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4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网络计划方法因控制项目的进度而产生, 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 已成功地进行了无数重大而复杂项目的进度控制,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网络计划是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工作和所需时间, 以与各项工作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通过网络分析, 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之间的相互关系, 找出在编制计划以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路线。
随着网络计划应用全过程计算机化的普与, 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在, 在建筑行业里业主方的项目招标, 监理方的进度控制, 承包方的投标与进度控制, 都离不开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已被公认为进度控制的最有效方法。
它还可以应用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安排以与报表, 文件流程的合理组织等方面。
关键词: 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线法建筑工程应用项目的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军事对某些工程产生需要, 同时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这需要时, 就出现了工程项目。
因此, 项目管理是古老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
然而, 项目管理形成一门学科却是7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当时, 大型建设项目, 复杂的科研项目、军事项目和航天项目大量出现, 国际承包事业大发展, 竞争非常激烈, 使人们认识到,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 要取得成功, 必须加强管理, 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于是项目管理学科作为一种客观需要被提出来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 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因此进行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成就更辉煌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
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56项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第二个五年计划十大国庆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大庆建设的实践;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类从事的建筑工程活动越来越复杂。
工程建设中的许多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并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发挥和建设业的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网络计划技术流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用于自然科学、社会资源、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通过网络计划对任务工作进度进行相关安排和控制,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完成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科学管理技术手段。
网络计划技术不仅仅是一种计划编制途径,还是一种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目前,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我国针对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优化。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方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引言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利用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等技术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计划和控制,从而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的方法。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网络计划技术不仅仅能被用来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还应该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从当前看来,网络计划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国现阶段对于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不如国外那么先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1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因为这种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方式成效明显,随即,该项技术被全球各大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
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也因为网络计划技术自身的特色:纵观全局,筹备周详。
网络计划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构建的网络图形能够详细表现工作之间的逻辑、组织、工艺联系,通过参数计算,监测首要因素,实现方案的列举,便于管理人员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按时交付工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帮助管理人员判断最佳的方案,保障工程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决策。
2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的必要性(1)施工周期长。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概述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管理和协调项目工作流程的方法,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表示项目的活动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帮助项目团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监控项目的进展。
在建筑工程中,网络计划技术被广泛应用,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可控性,减少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风险。
项目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方法和工具,对项目目标、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网络计划技术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确定项目活动的先后关系和时间要求,帮助项目团队实现高效的协作和资源分配。
网络计划技术的核心概念在理解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核心概念:1.活动(Activity):指项目中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单元,它可以是一个任务、一个阶段、或者一个事件。
2.事件(Event):指项目中具有特定意义和要求的里程碑,它通常用来表示某个活动的开始或结束。
3.前置关系(Precedence Relationship):指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包括开始-开始(SS)、开始-完成(SF)、完成-开始(FS)和完成-完成(FF)等不同的关系。
4.持续时间(Duration):指完成一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它可以是小时、天、周等。
5.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指在网络计划图中,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活动序列,它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最短工期。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制定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通过绘制网络计划图,项目团队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中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和依赖,从而确定活动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要求。
同时,基于网络计划图,可以进行资源分配和优化,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进度管理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监控和管理项目的进度。
通过更新网络计划图,记录每个活动的实际开始和完成时间,项目团队可以实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延误。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探析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子项目众多、环境多变、要求严格、配合紧密等特点,这就导致其管理的复杂性。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其进行管理优化,就可以将整个项目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网络进行控制和组织,并可反馈各个环节的信息,以此对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网络配置的优化,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和施工的效率,从而达到质量、工期、成本的共赢。
关键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实施内容有效提高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网络技术的特征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网络技术实质就是网络计划技术,其具体的实施特点有:网络计划技术中各个工作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类似网络结构,关系严格;网络计划的技术在施工中对工期的控制极为有效,其所提供的时间参数都是一种动态化的概念,即网络计划技术可以适应动态化管理需求;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必须对关键的问题进行集中控制,因为网络化的计划组织必须以网络节点为核心展开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供控制效率;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对施工的计划进行选择和甄别,从而的到最佳的优化方案;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形成工程施工的网络图,使得计划更加具有科学性,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领导者利用工程网络图就可对涉及到工程的复杂要素进行全面控制,尤其对时间、成本、质量等要点的管理更是可以一目了然。
二、施工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实施内容网络计划技术是针对施工管理中的计划和控制,而展开的针对性的管理技术措施。
具体的看,其应用网络图对一项计划或者施工项目的各个作业内进行分析,确定其逻辑关系,通过计算获得各个作业项目的时间参数,从其中找到关键的作业内容和关键实施路线(顺序),然后以此为依据对时间、资源、成本等进行综合性的分配,达到最优化的完成施工目标。
网络计划的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重点而进行,如进行时间优化、成本优化、时间成本优化、时间资源优化等等。
不同的优化措施对应的调整手段也就不同,如时间优化:即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充足的条件下,寻求工期最短的施工路径和方法;而时间成本优化则是针对工期与才成本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分析,力求将工期和成本统一到一个趋势中,即达到工期最短而成本最低的时间点,以此来控制施工的各个作业项目;时间资源的优化则是在一定资源条件限制下,保证工期最短的施工措施;或者是工期一定的情况下使得投入的资源最少。
浅析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深入分析了有关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建筑;自身素质;管理体制1 现行施工企业现状我国现有施工企业规模和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达 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仅为 5%左右。
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2 网络计划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网络计划虽比横道计划有一定的优点,但一般网络计划(cpm/pert)在国内外建筑施工实践过程中早已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2.1 网容易破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往往与原计划有偏差,发生这种情况,俗称“网破了”,就要进行调整,常用的调整方法是对计划的未完成部分重画网络图重新计算,制订出新的网络计划。
俗称“补网”。
当然,任何一种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由于建筑施工具有产品固定、露天作业等技术经济特点,影响施工的随机因素多,而且网络计划中工序持续时间的灵敏度很高,只要有一个工序的持续时间因受随机因素影响而改变,则所有后继工序的时间参数都将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计算,甚至关键线路也可能发生转移。
由于情况变化是经常发生的,有时“补”还没有“破”得快。
这种频繁修改的计划在执行中与没有计划无异。
2.2 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
霰黧。
垫凰。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的运用程字刘靖(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商要]工程进度控制是建设项目控制参数中最为基本和关键的控制参数之一,工程项目管理是针对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进度、投资、质量和安全‘‘四大控制”,而四大控制又有各个不同的量化目标,四者之间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在控制的四个目标中,进度控制是其中最为基本的参数控制,也是影响到成本管理的基础控制。
呋_键词]网络计划技术;进度控制;应用策略网络计划技术是进度控制最有效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对工程项目前期准备、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一些列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并施加工艺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关系,采用网络参数计算,找出关键工作,并通过加载人工、机械、材料、费用等资源,能够平衡资源的消耗量,进而使资源得以合理、充分的利用。
一、网络技术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手段,网络计划技术自6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在部分跨地区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和大型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该技术在大量的地方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
网络计划多被建筑企业用来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之一,能够切实用于指导项目实施的网络计划则为数较少,即使编制了这样的计划,也会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无法及时应变调整,致使计划的工期目标最终落空。
众所周知,在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后,编制网络计划需要将项目分解为大量的工作,需要表达工作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通过大量的时间参数计算方可求出工期、找到关键工作。
因此,若不借助软件,编制符合工程实际的网络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由人工对复杂的网络计划进行工期、费用和资源的优化也是不可能的。
一个高质量编制完成的网络计划,若不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进度控制,则网络计划仍是一纸空文。
尽管进度控制内容繁多,但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监测工作的实际进度,绘出前锋线,判断对工期的影响;2)处理工程变更,即在原网络计划上增加或删除工作,以及延长或缩短某工作的持续时间,并判断对工期的影Ⅱ向:3)若发生工期延误,则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清项目参加各方责任,处理工期和相关费用索赔i 4)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和赶工方案,以避免或减少各种进度干扰因素所导致的工期延误或里程碑事件的拖延。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关键的领域,它需要准确并且按时的完成所有项目任务,以便结果达到预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筑专家引入了网络计划技术来管理建筑项目。
网络计划技术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标准实践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介绍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的工具,它是由计算机软件支持的,通过图形化展示所有项目任务及其时间维度信息。
网络计划可以对每个任务进行调度和分配资源。
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专家以更好的方式分配项目资源、编制时间表以及监控整个过程。
该技术可以通过图示显示每个项目的任务,其中每个任务用一个节点表示,并通过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建筑团队更好地识别每个任务的时间跨度,并以更具体的方式来规划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阶段。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 快速成本分析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为专家提供所有项目任务的时序关系以及资源要求,这使专家能够更好地决定最优的资源调度方案,以便提供项目的最终成本分析。
2. 更好的项目调度网络计划技术可以用于更好地调度每个项目任务的实施,从而可以快速确定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这将有助于专家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项目时间。
3. 提高生产率网络计划技术还可以帮助专家识别项目中的瓶颈任务并解决它们。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团队的生产率并加速项目计划。
4. 改进通讯系统网络计划系统可以为建筑专家提供如何与整个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由于任务和资源都能清晰地展示,这样有助于降低管理的错误率并减少团队成员在技术沟通方面的时间和成本开支。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组成网络计划技术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1. 工作量分析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意味着将所有任务进行拆分,并为每个任务分配资源,以便可以更好地评估其时间和成本。
浅析网络计划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表示方法主要有横道图、关键线路法(网络计划)、gert、pert 等。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及的难度的不断增大,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表示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发展步伐。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网络计划技术应运而生,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按时、按量、按质量完成,并有效的利用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达到了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
文章在此主要对其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计划;进度管理abstract: in the late nineteen fifties, network plan technology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by using the network technology can en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ime, by volume and according to quality, and efficient use of manpower, financial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high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arget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key words: network planning; schedule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如今,网络计划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网络计划技术的实际应用1. 简介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计划和管理项目进度的工具。
它通过图形展示项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时间安排,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更加清晰地了解项目进度,并提供了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
在实际项目中,网络计划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工程、软件开发、新产品开发等等。
本文将介绍网络计划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2. 应用场景2.1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网络计划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项目进度管理。
通过建立项目的网络计划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施工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时间安排。
项目经理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来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并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
同时,网络计划技术还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出关键路径,找出对整个项目进度最关键的任务,以便合理安排资源和优化进度。
2.2 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项目中,网络计划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软件开发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开发任务,各个任务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通过绘制网络计划图,开发团队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任务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更好地安排任务的时间和资源。
另外,网络计划技术还可以被用于确定软件发布的时间节点,帮助开发团队合理安排开发进度,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2.3 新产品开发在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网络计划技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新产品开发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和团队的协同合作,各个任务之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
通过网络计划技术,项目经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任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进度,并及时调整项目进度。
除此之外,网络计划技术还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以便更好地安排资源和管理进度。
3. 优势与挑战3.1 优势网络计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可视化展示:通过网络计划图,项目团队可以直观地了解项目任务的依赖关系和时间安排,便于项目管理和协调。
•精确计算: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根据任务的前置条件和时间估算,精确计算项目的工期和关键路径,提高项目进度的准确性。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随着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复杂和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进度控制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何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和时间,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已经成为了施工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简称双代号网络)作为施工进度控制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会对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一种用于安排施工活动顺序和时间的方法。
它是以活动为节点,以时间和逻辑关系为弧的网络计划。
使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各个施工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耗时以及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关系,从而使得施工进度计划变得直观、清晰、可行。
1.确定工程活动及其顺序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需要进行的各项工程活动,并且明确这些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2.绘制网络图将工程活动以节点的形式绘制在图上,并用弧线表示各个活动之间的关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3.确定活动的工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技术和经验,确定每个活动的工期。
4.确定关键路径通过对整个网络进行推理和计算,找出整个工程中的“关键路径”,即对整个工程进度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活动序列和工期。
这是施工进度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5.编制进度计划依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和工程活动的工期,编制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3.方便进行调整和优化有了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施工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度的调整和优化。
当出现了某个活动的工期延误或提前完成时,可以根据网络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整个工程的进度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
4.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每个工程活动的时间关系,对整个工程进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通过对网络计划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
建筑施工管理中网络计划法的应用分析黄慧发布时间:2022-06-30T07:32:31.629Z 来源:《建筑模拟》2022年第4期作者:黄慧[导读]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众多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推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认知,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身份证号:4600281987****0451 海南省海口市 571100摘要: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众多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推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认知,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计划法;必要性;存在问题;应用对策1应用网络计划法的必要性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施用网络计划法的必要性,主要是由自身的工程特点决定的。
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1 工期长建筑工程是露天施工,可能需要经历四个季节的气候变化。
这就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缩短工期,减少气候变化影响,可利用多空间进行作业争取达到缩短工程期限的目的,采用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和多层次立体交叉作业。
多空间施工方法要求制定详细的缜密的施工组织计划,要求不同施工单位,整个作业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行事。
1.2 生产空间不断变化由于建筑工程产品较为固定,整体难分。
整个施工处于流动环境中。
生产空间不断地变化。
生产空间的变化意味着施工条件或者施工环境的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应随着施工方法和顺序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新环境。
1.3 工程复杂性强为了适应工程的复杂性,必须提高相应组织管理对策水平,必须实行专业化组织管理,加强施工项目中各工种的配合力度。
相关项目经理只有使用工程项目计划,才能把工程所强调的时间、质量和费用传达给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协调好各工种之间的步伐。
1.4 工程项目个性化强不同建筑工程项目因其涉及的要求、用途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带来相应的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
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有自己不同的施工组织特点。
(三)无节奏流水施工1.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2.流水步距的确定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例题:某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见下表,施工过程施工段 ① ② ③ ④ Ⅰ2 3 2 1 Ⅱ3 24 2 Ⅲ 3 4 2 2 解:(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施工过程Ⅰ:2,5,7,8施工过程Ⅱ:3,5,9,11施工过程Ⅲ:3,7,9,11(2)错位相减,取最大差值作为流水步距KⅠ与Ⅱ: 2,5,7,8 Ⅱ与Ⅲ: 3,5,9,11-) 3,5,9,11 -) 3,7,9,112,2,2,-1,-11 3, 2, 2,-11 则K1,2=2天,同理可得K2,3=3天3、流水施工工期的确定C Z G n t K T ∑-∑+∑+∑+∑=上例中T =(2+3)+(3+4+2+2)=16(天)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1A420012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基本概念1、网络图在进度控制中,网络图用来表示进度计划。
它是一种表示计划中各项工作先后顺序和所需时间的网状图,由若干箭线和节点组成。
2、工作组织施工首先要划分工作项目,网络图中,每一个工作项目称为一项工作。
工作的表示方法如下:工作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但网络图中有一类特殊的工作,它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这类工作称为虚工作。
网络图中,虚工作只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③—④。
3、节点节点表示工作开始和完成的瞬间,为时间的一点。
除了网络图的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之外,中间的任何节点都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及后面工作的开始。
4、编号即节点编号。
节点编号的原则:从左向右编,从小到大编,并且箭头号要大于箭尾号。
5、工艺关系、组织关系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合称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所谓工艺关系是指工艺上、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关系。
如支模板→绑钢筋→浇砼。
所谓组织关系是指为了组织施工或资源调配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如支模1→支模2。
6、紧前工作、紧后工作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表示工作之间的关系。
7、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先行工作:某项工作的先行工作是指与该工作位于同一条线路上并且在该工作之前的所有工作。
后续工作:某项工作的后续工作是指与该工作位于同一条线路上并且在该工作之后的所有工作。
8、线路、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线路:从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头方向一直到终点的全程称为一条线路,网络图中有若干条线路。
列出网络图示例中的所有线路。
关键线路:所有线路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
计算各条线路的持续时间,找出关键线路。
关键工作: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举例,用双箭线标示关键工作。
①→②→③→⑤→⑥3+2+1+1=7天,总时差为2天。
①→②→③→④→⑤→⑥3+2+0+2+1=8天,总时差为1天。
①→②→④→⑤→⑥3+3+2+1=9天,总时差为0。
9.时差(1)总时差: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工作拥有的机动时间。
(2)自由时差: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前提下,工作拥有的机动时间。
案例分析:【案例1】某工程,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图6-1)和各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图6-1 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期,决定对B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6—3)进行调整,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图6-3 B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问题:1.找出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图6—1)的关键线路。
2.B分部工程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后,流水步距为多少个月?各施工过程应分别安排几个工作队?B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多少个月?绘制B分部工程调整后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对图6-1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而言,B分部工程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后,该项目工期为多少个月?可缩短工期多少个月?参考答案:1.关键线路:B—E—G和B—F—H。
2.流水步距K=1月,b甲=t甲/K=2/1=2队,同理,b乙=1队、b丙=2队N’=2+1+2=5队B分部工程流水施工工期 TB=(m+N’-1)K=(3+5-1)×1=7月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3.工期为27月、提前3月。
案例2】某办公楼由12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
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的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41周。
乙方提交了一份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
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l: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0个工日。
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费用5万元。
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2: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重新施工,因此造成增加用工30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2万元,辅楼主体工作工期拖延l周。
事件3:在主楼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该工作工期延长4天。
事件4: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8个日,该工作工期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万元。
问题1.该网络计划中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关键工作),计划工期是多少?2.针对上述每一事件,分别简述乙方能否向甲方提出工期及费用索赔的理由。
3.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4.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是3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是18元/工日,乙方应得到的索赔款为多少?案例分析:一、本部分要求掌握基于网络计划的工期索赔、费用索赔问题,每年均会考到。
二、解题步骤:1.判断索赔是否成立:非承包商责任造成的损失才可以索赔。
2.若索赔不成立,则索赔计算不予考虑;3.若索赔成立,需合理计算工期索赔值和费用索赔值。
(1)工期索赔计算:①找出网络计划关键线路;②若延误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延误几天补偿几天;③若延误的工作为非关键工作,则与总时差比较:若小于等于总时差不影响工期,不予补偿;若大于总时差,则超过总时差几天,补偿几天。
④若是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增加的时间用比例计算法计算:增加的工程量增加的时间= 原工作时间×原工程量4.判别工期提前或拖后用两个工期进行比较:即实际施工期与合同工期比较。
合同工期包括原合同工期和新合同工期。
新合同工期=原合同工期+工程延期时间(工期索赔时间)实际施工期=原合同工期+所有的延误时间(包括业主原因和承包商原因引起的所有延误时间)用实际施工期与新合同工期比较来判别工期提前或拖后。
(2)费用索赔计算①按题目中给出的实际损失补偿;②人员机械窝工:窝工费=每日窝工费补偿标准×窝工工日(台班);③完成额外工作:补偿金额=日工资单价×工日数或补偿金额=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数。
④若是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补偿金额=增加的工程量×综合单价参考答案:1.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即关键工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包括:基础工程、主楼主体、设备安装、装饰装修。
计划工期=(8+16+6+11)周=41周2.索赔事件阐述如下:事件l:是因地质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属于甲方应承担的风险,既可以索赔费用,也可以索赔工期。
事件2:是因设计变更引起的,属于甲方应承担的责任,既可以索赔费用,也可以索赔工期。
事件3:是因施工机械出现故障引起的,属于承包商自己应承担的风险,与甲方无关,不能向甲方提出索赔。
事件4:是因乙方购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属于承包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甲方无关,不能向甲方提出索赔。
3.综上所述,事件l、事件2可进行工期索赔。
基础工程是关键工作,延长3天,可获得3天的工期补偿;辅楼工程延长1周,但因它不是关键线路,且有8周的总时差,所以不能获得工期补偿。
因此,乙方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3天。
4.事件l:索赔款额=10×30+15×18+50000=50570元事件2:索赔款额=30×30+20000 =20900元索赔款总额=(50570+20900)元=71470元【案例3】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1层,地上16层。
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 d。
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 d奖励(或罚款)1万元。
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l 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l万元。
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l d,供货方赔偿l万元。
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
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单位:d)。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由于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 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 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 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 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晚开工30 d,直接费损失O.5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1.指出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2.指出乙方向甲方索赔成立的事件,并分别说明索赔内容和理由。
3.分别指出乙方可以向大模板供货方和屋面工程劳务分包方索赔的内容和理由。
4.该工程实际总工期多少天?乙方可得到甲方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万元?5.乙方可得到各劳务分包方和大模板供货方的费用赔偿各是多少万元?6.如果只有室内装修工程有条件可以压缩工期,在发生以上事件的前提条件下,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甲方的工期奖,室内装修工程工期至少应压缩多少天?{疑难解析:问题4:(1)实际施工期计算,将所有延误时间加到原网络图中去,重新找关键线路和工期。
此时关键线路未变,则实际施工期:125(基础工程)+210(主体结构)+40(二次结构)+49(设备安装)+200(室内装修)=624d 或者:600(原合同工期)+5(基础工程)+10(主体结构)+9(设备安装)=624d (2)新合同工期=原合同工期+非承包商原因延期时间=600+5(基础工程)+9(设备安装)=614d实际施工期>新合同工期,延误10d,罚款10d×1万元/d=10万元问题6:工期优化的方法:不能把关键线路压缩成非关键线路,即允许出现新的关键线路,原关键线路总要保持是关键线路,否则不能有效缩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