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4.3公差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847.00 KB
- 文档页数:9
一、基本内容:1、形位公差的标注:被测要素、公差框格、指引线(垂直于框格引出,指向公差带宽度方向)、基准(分清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字母放正,单一基准和组合基准)2、公差带的特点(四要素)大小、方向、形状、位置3、公差原则基本概念作用尺寸:单一要素的作用尺寸简称作用尺寸MS。
是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作用尺寸:Dms=Da—误差dms=da+误差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1)最大和最小实体状态MMC:含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轴为最大极限尺寸。
LMC:含有材料量最小的状态。
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轴为最小极限尺寸。
MMS=Dmin;dmaxLMS=Dmax;dmin(2)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尺寸达到最大实体尺寸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在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
A)单一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与形状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形状公差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形状公差B)关联要素的实效尺寸是最大实体尺与位置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h=最小极限尺寸—位置公差对于轴: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s=最大极限尺寸+ 位置公差理想边界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边界。
(1)最大实体边界(MMC边界)当理想边界的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2)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C边界)当理想边界尺寸等于实效尺寸时,该理想边界称为实效边界。
包容原则(遵守MMC边界)○E(1)定义:要求被测实际要素的任意一点,都必须在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面内,该理想形状的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即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加工到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为零,具有理想形状。
(2)包容原则的特点A、要素的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尺寸MMS。
3.4 公差原则主讲教师:马惠萍1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3.4公差原则 —是指处理t几何和T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原则t 几何和 T 尺之 间关系:无: 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E最大实体要求 M 最小实体要求 L 可逆要求R图样上某要素的t 几何与T 尺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各自公差要求GB/T4249-1996规定,独立原则是图样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机械图样上95%以上公差要求遵循独立原则。
3.4.1 独立原则t 几何和 T 尺之 间关系:无: 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E最大实体要求 M 最小实体要求 L 可逆要求R3.4.2 有关公差原则的一些术语和定义1. 最大实体尺寸(MMS)2. 最小实体尺寸(LMS)3. 体外作用尺寸(EFS)4. 体内作用尺寸(IFS)5.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6.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D m a x孔d m i n轴D m i nd m a x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重量最重)的状态下的尺寸对孔 D M =D min对轴 d M =d max1. 最大实体尺寸(MMS )-maximum material size对孔 D L =D max 对轴 d L =d min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重量最轻)的状态下的尺寸2. 最小实体尺寸(LMS ) -Least material sizeD m a x孔d m i n轴D m i nd m a x3. 体外作用尺寸(EFS )-External function sizeD fe =D a -f 几何孔的EFS —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D aD feD a f 几何轴的EFS —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d fe =d a +f 几何f 几何d ad feMMVS—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于最大实体尺寸,且其导出要素的f几何= t几何时的体外作用尺寸。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T=ai,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例题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
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
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
附录章节思考题与练习解答第一章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1.1 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特征有哪些?答: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制造,能彼此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的特性。
互换性的特征,有同一规格、一批、使用效果相同等三个。
1.2 什么是公差?为什么要规定公差?答: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
规定公差的目的在于,加工时将零件产生的误差严格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从而使零件具有互换性。
3、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完全互换,是零部件在装配或是更换时是不需要挑选和修配的;不完全互换性,则在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需要附加挑选或是修配等条件。
零部件厂际协作时应该采用完全互换,同一厂制造或装配时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
1.4 举例说明分组互换的含义及优点。
答:以6135型柴油机气缸孔和活塞的配合为例,气缸孔和活塞的公称尺寸为φ135mm。
设计时,为保证两者既能相互运动又不至于间隙过大,无论是气缸孔还是活塞的公差仅为0.02mm,加工难度较大。
生产中,为降低加工难度将公差放大至3倍,加工完成后将气缸体和活塞分为三个组,保证每个组内的气缸孔和活塞的公差为0.02mm,即组内零件具有互换性,不同组的零件则不具有互换性。
分组互换的优点是既满足了高精度的装配要求,又便于孔、轴的加工。
1.5 什么是标准?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公认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1.6 按照使用范围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按照使用范围,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7 什么是优先数系?它有何特点?我国采用什么数列作为优先数系?答: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它的特点是:数列中两相邻数的相对差为常数;任意两项的理论值经计算后仍为一个优先数的理论值;优先数系具有相关性。
长安大学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2010~2011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适用专业及班级25040805、25040806、25040807任课教师吴文系(教研室)主任院长(主任)长安大学教务处印制总学时总学分已完成本学期学时完成学时学分学时学分讲课习题实验上机周学时起止周次42200422322831-18编制说明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采用张帆主编的《互换性与几何量测量技术》陕西科技出版社一书为主要教材讲授。
2、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完成习题和练习。
并在公差实验室完成8学时实验任务。
授课顺序周次教学内容学时目的与要求方式方法手段作业与完成时间备注11第1章绪论1.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2互换性原则1.3标准化与优先数系1.4极限配合与检测技术的发展2掌握互换性、标准化概念及其在机械中的作用,了解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及其应用。
授课教材:p14作业:1,2,322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2.1测量2.2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2.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2了解量具、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为做实验做准备电教片辅助教学32第3章圆柱结合的尺寸精度设计3.1圆柱结合的使用要求3.2基本术语及定义2掌握圆柱结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授课教材:p99作业题:1,2,3,443 3.3标准公差系列3.3基本偏差系列2了解公差与配合的构成原理授课教材:p100作业题:6,7,8、9,10,1154 3.5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2熟悉有关国标,会正确选用公差与配合授课教材:p100作业题:12,13,14,1564第4章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4.1概述4.2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2了解形位公差的概念,及标注方法授课教材:p201作业题:175 4.3形位公差带2了解形位公差带及其解释授课教材:p201作业题:2,3,4,586 4.4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2了解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授课教材:p203作业题:6,796 4.5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2了解形位公差各项目的选用与标注授课教材:p205作业题:8,9,10109 4.6形位误差及其检测2掌握几种典型的形位公差的检测授课教材:p207作业题:11,12,13,14,151110第5章表面粗糙度5.1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3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及其选用5.4表面粗糙度符号和代号及其注法2掌握基本概念;掌握表面粗糙度评定的参数;会选用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并正确标注授课教材:p230作业题:1,2,3,4,51210第6章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6.1概述6.2滚动轴承公差等级及其应用6.3滚动轴承内径与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2掌握轴承公差等级及其应用;掌握滚动轴承内径和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