情况太突然,就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最终酿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