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益中学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90.00 KB
- 文档页数:26
杭州1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试题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
已知A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
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CuSO4 Fe+2HCl=FeCl2+H2↑ Na2CO3+Ca(OH)2=2NaOH+CaCO3↓【解析】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是盐酸;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是硫酸铜;D属于碱,E属于盐,且E、D能与HCl反应,D能与CuSO4反应,并且常见,则D 可能是NaOH,E可能是Na2CO3。
C的化学式为CuSO4;A与B的反应是铁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E转化为D是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
(1)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uSO4 Fe+2HCl=FeCl2+H2↑ 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分析】根据“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根据“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为稀盐酸;根据“C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为硫酸铜溶液;根据“D属于碱:E属于盐”,结合图框,则推测D可能为氢氧化钠,E可能为碳酸钠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科学家发现,在制造液晶电视等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000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F3是一种盐B. NF3的N元素化合价为+3C. 温室气体是通过释放热量导致大气温度上升D. 只要合理使用,寻找NF3的替代物是没有意义的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空气中分离出 X 和 O2 是分解反应B. X 和 H2 转化成 NH3 的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 CH4在该流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 CH4 在 O2 中燃烧为转化提供能量,同时为合成提供原料D.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还原4.0g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仪器I的名称锥形瓶B. 反应结束后,先关闭Ⅱ,后撤掉酒精灯C. B中生石灰作用为吸收水蒸气,反应后D中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D. 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可说明氧化铜基本消耗完4.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A. 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B. 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C. 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D. 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5.小金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足少量红磷;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红磷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底去掉,水槽中的水里滴有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红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C. 实验中发现瓶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气压增大量大于因氧气消耗引起的气压减小量D. 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产物具有酸性6.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和氢由强到弱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Fe + CuSO4= FeSO4+ Cu 置换反应 E 氢 F【解析】【分析】【详解】(1)A为金属氧化物,那么B为酸,可以是硫酸,因为D可以和金属单质E反应生成紫红色的金属单质F,所以可以判断C为水,根据金属单质F的颜色可以判断F为铜,所以D 就是硫酸铜,故本题答案为:H2O。
(2)根据(1)的分析可知E可以把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E是比铜活泼的金属,我们可以定为铁,故本题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反应③是酸与铁等活泼金属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故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
(4)F为铜,E的活动性比铜强,并且能够和酸反应,所以应该在氢前,故本题答案为:E 氢 F。
2.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杭州1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试题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B、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完成以下空白:(1)D的化学式为_____。
(2)请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A→C的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4)请说出C的一种用途:_____【答案】H2CO3 Ca(OH)2+CO2=CaCO3↓+H2O 化合反应作燃料或冶炼金属【解析】【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B、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C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和B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 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E就是碳酸钙,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D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详解】由分析可知(1)D的化学式为H2CO3;(2)B→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A→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C是一氧化碳,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答案】H 202 22H O 通电 22H ↑+ 2O ↑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解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通电 2H 2↑+O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杭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 、B 、C 、D 、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C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体。
D 为一种常见的碱,则C 为____(填化学式);A→C 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反应。
(2)若A 为一种黑色固体,B 、C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为一种常见的盐,则C 为______(填名称);写出D→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任写一种)【答案】2H O 分解 二氧化碳 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解析】【分析】A 、C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则A 、C 为水或过氧化氢,D 为一种常见的碱,C 能生成D ,则C 为水,A 为过氧化氢;A 为一种黑色固体,能转化生成B 和C ,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A 可能为碳,生成的B 和C 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D 为一种常见的盐,C 能转化生成D ,则C 为二氧化碳,B 为一氧化碳,D 可能为碳酸钠。
【详解】(1) A 、C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则A 、C 为水或过氧化氢,D 为一种常见的碱,C 能生成D ,则C 为水,化学式为2H O ;A→C 的化学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2) A 为一种黑色固体,能转化生成B 和C ,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A 可能为碳,生成的B 和C 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D 为一种常见的盐,C 能转化生成D ,则C 为二氧化碳;D→E 的化学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Na CO +Ca(OH)=CaCO +2NaOH ↓。
【点睛】A 、C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则A 、C 为水或过氧化氢,D 为一种常见的碱,C 能生成D ,则C 为水,A 为过氧化氢,A 为一种黑色固体,能转化生成B 和C ,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A 可能为碳,生成的B 和C 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D 为一种常见的盐,C 能转化生成D ,则C 为二氧化碳,B 为一氧化碳。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已知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 是红棕色固体,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 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 的化学式是_____。
(3)F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 H 2O 灭火 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解析】【详解】(1)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 是碳酸钠,D 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 是氧化铁,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 、F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 是一氧化碳,F 是二氧化碳,A 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 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 ,所以C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酸;(2)C 的化学式是:H 2O ;(3)F 的一种用途是:灭火;(4)D 与E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23CO+Fe O 2Fe+3CO 高温。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现有一包不纯的Na 2SO 4固体,可能含有Fe(NO 3)3 、CaCO 3、NaCl 、MgCl 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
杭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 通常为液体,D 为无色无味气体,F 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A 为_____,(2)E 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H2O2(过氧化氢)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 + CO2═CaCO3↓+H2O【解析】试题分析∶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应是水或双氧水。
(1)过氧化氢(2)改良酸性土壤或做建筑材料等(3)CO2+Ca(OH)2=CaCO3↓+H2O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反应及用途。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
试回答:(1)写出A、B、G的化学式:A_____、B_____、G_____。
(2)物质C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H2SO4 Fe Ba(OH)2配制波尔多液 2NaOH+CO2=Na2CO3+H2O【解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且A、B、C、D、E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B是单质,其组成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四,所以B是铁,物质C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中含有铜离子,反应①②的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D、G两种物质类别相同,且都易溶于水,A会转化成C,所以A是硫酸,C是硫酸铜,G是氢氧化钡,F可以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E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杭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
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答案】氮气 CO2+3H2CH3OH+H2O 化学性质可燃性酸性增大【解析】【详解】(1)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故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氮气。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3)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和化学性质不变;(4)乙醇在实验室通过燃烧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所以乙醇具有可燃性,通过类比思想可知,甲醇也具有可燃性。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酸性增大,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故答案为:(1)氮气。
(2)CO2+3H2CH3OH+H2O。
(3)化学性质。
(4)可燃性。
(5)酸性增大。
2.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答案】H 202 22H O 通电 22H ↑+ 2O ↑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解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均含氧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所以丙是氧气,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甲会分解生成氧气和乙,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分解生成乙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通电 2H 2↑+O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杭州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A﹣E是初中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是单质,B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C是红色固体,E俗称小苏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2)分别写出C与D、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转化为A的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____。
【答案】NaCl Fe2O3+6HCl=2FeCl3+3H2O NaHCO3+HCl =NaCl+H2O+CO2↑炼铁【解析】【分析】B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故B是氯化钠,E俗称小苏打,E是碳酸氢钠,D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故D是稀盐酸,C是红色固体,能生成单质A,且能与稀盐酸反应,故C是氧化铁,A是铁,经检验,推理合理。
【详解】(1)由分析可知,B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氧化铁转化为铁工业上长用于炼铁。
2.如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已知: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I 的化学式为_____,K 的化学式为_____(2)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3)实验室常用暗紫色固体制取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写出防止金属J 锈蚀的方法:_____;【答案】CuSO 4 Cu (OH )2 Fe+CuSO 4=Cu+FeSO 4 置换反应2KMnO 4加热K 2MnO 4+MnO 2+O 2↑ 刷油漆等【解析】【分析】A 和C 的组成元素相同,G 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 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 为蓝色不溶物,则G 为硫酸,J 为铁,K 为氢氧化铜;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 为过氧化氢溶液,C 为水,D 为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 为氢气;H 与硫酸反应生成I ,I 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I 为硫酸铜溶液,H 为氧化铜,则E 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5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已知铜绿[Cu 2(OH )2CO 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 、B 、C 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2)写出化学方程式:C→H ________,E+B→G ______________【答案】H 2O CuO Cu CaCO 3 2223CO +Ca OH H O+CaCO ↓()═22ΔH +CuO Cu+H O【解析】【分析】A 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 和E ,所以A 为水,所以D 、E 是氢气或氧气中的一种,B 和E 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红色固体G ,所以G 为铜,B 为氧化铜,那么E 就是氢气,所以D 为氧气,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黑色单质X 反应生成气体F ,气体F 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F 是一氧化碳,X 就是木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H 是碳酸钙,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红色的铜,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也会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详解】(1)A 是H 2O ,B 是CuO ,G 是Cu ,H 是CaCO 3;(2)C →H 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CO +Ca OH H O+CaCO ↓()═ ;E+B →G 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白色的铜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ΔH +CuO Cu+H O .2.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吉样物“进宝”为手持的四叶草的“国宝”大熊猫,代表幸运幸福。
杭州市公益中学中考二轮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试题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如图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高温下CO 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 2.下列关系图中,A 、B 、X 、Y 均为无色气体,E 、F 为常见金属。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为了安全,点燃A 气体之前要_____。
(2)写出图中生成黑色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蓝色溶液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气体B 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_____【答案】Fe 3O 4;; 检验纯度 2343Fe 2O Fe O +点燃 Fe+CuSO 4═FeSO 4+Cu 222222H O 2O H n O M O +↑【解析】【分析】已知高温下CO 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 2.下列关系图中,A 、B 、X 、Y 均为无色气体,E 、F 为常见金属。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铜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乙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则乙是氧化铜,则F 为铜;E 为铁,甲为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四氧化三铁、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Y 为二氧化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
【详解】由分析可知:(1)甲的化学式为Fe 3O 4;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A 气体之前要检验纯度; (2)生成黑色固体甲,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43Fe 2O Fe O +点燃;(3)蓝色溶液与E 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FeSO 4+Cu ;(4)气体B还可用黑色固体与无色液体反应得到,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2H O2OHnOMO+↑。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G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 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俗称是_ ,(2)C的化学式为__ 。
(3)写出化学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 ____;②____ _______。
【答案】(4分,每空1分)(1)烧碱(2)Na2CO3(3)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CaCO3↓+ 2Na OH【解析】G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可想到是碳酸钙,E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想到是盐酸,再根据B、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碱,可想到B是氢氧化钠,D是氢氧化钙,A、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又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即可推知A是二氧化碳,F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氧化物而且可有氢氧化钠反应得到,即可推知F是水,C既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可以想到C是碳酸钠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水溶液显蓝色①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酸 Fe+CuSO4=Cu+FeSO4 CaO+H2O=Ca(OH)2【解析】【详解】(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成碳酸钙,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D与碳酸钙反应,所以物质D的类别为酸。
(2)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在常温下呈液态,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氧气、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①C和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填:Fe+CuSO4=Cu+FeSO4;②B是水,E是氢氧化钙,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D均是氧化物且反应①有红色物质生成,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
则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置换反应 CuO+2HCl=CuCl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CaO+CO2↑)【解析】【分析】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均是氧化物且反应①有红色物质生成,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盐酸,B是氢气,E是碳酸钙,碳酸钙和D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氢气会与A反应,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
【详解】由上分析可知反应①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A与C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E→D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点睛】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C是盐酸,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氢气,E可用作补钙剂,E是碳酸钙。
5.有一包固体X,可能由NH4NO3、FeCl3、NaOH、Na2SO4、CaCO3、Ba(NO3)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
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X按图中的甲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由甲实验判断,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
②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滴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白色沉淀B的成分为____________,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原固体X的组成,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固体X中还含有________。
【答案】NH4NO3过滤 FeCl3 BaSO4、CaCO3 Ca2+、H+ NaOH【解析】【详解】(1)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取少量固体X与熟石灰研磨,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NO3,故填NH4NO3。
(2)①操作a将液体与不溶性固体分离开,则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过滤后得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D,而FeCl3溶液呈黄色,所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故填FeCl3。
②由图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则固体中能与稀硝酸反应的难溶性固体为碳酸钙,不溶于稀硝酸的是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故填BaSO4、CaCO3;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图乙中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钙和过量的硝酸,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硝酸钙解离的Ca2+和硝酸解离出的H+,故填Ca2+、H+。
(3)取无色溶液A,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沉淀中含有碳酸根,固体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的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
6.小习在玩“密室逃脱”的第一关中,就遇到了一道寻找7位数字的通关密码题目。
请你来帮他解决难题。
如图所示:墙上有一个这样的六边形图案,编号分别对应一种物质,已经在图上给出。
通过寻找,小习找到的线索Ⅰ:在六边形中的8种物质,如果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对应的编号才能依次构成相邻的密码数字。
Mg能H2SO4与发生反应,不能与NaOH和Na2CO3反应,所以密码顺序为:①③。
(1)请利用编号①﹣⑧位置上的物质,按照规则把缺失的通关密码依次补全:线索Ⅱ:(2)写出①和⑧两种物质参加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线索Ⅲ:(3)选择一组物质,写出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写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写一个即可)。
祝贺你完成以上任务,获得开启第一间密室的钥匙。
【答案】④⑦⑥⑤ Mg+H2SO4=MgSO4+H2↑ 3CO+Fe2O3高温2Fe+3CO2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2HCl=CaCl2+2H2O【解析】【详解】(1)硫酸会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钠不会与氧化铁反应,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第三位是④,第四位是⑦,氢氧化钙会与盐酸反应,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第五位是⑥,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铁反应,不会与盐酸反应,所以第六位是⑤,所以(2)①参与的反应是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⑧参加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两个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3CO+Fe2O3高温2Fe+3CO2;(3)纯碱制烧碱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7.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其中A、B、D、E都属于氧化物,且A、E为黑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 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反应③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⑤中G物质除有机物(如甲烷)外,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