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类碰撞模型(原卷版)—2025届高考物理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2
碰撞与类碰撞模型热点模型与方法归纳
目录
【模型一】弹性碰撞模型...................................................................................................................................1
【模型二】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10
【模型三】碰撞模型三原则.............................................................................................................................20
【模型四】 小球—曲面模型...........................................................................................................................23
【模型五】 小球—弹簧模型...........................................................................................................................28
【模型六】 子弹打木块模型...........................................................................................................................37
【模型七】 滑块木板模型...............................................................................................................................43
【模型一】弹性碰撞模型
1. 弹性碰撞
发生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若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速度为v1,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ˊ,v2ˊ,则有: m1v1+m2v2=m1v1ˊ+m2v2ˊ (1)
21m1v12+21m2v22=21m1v1ˊ2+21m2v2ˊ 2 (2)
联立(1)、(2)解得:
v1ˊ=1212211-2vmmvmvm++,v2ˊ=2212211-2vmmvmvm++.
特殊情况: 若m1=m2 ,v1ˊ= v2 ,v2ˊ= v1 .
2. “动静相碰型”弹性碰撞的结论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
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m1v1=m1v1′+m2v2′12m1v21=12m1v1′2+12m2v2′2
解得:v1′=(m1-m2)v1m1+m2,v2′=2m1v1m1+m2结论:(1)当m1=m2时,v1′=0,v2′=v1(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2)当m1>m2时,v1′>0,v2′>0,且v2′>v1′(大碰小,一起跑)v1v2v1ˊv2ˊm1m2(3)当m1<m2时,v1′<0,v2′>0(小碰大,要反弹)
(4)当m1≫m2时,v1′=v0,v2′=2v1(极大碰极小,大不变,小加倍)
(5)当m1≪m2时,v1′=-v1,v2′=0(极小碰极大,小等速率反弹,大不变)
1.(2024·江西·一模)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圆环,圆环内壁光滑,圆环内嵌着A、B两个大小相同的
小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Am、Bm,且ABmm>,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环的孔径且它们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圆环的内半径远大于球的半径,初始时B球处于静止状态,A球以一定初速度撞击B球,A、B两个球在a
点发生弹性碰撞,一段时间后,A、B两个球在b点发生第二次弹性碰撞,a、b两点与圆环圆心的连线夹角
为120°,则BA:mm为( )
A.2∶1B.3∶1C.4∶1D.5∶1
2.(2024·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用长度均为l的轻质细绳悬挂三个形状相同的弹性小球,质量依
次满足123mmm??(“≫”表示“远大于”)。将左边第一个小球拉起一定角度θ后释放,则最后一个小球开
始运动时的速度约为( )
A.2(1cos)glq-B.22(1cos)glq-
C.32(1cos)glq-D.42(1cos)glq-
3.(2024·广西·高考真题)如图,在光滑平台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M和N。M水平向右运动,速度大
小为v。M与静置于平台边缘的N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碰撞后,N
在( )
A.竖直墙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B.竖直墙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
C.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运动速度大小等于v
D.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的运动速度大小大于v
4.(2024·广东肇庆·三模)台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娱乐健身活动。如图,运动员采用“点杆”击球法(当球杆
杆头接触母球的瞬间,迅速将杆抽回,母球离杆后与目标球发生对心正碰,视为弹性碰撞)击打母球,使
得目标球被碰撞后经CD边反弹进入球洞A,这种进球方式被称为“翻袋”进球法。已知两球质量均为0.2kg,
且可视为质点,球间距离为0.9m,目标球与CD挡壁间虚线距离为0.3m,目标球被CD挡壁反弹后向A球
洞运动方向与
AC
挡壁间夹角为30°,33m2AC=,球与桌面间阻力为重力的13,球与挡壁碰撞过程中损失
34的动能,重力加速度210m/sg=。
(1)求母球在桌面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某次击打后母球获得的初速度为1m/s,且杆头与母球的接触时间为0.05s,求母球受到杆头的平均
冲击力大小;
(3)若能到达球洞上方且速率小于6m/s的球均可进洞,为使目标球能进洞,求母球初速度需要满足的条
件。(计算结果都可以用根号表示)
5.(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3m、3m的小球A、B、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小球B用长为L1(未知)的细线连接悬于O1点,小球C用长为L2(未知)的细线
连接悬于O2点,小球B、C刚好与水平面接触,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v0的初速度,小球A与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使小球B恰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接着小球A与小球C也发生弹性正碰,碰撞
后小球C也恰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小球的大小,求:
(1)悬挂小球B的细线长L1;
(2)小球A与小球C第一次碰撞后一瞬间,细线对小球C的拉力大小。
6.(2024·江西赣州·二模)某学习小组通过一款小游戏研究碰撞问题。游戏装置俯视图如图所示,在粗糙的
水平面上固定一圆形光滑轨道,紧贴轨道内侧放置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A、B与水平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m,圆形光滑轨道的半径为r。现给A一个向左的初速度0v,使其沿着轨道在水平面上做圆
周运动,运动半周时与B发生弹性碰撞。已知BA3m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刚开始运动时A的加速度大小a:
(2)若0.2m=,2mrp=,03m/sv=,g取210m/s,求A与B碰后B滑行的路程s。
7.(2024·河南新乡·二模)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水平雪地里做了一个冰壶比赛场地,将两个冰壶A、B从掷
出线先、后(时间差0.5stD=)掷出,掷出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2.5m/sv=,B2.9m/sv=,两冰壶均沿中心
线运动,当冰壶B追上冰壶A时两者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之后冰壶A恰好到达大本营中心。
已知冰壶A、B的质量分别为A0.7kgm=、Bkg0.5m=,两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04,两冰壶均
可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求:
(1)两冰壶碰撞前的速度大小Av¢、Bv¢;
(2)大本营中心到掷出线的距离s;
(3)冰壶B掷出后与冰壶A间的最大距离d。
【模型二】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
1.非弹性碰撞
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的碰撞。动量守恒,碰撞系统动能损失。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v1ˊ+m2v2ˊ (1)
损失动能ΔEk,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½m1v12+ ½ m2v22=21m1v1ˊ2+21m2v2ˊ 2 + ΔEk. (2)
2. 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后物体的速度相同,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m2)v共 (1)
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 ΔEk= ½m1v12+ ½ m2v22- ½(m1+m2)v共2. (2)
联立(1)、(2)解得:v共 =212211mmvmvm++;ΔEk=2212121-21)vv(mmmm+
1.(2024·山东济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两滑块A、B用橡皮筋连接,A的质量为m=
2kg。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静止。给A向左的初速度03m/sv=,一段时间后,B与A同向运动发生碰撞
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的2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的一半。整个过
程中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滑块B的质量为( )
A.4kgB.3kgC.2kgD.1kg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放有n个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相邻滑块之间的距离为L,某个滑
块均可看成质点。现给第一个滑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滑块间相碰后均能粘在一起,则从第一个滑块开
始运动到第1n-个滑块与第n个滑块相碰时的总时间为( )
v1v2v共m1m2A.2012nLv-B.
012nnLv-C.202nLvD.
012nnLv+
3.如图甲,用绳长L=0.8m的轻绳悬挂质量m的铁球a,另一个质量为m的铁球b从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的光滑圆弧轨道某位置静止释放,在最低处与a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图乙是碰撞后轻绳拉力F与角度
余弦值cosθ的函数关系,已知圆弧半径R=L,g取10m/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球的质量m=1kg
B.从θ=60°的位置静止释放,碰撞之后的两球速度为2m/s
C.从θ=60°的位置静止释放,碰撞前后损失的机械能为2J
D.从右侧θ位置静止释放后,碰撞之后的两球,恰好能摆动到左侧偏离竖直方向θ处
4.滑块P以初速度0v沿水平轨道滑行0x距离后与静止在轨道上的滑块Q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已知两滑块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受到的阻力与其重力之比均为k,碰撞后滑行x距离后停止,则P、Q的质量之比为( )
A.200222kgxkgxvkgx--B.200222kgxvkgxkgx--
C.200222kgxvkgxkgx--D.200222kgxvkgxkgx+-
5.已知一滴雨珠的重力可达蚊子体重的几十倍,但是下雨时蚊子却可以在“雨中漫步”。为研究蚊子不会被雨
滴砸死的诀窍,科学家用高速相机拍摄并记录蚊子的运动情况,研究发现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抵挡雨滴,
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雨滴的趋势落下,随后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已知蚊子的质量为m,初速
度为零;雨滴质量为50m,击中蚊子前竖直匀速下落的速度为v,蚊子与雨滴的作用时间为t,以竖直向下
为正方向。假设雨滴和蚊子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 )
A.蚊子与雨滴融为一体后,整体的的速度大小为151v
B.蚊子与雨滴融为一体的过程中,雨滴的动量变化量为5051mv
C.蚊子与雨滴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蚊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5051m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