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2.43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编写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形和数字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和数字认知能力,能够识别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和反复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和总结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太阳吗?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的,你们能观察到什么规律呢?”引导学生关注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和总结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内容包括数字的排列规律、图形的分类和排列规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
但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分类、排列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分类、排列规律;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操作实践法”、“合作交流法”等,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卡片、实物等;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字和图形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分类、排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图形的分类、排列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教案第二课时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6页情境图和做一做及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2题。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是“数与代数”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学习了简单的图形的规律后,本节课用图形和数字来表示一个模式,了解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在“数”和“形”之间建立关系。
(二)核心能力“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这节课,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的“核心”、创造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
并理解“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发现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2.借助例2的情境图,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四)学习重点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变化规律(五)教学难点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预习课本第86页,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思考: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数字与图形之间有规律吗?2.练习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你能自己画出有规律的图案或写出有规律的一组数吗?(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出示图形,下一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师:上一节课我们找到了图形的排列规律,这一节课我们要在图形和数字的排列中继续寻找规律。
揭示课题。
今天学习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复习,从图形的规律自然的引出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揭示课题。
2.交流辨析,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认识规律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师:这一行排列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师:接下来继续观察这些数字的排列。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第3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拼摆,由图形的变化规律探讨抽象小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同学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数量的变化规律。
2.掌握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选择合适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规律,发现规律? (从图形中去看形状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从而找规律,发现规律)1.教学例6。
(1)投影出示例6彩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观察他们摆的这些图形,你用学具卡片来摆一摆。
(2)让学生说一说图形的变化规律。
第一列:用小棒摆的图形 (用小棒摆的是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这样的规律的) 图形是从什么变化形成规律的?(从形状的变化形成规律)第二列:用正方形摆的。
(3)观察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
观察所摆的小棒图。
问学生:摆-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各须几根小棒?小棒的根数是怎样变化的?面的两列图形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什?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根据每数的变化规律,独立在教学生填数。
订正答案。
2.做一做。
先让学生用学具片摆一摆,边摆边说。
(先摆5个图片,再摆3个,[方形......]让学牛观察图形,找数的变化规列。
再补:学生独立填在教材: (从形状的不问来看数量的变化,是按5、3,5、3的顺序排列的)二、课堂作业设计1.练习五第3题。
摆出一组图形。
2.画一画,填一填。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本第116页例2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1、找规律。
第1题,接着再画出5个珠子。
第2题,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图形。
第3题,在横线里填数。
471013XX80160 1202、游戏:接规律画几个图形,让你的同桌接着画下去。
3、导入: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1)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学生汇报后,师进行小结。
重点说明: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出示课件:请你接着往下画一组。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巩固练习题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1、2、3、5、8、13、21、、5596、、24、12、6、3四、教学效果测评:1、独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7——p118页3—7题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
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
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