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学课件)第六章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4.34 MB
- 文档页数:76
蜜蜂的养殖与管理技巧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较高,且蜂蜜在医学、农业以及工业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所以蜜蜂又称之为“资源昆虫”。
但是在养殖蜂蜜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及管理方法,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结合蜜蜂生活习性进行科学养殖。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蜜蜂的养殖与管理。
1、蜂场选址蜂场应当选择在背风、通风情况较好、阳光充裕、地势较高、有助于排水的位置,从而保持蜂巢温湿度的稳定;应当选择在蜜蜂较为喜欢的生存环境中,且充分考虑蜜源距离的远近。
通常而言,蜂场需要接近四季都有新开花卉或农作物花粉的地区,保证蜜蜂食物的充足,避免单独考虑某一个季节或季度来选择蜂场位置,蜜源和蜂场之间的距离应当控制在3km之内。
2、工具准备对于养蜂工具来说,首当其冲的便是蜂箱,蜂箱数量应当保持10-16个,或者结合具体情况来合理控制蜂箱数量。
蜂箱准备完成之后,应当对其密封性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蜂箱内部干净、不存在异物,如果发现要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做好蜂箱的消毒工作。
除了准备蜂箱之外,还需要准备割蜜刀、摇蜜机、投食器和喷雾器等工具。
另外,蜜蜂会蜇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养殖户在进入蜂箱区域时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器具,保证自身安全。
3、日常管理蜜蜂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包含了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定期对蜂箱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患病风险,查看蜂王的健康状态;其次是在缺乏蜜源的情况下需要为蜜蜂定时喂食。
4、季节管理(1)春季管理春季属于蜜蜂繁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外部环境温度不高,蜜蜂外出活动较少,基本上都呆在蜂箱之中。
所以,必须要做好蜂箱的保暖以及卫生工作,第一时间对其中的杂物进行清理,为蜜蜂繁殖创造更好的环境。
同时在早春,因为开花植物不多,蜜蜂蜜源不足,可合理补充花粉等饲喂,以维持其生长所需。
(2)夏季管理进入夏季,温度逐渐提高,对蜜蜂日常活动也会带来影响。
第一,做好蜂王换代工作。
蜂王在夏季产卵量会有所降低,当老蜂王产卵量不足时,必须第一时间更换新蜂王。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一、养蜂场的基本要求1、蜂场环境(1)蜂场周围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2)蜂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小气候适宜及面积广阔安静的场地。
(3)蜂场附近应有供蜜蜂采集的良好水源,水质符合NY5027中幼畜禽的饮用水标准。
(4)蜂场周围的作物和果园不能喷洒农药,也不能存放农药,如需对农作物进行施药,必须将蜂群转移现场。
(5)蜂场周围3公里内无大型蜂场,无以蜜、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厂,无化工厂和农药生产厂。
2、养蜂人员蜂场工作人员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传染病患者严禁从事蜜蜂饲养和蜂产品生产工作。
3、饲料(1)饲喂蜂群的蜂蜜、糖浆,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
(2)被污染的蜂蜜,生虫、霉变的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禁止用作蜂群饲料。
(3)蜂花粉代用品禁止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抗氧化剂、防霉剂、激素等。
4、蜜源(1)距蜂场3公里范围内应具备丰富的蜜源植物。
定地蜂场附近至少要有两种以上主要蜜源植物和种类较多、花期不一的辅助蜜源植物。
(2)半径5公里范围内存在有毒蜜源植物的地方,在有毒植物开花期,应将蜂群移。
主要有毒植物为雷公藤、博落回、藜芦、紫全藤、钩吻、乌头等。
5、养蜂机具(1)蜂箱、隔王板、饲喂器、脱粉器、集胶器、王台条应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成。
(2)分蜜机选用不锈钢或全塑无污染分蜜机。
(3)割蜜刀选用不锈钢割蜜刀。
6、引种禁止从疫区引进生产用种王、种群或输送卵虫养王。
二、蜂群管理1、基础管理技术(1)蜂群的箱内检查。
检查箱内有无蜜蜂、蜂王、王台、产卵情况、幼虫发育情况,箱内有无花粉,是否有分蜂热,有无蜂螨、蜡螟或其它病害。
(2)蜂群的箱外检查检查箱外死蜂多少、有无病、进蜜情况和采花粉多少,有无盗蜂发生、胡蜂等敌害情况。
(3)蜂群的饲喂①补饲:当检查蜂群无糖时进行补饲。
糖:水=2:1,用文火化开,放冷后喂蜂。
每天晚上喂,饲喂量以蜂群当晚能搬尽为准。
蜜蜂管理技术蜜蜂管理技术蜜蜂只有在有蜂王的群体里才能长期生活,没有蜂王,蜜蜂会出去寻找蜂王并加入其他群体,进行有社会分工的劳动和取食,单独饲养的蜜蜂很容易死掉或者跑掉,就是这个原因.二、蜂群的选购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
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
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
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三、饲养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
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
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
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
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饲喂方法如下:(1)液喂。
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
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
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
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
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与养蜂的成败及蜂产品的产量密切相关,所以应选择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
养蜂场地周围2.5 千米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主要蜜源植物。
养蜂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
西北面最好有院墙或密林,山区应选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挡风屏障,前面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的小树。
冬春可防寒风吹袭,夏季有小树遮荫,免遭烈日爆晒,是理想的建场地方。
蜂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若有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更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
蜂场前面不可紧靠水库、湖泊、大河。
一个蜂场放置的蜂群以不多于50 群蜂为宜,场蜂与场蜂之间至少应相隔 2 千米,以保证蜂群有充足的蜜源,并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
编辑本段蜂群的排列编辑本段蜂群的排列新开辟的养蜂场地,首先要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打扫干净,然后陈列蜂群。
蜂群排列的基本要求是,便于蜂群的管理操作,便于蜜蜂识别本群蜂箱的位置。
蜂群数量较少的,可以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并列;蜂群数量较多的蜂场,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陈列,群距1 米,行距2-3 米,距离较宽为好。
中蜂群宜散放,亦可2-3 群为 1 组,分组防置,各群或组之间的距离宜大。
交尾群或新分群应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并且适当地利用地形、地物,以便于蜜蜂识别自己的蜂箱。
如果转地放蜂途中,在车站、码头临时放置蜂群,可以一箱挨一箱地排成圆形或方形。
蜂箱的巢门朝南,或东南、西南方向,可使蜜蜂提早出勤,低温季节有利于蜂巢保温。
蜂箱用砖块、石块、木架等垫高20-30 厘米,以免地面湿气侵入蜂箱,并可防止敌害潜入箱内危害蜂群。
蜂箱应左右放平,后天垫高2-3 厘米,防止雨水流入蜂箱,也便于蜜蜂清扫箱底。
编辑本段养蜂的管理编辑本段养蜂的管理蜜蜂的饲养管理。
目的是生产蜜蜂产品和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授粉。
养蜂业是专门从事养蜂的生产事业,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养蜂也常被人们作为一种业余消遣。
蜜蜂养殖技术蜂群的保健措施在养蜂生产中非常重要,处理不好会影响蜂群繁殖,也会减少蜂场收入,严重时会使全场蜂群覆灭。
一.卫生措施养蜂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蜂场要经常打扫,保持蜂箱、巢脾等蜂具的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物理消毒:常用是利用日光暴晒、沸水蒸煮和火焰喷射等法。
如蜂箱、隔板、纱盖和小型蜂具等均可采取此法。
化学消毒:是利化学药品消毒,在养蜂生产上应用最广泛。
如用1-3%的热烧碱水,洗刷或烧煮蜂箱、巢框、隔板、分蜜机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晒干;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蜂箱、巢框、隔板、空脾等,浸泡12小时后,再用清水浸泡3-4小时晾干备用;也可用食盐的饱和溶液,把蜂具等浸泡24小时,但消毒效果没有甲醛溶液好;还可用硫磺熏烟等方法来消毒蜂具等。
蜂场地面、墙壁和越冬室等处可用途10-20%石灰乳来消毒。
另外可从蜂群管理措施上,给蜂群创造良好条件,提高蜂群的抵抗力。
二.主要的病虫害防治蜜蜂的病敌害种类较多,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最常见病敌害的种类、特性及防治方法,详细资料请参考专门论述书籍。
1.蜜蜂病毒病(1)囊状幼虫病:病原是囊状幼虫病毒,感染幼虫后,大多在封盖后死亡,死虫头上翘,呈龙船形、囊状、无味、无粘性、易从巢房中移出。
无特效药可治,可用王笼将蜂王关闭10多天,等蜜蜂清除死虫后,再将巢脾消毒。
(2)麻痹病:主要由麻痹病病毒引起,春季发生的多数为腹部膨大型,病蜂行动迟缓,身体颤抖,失去飞行能力;秋季发生多数为黑蜂型,身体瘦小,头尾发黑、颤抖。
可用“抗蜂病1号”治疗。
每框蜂用药10-20毫升,隔日喷治一次,连续喷治5次。
2.蜜蜂细菌病(1)美洲幼虫腐烂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感染造成。
症状是封盖幼虫和初期的蛹发病死亡,死虫躺在房底尾尖粘在房壁,喙向上伸出,死虫棕色,有鱼腥臭味,呈胶状,虫体不易移出。
用每千克糖浆加四环素5-10万单位,每框蜂喂25-50毫升,每隔2日1次,4次为1疗程。
隔20天再喂1疗程。
刚发病时可用棉球把死体清出,再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巢房消毒,同时加强管理,也可治愈。
蜜蜂饲养管理技术一、春繁强群技术养蜂一年四时在于春,春繁管理是要点。
初春有强群,整年丰产有希望。
天气晴好,浆、蜜、粉高产大丰产;天气多雨,王浆也能丰产。
大丰产的蜂场是蜂养人,初春养不起强群整年养弱群的蜂场是人养蜂。
人养蜂的蜂场常常养不了几年就被蜜蜂吃光而破产了,蜂养人的蜂场能够世代养蜂兴盛发达。
无论定地或转地饲养,家庭养蜂最宜养 160-180 个大群。
假如采纳定地小转地饲养,一年就能稳产王浆吨左右,加上蜜粉收入整年能有十多万元的产出,最少的也有几万元能够寄回家。
碰到滴蜜无收的年景,仅王浆收入足能够养活整个蜂场,开销了转地运费、饲养员的薪资等成本后还可以有所存储。
而长久养弱群,杀鸡取蛋的蜂场,常常寅吃卯粮,他们对怎样饲养强群的掌握太少,只能 * 蜂产品造假、掺假保持生计。
这些养蜂者中的恶棍,不单给花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影响了我国蜂业经济的可连续发展。
我们提议广大蜂友都来努力学习和掌握饲养强群得高产的技术,牢牢依 * 提升蜂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增添收入壮大养蜂场经济实力,这是中国养蜂全行业良性发展所期望的模式。
1、合时加脾扩巢。
从春繁开始养强群,无论南方、北方都采纳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
提前春繁时期由于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能够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
故提前春繁一定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刻变得喜悦起来,踊跃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
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
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合,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培育幼虫浆水很足的状况下加脾能够适当快一点。
春繁常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域,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此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跟着气温高升,外界有少许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能够加到满箱的巢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