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2014年高考分类题库考点23+福建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6 散文阅读一、(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
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一、(2013·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觉慧瞒着家里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
一天,克明在觉新的屋里看到周报和觉慧的文章,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
(《家》)B.一天,林佩瑶姐妹正在谈论蕙芳,吴荪甫进来,对蕙芳留了个纸条就出走的事大发雷霆,要林佩瑶去把她找回来。
(《子夜》)C.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里的避难小屋,并送来衣食。
伽西莫多的关怀爱护,使她摆脱了对这个相貌丑陋的人的恐惧。
(《巴黎圣母院》)D.法庭判马斯洛娃苦役刑。
虽然涅赫柳多夫找到庭长,指出这个案子是误判,马斯洛娃没有犯毒死人命罪,但是没有结果。
(《复活》)E.母亲去世后,欧也妮发现父亲充满慈爱,她从未享受过这般的父爱,因此,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
(《欧也妮·葛朗台》) 【解题指南】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侧重检测考生的识记能力。
这种题型都是【解析】选AE。
A项,原著说“终于有一天克明在觉慧的房里读到了周报和觉慧的文章。
克明不说什么,只是冷笑一声就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报告祖父”,可见“马上就报告给祖父高老太爷”是不正确的。
E项,原文说“母亲死后的第二天,欧也妮有了一些新的理由,依恋这所房屋……发觉老父对自己那么温柔体贴,她以为过去错看了老父的心”,可见“对自己厌恶这个家的念头,感到内疚”是不正确的。
2.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
”绍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
”袁绍为何说孙坚害传国玺病?此后孙袁双方围绕“传国玺”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答:【解题指南】相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对主要情节烂熟于心。
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做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2014届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文言文部分)(内部资料,请勿外传)001 必修1—必修5 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也叫《诗三百》。
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4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考点23 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福建)一、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 (2015·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6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
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
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
(《三国演义》)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
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
(《红楼梦》)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
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
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
(《家》)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
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
(《子夜》)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
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
(《欧也妮·葛朗台》)【解析】选AD。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
识记,要求学生判断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
本试题中所选入考查的情节均为经典中的主要情节。
A项的情节是关羽与黄忠大战于长沙城下,斗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次日又大战,关羽正要施展拖刀计,不料黄忠马失前蹄,关羽让黄忠换马再战。
因感激关羽义气,第二天黄忠连续空射,于是韩玄要杀黄忠。
魏延救下了黄忠,又杀了韩玄,出城投拜,关羽遂得长沙。
D项吴荪甫彻底绝望的原因是他孤注一掷,抛出150万公债与赵伯韬做最后的决斗。
可是,赵伯韬已经掌握了吴荪甫的底细。
紧要关头杜竹斋却趁他们压价时站到了赵伯韬的一边,大量扒进。
吴荪甫倾家荡产,彻底失败了,也彻底绝望了。
(二) (2015·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6分)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温馨提示:本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理合适的观看比率,点击右上角的封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 17 列传阅读一、(2014 ·新课标全国卷 I) 阅读下边的文字 , 达成 1~4 题。
(25 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 年, 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 激烈的争辩很快就变为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战” 。
这场争辩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烽火再续, 玻尔获获成功, 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所以获取了大部分物理学家的认可 , 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说也被奉为正统解说。
此次争辩就是有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 , 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顶峰对决” 。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 , 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他们的争辩旷日长远 , 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加进来 , 乐此不疲。
只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看法一直没能调解 , 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玻尔高度评论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 , 以为它是自己“很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夸赞说 : “极罕有谁像玻尔那样 , 对奥密的事物拥有这样敏锐的直觉 , 同时又兼有这样强有力的批评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单独研究不一样, 玻尔四周齐集着很多优异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只有改革的勇气 , 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育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 , 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以后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取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 , 并于 1921 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有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 , 筹集了大量资本。
在任所长的 40 年间 , 他以独有的人品魅力 ,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 , 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归类:文学常识、名著题汇编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文学常识、名著题汇编(江西卷)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
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
(《家》)B、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
(《高老头》)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D、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
品罢茶,黛玉令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
(《红楼梦》)【答案】B 。
【考点】识记文常识.层级为识记A。
【解析】【A、见《家》第三十四章。
应该是觉慧不开门,三叔克明和觉新催着觉慧开门。
C、先进篇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先进篇记载:“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还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进一步增加他的财富。
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 )公冶长篇载: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①圬(wū):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
②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
③诛:责备。
宰予大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
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D、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5 小说阅读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古渡头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
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
我妈病了。
”“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
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
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
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
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文学常识、名著题汇编 (江西卷)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
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
(《家》) B、 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便请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
(《高老头》) 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考点识记文常识.层级为识记A。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
宝玉悄悄的随后跟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
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撤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腌不要了。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学种蔬菜(卷)A)及分析综合能力(C)。
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
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并非“选择与四凤一同触电身亡”。
(天津卷)5.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解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著千秋是歌颂韩愈。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0 江苏加试一、(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1~4题。
(10分)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
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解析】根据文意前面写蔡琰,后面分别写了董卓和伯喈。
答案: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
【评分标准】三处断句,一处1分。
2.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限填城市名)(1分) 答:【解析】隋朝时期,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对东京进行大规模营建称东都,并迁都洛阳。
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居洛阳,封其为东都,武则天建武周政权改东都为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又改称东京。
答案:洛阳【评分标准】答对1分。
答成“开封”不给分。
3.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分) (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宋史》【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史记》作者为司马迁;B项《汉书》作者为班固;C项《后汉书》作者是范晔,从语段中“而范晔荒浅”可知应为《后汉书》;D项《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4.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
从“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可知“蔡琰二诗”不符合时代的诗风;从“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可知蔡琰深受家庭影响;从“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可知诗歌的创作时间存在问题。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3 福建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
一、(2014·福建卷)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子夜》)
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对他说,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来谈这件事,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
(《家》)
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
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
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
当有人称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时,伽西莫多激动地说:“谢谢!”(《巴黎圣母院》)
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
见到他,马斯洛娃很高兴。
涅赫柳多夫告诉她,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
(《复活》)
【解析】选BD。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B项,祖
父对他说的是“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要他把二哥找回来,他想看看觉民”;D项,伽西莫多没有说“谢谢”。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
2.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
(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
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
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
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 )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
简述原著相关情
节,要求对原著有一定的了解,对人物姓名、活动有准确的记忆。
(1)这段对话是曹操用计攻进下邳城,陈宫被徐晃抓获,被杀前与曹操的对话。
相关情节是:曹操欲刺杀董卓失败后出逃,做中牟县令的陈宫为他忠义所感动,于是弃官随他一起逃亡,投宿在吕伯奢家,因误会杀了吕伯奢全家人,逃走时恰好遇到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竟然又把吕伯奢杀了,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就离开了他。
(2)这一段是贾宝玉为大观园题了一些对联,离开贾政后的一段描写。
相关情节是:大观园工程竣工,贾政带众清客去园中为各处拟匾额对联,正好碰到在此戏耍的宝玉,贾政让他随着,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并故意题些俗套的匾额对联,贾政让宝玉题的匾额对联个个精彩,施展了才华,引得贾政十分喜欢,宝玉退出后被几个小厮纠缠讨赏,宝玉的所佩之物都被他们解去。
答案:(1)(第一问)吕布
(第二问)要点:①陈宫与曹操一起逃亡,投宿在吕伯奢家时误杀多人②外逃时路遇吕伯奢③曹操为绝后患,杀了吕伯奢④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就弃他而去(意思对即可。
)
(2)(第一问)贾宝玉
(第二问)要点:①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施展了诗才
(第三问)要点: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
(意思对即可。
)
【评分标准】(1)第一问1分;第二问4分,一个要点一分。
(2)第一问
1分;第二问2分,一个要点1分;第三问2分。
二 (2014·福建卷)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注】①不处:不享有。
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
(2分)
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
①是:这;道:方法。
强调得到富贵要有正确的渠道、方法。
②与:送给;取:获取;诸:之于。
强调送出与获得都要合乎道义。
解题时要准确理解文章,提炼材料要点,注意两句关键词的异同,找出相同与不同点。
答案:(1)取得财富不能违背原则。
(意思对即可)
(2)《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
(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1)意思对得2分。
(2)意思对2分,分析2分。
附【译文】
①财富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们,就不会享有。
②(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去送人,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别人的。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赠送语录
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2、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
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
4、恋爱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从开始到慢慢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思议百转千回。
5、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7、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
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那烟雨蒙蒙中遗失了心,却在这和煦阳光下找到了魂。
终于了悟了那埋藏已久的心。
于是,我轻轻的笑了。
8、人犹如深海里浮浮沉沉,一波一波的海水带着压力冲过来,要将自己深深地淹没,再淹没。
9、爱情如果只剩下同情,就算回到身边,又有何意义?
10、友情其实和爱情一样,很多的时候,距离才可以让彼此懂得。
11、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要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1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4、结婚时,会说“我愿意”。
愿意什么呢?不是愿意爱你,而是愿意只爱你。
不是愿意和你在一起,而是愿意只和你一起。
不是愿意得到你,而是愿意为你而放
弃别人。
不是愿意接受幸福,而是愿意给你幸福。
这句“我愿意”,是个天大的承诺,代表唯一、忠诚和责任……你愿意么?
15、希望的未来那么遥远,不想面对的将来总是不期而遇,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以及对未来残酷认识不足,使人产生上面判断,对影响未来主要因素的变化判断准确,就能把握事物未来结果,采取行动应对,能使未来向好,既便困难到来,也会有所准备使损害最小,应对未来有效手段是立足当下,采取行动。
16、一句我等你,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
它远比我爱你三个字,更需要勇气。
不是每个人你都愿意等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等待。
一句我等你,包含了很多的无奈,心酸,苦涩。
或许是爱不到,或许是不能爱,无论怎样,我等你这个承诺,远比我爱你更动听。
可是有多少的爱情经得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