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理实验笔试试卷(B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实验课程试卷B参考答案一、填空(每个1分,共16分)1、四位三位2、15.2 103.63、A4、0.05。
(3分)5、1kΩ0.8 0.06456、同步微调频率细调7、外观平齐远准自准平台二、简答题(每题3分共9分)1、答:光圈和快门速度配合得当。
冲洗底片包括显影、停影、定影、水洗、干燥五个主要过程。
2、答: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叫直接测量量。
例如长度,质量等。
不能用仪器直接测量出的物理量,而需要根据待测量和某几个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的量,叫做间接测量量。
例如体积,密度等。
3、答:不能。
因为欧姆计中有一内置电源,用欧姆表测量电源内阻,易烧坏欧姆计。
三、计算题(5分)解:271221.1628.1472.11321=⨯⨯=⨯⨯=LLLV cm3=132LLL∆⨯⨯+231LLL∆⨯⨯+321LLL∆⨯⨯= 14.28⨯16.21⨯0.05+11.72⨯16.21⨯0.05+11.72⨯14.28⨯0.05= 29.43 = 3⨯10 cm3E =2712103⨯=∆VV= 0.01V = VV∆±= (271 ±3)⨯10 cm3。
高中物理实验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若将该物体的速率加倍,摩擦力大小将:A. 增大为2FB. 减小为F/2C. 保持不变D. 变为0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反向的C. 总是同性质的D. 以上都是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是:A. h = 1/2gtB. h = gtC. h = 2gtD. h = gt^2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A. 动能会逐渐减少B. 势能会逐渐减少C. 总能量保持不变D. 机械能会逐渐减少5. 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当施加的力F增加时,弹簧的伸长量x:A. 与F成正比B. 与F成反比C. 与F的平方成正比D. 与F的平方成反比6.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10^8 m/sB. 3×10^6 m/sC. 3×10^5 m/sD. 3×10^4 m/s7.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A. I = R + UB. I = U - RC. I = U/RD. I = R/U8.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I、电阻R和时间t的关系是:A. Q = I^2RtB. Q = IR^2tC. Q = Rt^2/ID. Q = I^2t/R9. 一个电路中,如果电阻增加,而电压保持不变,那么电流: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变为010.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的?A. 牛顿B. 法拉第C. 欧姆D. 库仑答案:1.C 2.D 3.A 4.C 5.A 6.A 7.C 8.A 9.B 10.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12.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
2023-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山东省科技馆的科技大篷车来省实验中学了!其中一项展示如图所示,两块三角形的木板B、C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顶点连接在A处,底边向两边分开。
一个锥体置于A处,放手之后,奇特的现象发生了,锥体自动地沿木板滚上了B、C板的高处。
不计一切阻力,在上述过程中( )A. 锥体的重心逐渐升高B. 锥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锥体的机械能逐渐增大D. 锥体的机械能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为一电场等势面的分布情况。
虚线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为轨迹上的两点,则( )A. 带电粒子带负电B. 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B点的加速度C. 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B点的电势能D. 若带电粒子由A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将沿等势面d运动3.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飞船入轨后,于当天下午18:00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飞船和空间站的变轨对接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过程,其中轨道1和轨道3为圆轨道,半径分别为和,飞船变轨前稳定运行在轨道1,空间站运行在轨道3,椭圆轨道2为飞船的转移轨道。
轨道1和2、2和3分别相切于P、Q两点。
关于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船在轨道1上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速度B. 飞船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C. 飞船在轨道3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D. 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经过P、Q两点的速率之比为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P点正上方O点固定了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水平面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小球经过P点时速度为v,图中,则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 )A. 带电小球从N点到P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带电小球从N点到P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为C. P点电场强度大小是N点的2倍D. NP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
大学物理(二)实验部分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RL串联电路中,电源频率升高时,()参考答案: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2.在RC串联电路中,电源频率升高时,()参考答案:电容C两端的电压变小3.在RC串联电路中,采用的信号波是()参考答案:正弦波4.用光标法测量某正弦波电压的峰峰值为6伏,则其电压有效值为伏。
参考答案:2.125.示波器的触发耦合方式有、、和。
参考答案:交流###直流###高频抑制###TV触发6.UTD7102WG数字示波器自带测试信号的频率为,电压为。
参考答案:1kz###3v7.示波器的示波管由、和组成,其中是示波管的核心部分。
参考答案:电子枪###偏转板###荧光屏###电子枪8.给示波器Y及X轴偏转板分别加,,则荧光屏上显示()图形。
参考答案:横8字9.当UTD7102WG数字示波器处于“X-Y”工作模式时,加在水平偏转板上的信号来自于()参考答案:CH1(X)10.从UTD7102WG数字示波器的CH1通道输入一个正弦信号,调整示波器在显示屏上出现一条稳定的正弦曲线,这时调整垂直控制旋钮使时基从1ms 改变至2ms,正弦曲线的变化情况为()参考答案:电压幅值保持不变,正弦曲线周期数目增加;11. A.2个,分别是1/T、lnRT;B. 4个,分别是1/T、lnRT、1/T2、lnRT/T;C.3个,分别是1/T、lnRT、lnRT/T参考答案:B;12. A.;B. 。
参考答案:B;###A;13. A.85;B.100。
参考答案:B;###A;14.PTC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比较复杂,定量处理过程复杂,本实验采用定性处理,下列不属于本实验要求的处理是 [ ]参考答案:根据数据估算PTC型热敏电阻的电阻材料常数B;15.NTC型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曲线是[ ]参考答案:1。
16.NTC型热敏电阻属于 [ ]参考答案: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7.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中,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出(电容性、电感性、电阻性)。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N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232289yxN y x ∆+∆=∆2*。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B) ρ=(8.352 ± 0.065) (gcm – 3),(C) ρ=(8.35 ± 0.07) (gcm – 3),(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E) ρ=(20.083510⨯ ± 0.07) (gcm – 3),(F) ρ=(8.35 ± 0.06) (gcm– 3),4*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1.某小组同学想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弹簧进行实验。
他们把弹簧的上端固定,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并把实验数据填在了下表中。
表一钩码重力(牛)01234弹簧的长度L(厘米) 4.2 5.0 5.8 6.67.4弹簧的伸长量△L(厘米)00.80 1.6 2.4 3.2表二钩码重力(牛)01234弹簧的长度L(厘米) 2.1 2.5 2.9 3.3 3.7弹簧的伸长量△L(厘米)00.40.8 1.2 1.6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__。
④该小组同学想继续探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是否与弹簧的材料有关,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________。
答案: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长度越长的伸长量越大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解析: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材料和横截面相同长度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弹簧长度越长的伸长量越大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材料和横截面均相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见解析【详解】①[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根弹簧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也逐渐增大,可得出结论:当弹簧的材料、横截面和原长均相同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B.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2.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对安全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乘客乘车时需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B. 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可以避免静电放电带来的危害C. 冬天用煤炉生火取暖需要通风,是为了防止煤气中毒D.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3.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导体:铅笔芯、铜、橡胶B. 非晶体:食盐、松香、沥青C. 单质:金刚石、石墨、煤D. 混合物:医用酒精、空气、碘酒4. 下列探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 探究杠杆平衡的原理B. 研究电流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 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5. 逻辑推理是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B. 酸溶液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C.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 钢铁制成的轮船可以漂浮在海面上,则钢铁的密度一定小于海水的密度6. 下列对如图所示内容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甲: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B. 乙:紫色小花喷水的部分变红,未喷水的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能与水反应C. 丙:为了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的导体是b、cD. 丁: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7.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C. 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D. 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8.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伴有超声波的产生C. 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或隔音板,都是为了减弱噪音D. 倒车雷达与军事雷达传播的媒介是不同的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昆虫身上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会吸热B.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冒白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C. 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会放热D. 植物上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会吸热10.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是同学们必备的意识,下列有关家庭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与电灯之间B. 在停电期间检修电器,不需要断开总开关C. 只有大功率的用电器才需要使用三孔插座D. 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幻灯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 若凸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D. 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老花镜,要想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向右移动光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B. 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人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推动,说明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D.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13. 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C.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D. 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电流表或电压表,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高中物理实验综合测试题2【达标测试】1. 实验:为了测量某一被新发现的行星的半径和质量,一艘宇宙飞船飞近它的表面进行实验。
飞船在引力作用下进入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在绕行中做了第一次测量。
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并进行了第二次测量。
依据测量的数据,就可以求出该星球的半径和星球的质量。
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
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A. 一只精确秒表B. 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C. 一个弹簧秤D. 一台天平(附砝码)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推导出行星的半径、质量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出的物理量表示)2.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工件长度,如图甲所示。
图示的读数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用米尺测得斜面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4。
一辆质量为400g的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
图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_m/s,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E=_________m/s。
3. 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
在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某负载的电阻。
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多种。
现需要测量一只标有“220,100W”灯泡的电阻。
(1)这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Ω。
若用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挡直接接在灯泡两端测量它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应_____________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多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CDE )A :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
B :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 和10.0cm ,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的。
C :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05.032.85Ω±=R 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 :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E :单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往往用仪器误差Δ仪来表示,而不计ΔA .2.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D )3333343/10)08.060.7(: /14.060.7:/1041.01060.7: /05.060.7:m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3.请选择出正确的表达式: ( CD ) 333334/10)08.060.10( : (mm)1087.9)(87.9 :/104.0106.10 : )(10500)(5.10 :mkg D m C m kg B g kg A ⨯±=⨯=⨯±⨯==ρρ4: 10.()551.010() A kg g =⨯4.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 ) 3333/04.0603.7: /14.060.7:/041.060.7: /04.060.7:m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5.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 BC ) 0.3mm10.4cm h :D /10)08.060.7(:0.3cm10.4h :B /1041.01060.7 :33334±=⨯±=±=⨯±⨯=m kg C m kg A ρρ6.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D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所引起的误差;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2022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B卷)及答案重庆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卷(B卷)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40℃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50g C.电饭锅加热时的电流约0.02A D.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2V 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C.亭子倒影D.绿树成荫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4.“珍爱生命,安全用电”。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抹布擦拭台灯和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可以跟笔尖金属体接触C.手机充电结束,把充电器从插座上及时拔下D.将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5.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健儿比赛的精彩瞬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运动员腾空后其惯性消失了B.图乙,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图丙,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力是平衡的D.图丁,运动员用冰球杆击球时,冰球杆是费力杠杆6.宾馆房间有门铃系统,当房客闭合开关S1,“请勿打扰”灯泡L发光,来访者即便闭合门铃开关S2,门铃R也不发声;只有在S1断开,S2闭合时,门铃才发出“叮咚”声。
R 的电阻远大于L的电阻。
图中设计的电路图,跟该门铃系统功能吻合的是()A.B.C.D.7.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为阻值不变的灯泡。
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L变暗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路的总功率变大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8.有A、B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A的高为5cm、底面积为20cm2,B的高为8cm、底面积为50cm2.若将它们按图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A对桌面的压强为p1=1.0×103Pa,B对桌面的压强为p2;若按图丙的方式放置时,B对A的压强为p3=6.0×103Pa,A对桌面的压强变为p4。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二)物理(答案在最后)2024年11月本试卷共6页,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C.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空间站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因为站内重力消失D.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动能可能保持不变2.如图,半径为R的地球仪上,P点为赤道与0°经线的交点,Q点为赤道与东经90°经线的交点,一只小虫从P点沿0°经线向南爬行t时间到南极点,然后又沿东经90°经线向北爬行t时间到Q点,则()A.小虫的位移等于2RB.小虫的位移等于4RC.从P到南极点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从P到Q全过程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D.从P到南极点的平均速度与从P到Q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3.如图甲,儿童将一个石子以初速度0v从Q点竖直向上抛出,然后用同一只手沿着图乙中的QP路径迅速捡起P处的石子,该手又沿着PQ路径回到Q点,迅速捡起Q处的石子,同时将抛出的石子在落地前接住.已知某次游戏中P、Q相距40cm,儿童手移动的平均速率为2m/s,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抓石子的时间和手的高度,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则0v 至少为()A .1m/sB .2m/sC .3m/sD .4m/s4.蹦床运动训练中,教练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图甲的蹦床上。
一、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单次测量结果为N=.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mm。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s2、±s2、±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
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则累加倍数N>。
6.示波器的示波管主要由、和荧光屏组成。
7.已知y=2X1-3X2+5X3.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X1、ΔX2、ΔX3.则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Δy= 。
8.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2024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让人舒适的室温约为40℃B.中学生单臂长度约为2m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2.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等大的虚像3.小丽为妈妈的生日做了一桌美食(如图所示),下列对美食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内能C.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D.食物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对如图所示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B.图乙所示的两个小球带了同种电荷C.图丙所示的人一定没有触电危险D.图丁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5.“备战奥运,再创辉煌”,对图中的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做了功B.运动员射出的箭受到惯性作用而继续飞行C.运动员击打网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后一直处于平衡状态S,电源指示6.家用电动窗帘的电路主要由电源指示灯L和电动机M组成。
先闭合开关1灯L亮;再闭合开关2S,电动机M工作拉动窗帘。
当1S断开时,电动机M不能工作。
如图所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B.C.D.7.小刘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
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为0.4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B.将滑片P向左移时R的功率增大C.一次实验就能精确测出R的阻值D.电流0.4A时,R一分钟发热0.8J8.地质队获得了一段地质样品,由底面积分别为2240cm的圆柱体A、B组成。
物理实验试题含答案
题目一
问题:
一架飞机在水平方向速度为100 m/s的情况下升空,它的发动
机功率为60 kW。
若飞机的重量为3,000 kg,试问飞机升空过程中
飞机主要受到的驱动力是什么?
答案:
飞机升空过程中,飞机主要受到的驱动力是发动机产生的推力。
题目二
问题:
一个弹簧常数为1,000 N/m的弹簧,将一个质量为0.1 kg的物
体连接在垂直方向的支撑物上,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
试问,当将物体向下拉至20 cm的位置后,弹簧的弹力是多少?
答案:
当将物体向下拉至20 cm的位置后,弹簧的弹力为80 N。
题目三
问题:
一辆汽车行驶在直线水平路面上,速度从8 m/s变化到24 m/s
的过程中,汽车所受到的平均力为36 kN。
试问汽车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汽车的质量是1,000 kg。
题目四
问题:
一根长度为2 m的钢丝绳,悬挂着一个重量为100 kg的物体,悬挂点到钢丝绳的中心的距离为1 m。
试问,该钢丝绳在断裂前能
够承受的最大张力是多少?
答案:
该钢丝绳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张力是500 N。
题目五
问题:
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10 m的高度自由落下,试问当物体下落到5 m高度时,它的动能、势能和总机械能分别是多少?
答案:
当物体下落到5 m高度时,它的动能为50 J,势能为50 J,总机械能为100 J。
2010/2011学年(二)物理实验笔试试卷(B )(参考答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判断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一个物理量是由可靠数字与可疑数字组成。
( × )
2* 偶然误差的对称性是指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正、反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 ∨ ) 3* 十进制单位换算只涉及小数点位置改变,而不允许改变有效位数。
( ∨ )
4* 电学实验的操作规程
注意安全用电,合理布局、正确接线、仔细检查确认线路无误后再合上电源进行实验测量,实验完毕,拉开电源,归整仪器。
( ∨ )
5* 在光学实验测量之前,要求将各器件调整到等高状态,就可以实验了。
( × ) 6* 单次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来表示。
( × )
7、在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为减小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存在弹性滞后效应带来的误差,故采用累积放大法进行测量。
( × )
8、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个现象被称为霍耳效应。
( ∨ )
9、在倾斜的气轨上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分别测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下a 和上滑的加速度上a 。
下滑的加速度下a 大于上滑的加速度上a 。
( × )
10、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可能用示波器的“同步”把图形稳定下来。
( × )
11、分光计实验中“各半调法”是用来调节平行光管,使之产生平行光。
( × )
12、由于电源和检流计的存在,用单臂电桥测量低电阻时很不精确。
( × )
13、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如果两平面反射镜M 1和M 2调整到严格垂直,则观察到的等倾干涉图样是同心圆。
( ∨ )
14、二极管是一种线性电子元件。
( × )
15、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感应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度角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绝对值最小:( × )
16、在三线摆实验中,测定圆环转动惯量时,要把待测圆环的中心放置在悬盘中心上,如果放偏了,则测量结果是偏小。
( × )
二、 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表达式(每题4分,共20分)
① 0.101020mm 的有效数字为五位 六位 ② L=6371km=6371000m=637100000cm L=6371km=6371310⨯m=6371510⨯cm ③ d=(14.65±0.4)cm d=(14.6±0.4)cm ④ C e 1910)0057.0602.1(-⨯±= C e 1910
)006.0602.1(-⨯±= ⑤ X=725km ±5000m X=(725±5)310⨯m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用示值误差为mm 004.0的千分尺对某一长约mm 20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其结果的标准偏差为mm 003.0,则误差应记为 ± 0.005 mm 。
2* 物理量的测量一般可分为 直接测量 和 间接测量 。
一个物理量必须由 数值 和 单位 组成,二者缺一不可。
3* 诸量相加(相减)时,其和(差)值在小数点后所应保留的位数与诸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一
个 相同 。
4* 当重复测量次数趋于无穷时,偶然误差分布规律呈正态分布,它具有 单峰 性、 对称 性 有界 性和 抵偿 性。
5* 用一最小分度为mm 1的钢卷尺,测量长为500mm 物体,若只测量一次,其测量的绝对误差应为 1mm 或 0.5mm ,相对误差为 0.2%或0.1% 。
三. 解答题:(选做二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
每题十分)
1、已知一长方体的长L=32.855±0.004mm ,宽D=16 .720±0.004mm ,高H=8.000±0.004mm,求长方体的体积。
(写出完整的表达式)
解:体积V =L*D*H=32.855*16.720*8.000=4395mm 3
3分 =⎪⎭⎫ ⎝⎛∆+⎪⎭⎫ ⎝⎛∆+⎪⎭⎫ ⎝⎛∆=∆2
22H H D D L L V V 2.49mm 3 3分 ()mm V V V 310002.0395.4⨯±=∆±=3 4分
2、试设计一具有电流档量程为5mA 和电压档量程为1.5V 的简易万用表,画出原理图及给出电阻参数。
已知给定1mA 表头,其内阻为160Ω。
解:电流档量程为5mA
g g g p R I I I R -=
=40Ω 5分(图2分)
电压档量程为1.5V g g g g
s R I U I U U R -=-==1340Ω 5分(图2分)
3、以下为一组等间距干涉条纹间距x ∆连续测量的实验数据,仪器的B 类不确定度为0.005mm 。
读数显微镜读数(mm ):
电流表
电压表改装
25.615 26.310 27.000 27.700 28.410 29.110 29.825 30.545 (a )用逐差法求出条纹间距平均值x ∆。
(b )给出x ∆的最后结果表达式。
解:mm
x x x x x mm
x x x mm
x x x mm x x x mm x x x 70406.0471125.04700
.27545.30470625.04000
.27825.29470000.04310.26110.29469875.04
615.25410.2844
32148
4373262151=∆+∆+∆+∆=∆=-=-=∆=-=-=∆=-=-=∆=-=-=∆ 3分 mm S x 0058.0=∆
2分 005.0=∆仪mm
mm x 008.0=∆∆
2分 mm x x x 008.0704.0±=∆±∆=∆∆ 3分
注:不用逐差法处理数据零分处理
4、右图为做示波器实验时从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两
个相互垂直的电振动合成的李萨如图形,已知:
Hz f y 5.00.100±=,请给出x f 的结果表达式。
解:x
y
y x n n f f = 5分
y y x
y x f f n n
f 32
== 2分
Hz f 5.0=∆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