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 格式:docx
- 大小:27.72 KB
- 文档页数:4
零零散散,但建议看完,都很具有解答性易纲的货银,姜波克的国际金融(第三版),罗斯的公司理财,至于怎么看书你还是去考那些考上的学姐学长的经验之谈吧我考了2年,货币银行跟国际金融看了多少遍我不记得了,公司理财看了四五遍吧。
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考研之前一定要理性地想想考不上该怎么办,权衡自己实力,以及要是考不上一志愿专业的话能不能校内调剂,经管类调剂不是很好调,今年人大、外经贸、上财都有蛮多校内调剂名额,考北大经院考不上而总分370分以上能去北大软院里面的金融系参加复试,350以上能去管理系参加复试,这些都是双证,考五道口就没法子校内调剂,另外可以考虑清华经管(深圳),跟五道口一张卷子,但他们复试线340,甭管是在深圳还是北京上课,能不能学到什么还是在于自己,只要学校牌子一样,毕业证一样就很不错了,至少你们的敲门砖都是一样。
北大金融学硕士主要有三个地方招人,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汇丰商学院(还有个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不知道招不招金融专业)。
这三个地方的金融都是学术型的硕士,其中北大经院是不收费的,光华管理学院学费很贵,据说今年涨到了12万,汇丰商学院大概是7万左右吧,它还有个管理和金融学的双硕士项目,学费据说今年是21万。
北大这几个地方的金融学硕士就业都非常好主要是高鸿业的教材是基础,另外是人大出版社出的产业经济学这本书。
很常见的,另外一个秘密:人大考研用的所有书(除了法学院)都是人大出版社,人大老师自己写的人大:数三是全国统考,专业课自主命题。
复试书目一般用人大出版社的产业经济学,标注了经济类核心教材的那本。
还有苏东水的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要了解。
事实上,如果你本科学校不错,初试分数也不错的话,复试的难度就会比较小..= =有的面试问题是你喜欢什么颜色...如果你不满足上述两条,就需要认真的细致的准备1.人民大学考研难度:难(公平,招生规模不大)优势: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1 2010年毕业于南京一所非211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回家乡一家制造业公司做着鸡肋一般的工作,2012年6月辞职来苏州,开始我漫长的考研之路。
其实,在正式参加13年考研之前,在12年还工作的时候裸考过南大cc,分数大概在当年国家线10分左右,13年分数137+81,不是很高,数学不好,以上基本情况吧。
一、英语我是7月5日正式开始去苏大图书馆自习。
综合考得也不好,所以略去不谈……说点英语复习的心得吧。
大学四六级裸考一次通过,分数不高,12年裸考的时候英语58,这次是81,考虑难度系数,相当于12年70分的水平吧。
英语用了一本单词书(乱序版),背了四遍吧,阅读用了蒋军虎的80篇,没好好做,150篇,认真做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都标注了,后来读了2遍,真题用的英语一的,10月份开始做,每天读,有点读烂的那种吧。
12月中旬开始背作文,小作文每种文体背了1篇,大作文背了去年真题1篇,1篇买的真题送的,还买了一本星火英语二的资料,没太看。
今年英语比较简单吧,考场大部分人提前交卷,我也老早写完,但没交,后来我在那1个小时里改了一题阅读,改了2个完型填空吧,结果都改对了,所以不管试卷难易,还是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能因为简单而掉以轻心吧,几个月都熬过来了,还等不了那一个小时?英语我比较看重单词吧,单词好比一栋大楼的砖头,没有砖头,就算框架再美也是难以完成的,尤其你基础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好好背单词,还有英语句型就那么多,简单回忆下就好,后面阅读的提高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二、专业课关于专业课,我因为跨专业,之前零基础,借贷分不清的那种,所以在开始复习初试的时候,每晚4小时用来看专业课吧,主要是中财和财管,用的是苏大推荐书,哦,一开始看的是注会书,9月份出推荐书才改过来的,到12月底每本看了大概6遍吧。
初试结束后休息了2天继续看专业课。
当时因为综合感觉不好,所以看书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直到2月22日出成绩之前没有看太多,期间主要把成本会计看了好几遍,顺便背背政治(这个最坑爹,因为复试政治一题都没考)。
【19考研】最全的会计硕士考研攻略!收藏!简单介绍1.会计专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会计专硕VS会计学硕士学制上:会计专硕一般为两年,会计学硕士一般为三年;学位上:会计专硕为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为学术型硕士;学费上:会计学硕士一般高于会计专硕;考试难度上:从考试科目上看,会计专硕只考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较会计学硕的考试科目,管综的难度要低于数学及专业课;但由于会计专硕热度逐年上涨,报录比难度不断加大,在这里小编只能说,如果英语不好,数学还行,不跨专业,建议你考学硕。
如果数学很差,英语不错,建议你考专硕。
3.会计专硕初试科目及分数构成上午8:30-11:30: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数+逻辑+写作)下午2:00-5:00:英语二英语二--100分:完型一篇20题共10分;传统阅读4篇20题共40分:新题型阅读1篇5题共10分;翻译段落共15分;作文2篇(应用文小作文10分+图表大作文15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数学基础共25小题(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75分;逻辑推理共30题,60分;写作共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初试总分:300分。
4.会计专硕的就业前景如何?会计专硕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基本不存在就业问题,而且近几年会计专硕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每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国企的财务部(如中烟、地产、电网)、银行分行或者支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公务员、证券公司等。
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例:证券公司——19.30%;企业(包括国企)——29.82%;会计事务所——26.31%;银行——19.30%;咨询行业——5.26%;会计专硕的薪资范围一般在7-22万/年。
MPAcc考研好不好考总体来说,会计硕士初试难度不高,就业形势大好,受到考生们的青睐。
据统计,会计硕士专业成为凯程人数最多的专业。
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竞争自然也在增大,由于初试只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考研难度降低,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是一大福利。
据凯程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会计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本科会计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分析下会计硕士考研:一、会计硕士就业怎么样?会计硕士就业前景不可小觑,薪资令人羡慕。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公司对会计的需求也变得紧迫,会计硕士将会成为各大公司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金融与证券投资部门以及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经济部门与单位从事会计及财务管理。
二、会计硕士报考院校推荐凯程考研重点为大家提供会计硕士考研的北京院校详情,帮助大家更好对于会计硕士考研如何报考院校提供参考。
(一)人大,中财,外经贸这三所都很不错,不用对这三个纠结什么,基本毕业后的情况都差不多,就业集中于:1、银行---总行、五大行的北分,还有城商行的北分,也有个别外省的省分;2、央企----央企总部或是下面的二级单位,有一些是垄断行业;3、外企财务机构;4、公务员----这个也许可以进部委工作,平台高一些。
如果你有一定的实力,并且想在北京生根,那么这几个学校都不错,哪个对于你相对好考你考哪个,区别不大。
2023年会计专硕各校初试分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增加,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学子的关注。
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重要通道,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成绩对于考生的录取和进一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2023年会计专硕各校初试分数成为了备战考研的学子们的关注焦点。
1. 中国人民大学(RUC)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领军者,其考试难度也较高。
据了解,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预计在350分左右。
2. 中央财经大学(CUFE)中央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院校中会计专业的翘楚,其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也相对较高。
预计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340分左右。
3. 上海财经大学(SAC)上海财经大学在会计专业领域也有着较高的声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预计2023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330分左右。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权威学府,其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也较为稳定。
预计202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320分左右。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UEL)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类院校中也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教学水平。
预计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310分左右。
6. 西南财经大学(SWUFE)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硕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实力备受认可。
预计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300分左右。
7. 南京财经大学(NUFE)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
预计2023年南京财经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290分左右。
8. 北京工商大学(BUPT)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专硕的教育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预计2023年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280分左右。
9. 南开大学(Nankai)南开大学会计专硕在会计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
预计2023年南开大学会计专硕初试分数线在270分左右。
会计专硕考研最容易的大学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颇强的学科,其未来有着广泛的就业市场,所以目前会计专业的考研热度也是非常高的。
而在考研过程中,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就考研成功率、学业水平等方面而言,以下大学是考研最容易的大学之一。
一、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是中国财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友遍布国内外金融、会计、文化产业、工商管理等领域,更是财经人才培养的翘楚。
在会计专业中,南京财经大学凭借其优质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教育资源,在会计专业考研中都拥有很高的成功率。
此外,南京财经大学还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研辅导体系,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作为中国财经高等教育的顶尖机构之一,在会计专业方面也拥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
复旦大学的会计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其研究成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同时,复旦大学在教学上也非常注重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对于学生在日后的职场上也有着非常好的培养和帮助。
三、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财会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在会计专业领域拥有着非常高的优势。
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就业市场等方面,上海财经大学都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此外,上海财经大学还在将会计专业与金融、财务、税务等方向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会计专业的学习和日后的职业发展中都有着更广阔的选择和机会。
四、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会计专业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教学模式和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上。
该校会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同时,厦门大学的教学课程也非常丰富多样,并且其中课程设置也是非常合理科学的,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加优秀。
五、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在学校内部也是排名较为靠前的一个专业学科。
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等方面,天津财经大学都有着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更是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并且为学生提供非常多选择和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全日制MPAcc 预复试分数线公布鉴于2012年报考我院会计硕士人数较多,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我院经讨论决定在国家线公布之前,对部分考生提前进行预复试,同时为了能更科学地选拔符合该专业培养要求的考生,在预复试中将考核经济学、会计学等内容,并采取较大比例的复试录取比,请考生做好准备。
具体通知如下:一、预复试分数线总分:224分以上(含224分),单科: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0分以上(含120分)、英语60分以上(含60分)。
二、预复试时间安排与地点(一)时间安排3月18日(周日)全天,其中:8:00-8:30:政治笔试;8:45-10:00:经济学笔试;10:15-11:45:会计学笔试;13:30-17:00:面试。
(二)地点笔试地点: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第四教学楼108、109、110教室(考生可于考试当日在第四教学楼门口查询具体考场安排);面试地点: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会计学院大楼(考生请在一楼108教室候场)。
三、预复试内容与分值预复试成绩总分为300分,其具体内容和分值为:1、政治(20分):2011年度时事政治,内容参见2011年度1-12月份的《半月谈》。
2、经济学(80分):参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济学考试大纲,参考书为《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会计学(100分):参考书为《会计学》。
(陈信元,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4、面试(100分):英语口语30分,专业素质、逻辑分析和综合能力70分。
四、体检考生可到居住地当地二级甲等及以上等级的医院进行体检,于预复试时提交体检结论表格。
需要体检项目为:内科、外科、视力、辨色力、血压、体重、腹部B超(肝、脾、胆、胰、肾)心电图检查、X线胸部检查、血液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会计考研五大招牌院校介绍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素有“中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摇篮”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企业管理教育和研究基地。
商学院会计学科是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会计学科,学术积淀深厚,实践基础扎实。
该校拥有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MPAcc项目的成功经验,同时该校与海外多所知名学府有密切合作,是我国教育部第一批设立MPAcc学位的试点学校之一,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又在苏州设立了苏州校区,专门成立国际学院研究生部,也对MPAcc招生,由于区位等因素苏州校区的竞争力相对要小一点。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是中国最为顶尖的商学院之一,中国商学院综合排名前五,也是京城四大(北大、清华、人大、贸大)之一贸大的工商管理学院,被称为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商学院,是国内最早引进西方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管理学院,也是我国教育部第一批设立MPAcc学位的试点学校之一。
学院长期坚持引进原版教材,且90%以上的教师可以直接用英语、双语和原版教材授课,教学特色突出鲜明。
3.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目前在全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有财经领域的“黄埔军校”美誉,在国内会计、审计和财务学科建设中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双导师制度,在该学校得到很好发扬。
会计学院于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21所具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办学资格的试点院校之一。
会计学院连续几年获得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教学质量评估第一名。
会计学院长期同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英国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香港会计师公会以及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等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友好合作关系。
该学校的会计硕士有多种学习方式,例如分别招收可以周一至周五上课的应届生,同时招收周末学习的在职人员。
4.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国内会计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是首批开设会计硕士的学校之一。
会计学硕分数线汇总
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要求,会计学硕士的录取分数线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学校的会计学硕士录取分数线汇总:
1. 中国人民大学: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分数线一般要求为330分以上,其中数学和英语两科要求至少各有120分以上。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历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录取分数线在310分左右。
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录取分数线较高,一般在340分以上。
4.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录取分数线在330分左右。
5.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硕士录取分数线在325分左右。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分数线仅供参考,实际录取分数线以当年招生政策和各个专业实际情况为准。
学生在报考时应该关注学校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以及招生考试的分数线要求。
会计学研究生录取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摘录)12.厦门大学(985、211重点大学)07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032企业管理系120202企业管理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0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01管理理论与方法02人力资源管理03市场营销04战略管理05公司治理120220★财务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0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01公司财务02证券市场与投资03项目投资评估与决策会计系初试参考书目: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1、《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册,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11月版。
2、《管理会计》(余绪缨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3、《审计学》(陈汉文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企业管理系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1、《财务管理实务》,(William sher)(美),陈国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市场营销》,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著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3、《人力资源管理》,廖泉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3.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985、211高校,会计学专业系全国重点学科。
)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没有指定参考书目。
4.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大连市。
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均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会计学是国家级重初试、复试参考书目: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211工程学校,会计学科1997年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财务管理专业同时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下面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背景篇】
我不是标题党,因此既然定了这个标题,总要先来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是上海某所化工见长的211院校,专业是财务管理,学这个专业去考cc其实相当于考研去考同样的专业,说起来在专业课上应该比较占优势。
不过,我是个很不成器的大学生,考cc跟跨专业考生没什么区别。
大学第一年忙着在网上追小说写书评勾搭各种作者,大学第二第三年忙着追星(当时当着那位明星的贴吧吧主和后援会会长……),学习时间除了考前突击的几天就压根没有了。
于是高数勉强及格,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相关专业课要么勉强及格(有些刚好60应该还是老师拉上来的),要么上了80看起来挺好看,其实那是因为考试方式是写论文,人家都是90+。
于是,大学这三年就被我混成了在一所不以商科为优势的学校里,第三年的成绩还是班级30多名的样子(一共40多个)。
不夸张地说,在大三结束的时候,要是你问我销售商品的分录怎么做,我大概还不知道要做两个分录,以为只是商品与收入之间的借贷关系。
就是那么糟糕。
交代了这些后的重点并不是“看,我当年多差,我现在Blabla,我多牛叉啊”,我自认为不是很聪明的学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有些知识点看了三四遍都晕晕乎乎的,相信在看帖的你们中就有不少人比我更有悟性。
既然叫做励志故事,只是为了鼓励可能存在的一些跟我一样情况的学弟学妹,也许你们现在并不优秀,你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想说过去很重要,但不足以重要到才20多岁的你没有机会弥补,只要你真的付诸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就是写这篇经验交流帖的意义所在了。
【初试复习篇】
我初试的成绩是155+83,并不算特别高的成绩,总分、综合、英语比我高的大神还有许多,在这里只是想提供以下自己的一些复习方法和推荐一下自己用了觉得比较好的参考用书。
真正的备考期是从9月开始的(以前准备考本校,8月底发现本校不招应届生才转战上财),很累但很快乐很踏实,下面先分科介绍,再综合总结。
一、数学:
参考用书:《数学高分指南》→《历年真题名家详解》→《数学考前冲刺》(陈剑)
其实我复习数学的方法并不是很好,就是被很多人鄙视的题海战术,把陈剑老师的这三本书做了两遍,我的数学基础还可以,所以做题速度挺快的,我的想法是:做题多了思路自然就开拓了,数学比较活,每年都可能有那种完全没看到过的题目,思路活了就容易解出新
题。
我在做题时会思考和老师给的答案不同的方法,把它写在旁边,方法2、方法3(记下来很重要因为下次再看同样的题目不见得再能想到这样的方法)。
听说在跨考的课上,陈剑老师会提供很多做题技巧,个人以为技巧只是基本功的自然表现,刻意去追求反而会打乱做题思路,总之在有时间提高基本功的条件下,并不推荐。
其他的书,我只买过机工版的《数学分册》,那本书的前半部分太简单,后面大半部分都没有做,听有些老师说,这本书更适合考mba的,但如果基础不太好也许有参考价值,但是与联考最终的数学考试关联度不大。
陈剑老师的书都是按照知识点模块来编排,真题书很值得推荐(因为是最全的真题了,包含所有从九几年开始的1月联考和10月在职考的题目,而且陈老师的书解析很详细),《考前冲刺》难度较《高分指南》有较大拔高。
老师书中的题目(包括跨考模考卷中的数学)比较灵活,有一定的难度,考试的难度会小一些,但同样也有认真啃完的好处:平时训练得难了,考试就没有难度了。
二、逻辑:
参考用书:《逻辑精点》(赵鑫全)、推理逻辑的讲义(跨考考研)、《逻辑历年真题精点》(熊师路,赵鑫全)。
最开始时我买了《逻辑分册》,那本书是一本题库,题目量很多,不过针对性不强,有些点考试都考不到的,而且点多容易搞晕,不推荐购买。
推荐赵鑫全老师的逻辑精点,讲的很不错很细致。
这里需要说一下,逻辑分推理逻辑和论证逻辑,推理就比如“如果……那么”“只要……就”“除非……才”“只有……才”这种,颠来倒去,刚开始接触会有点晕,推理逻辑方面我认为跨考考研的辅导老师是一绝,思路很清晰,而且听完后真的就记忆深刻,推理逻辑不在话下(我当时是买的网上的网课,等会再讲)。
论证逻辑的话要善于总结思路,因此真题非常重要,我用的是赵老师和熊老师的历年真题,这本书分析的真题量很多,好像是从03年开始的,一定要善于总结,一开始看那类逻辑题也是晕晕乎乎的,看多了总结多了,到后来做题时也会有看题目就能猜到答案是什么的情况了(个人觉得逻辑和写作中的有效性分析关系挺密切的,比如逻辑中的削弱,你如果能做到看题目就大概猜到最好的削弱选项是什么,那对有效性分析也有帮助,因为有效性分析就是找漏洞。
)不过听熊老师说明年逻辑书会有一定的变动,好像根据大纲重新编写了,这个我不是很了解,大家可以去咨询一下专业的老师。
三、写作
参考用书:《写作分册》(赵鑫全)、《写作高分指南》(陈君华)
写作是我的弱项,我除了会胡扯,写些有的没的,写正经的东西就要词穷,逻辑混乱(希望看到这里不要有人说“啊,确实是,因为楼主你写了那么多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你想要说什么”,那我会很囧……)。
这两本书都挺好的,入门时我听的是跨考的写作课程(基础班和系统班),觉得挺适合初学者,不过后期我只看写作分册了,觉得有效性分析的方法,还有论说文的套路更贴近考试,当时也在网上听了一些赵老师的课程,讲的也很不错。
后期为什么不怎么用写作高分指南也是因为觉得它上面材料作文的审题太难了,考试不会考得那么难。
不过一定要亲手写一下,我知道很多大神都是没写过直接上考场的,但是人家是大神你未必是,看别人的文章“觉得我也会写”一定不代表“我真的会写”,就拿我来说,我第一次拿
起笔写论说文的时候憋了两百字怎么也憋不出来。
有效性分析要掌握写作的套路格式,论说文的素材平时注重积累,学会将素材活用,注意:论说文的评分重点在思维上,而不是文字的优美度上。
四、英语
参考用书:《英语一历年真题超精解》(丁晓钟)、《英美外刊超精读》(丁晓钟),《英语二历年真题》(蒋军虎)
因为英语二的真题很少,对于14年要考的考生来说只有4年真题(10年之前的个人认为没有参考价值),建议到后期做,至少留一套检验自己的水平,因为模拟题太烂了(后期我只重复做真题,模拟题一套没做,模拟题除了练速度根本没有价值,问题是英语二时间绰绰有余,不用练速度,提高基本功,狂看真题是王道)。
我当时是因为看了学长的帖子,开头就按照英语一来复习了,从05年真题做起,只做阅读,英语一比二要难,文章的难度上一层次,不过我觉得出题思路是相近的。
推荐丁晓钟老师的书是因为他分析阅读特别透彻。
相信有些上过辅导班的同学会听有些老师说什么英语阅读不是选正确的选项,而是选一个更正确的选项。
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挺对的,因为我自己也很不明白为什么某题选B不选C,不过丁老师对每个选项的分析都很用心,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看得人心服口服。
对于考研英语来说,即使你说我时间多到冒泡了,也不推荐准备完型和翻译,英语二的翻译很简单,完型则是英语水平的全面考察,要提高一分也非常难,性价比很低,不如好好研究阅读,提升写作水平,完型自然也会提高。
说到写作,丁老师写的文章字词用法都很地道,他还时常用考研核心用法字词造句发在微博上,用心去记,平时养成造句的习惯,相信到时写英语文章就不会太难。
(不管你用哪个老师的书,用心记好用法,多造句总是没错的,英语是很难突击而成的)
同样的,真题很重要,蒋军虎老师的英二真题书还不错,可以买来拜读,建议去听一下蒋老师的课,虽然不是我的菜,因为我觉得他讲的太细致,而且太激情了耳膜受不了(……),不过我身边还是有一些人很推崇他讲阅读的方式。
我个人的话是到12月买了丁晓钟老师的真题课程,觉得更适合我。
再谈一谈我对背单词的看法吧,背单词对于短期内大量的单词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目的是真正掌握单词,不推荐拿单词书背诵,而且拿单词书背要真正碰到还能想到意思很难做到。
因为考研的文章都是从外刊中选取,建议读外刊记外刊中单词的用法。
核心单词的核心用法在外刊中一定也是最常见的,单词这种东西多在文章中读到(要真正领悟他的用法),记住它并将它化为己用也就不会太难了。
最后需要强调!!绝对要在考前完整地做几套卷子,联考题目难度不大,但是普遍反映做题时间紧,我的做题顺序是逻辑→数学→小作文→大作文(每个人的做题顺序都不一样的,觉得什么适合自己就选那种,我是觉得开头脑子比较清晰,做逻辑会比较好),逻辑和数学都各在50分钟内完成(要控制不要超过1个小时,不然作文很紧张),我的话有的时候可以更快,因为我写作是弱项,所以要留足时间憋话说。
模拟题我就拿了跨考考研的5次模考卷子做,有过连做两套逻辑,再连做两套数学,觉得做得挺爽的。
关于网课综合地说一下,我买过淘宝的网课,听了跨考考研老师的逻辑课(基础班和系统班),陈君华老师的写作课(基础班和系统班),数学没听过,英语开头时我很闲一直追着听,不过说真的帮助很小,如果再来一次我应该不会去听了。
以上是我的初试复习经验,不用全盘照收,仅当参考就好。
可以综合那些240,250+大神的经验来看,而且适不适合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