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表
- 格式:docx
- 大小:8.32 KB
- 文档页数:3
铜电缆电阻率对照表铜电缆是一种常用于输电和电力传输的电线电缆,其电阻率是评估其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为了方便参考和应用,下面是一份铜电缆电阻率对照表,可用于快速查找不同规格铜电缆的电阻率数值。
注意:以下数字仅为示例,实际数值可能因厂家、规格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规格(mm²)电阻率(Ω/km)1 3.212.5 7.894 12.576 18.8510 31.4216 50.2725 78.5435 109.9250 157.0870 218.7795 296.32120 377.77150 471.21185 581.65240 753.98300 942.14400 1256.86500 1571.07630 1974.02----------------------------------------------------根据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到铜电缆的规格从1mm²到630mm²不等,对应的电阻率也在不同范围内变化。
这些数值对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非常有帮助。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要求的导通性能和电流负载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来确定合适的铜电缆规格。
例如,若需要传输较大电流,为了避免电线过热或功率损耗过大,我们可以选择电阻率较低的大规格铜电缆。
相反,对于较小电流传输的场合,选用电阻率较高的小规格电缆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表中给出的电阻率为单位长度(千米)的值。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电缆的实际长度来计算具体的电阻值,公式为:电阻(Ω) = 电阻率(Ω/km) ×长度(km)当然,在电阻率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诸如成本、安装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
总之,上述的铜电缆电阻率对照表可作为参考,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在选择铜电缆规格时提供便利。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Ohm即为欧姆Ω】),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在常温下(20℃时),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电阻率较低的物质被称为导体,常见导体主要为金属,而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
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硅) 则称半导体。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ρ=E/J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E为电场强度——常用单位N/C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E,J可以为矢量)说明1.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2.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 V -100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3.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附表: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m)(1)银 1.65 × 10-8(2)铜 1.75 × 10-8(3)铝 2.83 × 10-8(4)钨 5.48 × 10-8(5)铁 9.78 × 10-8(6)铂 2.22 × 10-7(7)锰铜 4.4 × 10-7(8)汞 9.6 × 10-7(9)康铜 5.0 × 10-7(10)镍铬合金 1.0 × 10-6(11)铁铬铝合金1.4 × 10-6(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常见金属的电阻率
P叫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是描述材料性质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与导体长度L,横截面积S无关,只与物体的材料和温度有关,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反之。
常用金属导体在20C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Q m)
(I) 银1.65 X 10-8
⑵铜 1.75 X 10-8
(3) 金2.40X10-8
(4) 铝2.83 X 10-8
(5 钨5.48 X 10-8
(6) 铁9.78 X 10-8
(7) 铂2.22 X 10-7
(8) 锰铜4.4 X 10-7
(9) 汞9.6 X 10-7
(10) 康铜5.0 X 10-7
(II) 镍铬合金1.0 X 10-6
(12) 铁铬铝合金1.4 X 10-6
(13) 铝镍铁合金1.6 X 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Ohm即为欧姆Ω】),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在常温下(20℃时),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电阻率较低的物质被称为导体,常见导体主要为金属,而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
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硅) 则称半导体。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ρ=E/J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E为电场强度——常用单位N/C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E,J可以为矢量)说明1.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
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2.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
如一个220 V -100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3.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附表: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m)(1)银 1.65 × 10-8(2)铜 1.75 × 10-8(3)铝 2.83 × 10-8(4)钨 5.48 × 10-8(5)铁 9.78 × 10-8(6)铂 2.22 × 10-7(7)锰铜 4.4 × 10-7(8)汞 9.6 × 10-7(9)康铜 5.0 × 10-7(10)镍铬合金 1.0 × 10-6(11)铁铬铝合金1.4 × 10-6(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部分金属的电阻率一览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部分金属的电阻率一览表版本一:长度1(米)、截面积a (毫米2)的均匀物质的电阻为:R=ρl/a(Ω),式中,ρ是物质的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 m)。
令0℃时的电阻率为ρo,100℃时的电阻率为ρ100,则0℃到100℃之间的平均温度系数为:αo,100 =(ρ100—ρo)/100ρo下表给出各种金属的电阻率ρ和平均温度系数αo,100。
温度栏中无数据的为室温。
金属温度(0℃)ρ(x10-3) αo,100(x10-3)锌 20铝(软) 20铝(软)–78阿露美尔合金 20 33锑 0铱 20铟 0殷钢 0 75 2锇 20镉 20钾 20钙 20金 20银 20铬(软) 20 17镍铬合金— 70~110 ~钴a 0康铜— 50 ~锆 30 49黄铜– 5~7 ~2水银 0水银 20锡 20锶 0青铜– 13~18铯 20 21铋 20 120铊 20 19 5钨 20钨 1000 35钨 3000 123钨– 78钽 20 15版本二:下表是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Ω m) 材料电阻率(Ω m) 材料电阻率(Ω m)银×10-8 铂×10-7 镍铬合金×10-6?铜×10-8 铁×10-7 铁铬铝合金×10-6?金×10-8 汞×10-7 铝镍铁合金×10-6铝×10-8 锰铜×10-7 石墨(8~13)×10-6钨×10-8 康铜×10-7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
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10-8
(2)铜 1.75 ×10-8
(3)金 2.40×10-8
(4)铝 2.83 ×10-8
(5钨 5.48 ×10-8
(6)铁9.78 ×10-8
(7)铂 2.22 ×10-7
(8)锰铜 4.4 ×10-7
(9)汞9.6 ×10-7
(10)康铜 5.0 ×10-7
(11)镍铬合金 1.0 ×10-6
(12)铁铬铝合金1.4 ×10-6
(13) 铝镍铁合金 1.6 ×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
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 ico ndu cto rs)。
总结:常态下(由表可知)导电性能最好的依次是银、铜、铝,这三种材料是最常用的,常被用来作为导线等,其中铜用的最为广,几乎现在的导线都是铜的(精密仪器,特殊场合除外)铝线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已被淘汰。
由于铝密度小,取材广泛,且价格比铜便宜,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传输电力的架空输电线路。
为解决铝材刚性不足缺陷,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即铝绞线内部包有一根钢线,以提高强度。
银导电性能最好但由于成本高很少被采用,只有在高要求场合才被使用,如精密仪器、高频震荡器、航天等。
顺便说下金,在某些场合仪器上触点也有用金的,那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采用,并不是因为其电阻率小所至。
电阻率计算
查表可得不同温度下铜的电阻率:
0 0.0165欧姆平方毫米/米查表可得不同温度下铜的电阻率:
0 0.0165欧姆平方毫米/米
10 0.0172欧姆平方毫米/米
20 0.0178欧姆平方毫米/米
30 0.0185欧姆平方毫米/米
35 0.0188欧姆平方毫米/米
40 0.0192欧姆平方毫米/米
50 0.0200欧姆平方毫米/米
60 0.0206欧姆平方毫米/米
70 0.0212欧姆平方毫米/米
75 0.0216欧姆平方毫米/米
80 0.0219欧姆平方毫米/米
90 0.0226欧姆平方毫米/米
100 0.0233欧姆平方毫米/米
1、铜的电阻温度系数大约是3000至6000ppm是很差的。
2、通常讲的电阻值是指室温20度时的电阻值,在不同温度下,比如电阻温度系数为xppm则温度比室温每升高一度,则电阻的变化率就是X乘以10的负6次方,即
0.000001X。
比如1欧姆的铜导线,温度每升高1度,则变化6000*1*0.000001=0.006=0.6% ;如果温度上升100度,则变化率就达到60%
3、电阻率的定义电阻率(resistivity )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
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r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
是欧姆•米(Q・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米。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P =RS/L。
p为电阻率一一常用单位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卅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Q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到这里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Q・m或
ohmm
4、电阻率(resistivity )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p L/s其中的p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为
面积。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p =RS/L
推导公式:R=p V/(S A2) R=p (L A2)/V
计算公式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p =RS/L p为电阻率一一常用单位Q・
m
S为横截面积一一常用单位怦
R为电阻值一一常用单位Q
L为导线的长度-- 常用单位m
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p =E/J
p为电阻率常用单位mm2/mi]
E为电场强度一一常用单位N/C
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 m2
(E, J可以为矢量)
5、扁铜线(铝线)截面积-4*R角(0.65或0.8 )导线的偏差为
± 0.0.3mm
R角面积=R* (4- n)
R75 (T+t) =Rt (T+t75 )
R75在75 C时的电阻
Rt在环境温度下的电阻
T 铜235 C
T 铝225 C
T环境温度
t75温度为75 C。