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 红楼梦研究 林黛玉人物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2.64 KB
- 文档页数:3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一、黛玉的个性特征(一)黛玉的自卑感基于当时那个社会的影响,黛玉在贾府中一直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并非是他人赋予的,是来自她内心深处的。
由于母亲病逝,父亲身患重病,无法照顾黛玉,于是父亲便将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送到外祖母家,在贾府任何人都没嫌弃过她、看不起她,甚至外祖母——贾母对其疼爱有加,但是她依旧觉得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以防说错话被别人笑话。
所以她内心就一直无法摆脱那种自卑感。
(二)黛玉的叛逆性黛玉在家中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由于母亲较早的过世,父亲过分的疼爱,所以,黛玉受到的舒服极少,进而她的性格较为叛逆。
父亲不仅给她请先生,还让她受到别的女子所没有受到的教育。
通过她对于先进知识的学习,进而她内心深处就不愿受这个封建时代的束缚,所以,才华横溢的她在面对这个腐朽的封建社会时,就极其的叛逆,并勇敢的同其进行斗争。
当她的爱情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时,她就激烈的进行抗争,哪怕是付出生命她也在所不惜。
(三)黛玉的孤傲性格《红楼梦》中的黛玉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孤傲,并且始终贯穿于文章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才情上,她都是很孤傲的、高高的凌驾于别人之上。
她的这种孤傲性格也为她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黛玉的不同反响在我国古代的婚姻,均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黛玉就要打破这种封建习俗,她要为自己的婚姻做主,并为之进行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旧在抗争着。
她的这种抗争意识,充分的彰显了在她的眼中男女一样,女性也可以争取自己的幸福,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受人摆布。
同样的处于封建时代的女三宫,她就不像林黛玉那样,敢于为了自己的幸福同封建势力进行抗争,她只是一味的低头接受。
(一)同封建礼教进行抗争的黛玉林黛玉在进入贾府后,她同宝玉一起读书,一起游玩。
基于两人之间有着相近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这种相通的思想性格让他们逐渐成为知己。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和宝玉之间的友情也就逐渐发展成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
析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她聪明、机智、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是一个多愁善感、情绪化的人。
她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我们来看看林黛玉的外貌形象。
她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眼睛里透露出的是一种深邃的情感。
她的皮肤白皙如雪,嘴唇红润如樱桃。
她的身材苗条,穿着一袭淡绿色的衣裳,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
我们来看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她聪明绝顶,机智过人,常常能够在关键时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也非常有才华,擅长诗词歌赋和绘画。
但是,她也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悲伤和失落。
她对爱情也非常执着,一旦爱上了一个人就会全心全意地付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林黛玉在小说中的作用。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他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
林黛玉还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是一个反叛者。
她不喜欢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愿意妥协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人。
我们来看看林黛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她告诉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束缚所左右。
她也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子,她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1.1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丰满、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
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聪明、机智、敏感、多情、矫情、孤傲、自卑、自尊心强等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善于诗词歌赋,是贾府中的才子佳人。
她又非常敏感,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
林黛玉还具有多情的特点,她对待感情非常认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即使最后悲剧收场,也无怨无悔。
林黛玉的性格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点。
她矫情、孤傲,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总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上显得有些孤立,难以融入集体。
林黛玉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她对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并不十分自信,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取代。
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更加矛盾和无奈。
1.2 林黛玉的命运悲剧林黛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的家庭背景原本优越,但因为家族的衰落而变得日益贫寒。
她的身世之谜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歧视和排挤。
虽然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赢得了贾宝玉的爱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林黛玉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得不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去追求未知的未来。
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病逝于荒凉之地,结束了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二、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2.1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倾慕,最终相爱并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感情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一方面,他们深知彼此的感情真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世俗的压迫和命运的无情打击。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最终,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也因病去世,他们的爱情未能走到最后。
2.2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友情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对著名情侣。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评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
而林黛玉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开评析。
一、林黛玉的身世与性格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被誉为“衣柜诗人”和“才子佳人”。
她出生在贾府这个富贵家族,却并不与世俗的荣华富贵相符。
她聪明敏捷,有着过人的才情,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
可是她天性敏感脆弱,常常患得患失,误解别人,孤傲悲观,对爱情尤为痴迷。
二、林黛玉的家族地位与命运林黛玉虽出生在贾府,但她的家族地位并不高。
她的母亲是荣府的婢女,她自己也从小被贾母当成庶出的侄女养育。
然而,尽管她拥有高尚的血统,但她的命运却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她早年丧母,后来又被送回荣府,受尽欺凌。
她的一生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她不被世俗所接纳,她的存在往往被视为负担。
三、林黛玉的情感世界林黛玉是一个非常感性和浪漫的人。
她对美有着极高的追求,对琴棋书画以及文学艺术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见解。
然而,她也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
她对自己的情感常常感到困惑,对他人的情感也常常感到矛盾。
她对贾宝玉的深情厚意更是无人能及,但最终却因为无法得到他的真爱而痛苦不已,最终以病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四、林黛玉的形象意义林黛玉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她是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代表,她的悲情命运反映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
她的文学才华和内心自由的追求则代表了女性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力量。
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她是女性主义思想的象征。
五、结论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形象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她的命运和情感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
而她对美的追求和文学才华则代表了女性独立思考的力量。
林黛玉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她的存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通过对林黛玉的评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并进一步思考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命运和价值。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凝结了作者曹雪芹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在这部作品中,林黛玉作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出现,她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复杂和多维的魅力。
1. 林黛玉的外貌形象林黛玉的外貌在小说中被描绘得十分美丽动人。
她有一双杏核眼,眼波流转,散发出智慧和忧伤;她的红唇轻启,微笑时如花般绽放,却也常常因忧郁而垂下。
她的皮肤白皙细腻,如玉般透明;她的头发乌黑亮丽,盘发时,更显得端庄大方。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得以更加形象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2. 林黛玉的个性特点林黛玉的个性特点与其美丽的外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是一个敏感、聪明和富有创造力的女子。
她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善于作诗作赋,被誉为才子佳人。
同时,她对于社会的不公和伤害感到愤怒和无奈,她在小说中不断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痛苦。
这种敏感而又倔强的个性特点使得林黛玉成为了一个多维的人物形象。
3. 林黛玉与宝玉的关系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是《红楼梦》中最为引人注目和复杂的情感之一。
他们从小就是玩伴和知己,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完美,他们常常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和争执。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深情和依赖充满了矛盾和纠结,这使得他们的关系既温暖又痛苦。
4.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是她人物形象的重要一面。
她天生敏感脆弱,心思细腻,对于社会世态的伤害感到压抑和无奈。
在小说中,她不幸被贬为薛宝钗的侍女,受尽欺辱和打压。
她的悲剧命运映射出了社会的不公和无奈,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深深忧虑和痛悔。
5. 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林黛玉的精神世界中充满了忧伤和痛苦,但也有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在她的诗歌中,她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她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复杂,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深度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人物解析林黛玉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也是贾府的一员。
黛玉的性格极为独立,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并且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
她是一个充满悲伤的人物,身上常常笼罩着一种忧郁的氛围。
二、林黛玉的外貌特征黛玉的外貌被形容为“肌肤超凡脱俗,丰姿俊逸”。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微微上挑的眉毛,鹅蛋脸上洋溢着离奇的神采。
她的嘴唇红润,细腻如玉,她柔美、秀逸的仪态使其更显得与众不同。
三、林黛玉的性格特点黛玉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多愁善感的人。
她对生活中的琐事和不公平的待遇有着强烈的反应,并常常沉浸在悲伤和忧郁之中。
她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常常通过写诗来诉说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她对贾宝玉情深意重,但是她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能为力,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命运摆弄的可怜人。
黛玉的聪明才智也不容忽视。
她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在剧中多次以自己出色的才华和智慧为众人解决难题。
她表现出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力,犀利的论调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四、林黛玉的命运黛玉的命运可谓是悲惨的。
由于贾府的衰落,加上她自身的身世和心理问题,她的命运注定了有一个不幸的结局。
她在家族中备受冷落,并且因为贾宝玉与其他女性有所交往而感到伤心和难过。
她不愿意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她更愿意将自己从尘世隐退,追求心灵的自由。
五、林黛玉对于红楼梦的意义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和命运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和社会压迫。
她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林黛玉的形象深深地刻画在读者的心中,她的忧郁和敏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她的才情和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的命运使人唏嘘不已,更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悲凉和虚无的思考。
总而言之,林黛玉是一位充满忧郁和才华的女子,她的形象和命运对于我们理解《红楼梦》和封建社会的女性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
她的形象永远地烙印在读者的记忆中,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经典和动人的形象之一。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性格分析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林黛玉的性格是内向、敏感、细心、聪明、绝顶,并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首先,林黛玉被描述为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
她通常表现出安静、内敛的特点,不太善于交际和表达自己。
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林黛玉常常显得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对自己的感情和人际关系缺乏信心。
其次,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和细心。
她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微妙的情感变化和细节。
这种敏感的性格使她在与人交往中能够体察到对方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但同时也让她容易受到伤害。
第三,林黛玉绝顶聪明且悟性极强。
她是贾府中最为才情出众的女子之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同时,她对人情世故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常常以独特的见解和智慧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最后,林黛玉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她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动情,对于悲伤和欢乐的表达都十分强烈。
这种情绪敏感性使她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但也让她容易受到情感的困扰和伤害。
总的来说,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内向、敏感、细心、聪明和情绪易感性。
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使得林黛玉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和深度的文学形象。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论文1000字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她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代表,更是一位具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左右着整个故事进程的女性。
本文将对林黛玉人物形象进行浅析,在对她的性格、外貌等方面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究她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性格分析林黛玉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物,她既骄傲自负,又善良温柔,对生活充满感性与理性,并且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她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从而引发出强烈的反感和抗拒,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往往会反抗权威、蔑视传统。
这种性格使得她无法适应传统的规矩、传统的价值观,是她造成与家族、官场甚至整个社会发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外貌特征分析林黛玉的美貌是她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她被描绘成一位美丽、灵动、清纯和气质高雅的人物。
她的相貌被赞美为“贵妃骨,高鼻凤眼”,这样的美貌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也是她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但是,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外貌仅仅像一朵花的女孩,她是一个内心充满鲜活思想和情感的人,极度敏感、有思想保护意识,性格的矛盾和与传统的冲突都源于这个内心的强大能量。
三、意义与作用林黛玉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在于她的性别。
小说中的社会形态是官僚贵族社会,男性主导,女性长期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的地位。
林黛玉虽然是一个女性,但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在与传统的冲突中更是表现出了自我的价值。
她的性别的特殊性使得她在主角贾宝玉等众多男性人物之间独树一帜,独立而又分裂。
其次,林黛玉的意义也在于贯穿了故事的主要主题——冷暖自知、水到渠成。
她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变得丰富多元,从而精确地刻画出社会的各个层面。
比如,封建家族在经济、权力等方面的强烈欲求,还有亲情、爱情的现实和理想,林黛玉与整个家族、官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以及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和宿命的交织,都使得这个主题变得复杂且充满讽刺意味。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思想性、形象性的女性形象,她的性格、外貌特征和意义都为整个故事的结构和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黛玉人物分析
1、外貌:林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十分具有灵气。
2、性格:黛玉一生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女性。
3、才华:她喜爱诗书,颇有咏絮之才,具有诗人的特质。
林黛玉简介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角,她生得容貌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性格
1、天性纯真,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
2、敏感多心。
周瑞家给贾府各姑娘送宫花,最后送到黛玉这里时,黛玉就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拿来给她。
反应出黛玉的敏感多心。
3、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
情别绪。
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为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的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二、林黛玉的外貌形象林黛玉被描绘成一个容貌出众,娇美动人的女子。
她的长发如云,眉目如画,肌肤白皙,容貌清丽。
尤其是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透露出一种灵动的精神,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她穿着华贵的衣装,温柔婉约地行走在大观园中,每一步都显得婀娜多姿。
三、林黛玉的内在性格林黛玉是一个敏感、多愁善感的女子。
她聪明而敏锐,有着独特的思想和见解。
她善于感知和把握别人的情感,对世事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她的情感丰富而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时而忧郁、哀伤,时而喜悦、欢快。
她的性格使她成为了一个颇具魅力的角色。
四、林黛玉的命运轨迹林黛玉的命运颇为坎坷。
她是贾府中的宝玉的表妹,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背景。
然而,她却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她的一生中充满了痛苦和苦难,她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世,以及自己的身体衰弱。
她受到了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和羞辱,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
她的一生中几乎没有真正快乐过,她的命运注定了她将流泪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五、林黛玉的意义与价值林黛玉的形象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她是一位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女子,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独立思考和独特魅力。
她的命运使人感伤和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性。
她的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爱、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六、结论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美丽而痛苦的形象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内心,使人对于她的命运感到心痛和唏嘘。
她的形象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诸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在整个小说中,林黛玉的形象塑造得异常成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加动人的色彩。
(文中所提及的皆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仅为文学分析,并无实际联系。
林黛玉人物分析
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大观园众姐妹里面可谓是双峰并置,是集才情和美貌为一身的女子。
在这两位女子中间,又是黛玉融汇了作者更多的心血。
结合古今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不难发现,“宝钗”易有,“黛玉”难得。
黛玉的柔弱美
先从外观来看,宝钗代表了杨玉环式的丰腴之美,而黛玉则代表了西施似的柔弱之美。
如果说作者在刻画宝钗时注重的是宝钗外在形式的美,那刻画黛玉时关注的则是她整体所散发的一种风韵和气质。
宝玉这样描绘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作者把关注点放在黛玉的眉眼之间,以传达出她的精神面貌而非具体的五官。
朦胧的眉宇和柔波似的眼睛将人带往似真似幻的自然仙境,而绝非人世艳俗之地。
正是因为她眼神里所透露出的纯净脱俗让人忘记了她具体的面貌而倾心于她出水芙蓉般的气质。
有人说黛玉是病态美,我并不赞同。
恶之花应该是典型的病态美,可是林黛玉这样一朵世外仙株集诗情与痴情与一身,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高女子同和欲望拉扯在欢笑中堕落的恶之花相去甚远。
她身上的病弱并没有让她面目可怕反而让她那张纯净的脸庞抹上一缕似有似无的忧愁,让她轻柔的步履多了几分袅娜的姿态,倒比西子还要美丽动人。
黛玉的诗意美
黛玉有才,别人作诗需苦思冥想,她却是信手拈来。
宝钗学识更胜,黛玉却是独具性灵。
黛玉的诗不是作出来的,而是从心间自然流淌出来的。
她的诗与逻辑无关,是一种浑然天成,如同她的人一般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美。
黛玉是红楼梦里的一朵芙蓉花,她崇尚道家思想,用她的诗她的生命演绎着“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箴言。
有人说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的确是这样。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都有可能影响他的审美取向。
如果用功利的眼光看来,黛玉对焦大来说是没有
价值的。
我们通常欣赏阳光的健康的事物,这是基于生物的一种天性。
而欣赏一种忧伤的美,欣赏悲剧性的人物或故事,则是我们更深层的艺术期待。
黛玉这样一个结着忧愁的姑娘,更像是一件艺术品,需要一个能够读懂她的欣赏者。
“黛玉葬花”正是这位诗一般的女子完成的一次绝佳的行为艺术。
她葬花,肩上担着花锄,手里拿着花囊,眼里是花落,口中是《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她葬得不是落花,而是自己。
“敏感”是历来对黛玉指责颇多的一点。
正是由于她生性敏感,所以能够获得一般人感受不到生命体验。
敏感成为了她诗人品性的一个方面。
她怜悯落花,并不是单纯的可怜,而是一种感同身受。
世人只爱花团锦簇的浓艳,却不问美丽凋落的孤独与葬身他方的无奈。
她从草木荣枯联想到人生的短暂,由花朵的凋零联想到身世的漂泊,由花的归土联想到生命的不由自主。
“世外仙株寂寞林”通过葬花完成了自身和落花的同构。
黛玉的真诚美
可以说黛玉的眼中鲜有世故,她一方面是“情情”,对关爱她的人加倍地奉献自己的感情。
她对宝玉的痴情自不必说。
对于情敌薛宝钗,她一开始很排斥,但是当宝钗劝诫她女儿家少读闲书,她又从心底里十分敬佩起宝钗来。
如此可知,黛玉并非是那种一味小气的人。
父母兄弟全无的她只不过是没有安全感,所以并不能毫无防戒地对待身边的人事,可是感知到别人的好后她便会全心地献上自己的感情。
另一方面她对世间万物都抱有广阔的同情。
她不但是叹花惜花,对待身份不如自己的香菱也是热情坦诚。
她有才,但并不恃才傲物。
香菱学诗心切,刚一进潇湘馆就缠着黛玉教她作诗,而黛玉也并不推迟,当下便给她上了一课。
香菱是薛姨妈家的丫头,她并没有缠着自家的姑娘宝钗学诗,而是拜黛玉为师,这一方面显示出黛玉并没有像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样刁钻刻薄,而是亲切随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黛玉在诗艺上的确高宝钗一筹。
她待人是真诚的,虽然有时候说话带刺容易上人,但是她没有城府,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并不像薛宝钗那样八面玲珑,更不想王熙凤那样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泼辣刁钻。
她简单真诚地做着自己,并不想改变这个世界,也不
会为这个世界改变。
她的确说话刻薄,但那只是她自我保护的拙劣方式。
她就像一只刺猬,用并不柔和的语言保护着自己。
宝钗有个金锁,湘云有个金麒麟,她们二人的到来让黛玉觉察到了感情危机,但是她并不把矛头直指宝钗和湘云,而是转化为同宝玉的冲突。
他们内心上越要求接近,在行为上却越表现得背驰。
她同宝玉相互试探期间并不能坦率地表达爱意,只能通过怄气生病这样的方式懵懵懂懂地倾诉衷肠。
她不像王熙凤那样工于算计,能使尤二姐敬佩自己,又能将其置之死地。
黛玉没有那样的心计,就像她作诗那样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只待它自然发展,并不积极经营。
黛玉的悲剧美
作者写黛玉是“世外仙株”、“阆苑仙葩”,用情浇灌而成,她的生命里也只有情只有诗,没有受半点人世的污染。
宝钗自然是大家闺秀,但是缺少了黛玉的这份自然率真,固然艳压群芳,却是个雕琢过的冷美人。
就是这样一个至纯至真至情的女性,她的所求不多,但是残酷的封建家长们却用极卑鄙的手段将她生命的动力也剥去。
宝黛爱情的悲剧受伤的并不只有宝玉黛玉,还有宝钗,甚至还有因人神共愤而迅速衰亡的贾家。
而黛玉却是这场悲剧里最先牺牲也是最无辜牺牲的一个。
她最爱的人“抛弃”了她,最疼她的人欺骗了她,黛玉陷入了最深沉的孤独、无助和痛苦。
她焚烧诗稿,仿佛要焚烧掉这一段感情,她只想快点摆脱肉身因此用绝粒的方式同这个无情的世界划清界限。
黛玉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在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在文学作品中也难有。
她无依无靠,用着她至深的情至纯的心,追求着至美的爱情,笨拙地抵抗着封建制度的冷酷无情,成为古代女性理想主义的化身。
她是一个弱女子,并不懂得战斗,但是绝对不会屈从。
她唯有用自己脆弱的生命,表明自己的决心,抵御着来自陈腐制度的摧残。
她空有一身才华,却不懂得曲意逢迎,对于人情世故,倒像是个小孩。
她的笨拙更显出了她的单纯可爱,更让我们同情这样一个纯洁的女性,为她悲惨的命运抱不平。
说起“林黛玉”三个字,仿佛吐出一声叹息。
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段让人落泪的爱情。
我们感叹红楼未完,我们也庆幸红楼未完,如此,在我们的心里,宝黛的爱情便有了延续的可能;这美丽的姑娘,仍旧是结着忧愁,但并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