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答案(张毅刚)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_________ 或 ________ 。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 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 三部分,通过内部_______ 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 口、总线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MHz 。
答:33 MH N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____________ 和提高________ 0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 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_________ o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B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B •家用电器的控制C •数据库管理D •汽车电子设备答:C、判断对错1. STC 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 1个中断源、 1 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片机是一种CPU错4. AT89S52 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 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S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填空控制器.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
答:33 MHz 。
4.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单选答:BD 数据处理应用答: B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部分,通过内部 线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
答:CPU 存储器、I/O 口、总和提。
答:成本,可靠, 生。
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 为了编程方便B ・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 为了通用性D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A ・辅助设计应用B ・测量、控制应用 3. F 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B .家用电器的控制C .数据库管理D .汽车电子设备答:C、判断对错片内多出了 4KB 的 Flash 程序存储器、 128B 的 RAM 、1 且具有捕捉功能) 3.单片机是一种CPU 。
错 4.AT89S52 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5. AT89C52片内的Flash 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 AT89S52则不能。
8.6. 对7. 对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 为 AT89S51 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 直接用芯片 AT89S51 替换。
AT89S52 替换。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 的长处。
对四、简答1.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 CPU 、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 CPU 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 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 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2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1.3 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4 、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 年----1976 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6 年----1978 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三阶段(1978 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四阶段(1982 年----现在):8 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 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5 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1 位单片机、4 位单片机、8 位单片机、16 位单片机和32 位单片机。
1.6 MCS-51 系列单片机的基本芯片分别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答:基本芯片为8031、8051 、8751 。
8031 内部包括1 个8 位cpu 、128B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4 个8 位并行I/O 口、1 个全双工串行口,2 个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但片内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扩EPROM芯片。
8051 是在8 031 的基础上,片内又集成有4KB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是1 个程序不超过4KB 的小系统。
8751 是在8 031 的基础上,增加了4KB 的EPROM,它构成了1 个程序小于4KB 的小系统。
用户可以将程序固化在EPROM 中,可以反复修改程序。
1.7 MCS-51 系列单片机与80C51 系列单片机的异同点是什么?答:共同点为它们的指令系统相互兼容。
不同点在于MCS-5 1 是基本型,而80C51 采用CMOS工艺,功耗很低,有两种掉电工作方式,一种是CPU 停止工作,其它部分仍继续工作;另一种是,除片内RAM继续保持数据外,其它部分都停止工作。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
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 B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答:C三、判断对错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片机是一种CPU。
错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第1章单片机概述参考答案1.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答:C4.答:B5.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6.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7.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9.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习题与解答参考教材: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章1-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1-8:8051与8751的区别是:A、内部数据存储但也数目的不同B、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D、内部的寄存器的数目不同答:C第二章2-4:在MC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1个机器周期为()。
答:2us。
析:机器周期为振荡周期的1/6。
2-6: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
答:26H2-7: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
答:0析:P为偶校验位,因为A中1的个数为偶数,所以P=0。
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8031的CPU是由RAM和EPROM所组成。
B、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还是高端。
C、在MCS-51中,为使准双向的I/O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保证它被事先预置为1。
D、PC可以看成使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答:错、错、对、对2-9:803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
答:04H、00H、02-11:判断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是否正确?A、DPTR是可以访问的,而PC不能访问。
B、它们都是16位的存储器C、它们都有加1的功能。
D、DPTR可以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但PC不能。
答:对、对、对、对2-13:使用8031芯片时,需将/EA引脚接()电平,因为其片内无()存储器。
答:低、程序2-14:片内RAM低128个单元划分为哪3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工作寄存器区、位寻址区、数据缓冲区2-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编程时直接使用,因为它没有地址。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
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 B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答:C三、判断对错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片机是一种CPU。
错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单片机习题答案(哈工大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习题答案(哈工大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习题与解答第一章1-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 口1-8:8051与8751的区别是:A、内部数据存储但也数目的不同B、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D、内部的寄存器的数目不同答:C第二章2-4:在MCS -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 晶振,1个机器周期为()。
答:2us。
析:机器周期为振荡周期的1/6。
2-6: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
答:26H2-7: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
答:0析:P为偶校验位,因为A中1的个数为偶数,所以P=0。
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8031的CPU是由RAM 和EPROM 所组成。
B、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低端还是咼端。
C、在MCS-51中,为使准双向的I/O 口工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保证它被事先预置为1。
D、PC可以看成使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答:错、错、对、对2-9: 803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
答:04H、00H、02- 11:判断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是否正确?A、DPTR是可以访问的,而PC不能访问。
B、它们都是16位的存储器C、它们都有加1的功能。
D、DPTR可以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但PC不能。
答:对、对、对、对2- 13:使用8031芯片时,需将/EA引脚接()电平,因为其片内无()存储器。
答:低、程序2- 14:片内RAM低128个单元划分为哪3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工作寄存器区、位寻址区、数据缓冲区2-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编程时直接使用,因为它没有地址。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
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 B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答:C三、判断对错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片机是一种CPU。
错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单⽚机原理及应⽤张毅刚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填空1. 除了单⽚机这⼀名称之外,单⽚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式控制器.2.单⽚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起,集成于⼀块芯⽚上。
答:CPU、存储器、I/O⼝、总线3. AT89S52单⽚机⼯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单⽚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最优化,从⽽⼤⼤降低和提⾼。
答:成本,可靠性。
⼆、单选1. 单⽚机内部数据之所以⽤⼆进制形式表⽰,主要是A.为了编程⽅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C.为了通⽤性D.为了提⾼运算速度答:B2. 在家⽤电器中使⽤单⽚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B.测量、控制应⽤C.数值计算应⽤D.数据处理应⽤答: B3. 下⾯的哪⼀项应⽤,不属于单⽚机的应⽤范围。
A.⼯业控制 B.家⽤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设备答:C三、判断对错1. STC系列单⽚机是8051内核的单⽚机。
对2. AT89S52与AT89S51相⽐,⽚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3. 单⽚机是⼀种CPU。
错4. AT89S52单⽚机是微处理器。
错5. AT89C52⽚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AT89S52则不能。
错6. 为AT89C51单⽚机设计的应⽤系统板,可将芯⽚AT89C51直接⽤芯⽚AT89S51替换。
对7. 为AT89S51单⽚机设计的应⽤系统板,可将芯⽚AT89S51直接⽤芯⽚AT89S52替换。
对8. 单⽚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的长处。
对四、简答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机、嵌⼊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本⾝不是计算机。
1.2 (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1.3 (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4、答:第一阶段(1974 年----1976 年):单片机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1976 年----1978 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三阶段(1978 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第四阶段(1982 年----现在):8 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 位单片机、32 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5 1 位单片机、4 位单片机、8 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和32 位单片机。
1.6答:基本芯片为8031、8051、8751。
8031 内部包括1 个8 位cpu、128BRAM,21 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4 个8 位并行I/O口、1 个全双工串行口,2 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但片内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扩EPROM芯片。
8051 是在8031 的基础上,片内又集成有4KB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是 1 个程序不超过4KB 的小系统。
8751 是在8031 的基础上,增加了4KB 的EPROM,它构成了 1 个程序小于4KB的小系统。
用户可以将程序固化在EPROM 中,可以反复修改程序。
1.7答:共同点为它们的指令系统相互兼容。
不同点在于MCS-51是基本型,而80C51采用CMOS工艺,功耗很低,有两种掉电工作方式,一种是CPU 停止工作,其它部分仍继续工作;另一种是,除片内RAM 继续保持数据外,其它部分都停止工作。
1.8(C)1.9(B)1.10答:单片机主要运用领域为:工业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方面;武器装备;终端及外部设备控制;多机分布式系统。
2.1 答:功能部件如下: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ROM,8031 没有此部件),4 个8 位并行I/O口(P0 口、P1 口、P2 口、P3 口);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21 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各部件功能:CPU(微处理器)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还增加了面向控制的处理功能,不仅可处理字节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数据存储器(RAM)片内为128B(52 系列的为256B),片外最多可外扩64KB。
数据存储器来存储单片机运行期间的工作变量、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程序存储器(ROM/EPROM)用来存储程序;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权;定时器/计数器用作精确的定时,或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串行口可用来进行串行通信,扩展并行I/O口,还可以与多个单片机相连构成多机系统,从而使单片机的功能更强且应用更广;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CPU 对片内各功能部件进行管理、控制、监视。
2.2答: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但在PC (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对于8051、8751)时,即超出片内程序存储器的4KB 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该引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论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8031 来说,因其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该引脚必须接地,这样只能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
2.3答:每12 个时钟周期为1 个机器周期。
2.4 在MCS-51 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 MHZ 晶振,1 个机器周期为(2 微秒)。
2.5 答:中断源入口地址外部中断0 0003H定时器0(T0)000BH外部中断 1 0013H定时器1(T1)001BH串行口0023H2.6(26H)。
2.7 (0)。
2.8(A)(错)(B)(错)(C)(对)(D)(对)2.9 8031 单片机复位后,R4 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04H),因上电时PSW=(00H)。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0)组工作寄存器区。
2.10 答:CPU 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时序划分:一个机器周期包括12个时钟周期,分为 6 个状态;S1-S6。
每个状态又分为 2 拍;P1 和P2。
因此,1 个机器周期中的12 个时钟周期表示为:S1P1、S1P2、S2P1、S2P2、…、S6P2。
如果采用12MHZ 晶振,1 个机器周期为1μs。
2.11(A)(错)(B)(对)(C)(对)(D)(对)2.12 答:地址为00H-1FH 的32 个单元是4组通用工作寄存器区,每个区包括8 个8 位工作寄存器,编号为R0-R7。
字节地址为20H-2FH 的16 个单元可进行128 位的位寻址,这些单元构成了 1 位处理机的存储器空间。
位地址范围是00H-7FH。
2.13 使用8031 单片机时,需将EA引脚接(低)电平,因为其片内无(程序)存储器。
2.14答:字节地址为00H-1FH的32 个单元是4 组通用工作寄存器区,每个区包括8 个8 位工作寄存器,编号为R0-R7。
可以通过改变PSW 中的RS1、RS0 来切换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这种功能给软件设计带来极大的方便,特别是在中断嵌套时,为实现工作寄存器现场内容保护提供了方便;字节地址为20H-2FH的16 个单元可进行工128 位的位寻址,这些单元构成了1 位处理机的存储器空间;字节地址为30H-7FH 的单元为用户RAM 区,只能进行字节寻址。
用于作为数据缓冲区以及堆栈区。
2.15(A)(对)(B)(错)(C)(错)2.16(C)2.17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就要把(PC)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
调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PC)。
2.18答:口引脚第二功能定义P3.0 串行输入口P3.1 串行输出口P3.2 外部中断0P3.3 外部中断1P3.4 定时器0 外部计数输入P3.5 定时器1 外部计数输入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2.19 MCS-51 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 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MCS-51的PC 是16 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64)KB。
2.20答:可通过复位来解决。
2.21(A (对)(B)(对)(C)(错)(D)(错)2.22 答:ALE 引脚。
3.1 答:(3)、(8)、(10)、(11)对,其余错。
3.2(A)(√)(B)(√)(C)(×)3.3 在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以(A)作变址寄存器,以(DPTR)或(PC)作基址寄存器3.4答:共有7种寻址方式。
(1)寄存器寻址方式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因此指定了寄存器就能得到操作数。
(2)直接寻址方式指令中操作数直接以单元地址的形式给出,该单元地址中的内容就是操作数。
(3)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即先从寄存器中找到操作数的地址,再按该地址找到操作数。
(4)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但需在操作数前面加前缀标志“#”。
(5)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以DPTR 或PC 作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A 作为变址寄存器,并以两者内容相加形成的16 位地址作为操作数的地址,以达到访问数据表格的目的。
(6)位寻址方式位寻址指令中可以直接使用位地址。
(7)相对寻址方式在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中,给出了地址偏移量,以“rel”表示,即把PC 的当前值加上偏移量就构成了程序转移的目的地址。
3.5答:MCS-51 指令系统按功能分为:数据传送类(28 条);算术操作类(24 条);逻辑运算类(25 条);控制转移类(17 条);位操作类(17条)。
3.6答:一般采用直接寻址,对于SFR 中字节地址能被8 整除的SFR 可以使用位寻址,对于SFR中的A、B、DPTR 寄存器可以采用寄存器寻址。
3.7 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所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3.8 假定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单元的内容送入累加器中3.9 在MCS----51 中,PC和DPTR 都用于提供地址,但PC 是为访问(程序)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 是为访问(数据)存储器提供地址。
3.10 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其“间接”体现在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3.11 答:功能是A、B 内容互换3.12 A=50H SP=50H (51H)=30H (52H)=50H PC=5030H3.13 解:ANL A,#87H 解:ANL A,#C3H 解:ORL A,#0CH3.14 A的内容为(0CBH)3.15 A=(00H),R3=(0AAH)3.16 DPH=(3CH)DPL=(5FH)SP=(4FH)3.17 SP的内容为(62H),61H单元的内容为(30H),62H单元的内容为(70H)。
3.18 解:查表可知FF MOV R7,AC0 E0 PUSH 0E0HE5 F0 MOV A,0F0HF0 MOVX @DPTR, A4.1答:用于程序设计的语言基本上分为三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在单片机中,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指令、数字和符号简称为机器语言,直接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机器语言程序。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不易看懂,不便于记忆,且容易出错。
(2)汇编语言具有如下特点:A、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程序设计人员必须对MCS----51 单片机的硬件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B、助记符指令和机器指令一一对应,所以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效率高,占用的存储空间小,运行速度快,因此用汇编语言能编写出最优化的程序。
C、汇编语言程序能直接管理和控制硬件设备(功能部件),它能处理中断,也能直接访问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不受具体机器的限制,都是参照一些数学语言而设计的,使用了许多数学公式和数学计算上的习惯用语,非常擅长于科学计算。
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高级语言,需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识别和执行。
4.3 答、手工汇编:通常把人工查表翻译指令的方法称为“手工汇编”。
机器汇编:机器汇编实际上是通过执行汇编程序来对源程序进行汇编的。
交叉汇编:由于使用微型计算机完成了汇编,而汇编后得到的机器代码却是在另一台计算机(这里是单片机)上运行,称这种机器汇编为“交叉汇编”。
反汇编:有时,在分析现成产品的ROM/EPROM 中的程序时,要将二进制数的机器代码语言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源程序,该过程称为反汇编。
4.4 答:(1000H)=‘M’(1001H)=‘A’(1002H)=‘I’(1003H)=‘N’(1004H)=34H(1005H)=12H (1006H)=00H (1007H)=30H (1008H)=70H (1009H)=00H4.5答:在编写子程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子程序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称为子程序的入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