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847.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如光照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合、月见草的夜开昼合,温度引起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而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食虫植物(捕蝇草、茅膏草)的感触运动是这些植物的叶片密布触毛,当昆虫碰上这些触毛时,叶片上的触毛即向内弯曲,把昆虫包起来,将其消化。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注: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地球的引力作用)1.向性运动(如向光性)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幼苗的尖端决定的。
即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植物的向光性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二)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植物中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调节作用的物质。
2、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5)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1D 2D 3. C由于仅有左侧受光照,根部背光生长,向右生长其次,受重力影响,会向下生长,综合可得根部向右侧斜向下生长4B 5(1)D (2)A (3)C6(1)植物的根可能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2)①每天向B试管中加适量的水,A试管不加水,确保B试管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植物A、B两侧的根的生长情况②预测:靠近B试管一侧的根明显比A侧的根生长快.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大,水漏得太多、太快,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潮湿;或者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小,水漏得太慢、太少,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干燥.③可以在植物的两侧,AB两支试管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也可以同时用完整的试管,改为用吸水布条来为植物提供水分,便于控制水分的多少7(1)不均匀(2)顶芽(3)子叶1、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北半球陆地上的大树一般朝南的枝叶茂盛C、向日葵向太阳D、夜合树的叶到了晚上要合拢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激素B、生成素在植物体内生长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3、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块中,再将琼脂块插入透明盒内,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图)。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程标准素养要求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1.生命观念:运用图示图表法理解记忆植物激素的概念及生长素具有的作用。
2.科学思维:结合生长素的作用曲线,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3.科学探究: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领悟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及严谨的态度品质。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2)鲍森·詹森的实验(3)拜尔的实验(4)温特的实验3.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4.植物激素的概念[提醒](1)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2)生长素是吲哚乙酸、苯乙酸和吲哚丁酸等一类物质的统称,不只是吲哚乙酸。
二、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2.顶端优势(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将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4)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5)生长素促进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实现的。
()(6)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种类、器官种类和生长素浓度等因素影响。
()答案:(1)√(2)√(3)×(4)×(5)×(6)√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1)图解(2)解释①生长素的浓度:单侧光导致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浓度高于向光侧;这种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通过极性运输传至尖端下方。
②生长程度:尖端下方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表现出向光生长。
2.不同处理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状况分析类别处理条件实验结果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①向光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弯曲生插入类长;④向光弯曲生长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中IAA的移植类含量:a=b+c,b>c;⑤向右弯曲生长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③向小孔弯曲旋转类生长;④向心生长[温馨提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感应性A.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B.感应性现象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
茎的生长是负向重力性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C.感应性的分类1.向性运动: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2.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二)植物激素A.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
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茎的生长比向光侧茎的生长快,表现出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和激素A.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B.内分泌腺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内分泌腺种类、分泌激素及生理作用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b)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e)睾丸(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f)卵巢(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C.激素1.激素的特点a)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人的血糖含量一般为90毫克/100毫升,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第3节 神经调节 (一) 对刺激的反应1. 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器官或组织的参与2. 反应过程: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3. 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的快慢也有所差异(二)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A. 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 1. 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 鼻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 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B. 神经元1. 神经元的结构1)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 2)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b)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接受信息并传导信息(三) 信息的处理 A. 神经系统的组成B. 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神经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12对,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受和运动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C. 脊髓1. 脊髓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2.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四)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1.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网络】【知识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响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表现: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态、生理和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
)2、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茎:向光性、向触性、向热性;根: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
3、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或芽)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5、含羞草属于防御行为,捕蝇草和捕虫花属于捕食行为。
6、意义:使植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生存。
7、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8、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托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④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鹿浓度幽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缺点)。
应用于:防治杂草。
9、植物茎具有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茎生长得快,所以弯向光源生长。
10、其他植物激素。
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例题精析】例1.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贵竹造型多样,观赏价值高,深受花友的喜爱。
如下图的造型是如何获得的()A.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利用茎的感性运动B.放在单侧光的环境下,生长素在向光的一侧分布多C.培育过程需定期改变单侧光照方向D.通过繁殖将此弯曲性状遗传给下一代例2.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
以下有关图示幼苗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例3.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
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植物的感应性1.植物感应性的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根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整体移动。
但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__刺激的方向__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①向光性:植物体在__单侧光__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向光生长的特性是普遍存在的。
如: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向日葵花盘向太阳。
向光性可使植物叶片获得更多的阳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__重力__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说明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朝向水充足的地方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④向化性(向肥性):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3.植物的感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__无关__,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如含羞草叶子的运动。
说明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举例:①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②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
③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
知识点2 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的介绍(1)定义: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常见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作用__生长素__ ①加快细胞生长__速率__,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__分裂__,延缓组织衰老脱落酸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2.植物生长素(1)产生位置:产生于胚芽尖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