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1
《二维动画角色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系统研究动画角色造型规律和培养动画角色造型能力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系统讲授包括角色设定前期准备、角色形象设计、完整角色必备因素以及动物形象设定的相应知识点,它的任务就是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角色造型意识、扎实的造型功底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突出的艺术创造力。
使学生获得正确认知初级角色设计师职业入门知识,初步具备原创基础动画角色造型能力,还可以提升考取动画绘制员职业资格证,以及行业动画执业资格等职业证书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就业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坚持职业能力为核心,不仅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能系统掌握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各个知识点,最终熟练掌握多种动画角色风格的造型特点及完整角色的商业标准;同时不仅让学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还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沟通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动画角色基础概念、造型特点、变形方法以及动画师思维方式。
(2)掌握角色头部、身体基本型类别及绘制方法。
(3)掌握角色五官、发型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4)掌握艺用人体解剖结构基础。
(5)掌握角色头部、身体五视图绘制标准及方法。
(6)掌握角色常用表情图类型及其绘制方法。
(7)掌握角色常用动作图类型及其绘制方法。
(8)掌握角色服装道具特点及其绘制方法。
(9)掌握角色色指定商用标准及其制作方法。
(10)掌握常见动物结构及其卡通化绘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基础造型设计能力。
(2)具有熟练运用手绘板以及借助相应专业软件绘图能力。
(3)具有对文字脚本或剧本加以整理、分析与提炼出关键信息的能力(4)能够根据角色形象独立绘制出角色五视图能力。
1动画⾓⾊设计概述和造型风格分析动画⾓⾊设计班级:12普多媒体⽼师:叶莹教材分析:该科所⽤教材为叶⼩青主编,⾼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彩》⼀书。
教材从⾊彩的基础知识⼊⼿,由浅⼊深,循序渐进的介绍了⾊彩的基础规律和观察⽅法;静物、风景的⾊光特点;⽔粉画⽔彩静物和风景的写⽣⽅法、步骤等内容。
根据⼤纲,教材以⽔粉画技巧为主,对⽔彩画做了相对简单的介绍。
教材⽂字通俗易懂,侧重客观规律和知识的总结。
同时介绍了⼀些风格独特、较有时代⽓息的作品,以提⾼学⽣的江上⽔平和⾊彩修养。
学情分析:12五艺术的学⽣基本上没有绘画基础,对⾊彩的专业⽤语和绘画技巧了解甚少,属于⾊彩(⽔粉画)的⼊门阶段的初学者。
故在教学过程中,以静物单体的练习为主,辅以构图知识,在学⽣掌握单体绘画技巧后,可适当练习⼀些简单的静物组合。
教学⽬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能够了解⾊彩的相关知识,掌握⽔粉画的调⾊和绘画技巧。
并通过平时的练习,是得学⽣能掌握⼀些单体⾊彩临摹、写⽣、默写的技法,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习静物组合的构图技巧和组合能⼒,提⾼学⽣的绘画能⼒和审美⽔平。
教学⽅法:准备教具(⽔粉笔、颜料、调⾊盒、范画以及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学⽣练习为主,教师讲授、⽰范为辅。
课程介绍:本课程3学期完成,第⼀学期以临摹简单的转⾯图、效果图、头、⼿、躯⼲等基础结构研究为主;第⼆学期循序渐进,将前⾯所学的知识深⼊细化,以创作个⼈风格的形象为主;第三学期将结合剧本、软件等⼩项⽬,做切实可⽤的⽣产造型设计。
学习⽅法:严谨的解剖、结构的严格,轻松开放的思路,简要介绍作为⼀名动漫从业者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动画⾓⾊设计概述和造型风格分析⼀、教学⽬标及要求通过本次的学习,理解动画⾓⾊的概念,了解动画⾓⾊在动漫产业市场中的地位与动画类型的关系,理解动画⾓⾊设计的不同风格,掌握写实类、卡通类、表现类的造型特点及其造型要求,开拓设计思路,培养动画⾓⾊设计的基本能⼒。
完整版动画形象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动画形象设计》教材第四章“动画角色的表情与动作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动画角色的表情设计原理、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的结合、常用表情动作的绘制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动画角色设计的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动画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画角色表情与动作的协调性设计。
教学重点:表情设计原理、常用表情动作的绘制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经典动画片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动画角色是如何通过表情与动作传递情感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表情设计原理,如面部肌肉的运用、五官的变化等。
(2)讲解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的结合,强调表情与动作的协调性。
(3)展示常用表情动作的绘制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一道经典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的练习题。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道综合性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表情设计原理面部肌肉的运用五官的变化2. 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的结合表情与动作的协调性3. 常用表情动作的绘制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快乐、悲伤、愤怒、惊讶四种表情的动画角色,要求表情与动作协调。
2. 答案示例:(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表情与动作的协调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表情与动作,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导语:无论是场面宏大在影院上映的动画巨作还是个人或团体制作的小短片,每部动画作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角色去讲述这部作品的情节。
角色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核心部分,一个优秀的动画角色往往是令人难忘并印象深刻的,有些动画形象不仅登上了银幕成就了一部动画片,而且成为了一个品牌。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浅谈动画中的角色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动画中的角色1.1角色的含义动画片的角色设计是指对动画中角色的形态、性格造型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
动作设计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动作过程,进行最具特征的格式设定,使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得以充分的体现。
动画中的角色的表演就相当于真人在影视作品中的表演,动画片中的情节发展,台词对答都要借助角色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表现。
二维动画中的角色通常是依靠原画创作人员的绘制设计完成,可以超越现实中真实的建筑、人和动物,可以拍摄出真人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和画面。
1.2角色设计包含什么“动画角色的设计主要包含形体结构,动作姿态,头部造型,面部表情,服装道具等几个方面。
其中角色的形体结构和头部造型起关键作用,动作姿态与面部表情附于其上。
而服装道具主要起到修饰性的作用,使角色的特征更加突出明显,角色的形体结构对动作具有重要影响,形体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其动作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动画角色绿巨人,他在身体发生变异的情况下,动作幅度要比正常时更大,更显笨重,每个动作需要的预备,缓冲也更大。
”在角色的创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角色的性格特点,身材是什么样的,职业特征和很多关于这个角色相符的因素,角色的设计要结合剧本中整体的色调和背景架构去创作。
2动画角色设计要点(1)结构准,线条优美精简,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2)设计要合理,怎样才是设计合理呢?就是要符合常理,要让大多数人接受。
(3)该具体的就要做到很具体,必须让别人能看得很清楚,否则这个设定就是应该PASS的,你总不能让下一个步骤的人自己去猜怎么做吧?(4)怎样通过加减法创作角色。
一、新课导入(10分)动画片中的角色是动画艺术家创造的演员,担任着演绎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以及揭示人物性格、命运和影片主题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10分)(一)角色造型的目的与作用动画为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形象创造了生命和个性,动画的形象构成元素具有无穷的表现和想象空间,动画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人们创造出另一个虚拟世界。
同学们看过很多的动画作品,可以说直通车辊同学们童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角色造型,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和基础。
(二)角色造型的艺术特征1、动画形象的特点1) 创造性动画是通过在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整理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概括,创造出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将许许多多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和个性,使之具有具体的形态、语言、生活经历和外表特征。
2)夸张性夸张是动画艺术中的精髓所在,这里包含了情节内容的夸张和角色动作的夸张。
夸张使动画艺术在观众的思想上和视觉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3)趣味性趣味幽默是动画艺术所独有的优势所在,而其他艺术门类则难以做到。
动画艺术的趣味性使其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成为一种长久不衰的艺术形式。
三、课堂练习:(60分)根据老师课堂示范内容,完成绘制变形类动物角色形象各三个。
四、小结:(10分)动画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格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各国动画艺术家在长期实践中,根据本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极大的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一、新课导入(10分)趣味性是动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原因,那么,在动画中究竟是什么使趣味性这一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呢?(学生回答:动画中的形象)好,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系统学习。
(展示课题:动画形象设计)二、教学内容(10分)(三)动画形象的概念动画形象是指在动画作品中单独设计出来的角色形象.为一切视觉媒体创作丰富多彩又富于个性的人物角色或者拟人角色造型,具体表现为:为角色设计容貌和体型、发型和服装、也可包括适当的道具设计。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章节一:动画角色设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分析并欣赏一些经典的动画角色设计案例。
教学内容:1. 动画角色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2. 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角色形象的辨识度、角色的个性与特点等)。
3. 动画角色设计的步骤(如角色设定、角色草图、角色细化等)。
4. 欣赏并分析经典动画角色设计案例(如《龙猫》、《千与千寻》等)。
章节二:角色设定与角色草图教学目标:1. 掌握角色设定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绘制角色草图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绘画能力。
教学内容:1. 角色设定的方法(如角色资料收集、角色性格分析等)。
2. 角色草图的绘制步骤(如确定角色比例、绘制轮廓、添加细节等)。
3.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角色设定方法,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设定,并绘制出角色草图。
章节三: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1. 了解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重要性。
2. 掌握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为角色设计和绘制合适的服饰和道具。
教学内容:1. 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原则(如符合角色性格、符合场景设定等)。
2. 角色服饰与道具设计的方法(如参考历史背景、考虑角色动作需求等)。
3. 实践练习:学生为之前绘制的人物草图设计和绘制合适的服饰和道具。
章节四: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角色表情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2. 学会设计角色的基本动作和表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角色表情的表现方法(如眼神、嘴巴、脸部肌肉等)。
2. 角色基本动作的设计(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3.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角色的性格和场景,设计和绘制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章节五: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角色光影与色彩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为角色添加光影和色彩,使角色更加生动和立体。
2024年动画角色设计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动画角色设计》教材第四章“角色造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角色形象的创意构思、角色造型的视觉元素、角色表情与动态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培养学生创意构思角色形象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视觉元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动画角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造型的创意构思与视觉元素的应用。
教学重点: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表情与动态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画角色设计案例、画板、投影仪。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经典动画角色形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角色为何让人印象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b. 分析角色形象的创意构思方法。
c. 解析角色造型的视觉元素。
d. 讲解角色表情与动态设计要点。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讨论,创意构思一个动画角色。
b. 指导学生运用视觉元素,绘制角色草图。
c. 学生根据草图,完成角色表情与动态设计。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详细讲解角色造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角色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画角色造型设计》2. 板书内容:a. 角色造型设计基本原则b. 角色形象创意构思c. 角色造型视觉元素d. 角色表情与动态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的动画角色形象。
2. 答案要求:角色形象创意独特,造型美观,表情与动态设计生动有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经典动画角色形象,分析其设计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视觉元素和风格,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动画角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角色造型的创意构思2. 视觉元素的应用3. 角色表情与动态设计一、角色造型的创意构思1. 搜集灵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经典作品、文化艺术等多方面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的创意库。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角色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画角色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和设计原理,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画角色。
二、教学内容:1. 动画角色的概念与特点2. 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动画角色创作的步骤与技巧4. 动画角色设计的实践与评价5. 优秀动画角色案例分析与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动画角色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设计原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动画角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动画角色设计》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绘画工具(如彩笔、铅笔等)。
3. 参考资料:国内外优秀动画角色案例、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动画角色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画角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讲解:讲解动画角色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与方法。
3.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动画角色创作,给予学生现场指导。
5. 优秀案例分析与欣赏:分析国内外优秀动画角色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动画角色设计。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后遇到的难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角色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与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动画角色设计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动画角色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动画角色创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评价。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等情况。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设计、绘画技巧等方面。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